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64
1
作者 朱书慧 汪基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46,共7页
2007年以来,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化建设等词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词汇。从国家政策的重视与支持到各省市、地区的实践探索,学前教育信息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2007年以来,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化建设等词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词汇。从国家政策的重视与支持到各省市、地区的实践探索,学前教育信息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现状表现为: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初现成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专业化水平低;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缺乏有效培训;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应用较广泛,但应用与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资源 幼儿园教师 信息素养 家园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二十年--基于《学前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媛 蔡建东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0,共8页
《学前教育研究》是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阵地,对其所刊论文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国内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状况。运用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技术,从期刊载文的年代分布、作者分析、发文机构、期刊被引分析、基金支持以及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是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阵地,对其所刊论文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国内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状况。运用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技术,从期刊载文的年代分布、作者分析、发文机构、期刊被引分析、基金支持以及研究主题等维度,对《学前教育研究》(1994—2012)的载文进行计量分析及可视化呈现,可知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整体研究水平呈上升趋势,从活跃作者来看,学前教育研究领域存在一批关键学者;从作者合著情况来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研究者群体,但以个人和小型团体研究为主,机构之间与跨地域、跨学科之间的合作还有待加强;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师范类高校和幼儿园,同时也有政府机构和学会组织多方参与;从引文上看,学前教育领域整体学术水平仍有待加强,同时应更积极地从其他学科汲取知识;和其他学科相比,学前教育研究领域获取的基金支持明显偏低,需要更积极地多方获取基金支持;从研究热点来看,学前教育研究领域早期关注较多的是学前教育政策、幼儿园课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最近十年则较为关注农村学前教育、幼小衔接、政府职责、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整体受政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文献计量 信息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网络校际协作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研究——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梁林梅 许波 +1 位作者 陈圣日 于露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宁波市江东区2006年引入由香港学者创建的旨在推动香港中小学和内地学校开展网络协作交流的"视像中国"远程教育计划。通过以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引入和实施该项目为个案,借助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总结了网络校际协作的... 宁波市江东区2006年引入由香港学者创建的旨在推动香港中小学和内地学校开展网络协作交流的"视像中国"远程教育计划。通过以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引入和实施该项目为个案,借助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总结了网络校际协作的四种主要形式:基于网络的校际学生交流活动、基于网络的特色课程共享交换、基于网络的教师协同教研和线下面对面交流活动;分析了项目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健全、有力的组织机构,满足区教育发展的切实需求,各方力量的整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项目促进了区传统薄弱学校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成功实施的五方协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像中国 网络校际协作 网络跨文化交流 网络辩论赛 远程课程交换 网络协同教研 “姊妹学校” 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技术学知识结构与关键节点文献研究——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蔡建东 马婧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71,共6页
研究运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 itespace,以教育技术学CSSC I期刊9329篇来源文献(2000-2009年)为数据,绘制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知识图谱,提取了具有"知识拐点"作用的7篇关键节点文献,并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知识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 研究运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 itespace,以教育技术学CSSC I期刊9329篇来源文献(2000-2009年)为数据,绘制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知识图谱,提取了具有"知识拐点"作用的7篇关键节点文献,并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知识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初步勾勒出我国教育技术学知识体系的现有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知识结构 节点文献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准教师教育信息化态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蔡建东 张媛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3-39,共7页
学前教育信息化在我国已经开始起步。学前教师作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因素,他们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研究以学前专业学生为对象,对台湾"幼儿数字学习态度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开展... 学前教育信息化在我国已经开始起步。学前教师作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因素,他们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研究以学前专业学生为对象,对台湾"幼儿数字学习态度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开展问卷调查。研究探讨了学前准教师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态度,重点分析了不同个人背景因素对被试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差异情形,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信息化 学前教师 学前专业学生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2.0教育应用领域知识图谱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蔡建东 马婧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2期57-62,共6页
通过运用Citespace对以Web 2.0教育应用为主题的748条来源文献(WOS,2004-2011)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了国际上Web 2.0教育应用的知识图谱。依据提取的关键文献,分析了Web 2.0教育应用的思想根源与理论演进的路线,探查了Web 2.0教育应用的... 通过运用Citespace对以Web 2.0教育应用为主题的748条来源文献(WOS,2004-2011)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了国际上Web 2.0教育应用的知识图谱。依据提取的关键文献,分析了Web 2.0教育应用的思想根源与理论演进的路线,探查了Web 2.0教育应用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领域,列举出在该领域进行研究的主要国家与研究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2.0教育应用 知识图谱 理论演进 前沿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科范式可视化研究——基于ACA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蔡建东 黄荣怀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9,共6页
