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大学生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心理援助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国祥 单格妍 李永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0-156,共7页
为了解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援助需求,为高校与相关部门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会调查表》进行网络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身边普遍存在恐慌情绪;(2)... 为了解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援助需求,为高校与相关部门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会调查表》进行网络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身边普遍存在恐慌情绪;(2)部分大学生有心理援助需求,希望了解更多的援助获得渠道;(3)大学生关注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强迫性思维和疫情带来的负性情绪;(4)心理学学术团体、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卫生部门是大学生比较认可的心理援助力量。建议教育部门重视大学生心理援助切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援助工作,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坚强品格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新冠肺炎 心理援助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典 宋金沛 +1 位作者 陈珅 李永鑫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某综合性大学的2022级本科新生8014人,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HLS)进行调查。结果:MHLS总分(111.55±9.84)分;女大学新生的MHLS总分高于男...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某综合性大学的2022级本科新生8014人,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HLS)进行调查。结果:MHLS总分(111.55±9.84)分;女大学新生的MHLS总分高于男大学新生(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MHLS总分负向关联(β=-0.24,P<0.001),是否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β=0.09,P<0.001)和是否阅读过心理学相关书籍(β=0.08,P<0.001)与MHLS总分正向关联。结论:本研究中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女性、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阅读过心理学相关书籍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养 大学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研究中的中介效应分析意义及方法评述 被引量:55
3
作者 杜岸政 古纯文 丁桂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8-583,共6页
中介效应分析有助于揭示心理现象间复杂的间接关系,也有助于间接分析横断研究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常用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有依次检验法、Sobel方法、区间估计法,从统计功效和适用广度来看,区间估计法中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最... 中介效应分析有助于揭示心理现象间复杂的间接关系,也有助于间接分析横断研究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常用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有依次检验法、Sobel方法、区间估计法,从统计功效和适用广度来看,区间估计法中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最为优秀。中介效应分析不仅要探明效应是否存在,还需要计算效应量大小,效应量指数有ab/c、k2和R2med三种,相比较而言,R2med在衡量效应量时较为稳定。中介效应分析还处于初级阶段,更复杂中介模型的理论架构及分析方法探讨将是未来中介效应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效应 依次检验法 Sobel方法 区间估计法 效应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化: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永鑫 赵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2,共7页
运用进化论和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组织内部及其相关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本文探讨了进化观点对组织变革、性别差异和领导行为三个问题的分析和解释,然后对这一研究视角进行了简要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进化论 进化心理学 组织变革 性别差异 领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永鑫 陈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8-143,共6页
为有效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世界各国提出了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中,加拿大模式颇具特色。其做法包括以心理健康素养为理论基点,以《心理健康和高中课程指南》为实施依托,以“培训培训者”模式为操作形式,以科学研究为... 为有效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世界各国提出了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中,加拿大模式颇具特色。其做法包括以心理健康素养为理论基点,以《心理健康和高中课程指南》为实施依托,以“培训培训者”模式为操作形式,以科学研究为效果保证。该模式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关注心理健康素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强化预防性和整体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性,重视广大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 “培训培训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心理咨询师临床实践能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欣 李永鑫 +1 位作者 杜岸政 王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心理咨询师的从业及临床实践能力现状。方法:在河南省选取心理咨询师237人(年龄23~59岁;偶尔接受督导200人,经常接受督导37人),采用咨询师/治疗师临床实践能力自评问卷(CCPCI,包括理论与技术应用、情感体察与共情2个因... 目的:了解河南省心理咨询师的从业及临床实践能力现状。方法:在河南省选取心理咨询师237人(年龄23~59岁;偶尔接受督导200人,经常接受督导37人),采用咨询师/治疗师临床实践能力自评问卷(CCPCI,包括理论与技术应用、情感体察与共情2个因子))进行调查。结果:样本的CCPCI总分(41.0±7.2),2个因子得分为(26.2±5.4)、(14.8±2.3)。年龄>35岁者的CCPCI总分及2个因子分均高于≤35岁者(均P<0.001);咨询实践年限≥3年者的CCPCI总分及2个因子分均高于<3年者(均P<0.001);经常接受督导者的CCPCI总分及理论与技术应用因子分均高于偶尔或从不接受督导者(P<0.05或P<0.01);近3年参加培训≥1次者C C PC I总分及2个因子分均高于不参加培训者(均P<0.001)。结论 :河南省的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位于中等水平;经常接受督导、培训能有效提升咨询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师 临床实践能力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望与前瞻:职场不文明行为研究检视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桂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104,共6页
