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温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综述)
1
作者 丁会纳 孙旭超 +4 位作者 刘梦冉 董洁 邱潮鑫 张学林 胡权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16,共8页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趋势,而温度升高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也存在强烈的反馈作用。本文综述了田间增温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增温设备和方式及其对土壤呼吸和温室气体...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趋势,而温度升高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也存在强烈的反馈作用。本文综述了田间增温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增温设备和方式及其对土壤呼吸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短期增温一般可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呼吸作用,增加CO_(2)排放,而长期增温可能导致土壤碳和氮含量减少,微生物适应性增强,削弱呼吸作用。增温提高了水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活性,增加了CH_(4)排放;但在旱地农田中,增温促进了甲烷氧化菌的活性,增强了CH_(4)的氧化吸收。增温通过影响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显著增加土壤N_(2)O排放,土壤的理化特性,如含水量、pH值和养分含量也调控增温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不同增温方式和土壤条件下温度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及其代谢过程的综合影响,并结合多种模型综合分析,以期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预测提供更为精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农田土壤 增温方式 微生物活性 土壤特性 硝化反硝化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扫描电镜处理方法对海南金枕榴莲花粉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张琳 王佳琦 +2 位作者 刘耀婷 孙灵锋 崔志富 《南方农业》 2025年第5期64-67,81,共5页
以金枕榴莲的花粉为材料,采用新鲜花粉直接喷金法和常规生物电镜样品制备2种方法处理,对榴莲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榴莲花粉的形态特征并比较了2种处理方法对花粉电镜观察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枕花粉粒为球形,大小为(60.99±... 以金枕榴莲的花粉为材料,采用新鲜花粉直接喷金法和常规生物电镜样品制备2种方法处理,对榴莲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榴莲花粉的形态特征并比较了2种处理方法对花粉电镜观察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枕花粉粒为球形,大小为(60.99±3.50)μm×(62.57±3.77)μm,P/E值为0.98±0.04。花粉萌发器官为散孔,萌发孔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大小为(14.04±1.70)μm×(9.29±1.35)μm,P/E值1.53±0.17,单个花粉粒萌发孔数量不一,萌发孔数量(单面)多为1~3个。榴莲花粉含水量较丰富,外壁柔软易褶皱变形,直接喷金法很难维持花粉的正常形态,常规制样方法虽处理复杂,但能保持花粉形态与表面特征完整。明晰了金枕榴莲花粉粒形态特征,为研究榴莲的遗传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榴莲花粉电镜样品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枕榴莲 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 制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钨氧簇材料对水中重金属铬离子的荧光检测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振伟 陈西良 +1 位作者 胡晓冰 路长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03-309,共7页
本文利用Eu^(3+)离子嵌入钨氧簇材料(化合物1)优异的发光特性,将其作为荧光探针材料,系统研究了其对水中重金属Cr^(3+)离子的荧光检测性能。利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对化合物1对水中Cr^(3+)离子荧光检测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检出限等... 本文利用Eu^(3+)离子嵌入钨氧簇材料(化合物1)优异的发光特性,将其作为荧光探针材料,系统研究了其对水中重金属Cr^(3+)离子的荧光检测性能。利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对化合物1对水中Cr^(3+)离子荧光检测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检出限等指标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猝灭常数K_(q)为1.41×10^(8) L·mol^(−1)·s^(−1),远低于最大散射碰撞猝灭常数2.00×10^(10) L·mol^(−1)·s^(−1),显示出化合物1对重金属Cr^(3+)离子的快速灵敏的荧光猝灭响应。化合物1在同时含有不同阴、阳离子的待测液中的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其对水溶液中Cr^(3+)离子的荧光检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经计算获得化合物1对水溶液中Cr^(3+)离子的检出限LOD为4.21×10^(−7) mol/L,显示出化合物1对水环境中的Cr^(3+)离子具有很好的检出效果。本研究为水中重金属Cr^(3+)离子的荧光检测提供一种灵敏、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离子 荧光检测 钨氧簇材料 稀土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安义伟 梁慧慧 +5 位作者 仲崇佳 孙迪虎 生嘉诚 张震 李浩 郭光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共9页
利用纳米材料构建的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领域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植物的遗传转化。主要阐述了纳米基因载体的特征、分类,综述了无机纳米基因载体、天然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人工合成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 利用纳米材料构建的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领域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植物的遗传转化。主要阐述了纳米基因载体的特征、分类,综述了无机纳米基因载体、天然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人工合成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基因载体 无机纳米基因载体 天然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 人工合成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 植物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CO_(2)到有机物——碳中和的微藻绿色生物制造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中亮 陈辉 王强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5期953-965,共13页
微藻可以利用太阳能固定CO_(2)并转化为有机物,其作为合成生物物质的细胞工厂具有众多生物学和工程学优点。当前,全球正面临着碳减排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通过微藻固碳合成化合物技术的攻关和突破,实现直接利用微藻固定CO_(2),有望建立... 微藻可以利用太阳能固定CO_(2)并转化为有机物,其作为合成生物物质的细胞工厂具有众多生物学和工程学优点。当前,全球正面临着碳减排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通过微藻固碳合成化合物技术的攻关和突破,实现直接利用微藻固定CO_(2),有望建立以CO_(2)为原料、以太阳能为能源,规模化生产大宗食物、能源、化学品和医药保健品的未来新兴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对于解决当前面临的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等问题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光驱自养的角度,首先总结了微藻作为细胞工厂生产平台化合物、生物能源和高附加值化合物的途径、底盘改造策略等最新进展,进而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最后,提出了微藻作为合成生物学高效底盘细胞,其广泛应用还应该从建立标准化的藻类基因与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深刻理解合成物质在藻细胞中的代谢流和控制机制以及提高生物量产率和光合作用效率等几个环节进行攻关,以加强微藻绿色生物制造产业的可控性和可复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CO_(2) 平台化合物 生物能源 高附加值化合物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体复合物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功能 被引量:3
6
作者 许睿 祝英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4-60,共7页
中介体复合物作为真核生物转录机器中的重要共激活子,起着连接RNA聚合酶II和不同转录因子从而调节基因转录的作用。当植物遭遇各种非生物胁迫时,中介体复合物通过整合胁迫信号并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帮助植物适应环境胁迫。本文... 中介体复合物作为真核生物转录机器中的重要共激活子,起着连接RNA聚合酶II和不同转录因子从而调节基因转录的作用。当植物遭遇各种非生物胁迫时,中介体复合物通过整合胁迫信号并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帮助植物适应环境胁迫。本文总结了植物中介体复合物的发现,及其在干旱、盐、极端温度下的功能及调节机制,并探讨了中介体复合体的未来研究方向,有助于理解中介体复合物在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体复合物 植物 转录调控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