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钛/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潘卉 赵甜 +1 位作者 张予东 张治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0-666,共7页
采用四氯化钛(TiCl4)和氧化石墨为主要原料,通过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钛/氧化石墨(TiO2/G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X射线衍射(XRD)仪、热重-差热分析(TG-DTA)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采用四氯化钛(TiCl4)和氧化石墨为主要原料,通过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钛/氧化石墨(TiO2/G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X射线衍射(XRD)仪、热重-差热分析(TG-DTA)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TiO2/GO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石墨在氧化过程中结构层键合大量含氧官能团,部分含氧官能团进一步与纳米TiO2以化学键结合;复合后氧化石墨原有衍射峰消失.将TiO2/GO添加到水性聚氨酯(WPU)中,制备了TiO2/GO-WPU复合涂膜.紫外吸收光谱表明,随着氧化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涂膜的紫外吸收能力增强,当GO含量达到一定数值时,涂膜的紫外吸收最强,随着GO含量继续增加吸收又呈下降趋势,存在一较优浓度值.TiO2/GO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聚氨酯涂层的抗紫外线性能,耐磨损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 氧化石墨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生长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敏杰 孙磊 +1 位作者 王治华 赵彦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50,78,共7页
银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特异性能,在电学、光学、催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形貌、尺度、晶体结构和结晶度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研究银纳米材料形貌和尺度的可控制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水体系和非水体系两方面综述... 银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特异性能,在电学、光学、催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形貌、尺度、晶体结构和结晶度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研究银纳米材料形貌和尺度的可控制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水体系和非水体系两方面综述了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银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进展,详细论述了线(棒)形、片(盘)形、立方体形等特异形貌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条件;探讨了银纳米材料各向异性形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不同形貌银纳米晶的形成机理。分析指出晶种的晶型结构尤其是缺陷结构对晶体的最终形貌有很大影响;加入表面修饰剂是防止银纳米颗粒团聚和控制形貌的有效方法。提出了此类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银纳米材料 液相化学还原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NS/PM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卉 张治军 +2 位作者 张举贤 吴志申 党鸿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在甲苯溶剂中,以BPO作引发剂,将马来酸酐 (MA)与 (r 甲基丙烯酰氧基 )丙基SiO2纳米微粒(r Methacryloxypropylnano- sizedsilica,MPNS)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制得MPNS/PMA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分析技术对材料的... 在甲苯溶剂中,以BPO作引发剂,将马来酸酐 (MA)与 (r 甲基丙烯酰氧基 )丙基SiO2纳米微粒(r Methacryloxypropylnano- sizedsilica,MPNS)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制得MPNS/PMA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分析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SiO2的存在可提高聚马来酸酐的热性能。该材料用于绵羊皮的预鞣和复鞣时,酸皮和蓝湿皮的收缩温度分别提高了 15. 5和 11℃,坯革增厚分别达到 70%和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马来酸酐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在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程莉娜 富笑男 +1 位作者 罗艳伟 王信春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4期82-82,共1页
纳米复合材料体系中是现代众多科学课题中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的方法也从与研究体材料同样的原始方法过度到了数字化时代。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纳米复合材料 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 I-V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被引量:21
5