职场中的不文明行为是一种违背工作场所相互尊重的准则、伤害意图不明确、低强度的越轨行为。已有的研究将不文明行为作为一种压力源,分析其理论依据,编制测量问卷,阐释受体的特征,探索不文明行为对于受体的消极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职场中的不文明行为是一种违背工作场所相互尊重的准则、伤害意图不明确、低强度的越轨行为。已有的研究将不文明行为作为一种压力源,分析其理论依据,编制测量问卷,阐释受体的特征,探索不文明行为对于受体的消极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研究应注重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职场不文明行为分析,重视视角的不文明行为研究,进一步完善不文明行为测试问卷,以提高其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 不文明行为 压力源 越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受害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8
作者 李永鑫 霍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6,共10页
职场受害行为是指员工知觉到的来自于组织内的暂时性或持续性的伤害行为。职场受害行为的成因包括受害者人口学变量、受害者人格因素、受害者的正式群体地位、受害者职业与工作的特性和受害者领导的特征。职场受害行为造成受害者心理和... 职场受害行为是指员工知觉到的来自于组织内的暂时性或持续性的伤害行为。职场受害行为的成因包括受害者人口学变量、受害者人格因素、受害者的正式群体地位、受害者职业与工作的特性和受害者领导的特征。职场受害行为造成受害者心理和行为上的负性后果。在未来的职场伤害行为研究中,学者们应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上将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整合,同时,我国学者应基于本土特征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伤害行为 职场受害行为 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与集体时间自我评价: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锋 皮瑜 李小保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57,共11页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时间自我参照任务,通过两个系列实验探讨了大学生的个体时间自我评价和集体时间自我评价。结果显示,被试采用更多积极词、更少消极词来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个体自我评价在过去、现在和未...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时间自我参照任务,通过两个系列实验探讨了大学生的个体时间自我评价和集体时间自我评价。结果显示,被试采用更多积极词、更少消极词来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个体自我评价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维度上存在积极递增效应;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在过去和现在维度上的消极词比积极词诱发了更大LPC波幅,而未来维度上的积极词和消极词之间的LPC波幅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中国大学生的个体时间自我评价和集体时间自我评价均具有跨时间的积极偏向。而且,个体与集体时间自我评价在神经生理水平上都存在负偏向效应。因此,中国大学生的集体时间自我评价与个体时间自我评价具有相似的认知神经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为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提供了支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时间自我评价 集体时间自我评价 时间自我参照范式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文博先生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贡献
10
作者 许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车文博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理论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史家。20世纪末期,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深刻剖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元理论及其内在的思想逻辑、科学评价了人本主义心... 车文博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理论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史家。20世纪末期,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深刻剖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元理论及其内在的思想逻辑、科学评价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与缺陷、客观探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未来走向及其发展趋势、独到阐释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的影响、准确分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车文博先生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心理学 成果 贡献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谦卑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候亮 刘光建 +1 位作者 吴伟 丁桂凤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5-682,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谦卑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以及主动人格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2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谦卑行为显著正向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谦卑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以及主动人格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2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谦卑行为显著正向预测其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2)心理可得性在大学生谦卑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主动人格调节了心理可得性在谦卑行为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相对于主动人格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中介效应仅在主动人格水平较低的大学生中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心理可得性 谦卑行为 主动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动机测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一萱 杨婷 +2 位作者 高冬东 朱廷劭 刘天俐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0,共10页
