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术文化敏因成果历史演进与国际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樊艺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9,37,共9页
"敏因"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创新理论和新颖之处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引导和超视野。"敏因"不仅可以提供有关文化的深度知识阐明,还可以为文化研究提供一个综合的分析工具,对包括武术文化在内的文... "敏因"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创新理论和新颖之处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引导和超视野。"敏因"不仅可以提供有关文化的深度知识阐明,还可以为文化研究提供一个综合的分析工具,对包括武术文化在内的文化现象给予持续的真理性探索与追求,并不断给出种种翻新的认识和理解。从武术文化敏因的社会进程、武术文化敏因的历史印记、武术文化敏因出的软实力成果、武术文化敏因成果趋向国际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长盛不衰的根源,解析武术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自身的内在动力,探究21世纪武术文化的国际发展趋势,提出武术文化敏因成果世界共享理论,旨在更好地发展和完善武术文化,加快其国际化步伐,更好地为世界人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敏因 成果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文化”的剖析与评价 被引量:52
2
作者 刘文武 金龙 朱娜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89,共7页
近年来学术界有关"武术文化"的探讨成为一个热点论题。审视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具有操作意义的细化研究极其少见,导致"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的良美意愿无法在现实中"着陆"。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 近年来学术界有关"武术文化"的探讨成为一个热点论题。审视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具有操作意义的细化研究极其少见,导致"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的良美意愿无法在现实中"着陆"。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以往学界有关武术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对武术与武术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阐析,认为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它们分别代表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它们关系的实质就是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的关系;进而运用排除法对"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得出"技法"乃武术文化核心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文化 学术界 体育 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安全: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的新视阈 被引量:31
3
作者 洪浩 胡继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8,共6页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霸权",正不断对民族文化进行侵蚀性的扩张,文化的争夺、流失乃至消亡已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文化安全由此而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和实践者,传统武术传承人是我们维护民族...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霸权",正不断对民族文化进行侵蚀性的扩张,文化的争夺、流失乃至消亡已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文化安全由此而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和实践者,传统武术传承人是我们维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安全必须予以关注的重要内容。作为系统掌握某一拳种的技术和理论并引导该拳种发展的代表人物,传统武术传承人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拳种的挖掘整理工作处于"沉睡"状态,拳种的传承方式处于"自然自觉"状态,个别拳种处于"政府扶植"状态。基于此现状,在文化安全视阈下探讨了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机制,进而对其进行了法学层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 武术传承人 传统武术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谨养而治气——“武术与兵家”研究之二 被引量:6
4
作者 乔凤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84,共4页
顽强自信,不惧死亡,“夺人而不夺于人”,是一个优秀的传统拳手,也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军队所必须的;谨养而治气,则是培养人的精神力量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 谨养 治气 武术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敌而制胜——“武术与兵家”研究之四 被引量:5
5
作者 乔凤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因敌,即以敌人为依据;因敌而制胜,即以敌人为依据而制定战胜对手的战略战术。这一所谓的“因敌”,其实即是“无我”;“因敌”即“无我”的结果,其实已经渐渐地从经验的高层,日趋向彰显超验心的方向发展。“因敌而制胜”,乃是一个如何保... 因敌,即以敌人为依据;因敌而制胜,即以敌人为依据而制定战胜对手的战略战术。这一所谓的“因敌”,其实即是“无我”;“因敌”即“无我”的结果,其实已经渐渐地从经验的高层,日趋向彰显超验心的方向发展。“因敌而制胜”,乃是一个如何保护自己而打击对手的更为真切的问题,是古代兵家与传统武术家们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敌 制胜 超验心 武术 兵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出而谲用——“武术与兵家”研究之一 被引量:8
6
作者 乔凤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1,共3页
与传统武术一样,古代兵家的经验理性,是由作为价值理性的圣道与作为工具理性的诡道复合而成的。这种复合的理性构架,使古代战争的军事运作与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一样,即要遵循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又要紧紧地受制于传统道德的约束... 与传统武术一样,古代兵家的经验理性,是由作为价值理性的圣道与作为工具理性的诡道复合而成的。这种复合的理性构架,使古代战争的军事运作与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一样,即要遵循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又要紧紧地受制于传统道德的约束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出 谲用 武术 兵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人而不致于人——“武术与兵家”研究之三 被引量:4
7
作者 乔凤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103,共4页
掌握主动而摆脱被动,“致人而不致于人”,对于所有形式的对抗斗争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古代兵家与传统武术家们不但对此达成了共识,而且,略为深入,我们还会发现,两者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的基本思路,也是大致相同的。
