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境情绪反应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
作者 孙枭雄 房紫如 +3 位作者 王敬之 孙晓芳 王海播 张红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97-2604,共8页
目的:汉化情境情绪反应量表(ERES),并在护理实习生中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对ERES进行直译和回译,经原作者审核、文化调试和预调查形成ERES中文测试版。2024年4月—7月,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758名护理实... 目的:汉化情境情绪反应量表(ERES),并在护理实习生中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对ERES进行直译和回译,经原作者审核、文化调试和预调查形成ERES中文测试版。2024年4月—7月,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758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ERES包括4个维度,共29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0,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0~0.967;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96,重测信度为0.874;该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26;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268%;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指标良好。结论:中文版ERE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较为全面地评价护理实习生在面对护患冲突情境领域下的情绪反应能力水平,为管理者制订培训计划及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实习生 情绪能力 信度 效度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 2.0环境下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庄会彬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9,共8页
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Web 2.0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原因,我们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大学生信息技术现状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来自国内六所高校(东部地区四所,西部地区两所),共608名大学生参与。通... 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Web 2.0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原因,我们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大学生信息技术现状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来自国内六所高校(东部地区四所,西部地区两所),共608名大学生参与。通过运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访谈进行讨论,结果发现,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信息时代的语言,但信息技术总体水平仍处于中等偏上,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原生代。大学生认可信息技术在学习和未来发展中的作用,也乐意使用信息技术,但囿于环境和设备的局限,有些信息技术技能仍未熟练掌握,如连接计算机周边设备(打印机、扩音器等),使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以及盲打等。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内部因素关系分析还发现,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焦虑程度与其技术水平有关。文章最后提出要改善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现状,尚需社会和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2 0 中国大学生 信息技术 数字原生代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现当代翻译家群体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泽权 郭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3-29,共17页
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省,与国家一同经历了20世纪的波澜壮阔,这非凡的岁月造就了160位翻译家,他们在多个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本研究爬梳了他们的生平及译著史料,结合翻译研究的“外部史”,考察他们的群体特征及其与河南这片热土的关系,... 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省,与国家一同经历了20世纪的波澜壮阔,这非凡的岁月造就了160位翻译家,他们在多个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本研究爬梳了他们的生平及译著史料,结合翻译研究的“外部史”,考察他们的群体特征及其与河南这片热土的关系,探究这一群体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及动因。本研究通过客观评价河南现当代翻译家群体的历史贡献和地位,激发更多的译者继承其未竟的事业,为区域翻译家和外语人才培养研究以及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翻译家 群体特征 社会历史动因 区域翻译家 外语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能力教育
4
作者 张晓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信息能力 信息源 信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我和语言学研究创新——在21世纪外语教学改革与语言学理论研讨会暨第八届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年会上的主题发言
5
作者 徐盛桓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6期3-7,共5页
近年来。我国外语界的语言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感创新不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问题的意识不强,转换研究范式的意识也比较淡薄。为此要强化问题意识,强化范式转换意识。
关键词 创新 问题意识 范式转换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结式重动句的建构及其认知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翠英 李福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3,共9页
