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刘师培早年的报人生涯
1
作者
关爱和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刘师培仅仅36岁的人生,以1908年为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03—1908年,刘师培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担任《警钟日报》主笔,加入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活动;在东京创办《天义》《衡报》,宣扬无政府主义;在《国粹学报》刊发大量的学术论...
刘师培仅仅36岁的人生,以1908年为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03—1908年,刘师培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担任《警钟日报》主笔,加入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活动;在东京创办《天义》《衡报》,宣扬无政府主义;在《国粹学报》刊发大量的学术论文,积极参与旨在保国保种的学术革命;其政治革命、学术革命的作为和成就,使其被誉为革命军中的学术少年。通过对刘师培在上海、东京两地办报经历和学术实践的考察,可以揭示刘师培复杂多变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警钟日报》
《天义报》
《国粹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材·意象·空间:嵩山诗歌山岳书写的三重维度
2
作者
王立
胡全章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9,共7页
嵩山诗歌的山岳书写反映着古代诗歌与山岳的双向互动关系。唐宋诗人通过对嵩山的描绘与吟咏,构建了嵩山地理知识谱系,拓展了嵩山的情感表达功能。元明清诗人通过嵩山不断强化书写大一统思想与地方意识,嵩山诗作模式得以定型。在诗人的...
嵩山诗歌的山岳书写反映着古代诗歌与山岳的双向互动关系。唐宋诗人通过对嵩山的描绘与吟咏,构建了嵩山地理知识谱系,拓展了嵩山的情感表达功能。元明清诗人通过嵩山不断强化书写大一统思想与地方意识,嵩山诗作模式得以定型。在诗人的反复书写中,“嵩山”成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具有政治与隐逸的双重内涵,由其叠加而来的意象如“嵩洛”“嵩少”成为中州的象征。嵩山为文人雅集提供了公共空间,对于登临游赏的文人而言,嵩山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交游体验,既是其诗歌创作的文化底蕴,又是其宣扬乡邦文化的途径。嵩山也为诗人提供了独抒性情的个体空间,不断丰富他们的诗歌内容与情感表达。从时间与空间维度结合的研究视角审视,嵩山诗歌不仅突显了嵩山融合政治、隐逸、家园的文学属性,而且反映了山岳诗歌书写的演变,展现出山岳与诗歌关系的多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山
山岳诗歌
题材
意象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对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述要
3
作者
孟庆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
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青年诗人”的鲁迅——1922—1923年鲁迅精神世界一瞥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先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从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末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它的历史的“抒情时代”,包括鲁迅,历史中的许多趋近新思潮的人们也都同时进入了他们生命与精神中的“抒情时代”。从《鸭的喜剧》与《为“俄国歌剧团”》这两篇不太为人关注的文本,可以敏锐...
从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末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它的历史的“抒情时代”,包括鲁迅,历史中的许多趋近新思潮的人们也都同时进入了他们生命与精神中的“抒情时代”。从《鸭的喜剧》与《为“俄国歌剧团”》这两篇不太为人关注的文本,可以敏锐地感受到鲁迅在1922—1923年这一段特殊的精神历程:已过中年的他曾重新涌起过青春时期的情感———一个青年诗人的情感;他对人间与精神的“沙漠”的洞察,披露了鲁迅内心最细腻、最纯粹的个人化情感和精神世界,提示了个人与时代深刻矛盾和对超越性追寻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抒情时代
爱罗先珂
1922—192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像石头那样疯狂——看《疯狂的石头》
被引量:
1
5
作者
燕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20,共3页
作为一个组合词,“疯狂的石头”并不是伴随着宁浩的这部电影才出现的,之前就有很多Nokia的用户在网上下载同名3D游戏:据说该款游戏设计缜密、紧张刺激,那是“相当”好玩。虽然宁浩的电影跟这游戏似乎毫不搭界,但是在“好玩”方面两者...
