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静脉高压症426例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学群 李宜雄 +3 位作者 史朝晖 胡军红 孟继明 傅侃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2-614,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门奇断流术 门体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钩藤碱调控Shh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荷瘤鼠的抑瘤作用及CD4^(+)、CD8^(+)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晨宇 李兴旺 +3 位作者 张军杰 姚坤厚 华龙 胡军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73-2478,共6页
目的:探讨毛钩藤碱对结直肠癌荷瘤鼠的抑瘤作用,并分析其对Shh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结肠癌SW480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腋部皮下建立结直肠癌荷瘤鼠模型,将40只建模成功的裸鼠分为荷瘤鼠模型组、阳性药... 目的:探讨毛钩藤碱对结直肠癌荷瘤鼠的抑瘤作用,并分析其对Shh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结肠癌SW480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腋部皮下建立结直肠癌荷瘤鼠模型,将40只建模成功的裸鼠分为荷瘤鼠模型组、阳性药环巴胺(Shh信号通路抑制剂)对照组和毛钩藤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阳性药给予环巴胺(20μmol/L,0.2 ml),毛钩藤碱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5、10、20 mg/kg毛钩藤碱,1次/d,连续21 d,留取外周血后处死。观察各组荷瘤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体质量及肿瘤体积,计算体质量增长率、相对肿瘤体积增长率和抑瘤率;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荷瘤鼠移植瘤中Glil、Gli2、Shh、Smo和Ptch1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鼠移植瘤和外周血中CD4^(+)及CD8^(+)T细胞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环巴胺及毛钩藤碱的干预显著改善了裸鼠的自主活动次数,环巴胺组及毛钩藤碱中、高剂量组的瘤质量、相对肿瘤体积增长率及Shh信号通路关键蛋白Glil、Gli2及Shh、Smo和Ptch1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移植瘤和外周血中CD4^(+)及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但毛钩藤碱低剂量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药环巴胺组比较,毛钩藤碱各剂量干预组肿瘤质量、抑瘤率、相对肿瘤体积增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毛钩藤碱剂量的增加,Shh信号通路关键蛋白(Glil、Gli2及Shh、Smo和Ptch1)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移植瘤和外周血中CD4^(+)及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毛钩藤碱可显著改善结肠癌荷瘤鼠的自主活动状态,发挥较好的抑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Shh信号通路,提高CD4^(+)及CD8^(+)T细胞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钩藤碱 结直肠癌 荷瘤鼠 SHH信号通路 CD4^(+) 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伍斌 任学群 +4 位作者 谢红付 张江林 陈明亮 杜乾君 杨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抑制作用。方法:56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除B组(该组小鼠不致敏,也不诱发ACD)外,其他6组均建立ACD模型。A组每d腹腔注射20ml/kg的PBS,B、C、D、E、F、G组分别每...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抑制作用。方法:56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除B组(该组小鼠不致敏,也不诱发ACD)外,其他6组均建立ACD模型。A组每d腹腔注射20ml/kg的PBS,B、C、D、E、F、G组分别每d腹腔注射OMT50mg/kg、12.5mg/kg、25mg/kg、50mg/kg和100mg/kg及氢化可的松25mg/kg,均给药28d。于给药第8d、14d、29d测各组小鼠左、右耳厚度,计算2耳差值。实验第1d、7d、14d、21d、28d小鼠尾静脉采血三色免疫荧光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4+CD25+T细胞数。第29d处死全部小鼠,测量胸腺及脾脏质量。结果:OMT具有强烈抑制DNFB诱发的小鼠耳部ACD作用,且OMT可增加各剂量组小鼠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小剂量的OMT可以使小鼠胸腺和脾脏质量增加,而大剂量的OMT对小鼠脾脏质量的影响不明显,但能降低小鼠胸腺的质量。结论:OMT显著升高小鼠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数,可能是OMT抑制ACD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氧化苦参碱 T淋巴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谢永铮 孙新房 +3 位作者 孙俊聪 王朝阳 郑立 史朝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0-865,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endoscopic 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d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EVL+LSD)与改良Sugiura术和Hassab术对肝硬化... 目的探讨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endoscopic 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d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EVL+LSD)与改良Sugiura术和Hassab术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EVL+LSD组23例,改良Sugiura组30例,Hassab组25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7天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第1、3、7天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年及2年曲张静脉复发率间的差异。