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闫玉丽 丁姗 《河南农业》 2011年第06X期24-24,26,共2页
目前,大学物理教学存在课时少、学生不重视、实验器材少而旧、教师和学生心理上存在认识误区等问题,因此,大学物理课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物理前沿课题融入大学物理教学略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建敏 《河南农业》 2011年第12X期18-19,共2页
现代物理的前沿课题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的物理图像。如果能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真实的物质世界,而且有... 现代物理的前沿课题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的物理图像。如果能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真实的物质世界,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课题 大学物理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课程从光学到现代光学的衔接技巧
3
作者 白莹 《河南农业》 2016年第24期30-30,33,共2页
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科,光学内容除继续以经典光学的主要原理(干涉、衍射、几何光学基础、光的偏振、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和应用为主要轮廓外,逐渐引进了现代光学的基本原理(光的量子性及现代光... 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科,光学内容除继续以经典光学的主要原理(干涉、衍射、几何光学基础、光的偏振、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和应用为主要轮廓外,逐渐引进了现代光学的基本原理(光的量子性及现代光学基础)和应用方面的有关内容。现代光学论述了从经典波动光学到现代变换光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典型现象和重要应用。两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内容结构、思想脉络是一脉相承的;但相比较于光学课程,现代光学更强调以现代波动光学的眼光对光波场进行新的认识。因此,对两门课程授课的衔接技巧性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现代光学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物理实验题的类型分析、演变特征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慧 张立昌 张抗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物理实验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物理实验题在评价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特定价值。基于对物理实验题内涵的解析和对1993—2022年全国多省市初中物理实验题的质性分析与量化研究,发现初中物理实验题主要包括解答、... 物理实验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物理实验题在评价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特定价值。基于对物理实验题内涵的解析和对1993—2022年全国多省市初中物理实验题的质性分析与量化研究,发现初中物理实验题主要包括解答、操作和探究三种类型。近30年来,物理实验题的考查重心经历了从操作技能到探究能力再到创新能力的演化,其受关注程度和分值占比越来越高。未来,物理实验题的编制应遵循新课程理念,在考查内容、问题与情境设计、呈现形式等方面加以优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 实验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氢天然气的热物理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冠伟 张子扬 许未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2817-12827,共11页
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够高效解决氢气产地和用氢地域的错配问题。然而,氢气注入天然气后,改变了原管道系统输送气体的流动状态及热力学特性。因此,对管道输送掺氢天然气的管线压缩机、计量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总结;然后,综述了近年来对各... 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够高效解决氢气产地和用氢地域的错配问题。然而,氢气注入天然气后,改变了原管道系统输送气体的流动状态及热力学特性。因此,对管道输送掺氢天然气的管线压缩机、计量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总结;然后,综述了近年来对各种工况的掺氢天然气热物理参数研究内容,包括密度、温度、压力、黏度、比热容、互换性、压缩因子、发热量及焦耳-汤姆逊系数;最后,展望了掺氢天然气热物理参数研究的发展趋势。掺氢天然气热物理参数的总结能够为后续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热物理特性 压缩 管道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IGBT功率模块结温监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礼玉 栾洪洲 +2 位作者 李天琦 黄欣欣 张锦龙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96-1804,共9页
高压、大功率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柔性直流输电网实现电能转换的核心组件,而高温是导致工程中IGBT模块的实际运行寿命远低于设计指标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实时监测IGBT模块内部温度是提高IGBT模块寿命、保证电网柔性直流输电正常... 高压、大功率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柔性直流输电网实现电能转换的核心组件,而高温是导致工程中IGBT模块的实际运行寿命远低于设计指标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实时监测IGBT模块内部温度是提高IGBT模块寿命、保证电网柔性直流输电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的IGBT温度监测系统,首先进行IGBT模块热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得到的IGBT模块运行时的温度分布规律来探究传感器部署位置。其次利用AWG通道的波分特性对传感器反射波长进行解调,多通道、高精度的AWG解调可以大幅度降低IGBT结温监测成本,提高系统精度,利用波导布拉格光栅(WBG)传感器反射波长与被测芯片表面之间的温度关系推导出芯片的结温信息。最后通过对照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实验数据表明,该结温在线监测方法能准确获取IGBT内部芯片的动态结温,且温度动态波动幅度小于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结温监测 波导布拉格光栅 阵列波导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π-A分子H-聚集体的电子光谱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思光 姜月顺 +4 位作者 卢然 杨文胜 杨继华 李铁津 杜祖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5-248,共4页
