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杨瑞征 韩大正 +8 位作者 杨文义 郭二涛 武利萍 魏书堂 闫春晓 谭莉霞 仝甲钊 王航宇 杨国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698-1701,1705,共5页
目的:舒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胃癌前病变对血清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及病变进展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到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 目的:舒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胃癌前病变对血清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及病变进展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到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肠溶片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于治疗前与治疗第1、2、3、4、5 y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Gastrin 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水平、胃蛋白酶原受体(Pepsinogen receptor,PGR)水平、内镜下病变进展程度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第1、2、3 y,两组同年血清G-17、PG-I、PG-II、PG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第4、5 y,观察组G-17、PG-II明显降低,PG-I、PGR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内镜下和病理学表现病情恶化发生进展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具有延缓或抑制病情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胃癌前病变 血清胃泌素 血清胃蛋白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4-3p、miR-452、miR-7-5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石明亮 王晓磊 +2 位作者 申洋 朱硕 王航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286-4290,共5页
目的探讨miR-124-3p、miR-452、miR-7-5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124-3p、miR-452、miR-... 目的探讨miR-124-3p、miR-452、miR-7-5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124-3p、miR-452、miR-7-5p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miR-124-3p、miR-7-5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miR-452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组肝癌组织中miR-124-3p、miR-7-5p表达低于高、中分化组,中分化组低于高分化组;低分化组肝癌组织中miR-452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中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Ⅳ期组肝癌组织中miR-124-3p、miR-7-5p表达低于Ⅰ、Ⅱ期、Ⅲ期组,Ⅲ期组低于Ⅰ、Ⅱ期组;Ⅳ期组肝癌组织中miR-452表达高于Ⅰ、Ⅱ期、Ⅲ期组,Ⅲ期组高于Ⅰ、Ⅱ期组(P<0.05)。miR-124-3p、miR-7-5p高表达的患者3 a生存率均高于低表达的患者,miR-452高表达的患者3 a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有血管侵犯的3 a生存率为26.83%,低于无血管侵犯的51.3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24-3p低表达、miR-452高表达、miR-7-5p低表达、有血管侵犯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124-3p、miR-452、miR-7-5p的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miR-124-3p、miR-7-5p低表达、miR-452高表达、有血管侵犯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临床特征 预后 miR-124-3p miR-452 miR-7-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帽辅助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瑞征 董勇 +5 位作者 杨文义 武利萍 魏书堂 仝甲钊 王航宇 谭莉霞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2期61-65,共5页
目的研究透明帽辅助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出血性内痔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传统套扎术组和内镜下套扎术组,每组30例。传统... 目的研究透明帽辅助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出血性内痔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传统套扎术组和内镜下套扎术组,每组30例。传统套扎术组应用传统痔疮套扎术治疗,内镜下套扎术组应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康复情况(总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4 h、8 h、24 h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肛门坠胀、出血、排便困难),临床效果以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内镜下套扎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总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传统套扎术组(P<0.05)。术后4 h、8 h、24 h时内镜下套扎术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小于传统套扎术组(P<0.05)。内镜下套扎术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套扎术组(P<0.05)。术后1周内内镜下套扎术组患者肛门坠胀、出血、排便困难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套扎术组(P<0.05)。术后6个月,内镜下套扎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套扎术组(P<0.05)。结论内镜下痔疮套扎术较传统痔疮套扎术治疗Ⅰ~Ⅲ度内痔,治疗时间短、术中总出血量少,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透明帽 内镜下套扎术 传统痔疮套扎术 术后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