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哲学“技术理论”问题的生成及论域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务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31,63,共8页
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技术对教学的扰动作为一个教育哲学研究问题日益凸显,而原有的教育哲学框架已经很难容纳新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构建教育哲学的"技术论"。研究发现:(1)传统哲学的"偏见"和... 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技术对教学的扰动作为一个教育哲学研究问题日益凸显,而原有的教育哲学框架已经很难容纳新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构建教育哲学的"技术论"。研究发现:(1)传统哲学的"偏见"和教育哲学对"技术人"的排斥,是"技术论"没有成为教育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原因;(2)技术哲学进展证成的技术观、人性论,以及教学实践领域的变革、教育哲学本身的功用为教育哲学技术论的构建提供了理论辩护;(3)考虑到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以及技术智能化对这些方面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影响,教育哲学技术论包括"技术与主体""技术与知识""技术与实践""技术与价值"四方面的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哲学 技术论 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及其伦理旨趣——基于芬伯格工具化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务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9,共9页
自胡塞尔把"科学世界"从"生活世界"中分置出来并将两者对立,技术工具作为科学的构造物便被当作异化生活世界的力量,这使得教育技术工具的应用被认为会剔除教育世界原本丰富的意义和多元的价值。芬伯格的工具化理论... 自胡塞尔把"科学世界"从"生活世界"中分置出来并将两者对立,技术工具作为科学的构造物便被当作异化生活世界的力量,这使得教育技术工具的应用被认为会剔除教育世界原本丰富的意义和多元的价值。芬伯格的工具化理论却提出,技术工具并非纯粹的科学构造物而是生活世界塑造的结果,技术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共同决定着技术工具实践的最终样态,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工具对教育世界的不利影响并非必然。以工具化理论的视角看来,可以通过对生活世界中教育问题的分析,讨论教育技术工具实践所面临的社会文化困境,进而为教育技术工具的合理运用构建相应的伦理原则:就伦理起点层面而言,教育技术工具是"因变量"而非"自变量",因而成就了教育技术工具的乐观主义;就伦理中介层面而言,价值中介在教育技术工具实践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因而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应用主体的创造性空间;就伦理实现层面而言,教育技术工具作用的发挥需接受生活世界意义结构的筛选,因而也不应对技术变革教学抱过高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工具 生活世界 伦理旨趣 工具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供给变革的未来走向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务农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24,共4页
根据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即为高等教育普及化。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8.1%[1],离普及化的门槛只差临门一脚。国内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时点的预测在2019~2022年之间,... 根据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即为高等教育普及化。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8.1%[1],离普及化的门槛只差临门一脚。国内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时点的预测在2019~2022年之间,即我国高等教育最早将在2019年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到“普及化阶段”,是量变,也是质变,其供给模式也必然发生深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 教育供给 变革 发展阶段理论 大众化阶段 供给模式 量变 质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党建与学科发展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务农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77,共6页
党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学科发展新使命要求党建承担新任务;学科发展新态势要求党建尝试新做法;学科发展新特点要求党建纳入新内容。党的建设和学科建设交互融合、互促共建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 党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学科发展新使命要求党建承担新任务;学科发展新态势要求党建尝试新做法;学科发展新特点要求党建纳入新内容。党的建设和学科建设交互融合、互促共建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推进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基本策略和重要方法。党的建设和学科建设虽然有不同的任务、方法和目的,但党的建设和学科建设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一方面,从党建的视角看,根据学科建设需要调整党组织建设策略可为学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政治保障、行事原则;另一方面,从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性质看,通过党建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础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学科建设 内在关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