ACA方法是范式可视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也为范式问题讨论提供了定量研究的新思路。本文运用ACA方法,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数据,对我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40位核心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以揭示我国教育技术... ACA方法是范式可视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也为范式问题讨论提供了定量研究的新思路。本文运用ACA方法,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数据,对我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40位核心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以揭示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范式可视化 作者共被引分析(A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的相关学科及其互动——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蔡建东 黄荣怀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3,共6页
本文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CSSCI教育技术学来源期刊的9329条来源文献进行期刊引文分析,确认了教育技术学的相关学科,并分析了教育技术学与这些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流动以及变化趋势。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相关学科 CITESPACE 知识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 被引量:83
9
作者 汪基德 朱书慧 张琼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7-32,共6页
学前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学前教育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 学前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学前教育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本质特征,"适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是基础,"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是核心,"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关键,"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建设"是保障,"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学习与发展"是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信息化 学前教育信息化 发展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泛在学习领域知识图谱研究 被引量:113
10
作者 段春雨 蔡建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85-95,共11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被认为对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变革具有独特优势,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民众素质和推动学习型社会构建与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从发...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被认为对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变革具有独特优势,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民众素质和推动学习型社会构建与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从发展脉络上看,泛在学习经历了酝酿期、起步期和形成发展期三个阶段,目前理论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的状态,实践也正处于项目试验的阶段。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和学习资源的建设是目前泛在学习研究的热点;基于移动技术的泛在学习研究和泛在学习中学生的记忆、认知等心理研究是研究的前沿。但同时泛在学习研究也面临一些困难,如学习终端、学习资源与学习支持服务的"智能化"问题,过于重视技术因素而轻视人为因素的弊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学习 研究现状 发展脉络 前沿热点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技术应以人为本的论证与思考 被引量:20
11
作者 汪基德 郝兆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2,31,共8页
近年来,教育技术"人文关怀"类研究日渐增多,然而教育技术须"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个不辩自明的命题。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为其"以人为本"提供了内在逻辑,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决定了其应"以人为本... 近年来,教育技术"人文关怀"类研究日渐增多,然而教育技术须"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个不辩自明的命题。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为其"以人为本"提供了内在逻辑,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决定了其应"以人为本",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荷特性为其"以人为本"提供可能性前提,技术化倾向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教育技术"以人为本"提出了现实诉求。"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植根于现实土壤,体现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AECT’94定义体系中的五个范畴为教育技术实践渗透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切入点。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时,不同范畴有不同的内涵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以人为本 价值负荷 技术化倾向 教育技术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网络教学阻碍因素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蔡建东 段春雨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51,共7页
近两年来,随着MOOCs的引入,以及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网校的审批权,不少高校对网络教学的热情日益高涨,把推进网络教学作为学校年度工作的重点,然而网络教学的发展在普通高校却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如何消除高校网... 近两年来,随着MOOCs的引入,以及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网校的审批权,不少高校对网络教学的热情日益高涨,把推进网络教学作为学校年度工作的重点,然而网络教学的发展在普通高校却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如何消除高校网络教学的阻碍因素,有效提升网络教学的质量,成了当前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首先对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阻碍因素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收集、分析;然后对其中提出的网络教学阻碍因素进行梳理,总结出高校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平台、政策制度以及其他方面普遍存在的五类阻碍因素;最后结合研究者自身工作经验,分别从高校网络教学政策制定、教师发展、学生、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以及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高校网络教学阻碍问题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网络教学 阻碍因素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蔡建东 段春雨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3,共8页
教师作为网络教学的主体,是推动高校网络教学发展的关键要素。研究基于对5所本科院校的30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开展网络教学会受到个人认知与技能、... 教师作为网络教学的主体,是推动高校网络教学发展的关键要素。研究基于对5所本科院校的30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开展网络教学会受到个人认知与技能、院校支持与组织内部群体倾向等多重因素影响,认知因素对教师网络教学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并在研究模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效应;院校支持、教学技能并不直接影响教师的网络教学,但会通过有用性感知或易用性感知间接对其产生影响;群体倾向对教师网络教学具有双重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个人—组织—相关者—环境—研究"五位一体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网络教学 影响因素 提升策略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ICT应用于早期教育的项目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书慧 汪基德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9,共9页