采用SPSS 26.0软件包,Levene′s检验判断方差齐性,满足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单因素ANOVA检验,Scheffe法进行组间比较;不满足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计算中位数(四分位数),采用中位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包含等级变量的计数资料采用Jonckheere-Terpstra检验;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3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7天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LSD组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后切口感染少,术后1年及2年曲张静脉复发率低,但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较改良Sugiura术和Hassab术具有创伤小、术后肝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1年及2年曲张静脉复发率低等优点,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第7天门静脉血栓发生率并未增加,适合在具备技术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肝硬化 内镜曲张静脉套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苁蓉多糖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华龙 王晨宇 +1 位作者 姚坤厚 李小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3-770,共8页
目的探讨草苁蓉多糖(BRPS)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BRPS(12.5、25、50、100、200μg/L)干预肝癌HepG2细胞,筛选合适作用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作处理)、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目的探讨草苁蓉多糖(BRPS)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BRPS(12.5、25、50、100、200μg/L)干预肝癌HepG2细胞,筛选合适作用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作处理)、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组(转染LV-HIF-1α)、HIF-1α-NC组(转染LV-HIF-1α-NC)、BRPS组(加入50μg/L BRPS)、BRPS+HIF-1α组(转染LV-HIF-1α,加入50μg/L BRPS),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肝癌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检测肝癌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细胞中HIF-1α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选取BRPS浓度50μg/L进行实验。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HIF-1α-NC组蓝色荧光微弱,HIF-1α组蓝色荧光较弱,BRPS组蓝色荧光较强,BRPS+HIF-1α组蓝色荧光较BRPS组减弱。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3.89%±1.25%,划痕愈合率:63.35%±3.35%,穿膜细胞数:(122.60±3.29)个]比较,HIF-1α组细胞凋亡率(1.67%±0.86%)降低,划痕愈合率(87.48%±3.92%)增高,穿膜细胞数[(208.60±6.17)个]增多,BRPS组细胞凋亡率(26.58%±1.63%)增高,划痕愈合率(14.82%±3.81%)降低,穿膜细胞数[(68.80±4.25)个]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PS+HIF-1α组细胞凋亡率(12.14%±1.05%)高于HIF-1α组,低于BRPS组,划痕愈合率(32.59%±3.76%)、穿膜细胞数[(123.40±4.94)个]低于HIF-1α组,高于BR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IF-1α组HIF-1α、波形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RPS组HIF-1α、波形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PS+HIF-1α组HIF-1α、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低于HIF-1α组,高于BRPS组,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IF-1α组,低于BR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PS可促进肝癌HepG2细胞凋亡,抑制其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HIF-1α而抑制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草苁蓉多糖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再生基因蛋白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德生 康玉华 +3 位作者 李福春 孙珠蕾 胡军红 索智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讨再生基因蛋白Ⅳ(regenerating gene typeⅣ,RegⅣ)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63例胃腺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RegⅣ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患者不同临... 目的探讨再生基因蛋白Ⅳ(regenerating gene typeⅣ,RegⅣ)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63例胃腺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RegⅣ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RegⅣ、PI3K、Akt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分析胃癌组织RegⅣ蛋白与PI3K、Akt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63例胃腺癌组织中RegⅣ、PI3K、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0.7%(32/63)、68.3%(43/63)、60.3%(38/63),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9.0%(12/63)、20.6%(13/63)、9.5%(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间RegⅣ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间PI3K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胃癌组织Akt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组织中RegⅣ蛋白与PI3K、Akt表达正相关(rs=0.284、0.305,P<0.05),PI3K蛋白与Akt蛋白表达正相关(rs=0.423,P<0.05)。结论 RegⅣ高表达与胃腺癌发展相关,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基因蛋白Ⅳ 胃肿瘤 腺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 AK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医生应用腹腔镜模拟训练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军红 李诗杰 +3 位作者 王晨雨 杨德生 谢永铮 任学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医生参与腹腔镜模拟训练器的培训效果。