动结式重动句的句法结构可表征为SVOVR(O’),本文从事件融合理论入手对动结式重动句的建构及其认知机制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该句式对动宾结构中的宾语限制较少,动结式以强动结式为主,这些限制条件对动结式重动句的形成具有预测作用。该... 动结式重动句的句法结构可表征为SVOVR(O’),本文从事件融合理论入手对动结式重动句的建构及其认知机制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该句式对动宾结构中的宾语限制较少,动结式以强动结式为主,这些限制条件对动结式重动句的形成具有预测作用。该句式事件融合程度低,事件语义关系较弱,表现为“典型因果关系—非典型因果关系—主观因果关系—主观结果”的连续统,也可概括为“客观—主观”连续统。动结式重动句的认知机制是事件融合,其操作过程主要体现在V的复现,O’的存在,VO和VR的共现,非预期义四个方面。同时,“动作对象”和“受影响角色”相分离是动结式重动句的本质特征;“V的复现”可增补为事件融合理论的一个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重动句 事件融合 建构 认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司不当督导与下属绩效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丁桂凤 古茜茜 +1 位作者 朱滢莹 刘建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7-1354,共8页
不当督导与绩效行为的关系是组织行为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问题。本研究拟以情绪事件理论、替代侵犯理论、归因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投射测验、情景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愤怒、羞愧、职场中的他人行为及自我归因在不当督导和... 不当督导与绩效行为的关系是组织行为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问题。本研究拟以情绪事件理论、替代侵犯理论、归因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投射测验、情景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愤怒、羞愧、职场中的他人行为及自我归因在不当督导和绩效行为之间的作用,揭示其非线性的作用机制,丰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本研究借鉴情绪调节理论及方法,寻求有效的不当督导干预策略,以期指导员工走出不当督导-消极情绪-不良绩效行为恶性循环的泥沼,同时也检验本研究关于不当督导和绩效行为理论模型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当督导 羞愧 愤怒 绩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典型智库的“一带一路”话语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视角 被引量:11
8
作者 丁立 刘泽权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110,81,共10页
[目的/意义]外国智库的“一带一路”话语反映了其对该倡议的认知与态度,分析相关话语可为中国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外交流奠定基础,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为代表自建... [目的/意义]外国智库的“一带一路”话语反映了其对该倡议的认知与态度,分析相关话语可为中国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外交流奠定基础,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为代表自建“一带一路”智库话语语料库,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语料库辅助话语分析法,对比考察二者“一带一路”话语的主要议题和对华态度立场。[结果/结论]发现美智库关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非合作及所谓的债务问题,将中国视为“图谋不轨”的竞争对手;英智库则聚焦人民币国际化等议题,总体看好“一带一路”发展前景,认为中国是亲善友好的合作伙伴。同时,通过追溯近年来我国与美、英关系发展趋势,两国高层领导公开发表的相关言论,发现智库话语与外交话语呈现协同一致性,证明两智库与所在国政府在相关议题上形成了认知与决策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智库 美国 英国 批评话语分析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明喻的恰当性-规约度-熟悉度多维择选实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鑫 孙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7,共8页
本文选取32对隐/明喻对作为刺激语料,采用隐喻和明喻A is/are (like) B的最基本形式,分别探讨了恰当性、规约度以及熟悉度对隐/明喻选择倾向的影响。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请受试对隐/明喻的选择偏好进行等级评定。通过对所收集数据展开... 本文选取32对隐/明喻对作为刺激语料,采用隐喻和明喻A is/are (like) B的最基本形式,分别探讨了恰当性、规约度以及熟悉度对隐/明喻选择倾向的影响。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请受试对隐/明喻的选择偏好进行等级评定。通过对所收集数据展开相关性分析,笔者发现恰当性和熟悉度对其施加决定性影响而规约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恰当性越高,越偏好隐喻表达;恰当性越低,越偏好明喻表达。同样,熟悉度越高,越偏好隐喻表达;熟悉度越低,越偏好明喻表达。随后的回归和共性分析表明:尽管恰当性和熟悉度均为隐/明喻选择的关键性因素,但熟悉度的预测力更强。由此推论,是熟悉度而不是恰当性成为决定隐/明喻选择的最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当性 规约度 熟悉度 选择偏好 等级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韵律促发下的重新分析——论离合词的产生机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梅 庄会彬 冯胜利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70,共13页
离合词由"合"到"离"的过程,从严格的句法分析上看,经历的是"双音词→双音短语→扩展的短语(离析结构)"。其中,"双音词→双音短语"是由韵律促发产生的重新分析;"双音短语→扩展的短语(离... 离合词由"合"到"离"的过程,从严格的句法分析上看,经历的是"双音词→双音短语→扩展的短语(离析结构)"。其中,"双音词→双音短语"是由韵律促发产生的重新分析;"双音短语→扩展的短语(离析结构)"是为凸显核心重音而进行的句法运作。在韵律层上,该运作过程是:右重(等重)双音韵律词(Prosodic Word)负载核心重音,然后扩大为同样承载核心重音的韵律短语(Prosodic Phrase)。主要证据有二:1)汉语离合词的"离"只在句末发生;所处句法位置一直与核心重音范域对应。2)离合词为抑扬格,与汉语核心重音的轻重节律一致。从这个角度说,离合词的"离"是为扩大核心重音而采用的一种句法手段。