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某三甲综合医院2017—2021年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以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毕善政 毛英格 +1 位作者 肖楚婷 王长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33-2039,共7页
目的分析河南某三甲医院2017—2021年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趋势,为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整理该院2017—2021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实验结果以及临床资料等数据,使用WHON... 目的分析河南某三甲医院2017—2021年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趋势,为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整理该院2017—2021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实验结果以及临床资料等数据,使用WHONET 5.6以及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1年该院共分离1379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17.87%,5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分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离标本来源前三位是痰液(65.99%),分泌物(12.98%),尿液(8.85%)。主要分离科室是呼吸科(26.03%)和ICU(24.58%),其余科室分离率均小于5%。药敏结果显示,五年来除了头孢吡肟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其他抗菌药物五年来的耐药率检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从2017年的33.1%和33.5%降至2021年的13.7%和14.4%。此外,氯霉素和四环素类的米诺环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仍然是该院主要分离的病原菌,主要分离科室是呼吸内科和ICU,主要检出标本是痰液、尿液、血液。近五年耐药率呈现稳中有降趋势,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五年内下降明显。但是仍要警惕氯霉素和米诺环素耐药率上升。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分布 抗生素 耐药率 医院感染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全科医学培训现状调查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志军 刘何根 +1 位作者 王莹 梁小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784-2786,2789,共4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全科医学培训的现状,并对当前全科医学培训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评估,为发展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定量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 目的了解河南省全科医学培训的现状,并对当前全科医学培训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评估,为发展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定量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定性调查:采取专家座谈会、医务人员专题小组讨论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领导个人深入访谈等方法。结果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职称、学历层次都较低,全科医学培训力度不够,接受过培训者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不高,但培训需求意愿较高。结论加强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必须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培训的先进模式,完善职称、待遇、培训经费、就业激励等相关配套政策,并在师资培养、教材建设、培训途径等方面不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微针射频联合PRP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评估
3
作者 李小燕 郭伟 +3 位作者 孙波 李琛 聂磊 许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8-342,共5页
凹陷性瘢痕是痤疮常见并发症,与炎症反应、处理不当、伤口愈合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皮下分离术、磨削术、组织填充、激光术、化学焕肤术及微针等都能用于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1-2]。剥脱性CO_(2)点阵激光是面部... 凹陷性瘢痕是痤疮常见并发症,与炎症反应、处理不当、伤口愈合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皮下分离术、磨削术、组织填充、激光术、化学焕肤术及微针等都能用于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1-2]。剥脱性CO_(2)点阵激光是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最有效的方法,治疗时疼痛、术后皮肤损伤大、感染风险高、红斑持续、色素沉着及愈合时间长[1],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尤其在有色皮肤人群中[1-3]。因此,寻找创伤小、疗效好及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我科开展了黄金微针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与滚轮微针联合PRP和单用滚轮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比较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微针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痤疮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芍颗粒对围绝经期患者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王威 高亚乐 +3 位作者 杜青青 王智璞 庞红利 陈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8-583,共6页
目的 观察香芍颗粒对围绝经期患者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麻醉与睡眠医学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120例,年龄45~5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CBT-I组(C组)和香芍颗粒联合CBT-I组(X组),每组60例。C组... 目的 观察香芍颗粒对围绝经期患者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麻醉与睡眠医学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120例,年龄45~5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CBT-I组(C组)和香芍颗粒联合CBT-I组(X组),每组60例。C组接受为期8周的CBT-I治疗;X组在C组基础上加用香芍颗粒治疗,每次1袋,每日3次,连续口服8周。记录治疗前、治疗后4、8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使用额贴式睡眠记录仪(UMindSleep)监测治疗前、治疗后2、4、8周的睡眠数据。记录治疗期间脱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8周两组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4、8周两组睡眠总时间明显延长,睡眠效率、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占比明显增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浅睡眠占比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X组治疗后4、8周的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4、8周睡眠总时间明显延长,睡眠效率、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占比明显增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浅睡眠占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的脱落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胃肠道不适、治疗相关疲劳和短期焦虑加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香芍颗粒可改善围绝经期患者CBT-I期间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治疗期间的脱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芍颗粒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 围绝经期失眠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患者接受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后脑灌注状态与血压变异性及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张韶 赵黎明 +4 位作者 栗超跃 马建功 何森 李丹 王晓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后脑灌注状态与血压变异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首次接受联合脑血运重建术且经完整随访的108例患者。