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匹配的就业质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文华 李桂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80,共12页
在教育匹配视角下,从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四个方面构建劳动者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教育匹配的就业质量效应,并分样本估计不同类型劳动者... 在教育匹配视角下,从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四个方面构建劳动者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教育匹配的就业质量效应,并分样本估计不同类型劳动者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教育匹配显著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且使用PSM方法进行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教育匹配对劳动者的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学历、男性劳动者教育匹配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高于低学历、女性劳动者,且教育匹配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来自年轻劳动者;教育匹配对不同地区和城乡劳动者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并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尽其才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匹配 过度教育 就业质量 劳动力就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教育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回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桂荣 许佳佳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117,共8页
收入偏低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者普遍面临的问题,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这是中职教育选择意愿较低、流失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但事实上,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收入也有明显差异,人力资本存量与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收入之间... 收入偏低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者普遍面临的问题,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这是中职教育选择意愿较低、流失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但事实上,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收入也有明显差异,人力资本存量与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收入之间潜存着关联性。依据人力资本理论,运用在2万名随机样本中抽取的345名中职学生从学业到就业的五次追踪调查数据(2013—2018年),考察了中职学生的人力资本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回报,并探讨了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的交互项对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中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均能显著提高劳动收入;同时,家庭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表明二者具有互补关系,寒门学子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弥补家庭资本之不足,进而提高劳动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次要劳动力市场 劳动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儿童教育风格之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桂荣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如果把教育比喻成"熬粥",中国的儿童教育像压力锅快煮,美国的儿童教育像小火慢炖。两种不同风格的教育都有着根深蒂固的词源基础和思想源流,也都带来了不同的学生与社会发展结果。基于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功能,在当今时代,... 如果把教育比喻成"熬粥",中国的儿童教育像压力锅快煮,美国的儿童教育像小火慢炖。两种不同风格的教育都有着根深蒂固的词源基础和思想源流,也都带来了不同的学生与社会发展结果。基于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功能,在当今时代,慢炖式教育更能适应并促进儿童和社会发展。因此,中国的教育应该理性汲取慢炖式教育的合理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教育 儿童教育 快煮式教育 慢炖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演进历程、逻辑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桂荣 苏泽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5,共7页
我国教育经济学自学科创立以来,其研究发展大致经历了发端、兴起、繁荣和成熟四个阶段,同时呈现出由学习借鉴欧美理论到中国化改造的历史演进逻辑、由单一理论来源到多元理论兼容并蓄的理论演进逻辑、由致力于解决宏观教育经济问题到宏... 我国教育经济学自学科创立以来,其研究发展大致经历了发端、兴起、繁荣和成熟四个阶段,同时呈现出由学习借鉴欧美理论到中国化改造的历史演进逻辑、由单一理论来源到多元理论兼容并蓄的理论演进逻辑、由致力于解决宏观教育经济问题到宏微观并举的实践演进逻辑和由分散碎片化方法到系统全面方法论的方法演进逻辑。展望未来,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仍然需要开展学科性质的"再讨论",进一步厘清学科归属问题;吸纳多学科研究者加盟,培养能够胜任交叉研究的"生力军";继续发扬实证研究的优势,更好地实现服务教育决策的功能;加强跨学科理论借鉴的规范性,确保学科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学科理论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热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桂荣 苏泽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年第1期48-59,139-140,共13页
中国教育经济学伴生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之中。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茁壮成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回顾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揭示学科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经济学伴生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之中。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茁壮成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回顾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揭示学科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必要环节。本研究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以中国知网作为文献数据来源,选取27种教育学权威期刊中的2833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Bicomb软件及SPSS软件绘制我国1979-2017年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以期揭示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之间的深层关系与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和展望教育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教育经济学研究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不惑之年:河南省教育学专委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6
作者 王北生 李桂荣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2期134-141,共8页
与中国教育学会及其教育学分会的成立成长相随,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也迈入了"不惑之年"。在40年发展历程中,河南省教育学专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勃兴、开枝散叶、规模扩容和跨越发展四个阶段。回望过去,专委会始终... 与中国教育学会及其教育学分会的成立成长相随,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也迈入了"不惑之年"。在40年发展历程中,河南省教育学专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勃兴、开枝散叶、规模扩容和跨越发展四个阶段。回望过去,专委会始终致力于建立组织联盟,凝聚学术力量;鞭策学术研究,推动学科建设;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联通全国学会,引领发展方向;关注学术前沿,开展政策咨询;面向教育实践,服务区域发展。也始终能够坚持办会方向,贯通思想性与学术性;明确学会定位,兼顾基础性与前沿性;创新办会模式,协调松散性与规范性;坚持会员为本,激发积极性与聚合性;保证办会品质,追求实效性与高效性。展望未来,面对可能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专委会将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传承正风正气、内生组织合力、突出实践关怀、推动协作研究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省级学会 河南省教育学专委会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与耕耘:靳希斌先生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实践及其贡献
7
作者 李桂荣 高金岭 王红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87,96,共6页
靳希斌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教育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著名学者,他对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学术组织建设方面,他参与筹建研究会,是中国教育经济学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学科思想建设方面,他提出教育经济学中国化,并从马... 靳希斌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教育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著名学者,他对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学术组织建设方面,他参与筹建研究会,是中国教育经济学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学科思想建设方面,他提出教育经济学中国化,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经济学范式和教育实践取向三方面建构中国教育经济学思想体系;在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他率先开课讲学,编著系列教材,致力于构筑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他立身学术前沿,守正创新,不断开拓教育经济学理论疆域;在学位点与专业建设方面,他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为教育经济学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先生丰富的学科建设实践是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史的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希斌 教育经济学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示范学校育人质量的抽样调查与试点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桂荣 李向辉 易红梅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3,共9页
2010年,中央政府投资100亿元启动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为考量这一巨额投资的效果,本项目组在河南省进行了抽样调查与试点评估。结果显示:示范校的办学条件显著优越于非示范校,但反映学生群体发展质量的指标并... 2010年,中央政府投资100亿元启动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为考量这一巨额投资的效果,本项目组在河南省进行了抽样调查与试点评估。结果显示:示范校的办学条件显著优越于非示范校,但反映学生群体发展质量的指标并没有明显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投入、轻产出,重招生、轻培养,重短期就业、轻长远发展等问题。为此,本研究建议,政府需要建立以产出为核心指标的中职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对示范校的长效质量监控机制,并鼓励研究机构帮助示范校进行系统诊断与发展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示范学校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进步对高校学术领域治理规则的影响--以奥斯特罗姆的“信息规则”为分析起点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务农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7,共9页
技术是管理变革最根本的支配力量,但技术本身并不单独发挥作用,其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各种权力的容许。信息技术进步对学术领域治理规则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信息规则的改变,而信息规则又是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提出的7项相互关联... 技术是管理变革最根本的支配力量,但技术本身并不单独发挥作用,其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各种权力的容许。信息技术进步对学术领域治理规则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信息规则的改变,而信息规则又是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提出的7项相互关联的规则之一。从信息技术进步对学术治理信息规则的影响入手,分析学术治理领域信息规则改变对其他规则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遇到的阻抗力量和疏通路径。高校是知识生产的场域,信息技术进步给学术领域治理带来的影响又可从知识生产、知识交流和知识评价3个方面分析,因而相应的规则调整也可围绕这3个方面进行。但是,操作层面规则的调整涉及更深层次规则的调整,涉及不同层次规则包括“元立宪”层面规则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术治理 学术评价 评价规则 奥斯特罗姆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