关键词 致人 不致于人 武术 兵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武术教育——定位、现状、对策 被引量:85
8
作者 刘文武 杜杰 胡海旭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68,共5页
学校武术教育问题是每一位武术教育者永恒的关注。针对其长期以来虽经多方理论探讨却未能产生实质性进展的问题,立足武术教学的实际,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对学校武术教育的主旨定位、现状反思、发展对策三个具有紧密逻辑关... 学校武术教育问题是每一位武术教育者永恒的关注。针对其长期以来虽经多方理论探讨却未能产生实质性进展的问题,立足武术教学的实际,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对学校武术教育的主旨定位、现状反思、发展对策三个具有紧密逻辑关系的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学校武术教育的主旨定位与武术教学实施中的内容载体明显错位,而教学内容与学生对武术的实际需求不相一致正是造成"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关键致因;提出由操返拳是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路径,师资入手是打通教学内容改革路径的保障,并指出了改变武术师资知能结构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教育 教学内容 武术师资 知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兼论《武林大会》电视节目的意义及发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洪浩 田文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历经以"中华新武术"、武术运动会和"土洋体育之争"为代表的三个文化层面上的剧变,武术现代化走上了西化之路。武术现代化的推进夯实了国内发展的坚实基础,营造了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使武术提升到"进奥"... 历经以"中华新武术"、武术运动会和"土洋体育之争"为代表的三个文化层面上的剧变,武术现代化走上了西化之路。武术现代化的推进夯实了国内发展的坚实基础,营造了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使武术提升到"进奥"的高度。武术现代化的困窘,引发了人们对西化模式的反思与对本土化模式的呼唤。在"国术国考"与"打练结合"探索的基础上,依托拳种、真打实斗、三大武术运动形式相统一的《武林大会》,创新了武术现代化的模式。《武林大会》的发展,应以体现武术的"内圣外王"为价值指向,突出拳种的技法特点,建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现代化模式 探索 创新 武林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竞赛——现状·问题·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文武 金龙 贾亮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8,共5页
武术竞赛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理论研究者永恒的关注。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其现状、问题、对策进行研究,认为:武术竞赛之所以遭遇冷落,是由项目本身的竞技特点、偏离武术本质、视观众需求三个原因共同导致的。由此提出发展... 武术竞赛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理论研究者永恒的关注。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其现状、问题、对策进行研究,认为:武术竞赛之所以遭遇冷落,是由项目本身的竞技特点、偏离武术本质、视观众需求三个原因共同导致的。由此提出发展对策:1)保持特色:走进奥运的必要条件;2)借鉴融合:保持特色的时代要求;3)观众需求:竞赛改革的重要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竞赛 体育 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团体武术表演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樊艺勇 樊艺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视频录像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年的武术表演技术实践和市场运作模式的丰富经验,对团体武术表演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和分类,分析其成功之处,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团体武术表演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武术教育新理念与体系重构 被引量:42
12
作者 洪浩 田文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2-58,共7页
探讨武术现代化发展,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不能回避的问题。主要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遵循"解构——建构"这一武术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对近10年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梳理。首先对武术教育的现代化发... 探讨武术现代化发展,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不能回避的问题。主要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遵循"解构——建构"这一武术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对近10年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梳理。首先对武术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提出武术教育由师徒传承向学校教育转型后的今天,武术教育的文化个性湮没在体育共性之中,武术教育的竞技化模式弱化了武术的教育功能,中小学武术教育与民办武术教育发展错位。在对现有武术教育体系进行解构之后,分析了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探讨了以人为本、回归传统、多元和谐的武术教育新理念,进而从武术教学评价变革、武术教学内容改革、武术教学方法探索、武术师资培养模式创新4个方面对现代化语境下的武术教育体系进行了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教育 现代化 理念 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武术之打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文武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7,共5页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打"都是人们对武术的基本认知。近代以来,在异域文化涌入的同时,也为重新审视本土文化,找到可资比较的参照物——人们对武术之"打"的困惑因此而生。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对"...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打"都是人们对武术的基本认知。近代以来,在异域文化涌入的同时,也为重新审视本土文化,找到可资比较的参照物——人们对武术之"打"的困惑因此而生。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之打"之内涵、造成人们对武术之打认识困惑的根源、如何看待武术之打的真实进行探讨。研究认为:1)"能不能打"和"有多能打"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人们之所以对武术之打产生困惑,实源于在对"打"的内涵认识上,只注意了前者,未意识到后者才是对武术之打进行优劣判别的依据。2)在对武术之打认识困惑根源的追索中,对手问题进入考察的视野;由于近代以来武术生存环境的剧变,致使打之对手的参照系发生改变,进而导致人们对武术之打困惑的产生。3)应该辩证地看待武术之打的真实,既要看到正是由于它的相对弱化,令武术多元功能的并彰不悖成为可能;同时,也应对武术由"拳"向"操"异化的趋势予以纠正,使武术多元功能之间的张力维持在适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对手 国外武技 功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武术与养生之历史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22