根据术后脑灌注改善... 目的探讨烟雾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后脑灌注状态与血压变异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首次接受联合脑血运重建术且经完整随访的108例患者。根据术后脑灌注改善情况分为良好组和一般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主要影像学指标、血压变异水平、症状学评分等。结果本研究良好组55例,一般组53例。比较良好组和一般组的术后指标,在症状改善[42(79.25%)vs.52(94.5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22(41.51%)vs.11(20.00%)]、脑梗死[6(11.32%)vs.0(0.00%)]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松岛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9个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相关指数,24h、昼、夜收缩压平均值(mean)、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CV)、平均真实变异性(average real variability,ARV),两组术前的BPV相关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PV相关指数的术前术后差值(术后指数-术前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脑灌注状态与预后呈正相关,与BPV呈负相关。结论烟雾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后脑灌注状态改善良好的患者血压变异性小,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联合脑血运重建术 脑灌注 血压变异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调控miR-138-5p/HIF-1α通路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边红艳 张舒 +1 位作者 孟珊珊 魏盈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6-682,共7页
目的探讨石榴皮多酚(PPP)调控miR-138-5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q RT-PCR检测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FHC和3种结肠癌细胞系SW 480、HCT 116、Caco-2细胞中miR-138-5p、HIF-1αmRNA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石榴皮多酚(PPP)调控miR-138-5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q RT-PCR检测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FHC和3种结肠癌细胞系SW 480、HCT 116、Caco-2细胞中miR-138-5p、HIF-1αmRNA表达水平;以SW 480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模拟物阴性对照(mimics NC)组、miR-138-5p模拟物(miR-138-5p mimics)组、不同剂量(0.5、1、2 mg/mL)PPP组、2 mg/mL PPP+抑制剂阴性对照(inhibitor NC)组、2 mg/mL PPP+miR-138-5p抑制剂(miR-138-5p inhibitor)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凋亡及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迁移侵袭增强子因子1(MIEN1)、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变化,验证miR-138-5p与HIF-1α的靶向关系;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38-5p、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138-5p表达在FHC细胞最高,在SW 480细胞中最低;HIF-1αmRNA表达在FHC细胞最低,在SW 480细胞中最高(P<0.05)。与空白组相比,不同剂量PPP组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上调miR-138-5p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下调HIF-1αmRNA、Bcl-2、MIEN1、CyclinD1、HIF-1α蛋白表达,且组间存在差异(P<0.05);与mimics NC组相比,miR-138-5p mimics组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上调miR-138-5p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下调HIF-1αmRNA、Bcl-2、MIEN1、CyclinD1、HIF-1α蛋白表达(P<0.05);与2 mg/mL PPP+inhibitor NC组相比,2 mg/mL PPP+miR-138-5p inhibitor组可显著抑制细胞凋亡,下调miR-138-5p表达,促进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上调HIF-1αmRNA、Bcl-2、MIEN1、CyclinD1、HIF-1α蛋白表达(P<0.05),miR-138-5p与HIF-1α存在靶向关系(P<0.05)。结论PPP上调miR-138-5p/HIF-1α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 miR-138-5p/HIF-1α通路 结肠癌 增殖 凋亡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用于肿瘤患者癌痛治疗的专家共识
7
作者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麻醉及镇痛治疗专委会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分委会 +26 位作者 鲁义 刘存志 耿武军 郑孝振 谢敬敦 张广防 刘超 李云 瞿燕 陈磊 黄希照 田航 黎玉辉 李红新 钟和英 陶荣贵 钟杰 庄越 马钧阳 胡艳 方剑 赵高峰 肖建斌 屠伟峰 孙嘉泽 段玉婷 王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00-1808,共9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在肿瘤患者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推荐意见,经过专家咨询达成共识。共识内容包括术前评估与准备、手术操作流程、术...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在肿瘤患者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推荐意见,经过专家咨询达成共识。共识内容包括术前评估与准备、手术操作流程、术后管理、中医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共识内容全面,涵盖术前评估、手术操作、术后管理、中医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显示,该中西医结合方案在有效缓解癌痛、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术后随访表明,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制订的共识内容全面,可为临床医生应用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痛 DSA引导 子午流注开穴法 中西医结合 个体化治疗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运动通过重塑线粒体动力学缓解小鼠抑郁样行为
8
作者 李臻 聂启帆 +2 位作者 叶聪伟 王毅 王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57-1764,共8页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重塑线粒体动力学稳态缓解抑郁样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电击加行为限制的方法制作抑郁样行为小鼠模型,跑台运动干涉抑郁样小鼠,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的神经行为学,尼氏染色和TUNEL法检测小鼠神经元损伤...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重塑线粒体动力学稳态缓解抑郁样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电击加行为限制的方法制作抑郁样行为小鼠模型,跑台运动干涉抑郁样小鼠,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的神经行为学,尼氏染色和TUNEL法检测小鼠神经元损伤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连续5周的电击加行为限制方法成功复制抑郁样小鼠模型,神经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抑郁样小鼠神经元突触降解,凋亡增加,而跑台运动降低神经元损伤,缓解小鼠的神经行为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抑郁样小鼠大脑皮层参与线粒体分裂的分裂蛋白1(fission protein 1,Fis1)和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表达上调,参与线粒体融合的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和视神经萎缩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表达下调,而跑台运动逆转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的表达,重塑线粒体动力学稳态。