合成了具有强电子给体和强电子受体的D π A分子 5 (4 N ,N 二甲氨基苯乙烯基 ) (1H ,3H) 2 ,4,6 嘧啶三酮 (AB1)和 5 (4 N ,N 双十八烷基氨基苯乙烯基 ) (1H ,3H) 2 ,4,6 嘧啶三酮 (AB18) ,并对其电子光谱进行了研究 .AB18... 合成了具有强电子给体和强电子受体的D π A分子 5 (4 N ,N 二甲氨基苯乙烯基 ) (1H ,3H) 2 ,4,6 嘧啶三酮 (AB1)和 5 (4 N ,N 双十八烷基氨基苯乙烯基 ) (1H ,3H) 2 ,4,6 嘧啶三酮 (AB18) ,并对其电子光谱进行了研究 .AB18在环己烷中聚集体的吸收光谱及AB1和AB18的表面光电压谱在 45 0nm附近出现H 聚集体的谱带 ,比其在氯仿溶液中单体的ICT带蓝移了 30nm左右 .AB1和AB18固体及其高浓度的氯仿溶液分别在 6 2 0nm和 6 10nm附近出现来源于H 聚集体的激基缔合物的荧光 ,6 2 0nm带比单体红移 3 0 0 0cm-1左右 .还探讨具有强电子给体和受体的D π A分子间π π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π-A分子 H-聚集体 荧光光谱 ICT激光态 电子光谱 Π-Π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计算Li_NBe(N=1~12)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电子性质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文杰 闫玉丽 +4 位作者 杨致 雷雪玲 葛桂贤 王清林 罗有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6-720,共5页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LiNBe(N=1-12)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电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铍掺杂锂团簇LiNBe(N=1-12)的基态结构相当于Be原子取代LiN+1主团簇基态结构中一个Li原子的位置;当团簇尺寸N≥6时,杂质原子Be被束...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LiNBe(N=1-12)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电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铍掺杂锂团簇LiNBe(N=1-12)的基态结构相当于Be原子取代LiN+1主团簇基态结构中一个Li原子的位置;当团簇尺寸N≥6时,杂质原子Be被束缚在主团簇笼子内;随着团簇尺寸增大,团簇的离解能和二阶能量差分均出现了奇-偶振荡;从结构稳定性上来看,Li6Be是个幻数团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基态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mSi_(7-m)(m≤6)团簇的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霞 赵高峰 +4 位作者 郭令举 王献伟 葛桂贤 闫玉丽 罗有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6-1222,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水平上,对NamSi7-m(m≤6)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4时,团簇的稳定结构倾向于Na原子附着在带负电的Si7-m结构的不同位置上,Na原子成分较多时(m≥4)混合团簇的稳定...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水平上,对NamSi7-m(m≤6)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4时,团簇的稳定结构倾向于Na原子附着在带负电的Si7-m结构的不同位置上,Na原子成分较多时(m≥4)混合团簇的稳定几何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团簇中Nam的结构与单一的Nam团簇的稳定结构不同;自然电荷布居分析表明,电荷从Na原子转移到Si原子;随着Na原子成分的增加,团簇越来越容易失去电子,且团簇的稳定性也随之减弱;随着m的增加能隙出现振荡,其中Na5Si2的能隙最小,化学活性最强,Na2Si5的能隙最大,化学活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mSi7-m(m≤6)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注入天然气在回流式掺混器的混合特性仿真
10
作者 薛凯峰 许未晴 +1 位作者 吕浩杰 贾冠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081-8089,共9页
氢气注入天然气进行管道输送是解决氢气运输成本高的一种有效途径。氢气与天然气快速混合均匀是确保掺氢天然气管道输运安全的保障。由于混合气体通过回流管道回流到混合管,能够与后进入的掺氢天然气继续混合,提高混合均匀性。因此,使... 氢气注入天然气进行管道输送是解决氢气运输成本高的一种有效途径。氢气与天然气快速混合均匀是确保掺氢天然气管道输运安全的保障。由于混合气体通过回流管道回流到混合管,能够与后进入的掺氢天然气继续混合,提高混合均匀性。因此,使用一种回流式掺混器进行氢气和天然气的混合。利用CFD的方法分析了回流管道倾斜角、回流管道管径比和回流管道的数量对回流式掺混器掺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式掺混器压损低、出口混合均匀度高、回流率大。在回流管道倾斜角、回流管道管径比、回流管道数分别10°、0.5、3时,回流式掺混器达到的效果最好,其压损、混合均匀度达、回流率分别为76 Pa、99.7%和44.5%。研究结果可为掺氢天然气掺混器参数设计和混合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回流式掺混器 混合均匀度 压损 回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i_n(M=Y、Pd、La、Yb、Lu)团簇的几何结构及电子性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建敏 赵高峰 +1 位作者 白燕枝 王渊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5,共9页