14
作者 曲天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8-90,共3页
武术与养生的结合,无论是简单的养生术的移植,还是部分训练手段的融合,抑或是观念性的改造,对于传统武术的自身发展来说,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无论是作为手段,还是作为目的,传统武术对古代养生的引进与消化,给武术发展带来的更多的是益... 武术与养生的结合,无论是简单的养生术的移植,还是部分训练手段的融合,抑或是观念性的改造,对于传统武术的自身发展来说,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无论是作为手段,还是作为目的,传统武术对古代养生的引进与消化,给武术发展带来的更多的是益处与实惠。我们应该懂得并学会利用这种转化,更好地思考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养生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武术观视野下武术发展六论 被引量:15
15
作者 洪浩 田文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8,共6页
在大武术观的视野下,对武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门户之争与融汇百家、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标准化与百花齐放等6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中国武术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撑与思考。
关键词 武术 大武术观 标准化 竞技武术 传统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化“功夫舞台剧”的传播及传统武术技术发展走向 被引量:12
16
作者 樊艺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查阅文献、观看录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市场营销学,对30多部商业化"功夫舞台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各类题材市场比率差距大,世界传播武术文化面窄,国际影响力有偏差;世界传播剧目内容单一,... 采用查阅文献、观看录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市场营销学,对30多部商业化"功夫舞台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各类题材市场比率差距大,世界传播武术文化面窄,国际影响力有偏差;世界传播剧目内容单一,传统武术表演技术老套;武术演员技术动作由"武"向"舞"的趋势发展,攻防技击性逐渐减弱;演出市场混乱,缺乏统一布局和长远规划;武术文化传播公司寥寥无几,商业演出经济收入不乐观;剧目创作团队国际合作较少,艺术编导外行、武术演员素质不高;媒体介入较少、宣传力度不够,国内外观看环境差异大。对功夫舞台剧与传统武术今后良性发展提出了一些创新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功夫舞台剧 传统武术 武术技术 武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武术现代化走向 被引量:12
17
作者 洪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5-49,共5页
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变是一种内外双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首先是外部压力下的自我革新与重建。随着近代西方体育的不断涌入,传统武术生存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和削弱,而同时整个社会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传统武术因此而受到外部... 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变是一种内外双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首先是外部压力下的自我革新与重建。随着近代西方体育的不断涌入,传统武术生存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和削弱,而同时整个社会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传统武术因此而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同时,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也是一种文化自觉后的必然选择,因为传统武术只有在全球化体系中重新建立自己的身份,才能重新构建自己的文化空间,才能确立自己在全球化体系当中的话语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现代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动与弱用——武术与道家的方法论会通 被引量:4
18
作者 乔凤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反动与弱用,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落实,是道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反动,即在行为方式上反向操作;弱用,即在行为表现上保持柔弱姿态。道之反动与弱用,是由本而显现的末,是由道而发出的道家方法论,是道家思想在方法论层面提供的可供传统... 反动与弱用,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落实,是道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反动,即在行为方式上反向操作;弱用,即在行为表现上保持柔弱姿态。道之反动与弱用,是由本而显现的末,是由道而发出的道家方法论,是道家思想在方法论层面提供的可供传统武术参考与借鉴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动 弱用 方法论 武术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极而太极——论武术与儒家在超验心层面的思想会通 被引量:6
19
作者 乔凤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超验心,是规范形式的制作依据,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发出者,是完美之武术运动的根本动力。天地万物之良好秩序,人的行为之最佳方式,武术运动的理想状态,都是其超验心的自然表现。自然,人生的最高境界,武术训练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对超验心的... 超验心,是规范形式的制作依据,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发出者,是完美之武术运动的根本动力。天地万物之良好秩序,人的行为之最佳方式,武术运动的理想状态,都是其超验心的自然表现。自然,人生的最高境界,武术训练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对超验心的彰显。该文认为,正是对超验心的共同崇尚和对超验心之彰显的共同关注,使武术与儒家得以深层次的思想会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验心 武术 儒家 思想会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禅修与武术训练 被引量:12
20
作者 乔凤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5,共5页
佛家与武术的思想会通,得以用佛家禅修之思想原理来指导武术训练,从而使武术训练成为一种更为复杂、更具挑战性的佛教禅修方式。把武术训练作为佛教禅修,其指导思想与训练模式是相对稳定的,然而,其主观意识与目标追求却存在着差别很大... 佛家与武术的思想会通,得以用佛家禅修之思想原理来指导武术训练,从而使武术训练成为一种更为复杂、更具挑战性的佛教禅修方式。把武术训练作为佛教禅修,其指导思想与训练模式是相对稳定的,然而,其主观意识与目标追求却存在着差别很大的两个层次:其一,把武术训练作为佛教禅修的唯一目的;其二,把武术训练作为自己禅修的一个凭借,在实现武术训练之经验目标的基础上超越武术、消除武术,以解脱生死、超越轮回而转识成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禅修 武术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