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腮腺少见病变的CT诊断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王长福
张和平
靳海英
王斌杰
常亮
魏海港
-
机构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69-1571,共3页
-
文摘
目的分析腮腺少见病变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实验室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少见病变包括腮腺淋巴结结核9例、肌上皮瘤3例、肌上皮癌2例、干燥综合征2例、转移癌1例的CT表现。结果腮腺淋巴结结核9例CT平扫肿块呈均匀密度5例,不均匀密度4例,增强病变呈均匀性、不均匀性、环状及花边状强化表现。肌上皮瘤3例CT平扫肿块均呈稍高密度,其中1例边缘模糊,增强病变呈显著强化2例,中等度强化1例。肌上皮癌2例CT平扫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模糊,增强肿块实性部分呈中等度强化。干燥综合征2例CT平扫双侧腮腺呈散在多发结节样稍高密度影,部分结节有融合,增强腮腺内结节影不强化或轻度强化。转移癌1例CT平扫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病变实性部分显著强化。结论腮腺少见病变均有各自的CT表现特点。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确诊仍依靠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
-
关键词
腮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Keywords
Parotid gland
Tomography, X-ray eomputed
Diagnosis
-
分类号
R739.87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输尿管息肉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张和平
王长福
王斌杰
朱朝阳
景红
-
机构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52-1354,共3页
-
文摘
目的分析输尿管息肉的MR表现,探讨MR对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输尿管息肉的MRI表现,包括SE T1WI、FSE T2WI、True fisp(真稳态自由进动快速成像)、MRU(磁共振水成像)及Gd-DTPA增强检查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1例中发生于左侧6例,右侧4例,双侧1例。发生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1例,中上段6例,中下段4例。单纯性输尿管息肉4例,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7例。多发息肉3例,息肉数目3-6个不等。息肉呈结节状5例,长条状3例,不规则类似菜花状3例,表面光滑,5例有蒂显示,息肉借蒂漂浮于输尿管内,6例输尿管壁增厚,但外壁光整,病变以上肾盂及输尿管扩张,MRI平扫T1WI呈等信号5例,稍低信号6例,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息肉呈轻到中等强化。结论MRI能明确输尿管息肉的部位、形态及信号特点,有助于和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病变鉴别。
-
关键词
输尿管息肉
磁共振成像
诊断显像
-
Keywords
Ureteral Polyp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agnostic imaging
-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59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X线下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靳海英
尚琳
韩新巍
牛灵芝
吴刚
-
机构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放射科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CT室
-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0-722,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择18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男82例,女98例;年龄<30岁44例,30~60岁104例,>60岁32例;体质指数<18.50kg/m248例,18.50~22.99kg/m294例,>22.99kg/m238例),在胃肠造影机下口服钡剂分别进行直立仰头位、低头位咽腔及食管造影和摄片,通过X线造影片测量梨状隐窝下极分别在仰头位和低头位时与椎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对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均无影响;梨状隐窝下极在由低头位变为仰头位时相对活动度相当于5个1/3椎体高度,绝对活动度为(2.089±0.855)cm。结论:临床上食管造影尤其放置高位食管支架时,以梨状隐窝下极作为解剖学标志,动态推断食管入口的位置更为准确和科学。
-
关键词
梨状隐窝
食管
内支架
X线
解剖学
-
Keywords
piriform recess
esophagus
stent
X-ray
anatomy
-
分类号
R816.96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
-
题名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再治疗方法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贺祥
高雪梅
张和平
靳海鹰
张杰
-
机构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放射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56-1059,共4页
-
基金
开封市科委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0 -16
-
文摘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肝癌 (HCC)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后的再治疗方法。方法 :2 5 8例行TACE后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中 ,6 8例获得二期手术切除机会 ,其中 30例 (A组 )行二期手术切除 ,另 38例 (B组 )继续重复介入治疗 ,比较 2组的中位生存期以及 2组按Child分级和Okuda分期的生存期。结果 :A、B 2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32个月和 30个月。 2组 1a、3a、5a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88.2 % ,37.1% ,8.7% ;82 .7% ,25 .9%和 9.7%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A组中ChildA级或OkudaⅠ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 (P <0 .0 0 5 ,P <0 .0 5 ) ,而ChildB级或OkudaⅡ期患者的生存率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后OkudaⅠ期或ChildA级的患者适于二期手术切除 。
-
关键词
癌
肝细胞性
化疗栓塞
治疗性
手术切除
预后
-
Keywords
carcinoma,hepatocellular
chemoembolization,therapeutic hepatectomy
resection
prognosis
-
分类号
R738.7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1185例外周介入治疗少见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
- 5
-
-
作者
贺祥
周青
-
机构
河南大学附属淮河医院放射科
河南大学东京医院放射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9期806-808,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外周介入治疗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185例行外周介入治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介入治疗712例,非血管介入治疗473例。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及原因,并对并发症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结果:1158例外周介入治疗共发生少见并发症17例,总发生率为1.43%。1例需经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亡,其余15例并发症均得到及时处理。结论:外周介入治疗少见并发症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术前医患准备充分,术中操作细心、轻柔,绝大多数少见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并发症
处理
-
Keywords
Radiology,interventional
Complication
Management
-
分类号
R81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