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2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校园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楚纯洁 钱宏胜 马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632-3635,共4页
通过对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校园绿地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原则与总体构思。在对校园绿地做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功能区进行绿地建设,并选取两个典型绿地斑块进行详细规划,在绿化植被的配置上也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绿地现状 绿地系统规划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生态足迹与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以河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鲁丰先 秦耀辰 刘姗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503-6505,6512,共4页
目前,"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已在我国各部门各领域展开,其中"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运用生态足迹成分法,从能源、食物、垃圾、水、纸张和校际交通6个方面计算和分析了河南大学2006年的生态足迹。... 目前,"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已在我国各部门各领域展开,其中"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运用生态足迹成分法,从能源、食物、垃圾、水、纸张和校际交通6个方面计算和分析了河南大学2006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河南大学2006年的生态足迹为55 946.6 hm2,主要的生态占用成分为能源、食物、垃圾等。揭示了大学校园的生态效率及其影响要素,提出了减少校园生态足迹的措施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的建议,同时认为生态足迹理论科学,计算简捷易行,可以作为"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宣传工具,促进该行动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全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节能减排学校行动 河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绿地土壤肥力模糊评价中的应用——以河南大学校园土壤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庆良 马建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1期28-29,34,共3页
在城市绿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中,人为划分土壤肥力等级和赋予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根据河南大学校园绿地土壤实测数据,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是... 在城市绿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中,人为划分土壤肥力等级和赋予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根据河南大学校园绿地土壤实测数据,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土壤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河南大学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河南大学百年校庆贺词
4
作者 秦耀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金秋10月,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开封、郑州隆重举行。在此,我代表会议承办方,向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学界各位同仁聚首中原表示热烈欢迎!中原地处华夏文明的核心腹地,承载着人类活动的厚重足迹。
关键词 中国地理学会 学术年会 河南大学 人类活动 中原 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I0005-I0005,共1页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下设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所、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历...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下设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所、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历史地理与社会变迁研究所、甲骨学与汉字文明研究所、文学文献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文化遗产与都城文明研究所、空间数据科学与流域计算实验室、司法文明研究所等10个研究机构,建有大型数据库平台--黄河学综合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明 综合数据库 河南大学 可持续发展研究 数据库平台 咨询机构 综合性研究 甲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因素约束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20
6
作者 梁流涛 翟彬 樊鹏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2-1530,共9页
在农户土地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果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只考虑"好"产出,而忽略"非意欲"的环境产出,可能造成测度结果不准确。因此,将"非意欲"产出引入农户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利... 在农户土地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果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只考虑"好"产出,而忽略"非意欲"的环境产出,可能造成测度结果不准确。因此,将"非意欲"产出引入农户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利用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测度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并探讨其效率状况及影响因素。主要的结论如下:1调查区域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仅为0.612,效率值总体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规模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大,二者呈现"U型"变化趋势。2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农户生计方式兼业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种植结构调整虽然能够增加农户农业收入,但不利于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对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正面影响,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化经营和土地细碎化消减了正面影响。土地产权的稳定性能够提升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但无论是集体土地产权还是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户间非正式的土地流转产权关系稳定性较差,不利于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土地利用效率 环境因素约束 方向性距离函数 粮食生产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初探 被引量:31
7
作者 梁留科 钱宏胜 陈德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7-80,共4页
大学生旅游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以河南省高校为例,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影响因素、旅游时空特征、旅游偏好、旅游消费、出游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 大学生旅游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以河南省高校为例,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影响因素、旅游时空特征、旅游偏好、旅游消费、出游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旅游行为 旅游市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规划的制度环境及其创新探讨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永文 李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文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个方面认真分析了中国旅游规划发展中的各种制度性矛盾 ,预测了中国旅游制度环境的发展趋势。在以上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 ,从 4个方面提出了中国旅游规划制度环境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旅游规划 制度创新 管理体系 规范性 政府职能 市场秩序 法律 管理模式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框架的农户生产行为环境影响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传统农区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流涛 翟彬 樊鹏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5-153,158,共9页