结论: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参与抑郁样行为小鼠神经行为改变的病理过程;跑台运动通过重塑线粒体稳态缓解抑郁样行为。本研究为采用运动疗法作为辅助疗法干预抑郁相关疾病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线粒体动力学 抑郁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调节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对脑出血小鼠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阳阳 方建 王晓雪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8-1057,共10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小鼠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 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以及和厚朴酚+抑制剂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通过...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小鼠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 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以及和厚朴酚+抑制剂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通过自体血注入右侧基底神经节构建ICH模型。于ICH前15 mi n和I CH后1 h,和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10 mg/kg、20 mg/kg、40 mg/kg和厚朴酚,和厚朴酚+抑制剂组腹腔注射40 mg/kg和厚朴酚与5μg/kg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抑制剂K252a,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和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小鼠神经功能;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计算逃避潜伏期、跨越原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3个指标用于评估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 n-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BDNF、TrkB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TrkB、CREB、磷酸化CREB(phosphorylated CREB,p-CRE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mNSS、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血清BDNF、Tr kB及海马组织BDNF、Tr kB、p-CREB/CREB水平降低(均P<0.001),海马神经元结构模糊、排列紊乱、数量减少、体积变小,且细胞核固缩;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和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小鼠mNSS(均P<0.01)、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均P<0.001)依次降低,逃避潜伏期(均P<0.001)依次缩短,跨越原平台次数(P=0.007、P<0.001、P<0.001)依次增多,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P=0.004、P<0.001、P<0.001)依次升高,血清BDNF(均P<0.001)、TrkB(P=0.001、P<0.001、P<0.001)及海马组织BDNF(P=0.008、P<0.001、P<0.001)、Tr kB(P=0.001、P<0.001、P<0.001)、p-CREB/CREB(均P<0.001)水平依次升高,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所改善;与和厚朴酚高剂量组小鼠相比,和厚朴酚+抑制剂组小鼠mNSS、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血清BDNF、Tr kB及海马组织BDNF、Tr kB、p-CREB/CREB水平降低(均P<0.001),海马神经元损伤加重。结论和厚朴酚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减轻ICH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损伤,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和厚朴酚 认知功能 BDNF-TrkB-CRE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B761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并降低小胶质细胞激活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华 张驰 张小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2-1878,共7页
目的探讨EGB761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和高剂量EGB761治疗组。利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小鼠模型,其中低和高剂量EGB76... 目的探讨EGB761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和高剂量EGB761治疗组。利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小鼠模型,其中低和高剂量EGB761组于MCAO/R术后分别给予50 mg·kg^(-1)和150 mg·kg^(-1)EGB761,每天1次,持续28天。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表评估小鼠神经功能;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的学习认知功能;NeuN和TUNEL共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Iba1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LR4、p-IKKɑ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低和高剂量EGB761组小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神经功能及学习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1),凋亡神经元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小胶质细胞活化(P<0.01),TLR4、p-IKKɑ和NF-κB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治疗组比低剂量治疗组疗效明显。结论EGB761可改善MACO/R小鼠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神经元凋亡,并可抑制TLR4/NF-κB通路减少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B761 缺血性脑卒中 小鼠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元 小胶质细胞 TLR4/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绿米仔兰茎枝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千一 李如琪 +2 位作者 吴俊丽 李欣 张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3-850,共8页
目的 研究碧绿米仔兰Aglaia perviridis Hiern茎枝的化学成分及其总抗氧化、神经保护活性。方法 碧绿米仔兰茎枝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采用T-AOC试剂盒... 目的 研究碧绿米仔兰Aglaia perviridis Hiern茎枝的化学成分及其总抗氧化、神经保护活性。方法 碧绿米仔兰茎枝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采用T-AOC试剂盒及MTT法评价抗氧化活性和神经保护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epicotillol(1)、丁香酸(2)、棕榈酸(3)、邻苯二甲酸二戊酯(4)、对羟基苯乙酸乙酯(5)、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6)、1-辛醇(7)、对羟基苯乙酸(8)、(+)-表丁香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9)、(+)-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对羟基苯乙酸甲酯(11)、koaburaside(12)、byzantionoside B(1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4)、(2R,3R)-(+)-蚁母树苷(15)、(2S,3S)-(-)-蚁母树苷(16)、(+)-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17)、(+)-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18)、(-)-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19)、根皮苷(20)、β-谷甾醇(21)。化合物2、9~10、14~20总抗氧化能力为10.300~38.367 U/(mmol·L-1);化合物2、10、17神经保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化合物9、15最佳浓度为50、100μmol/L。