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激素等物质对作物生长的调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守明 王伟 +1 位作者 杨蓓 李锁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1期56-57,共2页
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生产的具体应用技术,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各种作物及作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施用方法、用量、效果和注意事项等,对农业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植物激素 作物生长调节 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寄主植物与棉平突蚜茧蜂寄生选择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道武 高雪珂 +3 位作者 张帅 雒珺瑜 吕丽敏 崔金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1-586,共6页
为了解棉平突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Ashmead)对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偏好性,进行了相关的虫口动态、寄生率和体重等参数的调查。虫口动态结果表明,棉田和罩笼中西葫芦上棉蚜、棉平突蚜茧蜂和僵蚜数量均最... 为了解棉平突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Ashmead)对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偏好性,进行了相关的虫口动态、寄生率和体重等参数的调查。虫口动态结果表明,棉田和罩笼中西葫芦上棉蚜、棉平突蚜茧蜂和僵蚜数量均最多,与棉花和黄瓜上的相比有显著差异。室内和罩笼中西葫芦上棉蚜的体重较大,约0.36 mg,显著高于棉花和黄瓜上的棉蚜体重。室内寄生试验结果表明,棉平突蚜茧蜂在西葫芦上对棉蚜的寄生率较高,其中来源于西葫芦上的棉平突蚜茧蜂对西葫芦、棉花和黄瓜上蚜虫的寄生率分别为81.3%、58.3%和44.0%。本文初步明确了棉平突蚜茧蜂对西葫芦具有偏好性,为棉平突蚜茧蜂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棉平突蚜茧蜂 僵蚜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 寄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孙立荣 郝福顺 +2 位作者 吕建洲 吕鹏飞 赵世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14-5722,共9页
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盐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0~200μmol·L-1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可缓解盐胁迫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100... 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盐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0~200μmol·L-1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可缓解盐胁迫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100μmo·lL-1SNP缓解作用最强。外施SNP显著缓解了盐胁迫导致的叶片相对电导率、K+与Na+比率、丙二醛含量和活性氧水平的增加,提高了盐胁迫下幼苗叶子中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这些结果说明,NO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吸收Na+的量、增加细胞吸收K+的量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激活抗氧化保护酶等减轻了盐对黑麦草的伤害,提高了黑麦草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盐胁迫 多年生黑麦草 活性氧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以1B/1R类品种为抗源主要育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苏亚蕊 王子成 +2 位作者 张大乐 高红云 李锁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1-326,共6页
采用SSR技术对黄淮麦区以1B/1R类品种为抗源育成的38个小麦品种进行聚类分析。39个SSR引物共扩增出186条谱带,其中143务为多态性条带,占76.9%。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9条多态性条带,平均3.7条。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20-... 采用SSR技术对黄淮麦区以1B/1R类品种为抗源育成的38个小麦品种进行聚类分析。39个SSR引物共扩增出186条谱带,其中143务为多态性条带,占76.9%。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9条多态性条带,平均3.7条。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20-0.857,平均为0.634。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GD值0.32水平上38个小麦品种可聚成六大类。品种间遗传距离GD变幅为0.10769~0.48571。SSR标记揭示出这38个具有黑麦血缘的小麦品种遗传变异较小,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劳木中脑苷脂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丛悦 王艳 +2 位作者 郭敬功 王天晓 杜利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36-1938,共3页
目的研究功劳木中脑苷脂类成分。方法 70%乙醇提取物经硅胶干柱色谱分成8份,第2~5份经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ODS等技术分离纯化得到3个脑苷脂类成分,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纯化并鉴定了3个脑苷脂... 目的研究功劳木中脑苷脂类成分。方法 70%乙醇提取物经硅胶干柱色谱分成8份,第2~5份经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ODS等技术分离纯化得到3个脑苷脂类成分,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纯化并鉴定了3个脑苷脂类化合物,分别为1-O-β-D-葡萄糖-(2S,3S,4R,5E,9Z)-2-N-(2'-羟基二十四碳酰氨基)-1,3,4-三羟基-十八碳-5,9-二烯(1),大豆脑苷Ⅰ(2),大豆脑苷Ⅱ(3)。结论化合物1~3皆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和小檗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劳木 脑苷脂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功劳木中3个有效成分 被引量:2
6
作者 丛悦 刘静 +3 位作者 郭敬功 谢欣梅 王艳 李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60-1562,共3页
