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利萍 韩大正 +4 位作者 仝甲钊 杨丙信 谭莉霞 方茹 时红洋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EUS)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胃镜进行检测评估,判断病灶起源层次、性质、大小,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EUS)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胃镜进行检测评估,判断病灶起源层次、性质、大小,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EUS诊断囊肿、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以及异位胰腺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92.00%、91.18%、75.00%、50.00%、33.33%、25.00%,特异性分别为100%、85.45%、86.96%、98.61%、100%、100%、100%,准确率分别为98.75%、87.50%、88.75%、96.25%、98.75%、97.50%、96.25%。EUS诊断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病变起源的敏感度分别为84.00%、88.24%、94.74%,特异性分别为92.73%、98.41%、92.86%,准确率分别为90.00%、96.25%、93.75%。EUS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的病例中,病变平均长径、宽径与不符合的病例中平均长径、宽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胃镜 上消化道 黏膜下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仝甲钊 曹振振 +2 位作者 孙正路 周从顺 魏书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一次性取石成... 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一次性取石成功分为成功组(131例)、未成功组(28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既往史、术中情况(手术时间、结石、憩室情况等)及ERCP术后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成功组与未成功组的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是否为首次ERCP、手术时间、憩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是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患者ERCP取石成功受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的影响。可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选取有经验的医生、联合临床先进技术方法等提高ERCP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 老年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志学 吴涛 +2 位作者 韩大正 宋华勇 赵学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结果 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4例。胃部病变6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结果 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4例。胃部病变6例,其中累及全胃1例,胃窦2例,胃体1例,同时累及胃体及胃窦2例;小肠病变2例,其中空肠1例,回肠末端1例;结肠病变5例,其中回盲部2例,升结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1例。多层螺旋CT可见胃肠壁弥漫性增厚病灶伴管腔明显狭窄;病灶轻至中度增强;个别出现瘤样扩张征象及肠系膜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具有胃肠管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密度均匀,轻至中度均匀强化,轨道征、黏膜白线征及强化均匀等影像学特征,对胃肠道淋巴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庭成员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靖 丁春生 高书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4-254,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家庭成员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胆通腑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杨瑞征 余金钟 +11 位作者 武利萍 魏书堂 闫春晓 谭莉霞 王航宇 仝甲钊 杨丙信 杨国威 翟丽娜 杜莹莹 徐梦阳 赵一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 探讨利胆通腑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53例... 目的 探讨利胆通腑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53例。西药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西药组在常规西药组的基础上联合利胆通腑汤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PEP严重程度[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炎症指标[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临床转归。结果 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西药组(79.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药组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低于西药组分(P<0.05);治疗后第4天和第6天,两组WBC、CRP、PCT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中西药组WBC、CRP、PCT水平波动幅度小于西药组;两组ALP、GGT、TBIL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中西药组ALP、GGT、TBIL水平下降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腹胀腹痛完全消失时间、肠鸣音完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胰腺囊肿和胰腺假性囊肿局部并发症;也无转外科进行手术及死亡病例。结论 利胆通腑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E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减轻PEP严重程度,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术后胰腺炎 利胆通腑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仝甲钊 翟丽娜 +4 位作者 杨国威 徐菱遥 董勇 崔纪丽 杨文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治疗组相应剂量的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给予对照组及... 目的观察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治疗组相应剂量的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给予对照组及模型组相应剂量的蒸馏水。通过观察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毛发状况、结肠炎性变化和结肠病理结果评估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期间,对照组进食正常,毛发光泽,行动灵活。模型组大鼠行动迟缓且好扎堆,毛发失去光泽,出现收腹、舔舐腹部等现象,大便呈稀便,并含有少量血液,进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体质量逐渐下降(P<0.05);治疗组大鼠给药7 d后,进食和毛发状态优于模型组(P<0.05),至14 d时基本恢复正常,舔舐腹部现象消失,大便呈颗粒状,不含血液,进食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先下降,后逐渐恢复。第14天时,对照组大鼠结肠呈粉红色,表明光滑,无淤血、水肿表现;模型组大鼠结肠大部分呈褐色改变,肠管广泛淤血、水肿;治疗组大鼠结肠有散在局部褐色改变,局部充血、水肿。结肠病理学显示对照组大鼠结肠上皮组织完整,黏膜连续,无水肿和溃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形态不规则,腺体轻度水肿,可见腺体倒伏,有中断、不连续现象,腺体高度也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结构较完整,腺体排列规则,固有层及黏膜肌层结构清晰,固有层内有大量结肠腺分布,杯状细胞正常,肌层和浆膜层未见明显变性坏死,腺体高度基本正常。结论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症状改善及结肠组织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 溃疡性结肠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肾癌致免疫性肌炎伴重症肌无力1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博 贾童舒 +3 位作者 巫昊 杨振浩 马婷婷 段永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0期5760-5760,F0003,F0004,共3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近几年新兴的抗肿瘤药物,但临床实际应用时出现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也越来越多。本研究报告1例晚期肾癌患者在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近几年新兴的抗肿瘤药物,但临床实际应用时出现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也越来越多。本研究报告1例晚期肾癌患者在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注射液)3个周期后,出现严重免疫性肌炎伴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心肌损伤及肝损伤,具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免疫性肌炎 重症肌无力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腹部卒中1例
8
作者 贾童舒 徐博 +2 位作者 巫昊 段鹏 张艳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190-192,共3页
腹部卒中或特发性自发性腹膜内出血是一种罕见且通常致命的疾病,由影响腹部动脉和静脉脉管系统的各种疾病引起。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挑战性。因为患者死亡后血管压力消失,即使经过仔细的尸检解剖,出血的来源也难以找到。该疾病非... 腹部卒中或特发性自发性腹膜内出血是一种罕见且通常致命的疾病,由影响腹部动脉和静脉脉管系统的各种疾病引起。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挑战性。因为患者死亡后血管压力消失,即使经过仔细的尸检解剖,出血的来源也难以找到。该疾病非手术病死率接近100%,早期诊断和快速治疗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对1例妊娠合并腹部卒中病例进行报道,详细内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腹部卒中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