结论 化合物1~20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10、14~20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化合物2、9~10、15、17具有神经保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绿米仔兰 茎枝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氧化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网络的复合型糖尿病AI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闫朝霞 陈小平 +3 位作者 程团结 朴金龙 谢欣蕾 常红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 构建基于5G网络的复合型糖尿病AI管理平台,观察在糖尿病患者管理及基层医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3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院外管理,观察组基于5G网络的复... 目的 构建基于5G网络的复合型糖尿病AI管理平台,观察在糖尿病患者管理及基层医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3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院外管理,观察组基于5G网络的复合型糖尿病AI管理平台实施院外管理,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观察患者血糖控制相关指标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变化。另在基层医院内选取护理人员60名,通过平台进行培训。比较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基层护士综合能力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项目开展6个月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及护理团队建设评分显著高于开展前(均P<0.05)。结论 基于5G网络的数字医疗平台的应用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且促进基层护士的能力提升,有利于区域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分级诊疗 5G网络 AI管理平台 自我管理 医联体 社区护士 信息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乳癌患者化疗期间心脏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淑菲 王志学 +7 位作者 赵森 尹晓翔 庄琰 郭帅康 闫曼可 杨文茹 陈婕 申小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3,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早期心功能亚临床改变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在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早期心功能亚临床改变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在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入组了73例乳腺癌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一次1.5 T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乳腺癌患者当次检查所处的不同化疗周期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基线组(还未进行化疗)20例、化疗早期组(3~4个周期)27例和化疗晚期组(7~8个周期)26例。通过CVI42后处理软件得到所有乳腺癌患者常规心功能的相关参数及左心室2D整体应变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等。验证各指标数据正态性之后,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组间连续性变量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心功能和心肌应变数据的相关性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心功能指标LVEF、右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和每搏容积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化疗晚期组相较于基线组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要心肌应变指标GRS、GCS、GLS在化疗早期组相较于基线组就有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LVEF、RVEF、SVI分别与GRS、GCS、GLS存在线性正相关(r=0.26~0.45,P均<0.05)。其余心功能数据LVMI、LVEDVI、LVESVI、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与心肌应变数据无显著相关性。可重复性分析显示GRS、GCS和GLS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组内相关系数值均>0.75,一致性较好。结论相较于常规心功能指标,通过CMR-FT技术测得的心肌应变指标能更敏感地发现乳癌患者早期亚临床心功能损伤。这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采取预防及治疗方案的机会,以避免严重的心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心脏毒性 心肌应变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化自我管理处方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朝霞 常红叶 +2 位作者 单雨玮 谢欣蕾 程团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4,29,共5页
目的探讨智慧化自我管理处方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0例。对照组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给予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处方干预,在智能管理平台嵌入智能... 目的探讨智慧化自我管理处方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0例。对照组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给予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处方干预,在智能管理平台嵌入智能决策系统,结合患者个体化数据自动生成自我管理处方,包括评估、饮食、运动、监测、教育及并发症防治6部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除吸烟状态维度外)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智慧化自我管理处方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改善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管理处方 智慧化护理 血糖 治疗依从性 自我管理行为 智能决策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滑膜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蕾 周青 +3 位作者 李琰 李嘉欣 郭帅康 徐淑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报道1例肝脏滑膜肉瘤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肝脏滑膜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相关病例报道,时间截至2022年7月,... 目的报道1例肝脏滑膜肉瘤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肝脏滑膜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相关病例报道,时间截至2022年7月,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及相关治疗和预后。结果本例患者,女,71岁,因腹痛入院,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示肝右叶及尾状叶混杂密度肿块,较大截面大小115 mm×87 mm,增强扫描肿块呈持续不均匀强化,考虑肝脏恶性肿瘤并肝、肺多发转移。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镜下见瘤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呈梭形。免疫组化示波形蛋白(VIM)、上皮膜抗原(EMA)、组蛋白H3赖氨酸27-三甲基化(H3K27Me3)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阴性,病理诊断为滑膜肉瘤。患者未行后续治疗,出院后失访。截至2022年7月,国内外共报道12例肝脏滑膜肉瘤病例,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腹胀,病变多位于肝右叶,通常体积较大,密度不均,CT或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病理学检查镜下见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示VIM、EMA、H3K27Me、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及分裂蛋白1转导蛋白样增强子(TLE1)等阳性。基因检测示SS18-SSX融合基因或SS18基因分离。1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5例术后辅助化疗,随访期内4例复发或转移。结论肝脏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临床征象及影像表现不具特异性,确诊需依赖病理,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目前主要治疗方案为手术,可予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患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滑膜肉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外科学年鉴: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临床诊疗指南》推荐意见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伟 李鑫 +1 位作者 王明达 杨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2-687,共6页