借鉴MA分析思路,构建农户生产行为环境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河南省传统农区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指标,定量分析农户生产对农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行为主要是通过... 借鉴MA分析思路,构建农户生产行为环境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河南省传统农区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指标,定量分析农户生产对农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行为主要是通过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生计方式、种植结构和规模等方面的传导,通过改变或影响生态环境直接因子对农业环境的变化产生影响;(2)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特征(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和劳动力数量)、农户生计方式、种植结构、农户生产规模、细碎化程度和农产品商品化对农业环境影响显著。其中,农户生计方式兼业化加大了农户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户增收行为,比如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商品化增加了农户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农地经营规模扩大能够对农业环境产生正面影响,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化经营和土地细碎化抵消了正面影响;农产品商品化进一步加剧了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行为 环境影响机制 MA分析框架 传统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A和LCA方法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环境效应评价——以河南省传统农区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梁流涛 翟彬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92,共9页
研究目的:以河南省传统农区为例,利用获取农户数据,定量评价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方法:参与式农户调查与评估方法(PRA)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研究结果:(1)研究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能源消耗、温室效应、环境酸化... 研究目的:以河南省传统农区为例,利用获取农户数据,定量评价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方法:参与式农户调查与评估方法(PRA)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研究结果:(1)研究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能源消耗、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0.0598,0.0561,1.2530,0.3420,农户土地利用中富营养化和环境酸化对环境影响最大;(2)不同环境影响类型的来源也差异较大,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能源消耗主要产生于农资生产阶段,富营养化和环境酸化主要来自于种植阶段化肥施用。研究结论:研究尝试从农业生产最基本单位农户体系着手,采用PRA方法获取农户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农户土地利用的LCA评价,测度农户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户行为 环境影响评价 参与式农户调查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1985-2006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 被引量:37
11
作者 谷蕾 马建华 王广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6,124,共5页
自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rossman)和克鲁格(Krueger)利用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得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后,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利用EKC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选取河南省1985—2006年共22年间的经济与... 自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rossman)和克鲁格(Krueger)利用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得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后,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利用EKC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选取河南省1985—2006年共22年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河南省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计量模型,分析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正"U"形+倒"U"形曲线左侧,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倒"U"形左侧曲线,即河南省工业"三废"排放量仍处于上升期,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回归曲线已初见转折外,其余尚未达到环境质量趋好的转折点,今后仍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工业“三废” 经济增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专业村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灿 李小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0-135,共6页
综合运用GIS技术、逐步回归法、Logit模型,分析了2009—2012年河南省农业专业村数量结构、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并探究了地理环境对农业专业村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专业村空间分布不均衡,局部地区集聚程度发生变化;农业专业化... 综合运用GIS技术、逐步回归法、Logit模型,分析了2009—2012年河南省农业专业村数量结构、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并探究了地理环境对农业专业村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专业村空间分布不均衡,局部地区集聚程度发生变化;农业专业化率随劳动力资源的增加而降低,丘陵、山区农业专业化率比平原区低,村庄区位显著影响农业专业化率;伴随农区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对劳动力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丘陵、山地地形对农业专业化率的负面影响减弱,市场因素对农业专业化率的影响凸显;劳动力资源对花卉、蔬菜等劳动密集型的专业村形成具有正面影响,邻近批发市场能提高蔬菜、水果、花卉等市场依赖性强的专业村形成概率,靠近地级市、县城的区位条件有利于形成蔬菜、水果等专业村。该结果对农区专业村发展方向和策略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专业村 地理环境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评价——以河南省叶县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利利 秦明周 +1 位作者 范云峰 张鹏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60-463,共4页
土地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土地利用的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出发,运用Costanza等的研究方法,参考谢高地等修正的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构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修正系数;以河南省... 土地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土地利用的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出发,运用Costanza等的研究方法,参考谢高地等修正的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构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修正系数;以河南省叶县为例,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视角定量评价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叶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2000年的15.83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26.30亿元,年均变化率达到2.57%;(2)2005—2010年,与其他单项服务价值相比,叶县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和调节服务价值大幅度增加;(3)2005—2010年,各乡镇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明显上升。通过分析叶县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进一步明确叶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调整方向,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决策和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叶县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效应 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参与视阈下高中地理《城乡规划》课程内容优化探讨——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广花 王晓俊 邹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7年第4期60-64,共5页