作者 孙磊 刘爱心 +3 位作者 黄红莹 陶小军 赵彦保 张治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2-728,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单宁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修饰剂制备出了水溶性的表面修饰Ag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等对所得样品的形...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单宁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修饰剂制备出了水溶性的表面修饰Ag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等对所得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肉汤稀释法测试了样品的抗菌性能,考察了样品在水相中的分散稳定性,提出了PVP修饰Ag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具有Ag的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平均粒径为15-17nm.样品在水相中能长时间稳定分散;对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的制备方法易于在工业规模上放大;试剂无毒,使得所制备的PVP修饰Ag纳米颗粒作为抗菌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水溶性 表面修饰 绿色无毒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硅表面周期性微结构的减反射特性及光伏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程轲 王书杰 +3 位作者 付冬伟 丁万勇 邹炳锁 杜祖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47-1650,共4页
利用聚苯乙烯胶体球自组装技术和纳米压印技术在单晶硅表面构筑了两种周期性微结构.反射光谱表明,两种周期性微结构都能够对特定波长的入射光有一定的减反射效果;表面光电压谱和吸收光谱相对应,在具有减反射效果的波长范围内观察到了表... 利用聚苯乙烯胶体球自组装技术和纳米压印技术在单晶硅表面构筑了两种周期性微结构.反射光谱表明,两种周期性微结构都能够对特定波长的入射光有一定的减反射效果;表面光电压谱和吸收光谱相对应,在具有减反射效果的波长范围内观察到了表面光电压增强的现象,说明这种表面构筑微结构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和设计上,从而提高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对这种周期性微结构的减反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微结构 减反射 光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金的掺氮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景明俊 王岩 +1 位作者 张敏 杨建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363,共11页
以纳米管钛酸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先制备得到新型N掺杂二氧化钛,然后用沉积沉淀法在N掺杂二氧化钛表面负载微量贵金属Au,制备得到负载Au的掺N二氧化钛.利用TEM、XRD、XPS、ESR和DRS等手段研究了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元素化学态和光谱... 以纳米管钛酸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先制备得到新型N掺杂二氧化钛,然后用沉积沉淀法在N掺杂二氧化钛表面负载微量贵金属Au,制备得到负载Au的掺N二氧化钛.利用TEM、XRD、XPS、ESR和DRS等手段研究了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元素化学态和光谱吸收性质.样品光催化活性通过可见光催化降解丙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样品N-TiO2和Au/N-TiO2具有明显的可见光(λ≥420 nm)催化活性.ESR结果表明,掺氮过程中生成的束缚单电子的氧空位是样品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金负载 氮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层对TiO_2纳米棒阵列取向生长及界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袁占强 庞山 +4 位作者 程轲 刘兵 王广君 张兴堂 杜祖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833,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金红石相的单晶TiO2纳米棒阵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以及表面光电压谱仪(SPS)研究了其形貌、结构以及光电性质.通过在不同生长基底上的对比实验发现,F掺杂SnO2导...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金红石相的单晶TiO2纳米棒阵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以及表面光电压谱仪(SPS)研究了其形貌、结构以及光电性质.通过在不同生长基底上的对比实验发现,F掺杂SnO2导电玻璃基底和种子层对纳米棒阵列的生长起决定作用,TiO2种子层与SnO2∶F基底晶格匹配,有利于晶体外延生长,使TiO2纳米棒阵列的取向性更强.场调制表面光电压测量结果表明,金红石相的TiO2与基底界面处的能带向上弯曲,在FTO/TiO2界面存在大量界面态,这些界面态可能成为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中心.实验结果表明,引入种子层不仅有利于TiO2纳米棒的取向生长,而且可极大地减少界面态,从而提高电荷的收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阵列 表面光电压谱 界面态 收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掺杂CdSe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亚超 王梅 +2 位作者 苏希玉 李振勇 赵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2-847,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纤锌矿结构Cd1-xMgxSe(x=0,0.125,0.250,0.375)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系统的价带顶都主要由Se4p态决定,其位置基本不变;导带底由Se4 s态和Cd5 s共同决定,并且随...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纤锌矿结构Cd1-xMgxSe(x=0,0.125,0.250,0.375)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系统的价带顶都主要由Se4p态决定,其位置基本不变;导带底由Se4 s态和Cd5 s共同决定,并且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向高能区移动,结果使得带隙展宽,由此使得系统介电函数虚部的峰值和折射率实部的峰值随掺杂浓度的增大而蓝移,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膦方法合成高质量CdSe纳米晶及其光学性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慧玲 申怀彬 +1 位作者 王洪哲 李林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1-694,共4页