从1996年全美幼教协会的第一份《技术与年幼儿童》立场声明发布以来,各国就ICT如何更好地为早期教育服务进行实践探索,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外在ICT应用于早期教育方面的不断进步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 从1996年全美幼教协会的第一份《技术与年幼儿童》立场声明发布以来,各国就ICT如何更好地为早期教育服务进行实践探索,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外在ICT应用于早期教育方面的不断进步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转变早期教育界对ICT的理解、重视企业与社会教育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加强政府投入和科学研究、分步骤制定发展计划、注重提升幼儿园教师ICT素养与能力,是我国在开展ICT应用于学前教育实践时应予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 早期教育 幼儿园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兼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新思考 被引量:53
15
作者 郝兆杰 潘林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7年第6期66-75,共10页
翻转课堂方兴未艾,教师的能力结构制约着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与质量。为此,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初步筛选出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因子,再通过德尔斐法获取专家信度,对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初步模型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 翻转课堂方兴未艾,教师的能力结构制约着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与质量。为此,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初步筛选出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因子,再通过德尔斐法获取专家信度,对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初步模型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形成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模型。研究认为,提高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革新高校教师教学理念是前提,培养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关键,提高高校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是保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教师从翻转课堂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让其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因材施教的达成度;并突破翻转课堂的"认知天花板",实现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胜任力模型 TPACK 高校教师 人工智能 认知天花板 N4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弱”救国 迎难而上——我国早期卫生电化教育拾遗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建东 白一淼 汪基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120,共5页
早期卫生电化教育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一个亮点,其发展格局是"社会团体—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三位一体。早期卫生电化教育以治"弱"救国为己任,主要面向公共卫生。它在战争和疫病中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不仅在特定的... 早期卫生电化教育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一个亮点,其发展格局是"社会团体—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三位一体。早期卫生电化教育以治"弱"救国为己任,主要面向公共卫生。它在战争和疫病中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不仅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发挥了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同时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卫生电化教育 早期电化教育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2
17
作者 段春雨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第4期106-112,共7页
近年来,"翻转课堂"受到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为数据样本,从时间分布、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人群、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近年来,"翻转课堂"受到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为数据样本,从时间分布、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人群、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进行解析,梳理当前翻转课堂研究的整体状况,总结已有研究的特点与规律,反思其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展望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元分析 核心期刊 CSSCI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的身体面向及其道德教育启示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乐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99,共7页
教育学中的身体活动时常被看作是理智学习的对立面,身体在教育实践中充满着消极意味。教育学的身体面向乃在于关注本能无意识层面的学习活动、树立积极的身体观念和新型身体间性关系,同时,身体转向意味着重新看见教育场域中的身体,关注... 教育学中的身体活动时常被看作是理智学习的对立面,身体在教育实践中充满着消极意味。教育学的身体面向乃在于关注本能无意识层面的学习活动、树立积极的身体观念和新型身体间性关系,同时,身体转向意味着重新看见教育场域中的身体,关注身体对知识与概念的塑造,转变传统狭隘的大脑学习概念。在道德教育上,从单纯强调理性的道德知识转向身心一体的道德培育,其中包括重视身体的感知和经验、丰富基于身体隐喻的正向道德体验和发现肉身本身所孕育的道德生活世界。把身体重新带回教育中,通过在场的身体相遇来激活教育场域中意义的建构,重建身体对于个体认识世界的奠基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哲学 身体主体 身体隐喻 道德教育 具身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历史演化 被引量:46
19
作者 吴洪富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103,共6页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是不断演化的。其变迁轨迹大致是:中世纪大学公开的职能只有教学,而没有现代意义上建制化的科研;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大学之内产生了少量公开的科研活动,但是大学仍只是一个教学的场所;19世纪初,科研正式确立了在大...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是不断演化的。其变迁轨迹大致是:中世纪大学公开的职能只有教学,而没有现代意义上建制化的科研;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大学之内产生了少量公开的科研活动,但是大学仍只是一个教学的场所;19世纪初,科研正式确立了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成为大学的经典模式;20世纪以来,教学与科研从"统一"逐步成为彼此独立甚至对立的活动;当前,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处于十字路口——继续分裂、彼此平衡抑或积极互动。这是大学必须面对的重大的制度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教学与科研关系 历史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学校文化、新课程改革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新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37,共8页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目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土壤"。同时,系统的课程改革是学校文化的变革。对2300多名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程度和学校文化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农村学校文化整体...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目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土壤"。同时,系统的课程改革是学校文化的变革。对2300多名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程度和学校文化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农村学校文化整体水平不高,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农村课程改革实施与农村学校文化的正相关系数为0.59;农村学校文化对于农村课程改革实施程度的效应量为0.373,可以解释农村课程改革实施程度方差变异的37.3%;投入改革对于课程实施程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校长领导、学校愿景和专业自信。因此,农村学校要积极营造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氛围,重建教师的专业自信,提升校长的领导力,积极构建和践行学校愿景,加速推进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学校文化 课程改革 实施程度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