以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城乡规划》课程的内容设置为切入点,从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角度,采用自编问卷,对河南省部分市、县发放580份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公众所需的城乡规划知识情况,并对《城乡规划》课程提出完善建议,强化与日常生活联... 以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城乡规划》课程的内容设置为切入点,从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角度,采用自编问卷,对河南省部分市、县发放580份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公众所需的城乡规划知识情况,并对《城乡规划》课程提出完善建议,强化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增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本土性,弱化与必修课程"地理2"中重复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城乡规划》课程 课程内容优化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文环境分析——对16个农村的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乔家君 张卫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8,共5页
通过对河南省16个村的调查分析,指出: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结构、规模、文化素质等存在较强关联,与村域在年内耕地减少量呈现一定相关,尤其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面积有密切关系;河南省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较低,而... 通过对河南省16个村的调查分析,指出: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结构、规模、文化素质等存在较强关联,与村域在年内耕地减少量呈现一定相关,尤其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面积有密切关系;河南省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较低,而农户兼业化随着时间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在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中,村域所在县(市)的影响程度大于较大范围的地(市)的影响程度,但地(市)影响程度正逐步加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文因子逐渐增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村域的历史基础也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经济发展 人文环境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分析与生态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建华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9年第2期13-15,27,共4页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否,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农业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及目标,提出了河南省农业生态建设的4大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村工业化的农业环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小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6-39,31,共5页
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状况对农村工业化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有关统计数据和农村工业企业调查资料的分析,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在两者的关系上,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统计... 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状况对农村工业化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有关统计数据和农村工业企业调查资料的分析,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在两者的关系上,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统计资料分析 1.各县(市)农村工业与农业关系 , 为了进行农村工业与农业关系分析,我们从1991年各县的统计资料中选择了几个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资金和原料有关的指标:人均耕地、人均农业产值、人均粮食总产量、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均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产值、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并将河南118个县及县级市中人均粮食300公斤以下的县(市)删去。删除43个县(市)后的农村工业与各要素的相关系数被列入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农村工业化 农业环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污染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建伟 马慧丹 +4 位作者 胡正玉 黄蕊琦 焦国新 刘淑娴 孙欣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2-87,共6页
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采用环境污染相对指数、响应强度测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7—2018年河南省市域环境污染情况及其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8年河南省大多数城市的环境污... 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采用环境污染相对指数、响应强度测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7—2018年河南省市域环境污染情况及其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8年河南省大多数城市的环境污染相对指数呈下降趋势,环境状况有所改善,环境污染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形成了西北地区环境状况劣于东南地区的分布格局;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污染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信阳市为强响应,安阳市、许昌市为较强响应,周口市、漯河市、鹤壁市和三门峡市为弱响应,其他城市为一般响应;承接产业转移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异影响较大,而技术创新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的影响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 环境污染 地理探测器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化肥施用环境成本分析
19
作者 徐婷婷 白保勋 +2 位作者 乔宇颖 陈东海 代克岩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81-82,共2页
对河南省农业化肥施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统计数据、调查结果,用数学模型对化肥施用环境成本从粮经作物、露地蔬菜、大棚作物、果树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河南省农业化肥施用环境成本为1.03亿元,其中粮经作物(0.94亿元... 对河南省农业化肥施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统计数据、调查结果,用数学模型对化肥施用环境成本从粮经作物、露地蔬菜、大棚作物、果树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河南省农业化肥施用环境成本为1.03亿元,其中粮经作物(0.94亿元)>露地蔬菜(0.06亿元)>大棚作物(0.02亿元)>果树(0.01亿元)。农业化肥施用环境成本评价结果可为农业生态补偿与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化肥 环境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重心与社会经济重心的演变对比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乔谷阳 潘少奇 乔家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8,共6页
运用空间结构重心计算方法,选取河南省18个行政区的相关数据,对河南省2003—2013年环境污染重心与社会经济重心的空间分布、移动规律和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3个环境污染重心,年末总人口、GDP、社会固... 运用空间结构重心计算方法,选取河南省18个行政区的相关数据,对河南省2003—2013年环境污染重心与社会经济重心的空间分布、移动规律和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3个环境污染重心,年末总人口、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个社会经济重心,从移动距离、移动方向、移动路径、斜率分析、空间相关性分析等多个角度阐述河南省环境污染重心、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变化与空间联系。结果表明:经济重心的移动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有关;经济重心与各项污染重心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大;固体废弃物、废气与废水向经济重心两侧移动,总体呈"个"字型态发展;经济重心所在区位基本不变而且将会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重心 环境污染重心 动态轨迹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