生育动机指由个体生育(或不生育)的需要所引发的,维持和导向个体生育(或不生育)行为的内部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决策中的自我选择成分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中国的低生育率问题,有必要考察和评估作为生育行为心理动力的生... 生育动机指由个体生育(或不生育)的需要所引发的,维持和导向个体生育(或不生育)行为的内部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决策中的自我选择成分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中国的低生育率问题,有必要考察和评估作为生育行为心理动力的生育动机,而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是深入广泛地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外针对生育动机量表的开发已有一定的积累,而国内生育动机量表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梳理当前国外测量生育动机的工具,总结国外生育动机测量的发展及特点,并简要介绍国内生育动机测量研究的现状,为国内本土化生育动机量表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动机 量表 生育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育倦怠的定义和测量及相关因素(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永鑫 张曼婷 王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养育倦怠是指由于父母角色和长期的育儿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负性症状,如与父母角色相关的耗竭感、与子女保持情感距离等。本文对截止到2023年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养育倦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围绕养育倦怠定义及测量、前因变量、后果变量... 养育倦怠是指由于父母角色和长期的育儿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负性症状,如与父母角色相关的耗竭感、与子女保持情感距离等。本文对截止到2023年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养育倦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围绕养育倦怠定义及测量、前因变量、后果变量进行综述。结果表明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及家庭因素均能影响父母的养育倦怠,养育倦怠的后果主要反映在养育者和养育对象上。养育倦怠的发生率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目前对于养育倦怠的干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应充分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在养育倦怠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积极开展养育倦怠的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育倦怠 前因变量 后果变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动机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14
作者 刘天俐 董一萱 +5 位作者 杨婷 叶兆辉 杨帆 张雨琪 黄博文 朱廷劭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4,共11页
编制适用于当代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动机量表,以推动生育动机研究的发展。综合运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认知访谈等方法编制量表题项,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线上调查2000名18~40岁的育龄男女,使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计算克伦巴赫阿尔法... 编制适用于当代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动机量表,以推动生育动机研究的发展。综合运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认知访谈等方法编制量表题项,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线上调查2000名18~40岁的育龄男女,使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计算克伦巴赫阿尔法等方法检验量表的信效度。新编制的生育动机量表分为积极生育动机和消极生育动机两个亚量表。积极生育动机量表18题,涵盖追求渴望和习俗规范两个维度,克伦巴赫阿尔法值为0.94,得分与生育意愿显著正相关。消极生育动机量表13题,涵盖情感社会和躯体物质两个维度,克伦巴赫阿尔法值为0.91,得分与生育意愿显著负相关。新编制的生育动机量表适用于测量我国育龄人群的生育动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动机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 被引量:36
15
作者 曾小娟 蒋浩 李永鑫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47-950,共4页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考察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1~17岁初中生411人,采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15分为有心理...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考察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1~17岁初中生411人,采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15分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自我心理弹性量表(ERS)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S)分别评定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结果:411名留守初中生中存在心理健康倾向者120人(29.2%).本组留守初中生GHQ-12得分为(13.1±4.9)分,ERS平均得分为(2.8±0.4)分,CSS平均得分为(3.4±0.6)分;GHQ-12得分与ERS得分、CSS得分均呈负相关(r=-0.41,-0.67,均P<0.01),ERS得分与CSS得分呈正相关(r=0.42,P<0.01).ERS得分能够正向预测CSS得分(β=0.41,P<0.01),且负向预测GHQ-12得分(β=-0.15,P<0.01),CSS得分在ERS得分和GHQ-12得分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63).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核心自我评价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初中生 心理弹性 核心自我评价 心理健康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狱警察心理脱离在工作倦怠与生活满意度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明辉 陈萍 +1 位作者 李苏蓉 高冬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考察监狱警察工作倦怠与其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心理脱离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省内5所监狱的监狱警察253人(男186人,女67人),使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分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生活满意度量表(... 