以合成的十碳酸镉作为Cd前驱体,十八烯作为单质硒溶剂,并添加十八胺作为活性剂,在无三丁基膦或三辛基膦参与的条件下,以较低温度制备了具有闪锌矿结构的高质量的CdSe纳米晶.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PL)、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 以合成的十碳酸镉作为Cd前驱体,十八烯作为单质硒溶剂,并添加十八胺作为活性剂,在无三丁基膦或三辛基膦参与的条件下,以较低温度制备了具有闪锌矿结构的高质量的CdSe纳米晶.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PL)、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不同反应时间得到的CdSe纳米晶进行形貌和光谱性质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无膦法只需调控反应时间就可得到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的CdSe纳米晶,其荧光波长可覆盖470-630nm的可见光区,而荧光峰半高宽则始终保持在24-30nm之间并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535nm处大于60%).最后,对CdSe纳米晶量子产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膦合成 半导体纳米晶 CDSE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血清白蛋白LB膜模板仿生合成碱式硝酸锌薄膜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海威 刘浩广 +2 位作者 曾慧平 胡彬彬 杜祖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7-971,共5页
结合仿生矿化的方法,通过牛血清白蛋白Langmuir膜板矢量控制和氨水动态控制相结合,合成了大面积连续致密具有(200)晶面取向的多孔Zn_5(OH)_8(NO_3)_2薄膜。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光电子... 结合仿生矿化的方法,通过牛血清白蛋白Langmuir膜板矢量控制和氨水动态控制相结合,合成了大面积连续致密具有(200)晶面取向的多孔Zn_5(OH)_8(NO_3)_2薄膜。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等测量手段,分析了Zn_5(OH)_8(NO_3)_2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结晶性能,并结合生物矿化原理推测了双重模板的控制机制。本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在室温下制备具有良好结晶度且适于大面积生产薄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调控模板 牛血清白蛋白(BSA) 仿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O_4纳米微粒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起 张治军 +1 位作者 薛群基 刘维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稀土元素由于具有4f电子特性,使其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因此,研究和开发稀土在润滑材料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6].本文采用吸附共沉淀表面修饰法制备了磷酸烷酯修饰的CePO4纳米微粒,并将其分散于基... 稀土元素由于具有4f电子特性,使其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因此,研究和开发稀土在润滑材料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6].本文采用吸附共沉淀表面修饰法制备了磷酸烷酯修饰的CePO4纳米微粒,并将其分散于基础润滑油中考察其摩擦学行为,试图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铈 纳米粒子 摩擦学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X-TiO_2纳米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玉辉 李秋叶 +1 位作者 邢阳阳 杨建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22-124,共3页
以纳米带钛酸为二氧化钛的来源,通过离子交换-煅烧的方法制得了系列AgX(X=Cl,Br,I)/TiO2复合纳米材料。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AgX/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可见光400~470 nm范围内都有很好的吸收。以甲基橙(MO)的可见光降解为探针反应,结果表... 以纳米带钛酸为二氧化钛的来源,通过离子交换-煅烧的方法制得了系列AgX(X=Cl,Br,I)/TiO2复合纳米材料。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AgX/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可见光400~470 nm范围内都有很好的吸收。以甲基橙(MO)的可见光降解为探针反应,结果表明:AgBr/TiO2与其他催化剂相比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6 min内MO的降解率达到了80%。催化活性高的主要原因是AgBr与TiO2有更好的能带匹配,在光照下电子更易于转移到TiO2的导带上,减少了电子-空穴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带钛酸 卤化银 复合纳米材料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锌矿Ga1-xAlxN电子结构和光吸收的第一性原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振勇 王梅 +2 位作者 苏希玉 王亚超 赵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1-526,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不同浓度Al(x=0,0.125,0.250,0.375,0.500)掺杂闪锌矿GaN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吸收谱。结果表明:Al掺杂导致系统的晶格常数减小,禁带宽度增大,吸收谱蓝移,可以达到日盲区紫...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不同浓度Al(x=0,0.125,0.250,0.375,0.500)掺杂闪锌矿GaN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吸收谱。结果表明:Al掺杂导致系统的晶格常数减小,禁带宽度增大,吸收谱蓝移,可以达到日盲区紫外线探测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吸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链长二元混合自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微观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蕾 宋仕永 张平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7-432,共6页
采用分步组装的方法,将正己酰氯、正癸酰氯、正十四碳酰氯和硬脂酰氯按不同比例混合,接枝到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乙烯基二胺(DA)氨基自组装膜表面,制备出一系列不同链长二元混合自组装薄膜;通过调节溶液中二元组分的相对比例,得到一... 采用分步组装的方法,将正己酰氯、正癸酰氯、正十四碳酰氯和硬脂酰氯按不同比例混合,接枝到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乙烯基二胺(DA)氨基自组装膜表面,制备出一系列不同链长二元混合自组装薄膜;通过调节溶液中二元组分的相对比例,得到一系列不同厚度和不同表面润湿性的纳米有机薄膜;对薄膜进行了接触角测量、椭圆偏光测厚以及原子力形貌分析,并用摩擦力显微镜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没有发现相分离现象,而且研究发现,随着长碳链分子所占比例的增大,薄膜的致密度增加,表面疏水性能增强,微观摩擦系数也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薄膜 微观摩擦力 混合薄膜 接触角 椭圆偏光厚度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PVP纳米微粒改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潘卉 肖莎莎 +1 位作者 赵甜 吴志申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2-36,共5页