目的测定功劳木中3,4,5-三甲氧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1)e、rythro-syringoylglycerol-8-O-β-D-glucoside(2)、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3),为功劳木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依利... 目的测定功劳木中3,4,5-三甲氧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1)e、rythro-syringoylglycerol-8-O-β-D-glucoside(2)、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3),为功劳木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依利特Hypersil-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4∶86);检测波长280 nm;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结果化合物12,,3分别在0.12~2.40μg(r=0.999 5),0.20~4.00μg(r=0.999 6),0.07~1.40μg(r=0.999 6)与峰面积Y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0.3%,98.8%,97.2%(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重复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功劳木中化合物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劳木 3 45 -三甲氧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 erythro-syringoylglycerol-8-O-β-D-glucoside 5 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南方锈病抗病QTL鉴定和效应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艾堂顺 田志强 +6 位作者 李会敏 邓策 丁俊强 张学林 刘海富 朱伟岭 李志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4-518,共5页
以玉米抗病自交系P 178、感病自交系G 41构建的BC2F5群体为材料,通过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表型鉴定,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在玉米第2,5,6和10染色体上共鉴定出5个抗病位点,可以解释6.88%到45.31%的表型遗传变异。其... 以玉米抗病自交系P 178、感病自交系G 41构建的BC2F5群体为材料,通过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表型鉴定,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在玉米第2,5,6和10染色体上共鉴定出5个抗病位点,可以解释6.88%到45.31%的表型遗传变异。其中,位于第10染色体短臂上的位点q SCR10.01具有最大的效应值。进一步对qSCR10.01进行精细定位的结果表明,抗病基因位于标记UMC1380和C(10)3595071之间,标记间的物理距离为1.34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南方锈病 分子标记 主效QTL 精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作物上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6
8
作者 胡道武 张帅 +4 位作者 雒珺瑜 王春义 吕丽敏 张利娟 崔金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0-316,共7页
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棉蚜的抗药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结合使用生物防治法来延缓或治理棉蚜抗药性问题已迫在眉睫。本研究在常规管理棉田条件下,对不同作物混栽区苗期6种作物上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 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棉蚜的抗药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结合使用生物防治法来延缓或治理棉蚜抗药性问题已迫在眉睫。本研究在常规管理棉田条件下,对不同作物混栽区苗期6种作物上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葫芦上的棉蚜种群数量最大(峰值,11016.7头/百株),其次是四季豆(峰值,6323.3头/百株),棉花、黄瓜、豇豆和甜瓜上的棉蚜则相对较少,且其种群动态发生具有一致性。6种作物上的主要天敌的种群发生都滞后于棉蚜的发生,并以寄生蜂的种群密度最大,且具有指数增长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西葫芦上棉蚜数量多,僵蚜基数大,是室内饲养寄生蜂的良好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苗期 种群动态 主要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茧蜂对棉蚜防控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雪珂 胡道武 +4 位作者 张帅 雒珺瑜 吕丽敏 王春义 崔金杰 《中国棉花》 2016年第5期8-10,共3页
通过室内饲养,研究了棉蚜茧蜂的发育历期、对不同龄期棉蚜的寄生率、被寄生棉蚜的产仔数量,并通过田间小区和罩笼试验,研究了棉蚜、棉蚜茧蜂和僵蚜的种群动态,初步明确了棉蚜茧蜂对棉蚜的控制作用,为棉蚜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棉蚜茧蜂 棉蚜 寄生率 产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中间寄主豇豆对专化型棉蚜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道武 张帅 +4 位作者 雒珺瑜 王春义 吕丽敏 张利娟 崔金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7-592,共6页
中间寄主植物在植食性昆虫的取食选择和进化方向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田间设置罩笼,结合生态学调查和生物型鉴定技术研究了中间寄主豇豆对棉花型棉蚜和黄瓜型棉蚜专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型棉蚜在豇豆上需经过1周时间的... 中间寄主植物在植食性昆虫的取食选择和进化方向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田间设置罩笼,结合生态学调查和生物型鉴定技术研究了中间寄主豇豆对棉花型棉蚜和黄瓜型棉蚜专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型棉蚜在豇豆上需经过1周时间的适应才能在豇豆上繁殖并在接虫后的第31天达到峰值(1 019±191头/百株),但不能够继续转移到黄瓜上建立种群;黄瓜型棉蚜在豇豆上在接虫后的第11天首次被记录后,其种群密度就迅速增加,到接虫后的第28天达到种群数量最大值(16 810±2 966头/百株),但也未能成功转移到棉花上存活并建立种群。在本实验研究条件下,中间寄主豇豆不能够改变棉花型棉蚜对棉花的偏好性,也不能在短期内改变黄瓜型棉蚜对黄瓜的专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豇豆 寄主专化性 种群动态 生物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