目的:考察监狱警察工作倦怠与其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心理脱离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省内5所监狱的监狱警察253人(男186人,女67人),使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分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心理脱离问卷(PDQ)进行调查。结果:监狱警察MBI-GS总分及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得分与SWLS得分均呈负相关(r=-0.41、-0.38、-0.36、-0.21,均P<0.001);PDQ得分与MBI-GS总分及情绪衰竭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21、-0.31,均P<0.001),而与SWLS得分正相关(r=0.22,P<0.001)。心理脱离在工作倦怠和生活满意度中起调节作用(β=0.58,P<0.001)。结论:工作倦怠可能会降低监狱警察生活满意度,心理脱离可以调节工作倦怠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警察 工作倦怠 生活满意度 心理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司不当督导与下属绩效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策略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丁桂凤 古茜茜 +1 位作者 朱滢莹 刘建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7-1354,共8页
不当督导与绩效行为的关系是组织行为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问题。本研究拟以情绪事件理论、替代侵犯理论、归因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投射测验、情景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愤怒、羞愧、职场中的他人行为及自我归因在不当督导和... 不当督导与绩效行为的关系是组织行为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问题。本研究拟以情绪事件理论、替代侵犯理论、归因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投射测验、情景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愤怒、羞愧、职场中的他人行为及自我归因在不当督导和绩效行为之间的作用,揭示其非线性的作用机制,丰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本研究借鉴情绪调节理论及方法,寻求有效的不当督导干预策略,以期指导员工走出不当督导-消极情绪-不良绩效行为恶性循环的泥沼,同时也检验本研究关于不当督导和绩效行为理论模型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当督导 羞愧 愤怒 绩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与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多重中介效应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晓玉 赵申苒 +1 位作者 高昂 高冬东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8-414,432,共8页
差序式领导是一种根植于中国文化背景的领导理论,由于其贴近中国组织情境,具有较强的本土契合性而引起关注。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有效问卷511份,构建了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多重中介模型,考察了组织承诺和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中介效... 差序式领导是一种根植于中国文化背景的领导理论,由于其贴近中国组织情境,具有较强的本土契合性而引起关注。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有效问卷511份,构建了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多重中介模型,考察了组织承诺和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差序式领导对建言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组织承诺、内部人身份认知在差序式领导和建言行为之间分别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当组织承诺和内部人身份认知以并式组合加入时,两者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两者之间的间接效应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式领导 建言行为 组织承诺 内部人身份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工作场所中的欺负行为及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永鑫 张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5-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场所中欺负行为的现状及其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河南省3个地市5家医院共计321名护士,用负性行为问卷、中式工作倦怠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受试(n=261...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场所中欺负行为的现状及其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河南省3个地市5家医院共计321名护士,用负性行为问卷、中式工作倦怠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受试(n=261)在负性行为问卷中的最高分为119,最低分为31,平均分为47.4;不同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称护士的负性行为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欺负与工作倦怠问卷的耗竭、人格解体维度呈正相关(r=0.42,0.19;均P<0.01)),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r=-0.40,P<0.01),与健康呈正相关(r=0.33,P<0.01)。③在欺负与健康之间存在5条路径,即欺负→健康;欺负→工作满意度→健康;欺负→耗竭→健康;欺负→耗竭→工作满意感→健康;欺负→耗竭→成就感降低→健康。结论:护士工作场所中存在着欺负行为,欺负行为会影响护士的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并最终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负 工作倦怠 工作满意度 健康 护士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0
20
作者 李宗波 王婷婷 +1 位作者 梁音 王明辉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2-568,共7页
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手机依赖量表、社交焦虑量表(IAS)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江苏高校大学生进行施测,收回有效问卷598份。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手机依赖在... 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手机依赖量表、社交焦虑量表(IAS)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江苏高校大学生进行施测,收回有效问卷598份。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社交焦虑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且社交焦虑在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由此可见,手机依赖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降低,而且也能够通过导致社交焦虑进一步影响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主观幸福感 社交焦虑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