方法按年龄分3组,每组10人,低龄组(年龄≤25岁)、中龄组(年龄>25~≤35岁)和大龄组(年龄>35~≤45岁)。训练内容为腹腔镜下夹取黄豆、剪切图形和缝合打结训练,分别在训练...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医生参与腹腔镜模拟训练器的培训效果。方法按年龄分3组,每组10人,低龄组(年龄≤25岁)、中龄组(年龄>25~≤35岁)和大龄组(年龄>35~≤45岁)。训练内容为腹腔镜下夹取黄豆、剪切图形和缝合打结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3次、训练6次记录1 min内的拾豆数,剪切一个几何图形所需的时间及10 min内的缝合打结数,各计数3次,取平均值。结果训练前3组夹取黄豆数分别为(9.2±1.7)、(10.2±1.2)、(9.0±1.4)个/min,无统计学差异(F=1.97,P=0.159),训练3次后低龄组1 min夹豆数(17.2±2.1)个/min明显多于中龄组(14.2±1.9)个/min(q=5.342,P<0.05)和大龄组(11.3±1.2)个/min(q=10.507,P<0.05),中龄组明显多于大龄组(q=5.164,P<0.05);训练6次后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2.27,P=0.123)。训练前3组剪裁几何图形所需时间分别为(11.2±1.6)、(10.2±1.2)、(10.2±1.2)min,无统计学差异(F=1.84,P=0.178),训练3次后低龄组剪裁几何图形所需时间(5.2±1.1)min明显少于中龄组(8.2±1.3)min(q=8.105,P<0.05)和大龄组(11.2±1.1)min(q=16.210,P<0.05),中龄组明显少于大龄组(q=8.105,P<0.05),训练6次后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62.80,P=0.000))。训练前3组缝合打结数分别为(1.9±0.3)、(2.2±1.2)、(2.5±1.4)个/10 min,无统计学差异(F=0.77,P=0.471),训练3次后低龄组10 min缝合打结数(8.9±1.2)个/10 min明显多于中龄组(5.1±1.6)个/10 min(q=8.924,P<0.05)和高龄组(4.3±1.2)个/10 min(q=10.802,P<0.05),训练6次后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5.76,P=0.000)。3组在训练前后1 min夹豆数、剪裁几何图形所需时间、10 min缝合打结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模拟训练可以提高不同年龄参与者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年纪越轻培训的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模拟训练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htenstein与Modified Kugel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被引量:6
8
作者 郑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的Lichtenstein和Modified Kugel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腹股沟疝患者320例,其中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172例,采用Modified Kugel修补术148例,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阴囊/会阴水肿发生率、补片感染率、术后复...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的Lichtenstein和Modified Kugel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腹股沟疝患者320例,其中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172例,采用Modified Kugel修补术148例,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阴囊/会阴水肿发生率、补片感染率、术后复发率及切口不适及异物感发生率。结果:Modified Kugel修补术组术后复发率(0.7%)低于Lichtenstein修补术组(5.2%)(χ2校正=4.055,P=0.044);其中ⅢB型、Ⅳ型Modified Kugel修补术组复发率低于Lichtenstein修补术组(χ2=4.911,P=0.036和0.034)。结论:建议ⅢB型、Ⅳ型腹股沟疝患者选用Modified Kugel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10例报告 被引量:7
9
作者 马万里 姚坤厚 +4 位作者 胡军红 张军杰 胡宝利 雍春花 丁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下全结肠切除术10例,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例,息肉癌变2例,结直肠多发癌1例,慢性溃疡性结直肠炎3例。建立气腹后,超声刀游离病变肠管...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下全结肠切除术10例,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例,息肉癌变2例,结直肠多发癌1例,慢性溃疡性结直肠炎3例。建立气腹后,超声刀游离病变肠管系膜,并用可吸收夹夹闭主要血管后,Endo-GIA离断直肠下端,辅助切口4~6 cm,取出切除标本,用管形吻合器行直肠-回肠吻合。结果 10例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64±37)min,术中出血量(200±59)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68±18)h,住院时间14~20 d。术后无腹腔出血、内脏器官损伤等并发症。10例随访6~36个月,大便3~13次/d,3例结、直肠癌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结直肠部分切除术前提下,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结直肠切除术 结直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东梅 李立方 康玉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08—2013年手术切除的89例胃癌组织与2013年手术切除的新鲜...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08—2013年手术切除的89例胃癌组织与2013年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及癌旁标本4对,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oltting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F和VEGF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IF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8.8%和50.6%,而在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胃癌组织中MIF(0.87±0.29 vs 0.23±0.14,P<0.05)和VEGF(0.89±0.23vs 0.34±0.21,P<0.05)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IF和VEGF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在不同分化程度和TNM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可能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TNM临床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 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