作为一个组合词,“疯狂的石头”并不是伴随着宁浩的这部电影才出现的,之前就有很多Nokia的用户在网上下载同名3D游戏:据说该款游戏设计缜密、紧张刺激,那是“相当”好玩。虽然宁浩的电影跟这游戏似乎毫不搭界,但是在“好玩”方面两者却是相同的、共通的。如果说手机游戏“疯狂的石头”好玩在它的立体感、真实感、速度感,那么电影《疯狂的石头》则好玩在它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文化
犯罪题材
缝合式叙事
拜金主义
黑色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形的无形言说——超现实主义艺术隐喻世界美学分析
6
作者
郭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110,共2页
超现实主义的隐喻使它远离诗歌的表现功能的同时,正好借助绘画的再现功能而实现其表达。作为一种有形的无形言说形式,超现实主义艺术以人类非理性复杂体验的无意识精神内涵为对象,有助于实现对于无意识精神内涵的揭示;并因为自身所使用...
超现实主义的隐喻使它远离诗歌的表现功能的同时,正好借助绘画的再现功能而实现其表达。作为一种有形的无形言说形式,超现实主义艺术以人类非理性复杂体验的无意识精神内涵为对象,有助于实现对于无意识精神内涵的揭示;并因为自身所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具象特质,而成为形而上追问的独特言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绘画
隐喻
言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言的悲歌——当代小说中“智者”形象剖析
7
作者
刘成勇
《江淮论坛》
2002年第5期90-95,105,共7页
当代小说出现了一系列“智者”形象,大略可分为经验型和知识型。他们的出现,从历史角度来说,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留在作家心中的烙印,从现实角度来说,是人文精神的召唤并召唤着人文精神。在“智者”身上,有着传统文化的色彩。从身份上...
当代小说出现了一系列“智者”形象,大略可分为经验型和知识型。他们的出现,从历史角度来说,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留在作家心中的烙印,从现实角度来说,是人文精神的召唤并召唤着人文精神。在“智者”身上,有着传统文化的色彩。从身份上来说,他们属于文化,属于自然,生活留给他们的是“歌”与“熬”———欢乐外表下的凄凉身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者
原型
文化色彩
生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师培早年的报人生涯
1
作者
关爱和
机构
河南大学
文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学术现代化进程研究”(21&ZD263)。
文摘
刘师培仅仅36岁的人生,以1908年为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03—1908年,刘师培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担任《警钟日报》主笔,加入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活动;在东京创办《天义》《衡报》,宣扬无政府主义;在《国粹学报》刊发大量的学术论文,积极参与旨在保国保种的学术革命;其政治革命、学术革命的作为和成就,使其被誉为革命军中的学术少年。通过对刘师培在上海、东京两地办报经历和学术实践的考察,可以揭示刘师培复杂多变的人生。
关键词
刘师培
《警钟日报》
《天义报》
《国粹学报》
Keywords
Liu Shipei
Alarm Bell Daily
Tianyi Daily
National Essence Journal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题材·意象·空间:嵩山诗歌山岳书写的三重维度
2
作者
王立
胡全章
机构
河南
师范
大学
文学院
河南大学
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9,共7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元明清时期黄河文学书写研究”(2022CWX03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河文学书写中的生态意识与民族精神研究”(22JJD750022)。
文摘
嵩山诗歌的山岳书写反映着古代诗歌与山岳的双向互动关系。唐宋诗人通过对嵩山的描绘与吟咏,构建了嵩山地理知识谱系,拓展了嵩山的情感表达功能。元明清诗人通过嵩山不断强化书写大一统思想与地方意识,嵩山诗作模式得以定型。在诗人的反复书写中,“嵩山”成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具有政治与隐逸的双重内涵,由其叠加而来的意象如“嵩洛”“嵩少”成为中州的象征。嵩山为文人雅集提供了公共空间,对于登临游赏的文人而言,嵩山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交游体验,既是其诗歌创作的文化底蕴,又是其宣扬乡邦文化的途径。嵩山也为诗人提供了独抒性情的个体空间,不断丰富他们的诗歌内容与情感表达。从时间与空间维度结合的研究视角审视,嵩山诗歌不仅突显了嵩山融合政治、隐逸、家园的文学属性,而且反映了山岳诗歌书写的演变,展现出山岳与诗歌关系的多面性。
关键词
嵩山
山岳诗歌
题材
意象
空间
Keywords
