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水剂改性固废基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凤利 侯孔超 +2 位作者 刘俊华 郭北方 李强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9-5176,共8页
以花岗岩石粉、黄河特细砂为硅质材料,以电石渣为钙质材料,以聚羧酸减水剂为改性剂,制备固废基蒸压加气混凝土(AAC)。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对AAC料浆流动性、发气过程、抗压强度、干密度、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水剂掺... 以花岗岩石粉、黄河特细砂为硅质材料,以电石渣为钙质材料,以聚羧酸减水剂为改性剂,制备固废基蒸压加气混凝土(AAC)。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对AAC料浆流动性、发气过程、抗压强度、干密度、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水剂掺量由0.15%增大到0.30%,料浆初始流动度、发气速率、发气量和孔隙率逐渐增大,制品抗压强度和干密度逐渐降低。减水剂掺量为0.25时,料浆初始流动性270 mm,发气量208 mL,孔隙率82.54%,抗压强度2.9 MPa,干密度509 kg/m^(3),AAC综合性能最优。减水剂掺量大于0.2%时,2 mm以上的大孔基本消失,孔隙率和孔壁无害孔含量对AAC抗压强度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石粉 电石渣 蒸压加气混凝土 聚羧酸减水剂 物理力学性能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癸酸-硬脂酸/有机膨胀蛭石相变蓄热砂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凤利 胡国峰 +3 位作者 刘俊华 周亚超 朱教群 马保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07-5012,共6页
以癸酸-硬脂酸(CA-SA)为相变材料,以通过硬脂酸钠(NaSt)疏水改性得到的有机膨胀蛭石(OEV)为支撑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定形相变材料(OEV/CA-SA)。将OEV/CA-SA掺入石膏基体中制备相变蓄热砂浆。结果表明,OEV/CA-SA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 以癸酸-硬脂酸(CA-SA)为相变材料,以通过硬脂酸钠(NaSt)疏水改性得到的有机膨胀蛭石(OEV)为支撑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定形相变材料(OEV/CA-SA)。将OEV/CA-SA掺入石膏基体中制备相变蓄热砂浆。结果表明,OEV/CA-SA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分别为21.48℃、61.65 J/g。100次热循环后,OEV/CA-SA热稳定性良好。随着OEV/CA-SA掺量的增加,相变蓄热砂浆的相变潜热逐渐增加,抗压强度不断降低。OEV/CA-SA掺量为10%时相变蓄热砂浆综合性能最佳,其相变温度为20.37℃,相变潜热为7.95 J/g,28 d绝干和饱水抗压强度分别为7.2、3.9 MPa,软化系数为0.54,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水性能和蓄热调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膨胀蛭石 定形相变材料 石膏 相变蓄热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改性EPS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凤利 韦凯言 +3 位作者 杨飞华 马保国 战佳宇 李沙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055-12060,共6页
以再生EPS颗粒作为轻骨料,制备出EPS轻质混凝土,选用聚乙烯醇纤维(PVA)作为改性材料,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PVA体积掺量对EPS混凝土的流动度、吸水率、力学性能、导热系数、干缩以及抗冻性的影响,探讨其改性机理。结果表明,PVA的掺入使EPS... 以再生EPS颗粒作为轻骨料,制备出EPS轻质混凝土,选用聚乙烯醇纤维(PVA)作为改性材料,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PVA体积掺量对EPS混凝土的流动度、吸水率、力学性能、导热系数、干缩以及抗冻性的影响,探讨其改性机理。结果表明,PVA的掺入使EPS混凝土流动度持续降低,但对容重影响不大。与空白样相比,当PVA掺量为0.8%时,吸水率降低了27.7%;28 d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升了18.5%、57.1%和50%;在掺量不超过1.2%范围内,拉压比持续增大,PVA对EPS混凝土的抗裂增韧作用显著。其导热系数逐渐降低,混凝土保温隔热性提高。综合PVA对EPS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确定最佳掺量为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EPS混凝土 拉压比 干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 被引量:3
4
作者 田青 张苗 +2 位作者 蔡基伟 袁玉卿 邓德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2-1727,共6页
为建立高强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不同配合比的CA砂浆进行了应力-应变压缩试验,研究了砂灰比(mS/mC)对CA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推导了CA砂浆抗压强度与组成配比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m... 为建立高强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不同配合比的CA砂浆进行了应力-应变压缩试验,研究了砂灰比(mS/mC)对CA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推导了CA砂浆抗压强度与组成配比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mS/mC范围内,砂对CA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CA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沥青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与砂的界面性能;依据水泥基材料的细观力学理论,建立了CA砂浆抗压强度与配合比参数的数学模型,经与相关文献中的数据进行验证,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抗压强度 砂灰比 配合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平面问题简化人工边界侧向宽度设置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董正方 朱红云 +1 位作者 闫超 郑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8-224,共7页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工边界的处理。