胆道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率低但侵袭性强的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常常伴随着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等特征。对于局部可切除的患者而言,手术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即便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其术后复发风险... 胆道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率低但侵袭性强的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常常伴随着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等特征。对于局部可切除的患者而言,手术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即便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其术后复发风险依然很高。因此,对于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而言,通常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模式,包括手术切除、全身治疗(如靶向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或局部治疗的综合方案。随着胆道恶性肿瘤领域的逐渐发展,对于外科肿瘤学家而言,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外科诊疗策略以及最佳患者的选择和管理体系至关重要。鉴于治疗的复杂性和诊疗技术不断发展的特点,美国肿瘤外科学权威期刊《肿瘤外科学年鉴》于近期发表了关于肝胆肿瘤的实践诊疗指南,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旨在为肝胆肿瘤患者的临床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更多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限于篇幅和不同侧重点,本文着重介绍该指南中关于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的评估要点和临床治疗的相关建议,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胆囊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疗法治疗慢性失眠一例
17
作者 王智璞 王威 +1 位作者 王刚 陈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7-1228,共2页
患者,男,56岁,172 cm,65 kg,因“入睡困难伴易醒4年余,加重8个月”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夜间早醒,约凌晨一点左右醒来,每周出现约3次。数月后,出现入睡困难,自行服用艾司唑仑,效果尚可。两年后,患者因股骨头坏死疼痛影响睡眠,入睡困难及... 患者,男,56岁,172 cm,65 kg,因“入睡困难伴易醒4年余,加重8个月”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夜间早醒,约凌晨一点左右醒来,每周出现约3次。数月后,出现入睡困难,自行服用艾司唑仑,效果尚可。两年后,患者因股骨头坏死疼痛影响睡眠,入睡困难及夜间早醒症状加重,同时伴有情绪烦躁、易怒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困难 慢性失眠 艾司唑仑 股骨头坏死 疼痛影响 早醒 烦躁 易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血清miR-651、miR-630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永珍 王珊珊 +1 位作者 赵海灵 徐丽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血清微小RNA(miR)-651和miR-630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入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8例为宫颈癌组,同时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100例为CIN组,以及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110例为对...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血清微小RNA(miR)-651和miR-630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入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8例为宫颈癌组,同时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100例为CIN组,以及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11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miR-651、miR-630水平,分析血清miR-651、miR-630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CIN组血清miR-651、miR-63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血清miR-651、miR-630水平显著低于CIN组(P<0.05)。血清miR-651与miR-63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60,P<0.05)。血清miR-651、miR-630水平与HPV感染、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有关(P<0.05)。miR-651和miR-630低水平患者总生存率低于高水平患者。Cox回归分析表明,HPV感染、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miR-651、miR-630均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miR-651、miR-630水平降低,两者与HPV感染、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微小RNA-651 微小RNA-6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景春 刘蔚 +1 位作者 杨瑞玲 孙晓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多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加入不同浓度的川芎多糖,经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活性,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周期。结果 HepG2... 目的探讨川芎多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加入不同浓度的川芎多糖,经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活性,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周期。结果 HepG2细胞的存活率随给药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和空白组比较,药物作用48h后给药组G1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川芎多糖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体外活性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将肿瘤细胞阻滞在G1期,从而诱导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多糖 sevag法 HEPG2 细胞凋亡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志学 吴涛 +2 位作者 韩大正 宋华勇 赵学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结果 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4例。胃部病变6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结果 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4例。胃部病变6例,其中累及全胃1例,胃窦2例,胃体1例,同时累及胃体及胃窦2例;小肠病变2例,其中空肠1例,回肠末端1例;结肠病变5例,其中回盲部2例,升结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1例。多层螺旋CT可见胃肠壁弥漫性增厚病灶伴管腔明显狭窄;病灶轻至中度增强;个别出现瘤样扩张征象及肠系膜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具有胃肠管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密度均匀,轻至中度均匀强化,轨道征、黏膜白线征及强化均匀等影像学特征,对胃肠道淋巴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