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汀类药物对兔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滕伟 惠学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697-2699,共3页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兔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怎样促进梗死心肌和严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的侧支循环重建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减少其并发症。方法: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心肌梗死高胆固醇动物模型,观察他汀类药物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兔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怎样促进梗死心肌和严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的侧支循环重建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减少其并发症。方法: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心肌梗死高胆固醇动物模型,观察他汀类药物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影响。取动物模型动物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做冰冻切片,用酶组化染色法检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碱性磷酸酶鉴定。结果:他汀类药物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有影响。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有促进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 毛细血管密度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秋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48-1550,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6例AMI患者急性期(入院第2天)的IGF-1水平进行测量,随访90d观察死亡率,对比分析生存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另测量20例健康成人的血IG...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6例AMI患者急性期(入院第2天)的IGF-1水平进行测量,随访90d观察死亡率,对比分析生存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另测量20例健康成人的血IGF-1水平作为对照。分析急性期IGF-1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1)AMI患者血IGF-1水平急性期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5.5±42.1)ng/mLvs(178.1±54.1)ng/mL,t=6.15,P<0.01];(2)90d内9例心源性死亡患者IGF-1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患者[(90.5±12.1)ng/mLvs(118.1±42.3)ng/mL,t=6.81,P<0.01];(3)单因素分析表明,IGF-1<139ng/L(中位数)和Killip分级Ⅱ级以上为90d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素(均P<0.0l);(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唯有血IGF-1<92ng/L(25%百分位数)为90d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1.21,95%可信区间0.76~3.42,P<0.01)。结论:AMI患者急性期血IGF-1水平明显降低,心肌梗死患者降低的血IGF-1水平可用于AMI的危险分层及近期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浆可溶性NRP-1与SOD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余舒杰 刘定辉 +1 位作者 宋志明 钱孝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浓度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8人,分为对照组(n=26)、高血压组(n=3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n=31)。人群血浆NRP-1的...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浓度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8人,分为对照组(n=26)、高血压组(n=3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n=31)。人群血浆NRP-1的浓度和SOD活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同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和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单纯高血压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BMI和腰围(W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NRP-1的浓度和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NRP-1(ng/mL):6.8(6.0~8.3)、5.2(4.0~6.8)vs 8.9(7.7~10.0);SOD(U/mL):157.1±18.6、145.1±31.4 vs 168.4±23.1,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血浆NRP-1的浓度和SOD活性更低,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NRP-1(ng/mL):5.2(4.0~6.8)vs 6.8(6.0~8.3);SOD(U/mL):145.1±31.4 vs 157.1±18.6,P<0.05]。对3组研究人群分别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NRP-1与SOD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539,0.660,0.895,P<0.05)。【结论】单纯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NRP-1的浓度均降低,而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NRP-1的浓度降低更明显,NRP-1的浓度下降可能与SOD活性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毛蛋白-1 超氧化物歧化酶 高血压 糖尿病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志军 路武杰 +5 位作者 滕伟 郭俊华 黄志昂 王红燕 靳建军 王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6只6月龄雌性绵羊随机分为A、B 2组,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肺气肿模型。A组经纤支镜射频建立气道旁路并放置支架,2组均给予内科治疗。分别测2...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6只6月龄雌性绵羊随机分为A、B 2组,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肺气肿模型。A组经纤支镜射频建立气道旁路并放置支架,2组均给予内科治疗。分别测2组绵羊术前和术后24 h、4、8周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且进行比较,A组定期行胸部CT检查,2组动物治疗8周均予以处死,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成功复制绵羊肺气肿动物模型16只,A组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出现;2A组胸部CT示术后4周及8周,在治疗区均出现肺容积缩小,出现肺不张表现;32组不同时间点FEV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 352.409,P=0.000),2种治疗手段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 004.278,P=0.000),治疗手段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交互=1 325.058,P=0.000);4病理示A组治疗区见肺泡萎陷区,非治疗区域见肺气肿,肺泡萎陷区见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B组见肺气肿的肺泡组织。结论:该技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具有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 绵羊 肺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解剖学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秋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解剖学特点。方法:依据多种解剖学特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组后进行比较。结果:前降支(85例)85%病变位于距离开口40mm以内,病变处成角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1.92倍(RR1.92,95%可信区间1.19~3...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解剖学特点。方法:依据多种解剖学特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组后进行比较。结果:前降支(85例)85%病变位于距离开口40mm以内,病变处成角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1.92倍(RR1.92,95%可信区间1.19~3.07),病变后分叉增加风险1.65倍(RR1.65,95%可信区间1.04~2.62),距离开口40mm内且在分叉前的成角病变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11倍。右冠(58例)在距离开口10~50mm和距离开口90~130mm的病变相比,斑块破裂风险前者几乎是后者的2.5倍(RR2.38,95%可信区间1.25~4.56)。回旋支(40例)距离开口20mm、20~40mm分别和60mm、80mm相比,校正病变弯曲和成角的影响后,斑块破裂风险前者几乎是后者的4.5和5倍(RR4.58,95%可信区间1.01~20.68;RR4.95,95%可信区间1.14~21.47);而成角病变增加斑块破裂的风险几乎是3倍。结论:特殊的冠脉解剖学特征可促使斑块进展或使易损斑块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斑块破裂 冠状动脉解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