采用TiCl4为原料,低温下通过液相水解的方法制备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纳米TiO2进行了原位表面改性。分别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分析仪(TG-DTA)对改性前后... 采用TiCl4为原料,低温下通过液相水解的方法制备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纳米TiO2进行了原位表面改性。分别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分析仪(TG-DTA)对改性前后的纳米TiO2进行了分析表征。试验发现:PVP改性后的纳米TiO2(TiO2/PVP)在聚氨酯皮革涂饰材料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将TiO2/PVP添加到此涂饰剂中,制备了系列TiO2/PVP/聚氨酯复合薄膜,结果表明,TiO2/PVP纳米微粒显著提高了薄膜涂层的抗紫外线能力、耐溶剂性和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散性纳米SiO_2改性尼龙1010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秀苇 李小红 张治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0-133,共4页
采用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原位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纳米SiO2/尼龙l010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TGA)等分析手段考察了纳米SiO2在聚合物基... 采用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原位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纳米SiO2/尼龙l010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TGA)等分析手段考察了纳米SiO2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热稳定性能及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得的复合物,其力学性能较尼龙1010有较大提高,纳米SiO2在聚合物中达到了均匀分散,SiO2的加入使尼龙1010的热稳定性能稍有提高;同时起异相成核作用,使晶体尺寸减小,γ晶型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010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KH-550纳米微粒改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潘卉 陈珊珊 +2 位作者 肖莎莎 丁涛 张治军 《皮革与化工》 CAS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在甲苯溶剂中,三乙胺催化下制备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表面修饰的纳米Ti O2(Ti O2/KH-550),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结构和形貌分析。实验中发现Ti O2/KH-550在水性... 在甲苯溶剂中,三乙胺催化下制备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表面修饰的纳米Ti O2(Ti O2/KH-550),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结构和形貌分析。实验中发现Ti O2/KH-550在水性聚氨酯(WPU)基体中分散性好,且能显著提高WPU的耐热、抗紫外线和疏水性能。经Ti O2/KH-550-WPU复合涂饰剂涂饰的革的耐水性和耐磨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纳米TIO2 改性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噻吩桥联双三联吡啶的合成、质子化及其与金属离子的配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春丽 李彪 +1 位作者 王治华 王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以2,5-二溴噻吩为底物,经醛基化、Krhnke吡啶合成反应、Suzuki偶联三步制备了联噻吩桥联双三联吡啶(BTTPY,总产率13%).通过紫外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在酸性介质中的质子化效应,BTTPY在乙酸和三氟乙酸中的吸收及荧光光谱较非质子溶... 以2,5-二溴噻吩为底物,经醛基化、Krhnke吡啶合成反应、Suzuki偶联三步制备了联噻吩桥联双三联吡啶(BTTPY,总产率13%).通过紫外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在酸性介质中的质子化效应,BTTPY在乙酸和三氟乙酸中的吸收及荧光光谱较非质子溶剂中均有明显红移.借助紫外吸收滴定法研究了其与过渡金属离子(Ni 2+、Zn2+、Cd2+、Cu2+)的配位作用.结果表明BTTPY可与这些金属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显示,BTTPY与铬离子所形成的配位聚合物主要呈现一维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噻吩桥联双三联吡啶 合成 质子化作用 金属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SAMPS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青雨 王振卫 +3 位作者 史先进 石家华 李润明 俞贤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41-844,共4页
采用过硫酸铵 (NH4 ) 2 S2 O8为引发剂 ,失水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Span -80 )为乳化剂 ,研究了丙烯酰胺 (AM )与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 (SAMPS)反相乳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得到如下动力学表达式 :Rp∝ [(NH4 ) 2 S2 O8]0 .4 8[SA... 采用过硫酸铵 (NH4 ) 2 S2 O8为引发剂 ,失水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Span -80 )为乳化剂 ,研究了丙烯酰胺 (AM )与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 (SAMPS)反相乳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得到如下动力学表达式 :Rp∝ [(NH4 ) 2 S2 O8]0 .4 8[SAMPS]0 .62 [AM ]1.18[Span -80 ]- 0 .70聚合反应起始阶段和自动加速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 55kJ·mol- 1和 32kJ·mol- 1。讨论了引发与成核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胺类聚合物 反相乳液聚合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