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什拉物质想象论观照下的水仙文学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璟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在文学中,水仙的足迹是世界性的,水仙的含义不断增生。以巴什拉物质想象论透视这一现象,可以发现,与传统理性主义观念相反,作为物质的水仙构成了人之想象的始基;想象对物质的回应呈现了物质的主体性;想象与物质是不断唤醒与生发的动态... 在文学中,水仙的足迹是世界性的,水仙的含义不断增生。以巴什拉物质想象论透视这一现象,可以发现,与传统理性主义观念相反,作为物质的水仙构成了人之想象的始基;想象对物质的回应呈现了物质的主体性;想象与物质是不断唤醒与生发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水仙文学是人与物的深度互相创生的结果:想象创造人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斯东 巴什拉 物质 想象 水仙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尔斯的生态伦理意识——200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回声制造者》评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薛玉凤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回声制造者》(2006)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后现代派小说的后起之秀理查德.鲍尔斯的第九本小说,作品问世后立即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赢得广泛好评。与鲍尔斯的前几部作品一样,《回声制造者》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信息小说,更是... 《回声制造者》(2006)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后现代派小说的后起之秀理查德.鲍尔斯的第九本小说,作品问世后立即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赢得广泛好评。与鲍尔斯的前几部作品一样,《回声制造者》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信息小说,更是一部名符其实的生态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利用后现代互文手法,大量引用《沙乡年鉴》、《豪旅》等生态伦理学名著,借用利奥波德等生态伦理学家的理论,通过故事的形式形象地传达自己的生态伦理意识与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小说显得尤其耐人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尔斯 《回声制造者》 生态伦理意识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斯顿小说中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9-202,共4页
在《约拿的葫芦蔓》和《他们眼望上苍》中,非裔美国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明、复杂完整、真实可信的黑人形象,演绎了其文化相对主义思想。通过反类型化人物塑造,赫斯顿试图矫正黑人在白人主流话语中被扭曲了的形象,... 在《约拿的葫芦蔓》和《他们眼望上苍》中,非裔美国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明、复杂完整、真实可信的黑人形象,演绎了其文化相对主义思想。通过反类型化人物塑造,赫斯顿试图矫正黑人在白人主流话语中被扭曲了的形象,展示黑人自然而真实的人性,颠覆白人话语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拉·尼尔·赫斯顿 《约拿的葫芦蔓》 《他们眼望上苍》 文化相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怨感伤与文人式欲望叙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璟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0-193,共4页
东西方幽怨感伤的文艺传统实际上是一种隐蔽的文人式欲望叙事:欲望与自我抑制深深潜伏在幽怨感伤的文人审美、表达的温和外表之下,在岁月流逝与因因相习中,也已成为知识分子群体一种不自觉的处世态度、审美类型、表达模式与掩饰方式。
关键词 幽怨感伤 文人艺术家 “文人式” 欲望 自我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藉中国古典美学试析《黑暗之心》中言、意、象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璟慧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50,共4页
以中国古典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黑暗之心》文本中"言"、"意"、"象"的关系。言、意、象三者不是静态意义上的结构,而是动态情势下的构造。由于这一过程的精神性质即是指向人的意识审美要求,研究它们之间... 以中国古典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黑暗之心》文本中"言"、"意"、"象"的关系。言、意、象三者不是静态意义上的结构,而是动态情势下的构造。由于这一过程的精神性质即是指向人的意识审美要求,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握小说文本的艺术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黑暗之心》 中国古典美学 艺术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诗”与“真”
6
作者 焦小婷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6,共6页
美国当代黑人女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传记黑人民众之魂灵,述写黑人民族之丰碑;既张扬了"史"的真实,又弥漫着"文"的色彩。作者以历史事实基建传记事实,用叙事的真实强化着文学的真实。在诗与真的互沟与时空交错中... 美国当代黑人女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传记黑人民众之魂灵,述写黑人民族之丰碑;既张扬了"史"的真实,又弥漫着"文"的色彩。作者以历史事实基建传记事实,用叙事的真实强化着文学的真实。在诗与真的互沟与时空交错中,杂然纷呈着美国黑人的血泪史、奋斗史和精神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传记事实 历史史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