利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了MSi_n(M=Y、Pd、La、Yb、Lu)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电子和磁学性质.通过具体的计算和讨论发现:在n≤10时,所有掺杂的金属原子都位于Si原子的外部,具体位置也不尽相同.从n=11开始,随着团簇... 利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了MSi_n(M=Y、Pd、La、Yb、Lu)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电子和磁学性质.通过具体的计算和讨论发现:在n≤10时,所有掺杂的金属原子都位于Si原子的外部,具体位置也不尽相同.从n=11开始,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金属原子逐渐陷入Si_n团簇的内框架之中,逐渐形成趋于笼形的结构.尤其是金属原子Pd,在n=11时就较早的陷入了Si_n团簇的中心,形成笼状的基态结构.在n=16时,我们所研究的所有金属原子都完全陷入了Si_n团簇的二十面体的中心.此外,我们还对团簇的磁性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TMSi_n团簇的磁性很小,并且从n=6开始,团簇TMSi_n的磁矩发生"淬灭".从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发现,除了PdSi_n团簇外,团簇的电荷转移方向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发生改变,团簇的轨道杂化是s-p-d轨道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团簇 稳定性 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nP_m团簇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和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献伟 赵高峰 +1 位作者 张忠锁 罗有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4-632,共9页
本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MgnPm(n=1~2,m=1~8)团簇的几何构型,稳定性以及电子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计算研究.在优化所得的MgnPm(n=1~2,m=1~8)基态结构中,n+m≥4时,团簇易形成五元环和四元环型结构.在得... 本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MgnPm(n=1~2,m=1~8)团簇的几何构型,稳定性以及电子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计算研究.在优化所得的MgnPm(n=1~2,m=1~8)基态结构中,n+m≥4时,团簇易形成五元环和四元环型结构.在得到的基态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对最低能量结构的二阶能量差分和能隙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MgP4,MgP6,Mg2P2以及Mg2P4具有较高的相对稳定性.在对自然电子组态和电荷布居的进一步分析发现,P原子获得电荷的多少取决于P,Mg原子之间的距离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Pm(n=1~2 m=1~8)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构型 自然电子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微通道板对低能电子探测效率的技术途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露萍 刘术林 +8 位作者 黄明举 赵天池 闫保军 温凯乐 杨玉真 司曙光 黄国瑞 衡月昆 钱森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4-718,共5页
为了提高静电聚焦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探测效率,重点研究微通道板的探测效率。分析影响微通道板对电子探测效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利用微通道板探测效率的理论模型,考虑在垂直入射到输入面的情况下,模拟计算出不同能量(E_e<1 keV)的入... 为了提高静电聚焦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探测效率,重点研究微通道板的探测效率。分析影响微通道板对电子探测效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利用微通道板探测效率的理论模型,考虑在垂直入射到输入面的情况下,模拟计算出不同能量(E_e<1 keV)的入射电子打入非开口区对探测效率的贡献,结合开口区域的探测效率,即获得微通道板总的探测效率,并把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相比较,两者基本一致;通过在微通道板的输入端面和通道内壁蒸镀高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材料、改变电极蒸镀方式和增加开口面积比,获得接近100%的探测效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这种光电倍增管的探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微通道板 探测效率 开口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sim的高频电子线路同步检波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程秀英 侯卫周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119,共4页
利用NI Multisim10.1软件对高频电子线路同步检波器进行了仿真分析,测试了调幅信号的输出波形和检波后的波形变化规律;观察并分析了电路中关键节点的频谱关系,得到的虚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是相一致的。将该软件合理地应用到高频电子线... 利用NI Multisim10.1软件对高频电子线路同步检波器进行了仿真分析,测试了调幅信号的输出波形和检波后的波形变化规律;观察并分析了电路中关键节点的频谱关系,得到的虚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是相一致的。将该软件合理地应用到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可将一些抽象的高频电路的理论教学变得简单明了。