Songshan Mountain
mountain poetry
theme
image
spac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对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述要
3
作者
孟庆澍
机构
河南大学
文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
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青年诗人”的鲁迅——1922—1923年鲁迅精神世界一瞥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先飞
机构
河南大学
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文摘
从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末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它的历史的“抒情时代”,包括鲁迅,历史中的许多趋近新思潮的人们也都同时进入了他们生命与精神中的“抒情时代”。从《鸭的喜剧》与《为“俄国歌剧团”》这两篇不太为人关注的文本,可以敏锐地感受到鲁迅在1922—1923年这一段特殊的精神历程:已过中年的他曾重新涌起过青春时期的情感———一个青年诗人的情感;他对人间与精神的“沙漠”的洞察,披露了鲁迅内心最细腻、最纯粹的个人化情感和精神世界,提示了个人与时代深刻矛盾和对超越性追寻的命题。
关键词
鲁迅
抒情时代
爱罗先珂
1922—1923年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像石头那样疯狂——看《疯狂的石头》
被引量:
1
5
作者
燕俊
机构
河南大学
文学院
河南
郑州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20,共3页
文摘
作为一个组合词,“疯狂的石头”并不是伴随着宁浩的这部电影才出现的,之前就有很多Nokia的用户在网上下载同名3D游戏:据说该款游戏设计缜密、紧张刺激,那是“相当”好玩。虽然宁浩的电影跟这游戏似乎毫不搭界,但是在“好玩”方面两者却是相同的、共通的。如果说手机游戏“疯狂的石头”好玩在它的立体感、真实感、速度感,那么电影《疯狂的石头》则好玩在它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
关键词
方言文化
犯罪题材
缝合式叙事
拜金主义
黑色美学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形的无形言说——超现实主义艺术隐喻世界美学分析
6
作者
郭伟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郑州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110,共2页
文摘
超现实主义的隐喻使它远离诗歌的表现功能的同时,正好借助绘画的再现功能而实现其表达。作为一种有形的无形言说形式,超现实主义艺术以人类非理性复杂体验的无意识精神内涵为对象,有助于实现对于无意识精神内涵的揭示;并因为自身所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具象特质,而成为形而上追问的独特言说方式。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绘画
隐喻
言说方式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言的悲歌——当代小说中“智者”形象剖析
7
作者
刘成勇
机构
河南大学
文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2002年第5期90-95,105,共7页
文摘
当代小说出现了一系列“智者”形象,大略可分为经验型和知识型。他们的出现,从历史角度来说,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留在作家心中的烙印,从现实角度来说,是人文精神的召唤并召唤着人文精神。在“智者”身上,有着传统文化的色彩。从身份上来说,他们属于文化,属于自然,生活留给他们的是“歌”与“熬”———欢乐外表下的凄凉身世。
关键词
智者
原型
文化色彩
生命结构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刘师培早年的报人生涯
关爱和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题材·意象·空间:嵩山诗歌山岳书写的三重维度
王立
胡全章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对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述要
孟庆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作为“青年诗人”的鲁迅——1922—1923年鲁迅精神世界一瞥
张先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像石头那样疯狂——看《疯狂的石头》
燕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有形的无形言说——超现实主义艺术隐喻世界美学分析
郭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无言的悲歌——当代小说中“智者”形象剖析
刘成勇
《江淮论坛》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