为了简化计算,从理论上分析了平面问题侧向边界采用竖向约束、水平自由的合理性,并且为了研究侧向边界宽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通过典型案例,采用动力时程法分析了在地震荷载下...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工边界的处理。为了简化计算,从理论上分析了平面问题侧向边界采用竖向约束、水平自由的合理性,并且为了研究侧向边界宽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通过典型案例,采用动力时程法分析了在地震荷载下土体阻尼比、结构尺度、地震波特性、土体非线性等对边界宽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土体阻尼比和土体非线性对边界宽度具有类似的影响,土体阻尼比越大、非线性程度越高所需的侧向边界宽度越小,但阻尼比超过一定值、非线性达到一定程度后,对侧向边界宽度的影响并不明显;结构尺度对边界宽度有影响,结构尺度越大所需边界宽度越宽;地震波的频谱特性和持续时间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边界 地下结构 数值方法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峰值应变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青 张苗 +2 位作者 蔡基伟 袁玉卿 邓德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49-2353,共5页
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不同配合比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结构组成对CA砂浆峰值应变的影响,并进一步建立了峰值应变与抗压强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峰值应变随A/C、W/C的减小而减小,A/C的变化改变了CA砂... 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不同配合比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结构组成对CA砂浆峰值应变的影响,并进一步建立了峰值应变与抗压强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峰值应变随A/C、W/C的减小而减小,A/C的变化改变了CA砂浆的结构特性,W/C的不同则影响了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CA砂浆的峰值应变与抗压强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且符合林大炎方程,结合峰值应变的理论计算及CA砂浆充填层的实际受力状态,估算了充填层发生伤损破坏时的几何尺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峰值应变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董正方 张继康 +1 位作者 蔡宝占 尹俊红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5-132,共8页
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的抗震变形性能限值是个重要指标。采用盾构区间隧道为原型,设计1/20的相似模型,考虑管片接头以及土体-结构相互作用,采用隧道结构加载试验系统,对盾构管片结构在不同的拼装方式和埋深下的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得... 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的抗震变形性能限值是个重要指标。采用盾构区间隧道为原型,设计1/20的相似模型,考虑管片接头以及土体-结构相互作用,采用隧道结构加载试验系统,对盾构管片结构在不同的拼装方式和埋深下的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得了管片环的内力和位移。通过对6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结论:埋深和拼装方式对盾构隧道结构变形有影响,对通缝结构的影响大于错缝结构;弹塑性分界点直径变形率限值,对通缝结构为0.56‰~1.00‰,对错缝结构为0.42‰~1.09‰;临界失稳点直径变形率限值,对通缝结构为16.87‰~21.44‰,对错缝结构为15.22‰~1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直径变形率 模型试验 盾构隧道 拼装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硫铝酸盐水泥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周铉棠 戴绍斌 +3 位作者 马保国 刘凤利 李正学 张婷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96,共5页
基于响应面法对硫铝酸盐水泥-普硅水泥-粉煤灰-硅灰四元体系进行试验设计,分别以凝结时间、3 d抗压强度及28 d抗压强度为响应值,探究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硅灰部分替代硫铝酸盐水泥时体系凝结时间、3、28 d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四... 基于响应面法对硫铝酸盐水泥-普硅水泥-粉煤灰-硅灰四元体系进行试验设计,分别以凝结时间、3 d抗压强度及28 d抗压强度为响应值,探究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硅灰部分替代硫铝酸盐水泥时体系凝结时间、3、28 d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四元体系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3 d抗压强度优良的同时,28 d抗压强度最佳的各因素最佳水平为:普通硅酸盐水泥5%,粉煤灰5%,硅灰6%。响应曲面分析法可以对硫铝酸盐水泥基胶凝材料配合比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矿物改性剂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