把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电类课程教学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实验室的开放教学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子线路 同步检波器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Be_N(N=1-12)团簇最低能量结构的稳定性和电子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建刚 王献伟 +1 位作者 井群 王渊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8-312,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对Al2BeN(N=1~12)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了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并对Al-Be最近邻键长,平均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能隙和Al原子的电子位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对Al2BeN(N=1~12)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了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并对Al-Be最近邻键长,平均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能隙和Al原子的电子位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Al原子掺杂对纯Be团簇结构影响不大;Al-Be最近邻键长和团簇的平均结合能随N的增加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Al原子的化合价出现了由一价到三价的变化;N=7是团簇的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BeN(N=1~12)团簇 最低能量结构 稳定性 电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物理实验多媒体MCAI课件的设计制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忠锁 丁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1年第5期24-25,32,共3页
通过对多媒体 MCAI课件的总体目标、程序关系等问题深入研究探讨 ,选择了一种最优的课件设计方案 ,将其应用于近代物理实验 MCAI课件设计制作 ,达到了较理想的目标 。
关键词 设计 制作 MCAI课件 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MgO)nCu团簇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葛桂贤 闫红霞 +1 位作者 井群 罗有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8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MgO)nCu(n=2~8)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能量、频率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MgO)nCu的最低能量结构是在(MgO)n的最低能量结构或者亚稳态结构的基础上吸附一个Cu原子生长而成,且C...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MgO)nCu(n=2~8)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能量、频率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MgO)nCu的最低能量结构是在(MgO)n的最低能量结构或者亚稳态结构的基础上吸附一个Cu原子生长而成,且Cu原子的吸附以桥位为主.布局数分析表明Cu原子的吸附对近邻原子的电荷影响比较大,Cu原子得失电子的方向可以改变.Cu原子的吸附增强了(MgO)n的化学活性.二阶能量差分,垂直电离势和分裂能表明(MgO)4Cu是最稳定的团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nCu团簇 几何结构 电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粒LB膜摩擦过程的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平余 张治军 +3 位作者 刘维民 薛群基 杜祖亮 马国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01-602,共2页
纳米摩擦学是9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纳米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是材料科学与摩擦学交叉领域最前沿的课题之一,是高新技术发展需要和推动的结果,对现代机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以LB膜为代表的有序分子膜以其性能稳定、摩擦系数低、... 纳米摩擦学是9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纳米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是材料科学与摩擦学交叉领域最前沿的课题之一,是高新技术发展需要和推动的结果,对现代机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以LB膜为代表的有序分子膜以其性能稳定、摩擦系数低、厚度可控等特点愈来愈受到纳米摩擦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分析 摩擦学 LB膜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21世纪物理专业《光学》之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寿煜 吴大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103,共3页
本文从《光学》的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 2 1世纪物理专业知识的培养对《光学》教学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 光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问题”栏目的情境分析与使用建议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杜明荣 魏靖尧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132,共6页
“问题”栏目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一大特色。基于情境类型学构建情境分析框架,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问题”栏目进行情境分析,可发现以下特点:注重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基于建构主义搭建情境,促使个体意义建构;... “问题”栏目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一大特色。基于情境类型学构建情境分析框架,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问题”栏目进行情境分析,可发现以下特点:注重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基于建构主义搭建情境,促使个体意义建构;关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物理教学诉求;重视问题情境结合程度,提升情境育人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重现情境、修改情境、补充情境更好地实现“问题”栏目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教材 人教版 “问题”栏目 情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