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分胁迫下一氧化氮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和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6
- 1
-
-
作者
闻玉
赵翔
张骁
-
机构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4-348,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1CB1088)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O442)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072101110300)
-
文摘
以2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利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小麦幼苗,探讨外源NO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50molL-1 SNP可增加小麦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目,分别比对照增加11.94%和83.78%。同时,SNP可使水分胁迫下小麦的根系活力提高55.88%,根系K+的含量提高42.52%。膜片钳全细胞电流显示,SNP处理可增强小麦根细胞质膜内向K+电流,而NO的专一清除剂c-PTIO可以逆转SNP的上述效应。因此认为,外源NO可通过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增强根细胞质膜内向K+通道的活性,从而促进根细胞对K+的吸收以适应水分胁迫。
-
关键词
小麦
一氧化氮
水分胁迫
离子通道
根系
-
Keywords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Nitric oxide (NO)
Water stress
Ion channel
Root system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外源NO提高小麦幼苗抗旱性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赵翔
王棚涛
闻玉
张骁
-
机构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28-2034,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0964)
-
文摘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豫麦49’为材料,采用50μmol·L-1SNP(NO供体)处理自然干旱和PEG模拟干旱下的小麦幼苗,分析外源NO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相对含水量、光合速率、细胞膜透性以及茎叶中关键性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自然干旱10d后,对照组幼苗几乎全部枯死,而50μmol·L-1SNP处理幼苗并未发生枯死,其幼苗在旱后复水2d后能完全恢复正常生长;在25%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50μmol·L-1SNP处理也能明显改善受胁迫小麦幼苗长势。50μmol·L-1SNP处理使模拟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显著提高15.98%,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分别显著提高47.11%和42.86%,而胞间CO2浓度(Ci)显著降低了8.19%;也使小麦组织浸出液电导率显著降低30%,茎叶的K+含量显著增加24.55%(P<0.01)。研究发现,外源NO既可通过降低小麦幼苗叶片蒸腾来维持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缓解因干旱缺水对植株的伤害;又可增加K+在茎叶中积累,减轻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细胞膜伤害,维持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较高的光合速率,以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和有机物质积累。
-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小麦
水分胁迫
抗旱性
-
Keywords
nitric oxide (NO)
wheat
water stress
drought resistance
-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单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油菜花蕾表达蛋白比较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王道杰
杨翠玲
黄飞
郭蔼光
-
机构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1-1105,共5页
-
基金
河南大学科技攻关项目(07YBGG012)
-
文摘
以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单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油菜为材料,运用蛋白双向电泳技术对初花期不育花蕾和可育花蕾中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育花蕾中表达的蛋白质总点数高于不育系.不育花蕾和可育花蕾中共有的蛋白点为223个,不育花蕾特有的蛋白质点数为103个,而可育花蕾中特有的蛋白质点数为160个.可育花蕾中表达的特有蛋白质分子量主要分布在60kD以下的小分子量区域,30kD尤为丰富;不育花蕾中表达的特有蛋白按分子量分布相对均匀.两者表达特有蛋白都相对集中在pI6.0~7.5区域,多为中性蛋白.
-
关键词
油菜
细胞核雄性不育
蛋白质
差异分析
双向电泳
-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GMS
protein
differential analysis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
-
分类号
Q343.34
[生物学—遗传学]
Q945.62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脱落酸抑制蓝光依赖气孔开放运动的生理机制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魏金凤
赵翔
张骁
-
机构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0-134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300)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1B180007)
-
文摘
以蚕豆(Vicia fabaL.)为材料,采用表皮条生物学分析技术、远红外成像技术以及电生理膜片钳技术,研究逆境信号脱落酸(ABA)和蓝光信号对蚕豆叶片表皮气孔运动及质膜K+通道的影响,以探讨ABA调节蓝光诱导的气孔开放运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100μmol?m-2?s-1蓝光能显著诱导气孔开放,该效应可被ABA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并以10μmol?L-1ABA抑制效应最为明显.(2)100μmol?m-2?s-1蓝光处理能明显促使蚕豆叶面温度下降,而10μmol?L-1ABA可显著阻止蓝光诱导的蚕豆叶面温度下降.(3)100μmol?m-2?s-1蓝光可明显激活保卫细胞质膜内向K+通道,处理5 min后内向K+电流增加58%;对于1和10μmol?L-1ABA预处理蚕豆保卫细胞原生质体,在蓝光处理5 min后其内向K+电流增加值分别被抑制25%和51%,但10μmol?L-1ABA并不明显抑制壳梭孢菌素(质膜H+-ATP酶永久性激活剂)诱导的保卫细胞内向K+电流上升.研究发现,逆境信号ABA可能主要通过抑制蓝光信号转导中质膜H+-ATP酶上游位点,阻断蓝光激活的保卫细胞质膜内向K+通道,抑制蓝光诱导的气孔开放,以避免水分的过度散失,适应水分胁迫.
-
关键词
脱落酸
蓝光
保卫细胞
质膜K+通道
-
Keywords
abscisic acid
blue light
guard cell
plasma membrane K+ channels
-
分类号
Q945.79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