离合词是一类可以经由重新分析变成短语的复合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词 核心重音 重新分析 韵律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国土资源政策体系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世全 李汉敏 +2 位作者 张霭丽 杨书国 郭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7,共6页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河南省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契机,立足省情,借鉴其他区域国土资源政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现有土地矿产政策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国土资源因素,探索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河南省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契机,立足省情,借鉴其他区域国土资源政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现有土地矿产政策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国土资源因素,探索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保障问题,提出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土资源政策框架支撑体系,阐述其基本思路、总体要求和土地、矿产政策体系设计,同时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土地调控差别化政策、人地挂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国土资源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三化协调 人地挂钩 政策体系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关联论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盛桓 王艳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17,71,共16页
情境关联论是在认知科学的大背景下,通过研究语言运用智能体的“人”同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探究人如何利用情境关联这一认知手段来获得对词语运用的表达与理解。情境关联论对“情境”的“关联”有自己的定义,即把情境关联定义为“事态... 情境关联论是在认知科学的大背景下,通过研究语言运用智能体的“人”同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探究人如何利用情境关联这一认知手段来获得对词语运用的表达与理解。情境关联论对“情境”的“关联”有自己的定义,即把情境关联定义为“事态+感受”。粗略地说,事态即为“境”,认知主体在此“境”中所生发出的感受为“情”,“境”与“情”是相关联的;“情”自“境”出,“境”以析“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关联论 事态 感受 表达与理解 认知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喻为什么可能——“转喻与逻辑”研究之二:“内涵外延传承”说对转喻的解释 被引量:75
13
作者 徐盛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69-77,共9页
转喻是在表达中借一事物指代另一事物,而这两事物应具有部分-整体或在同一整体内部分-部分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将转喻所涉及的两事物的指代通常称作"映射"(mapping),本文将这种现象看作是这两事物间的内涵和外延的传承。这一... 转喻是在表达中借一事物指代另一事物,而这两事物应具有部分-整体或在同一整体内部分-部分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将转喻所涉及的两事物的指代通常称作"映射"(mapping),本文将这种现象看作是这两事物间的内涵和外延的传承。这一分析也许还可能扩展到对隐喻的映射作出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类层级结构 内涵和外延的传承 可能世界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山之石:从陌生化到前景化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吴显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陌生化和前景化作为分属两个不同理论流派的重要术语,二者之间有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它们既有相同之处,更有本质之别。从语言层面上来看,陌生化主要关注违背语言常规的"失协突出",而前景化既重视"失协突出",又关... 陌生化和前景化作为分属两个不同理论流派的重要术语,二者之间有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它们既有相同之处,更有本质之别。从语言层面上来看,陌生化主要关注违背语言常规的"失协突出",而前景化既重视"失协突出",又关注因过分遵守语言常规而产生的"失衡突出",更为重要的是,它强调只有那些"有动因突出的"语言特征才具有文体价值,因此后者更为系统、全面,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经过这样的梳理和阐释,文体学界对陌生化和前景化存在的模糊认识就逐渐得到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前景化 失协突出 失衡突出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补旁格范式”为什么可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盛桓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496,共12页
"主动补旁格范式"是非正则主语范畴的一个小类。尽管专门对主动补旁格范式机理的研究不多见,但对非正则主语范畴已有不少描写性研究,指出其主语施事特征弱化、虚化、异化,许多句子主语具有"非人称"特征,造成句法行... "主动补旁格范式"是非正则主语范畴的一个小类。尽管专门对主动补旁格范式机理的研究不多见,但对非正则主语范畴已有不少描写性研究,指出其主语施事特征弱化、虚化、异化,许多句子主语具有"非人称"特征,造成句法行为异常。许多研究对这些结构上的特征用"语用因素"来作出解释,认为这是以语用为主导的现象,占优势的语用关系弱化了句法——语义关系,但揭示该范式形成过程机理的研究阙如。研究发现,要弄清楚旁格范式——主动补旁格范式也包括在内——的形成,弄清楚旁格主语为什么可能是一个关键。本研究希望以这类非正则主语句为例,从心智哲学视角出发,用动态的意识活动过程进行分析,解释这类旁格句的非正则主语为什么可能、又是如何实现的,用抽象的心智层面共性来解释该类范式的构成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补”旁格范式 动态意识活动 意象 意向性 用例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依存联结:英语轭式搭配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牛保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认为:(1)轭式搭配中支配词与被支配词之间的搭配是以支配词为依存成分、被支配词为自主成分,通过支配词凸显的次结构和被支配词凸显的语义侧面之间的阐释和被阐释关系实现的。(2)轭式搭配的语义生成和联结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渐进的... 本文认为:(1)轭式搭配中支配词与被支配词之间的搭配是以支配词为依存成分、被支配词为自主成分,通过支配词凸显的次结构和被支配词凸显的语义侧面之间的阐释和被阐释关系实现的。(2)轭式搭配的语义生成和联结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渐进的、层级性的过程。这一复杂的合成结构代表着轭式搭配的主要语义内容。(3)"轭式"搭配实际上就是同一个依存成分(支配词)凸显了两个同类型的图式性的次结构,如界标或射体。这两个同类型的图式性的次结构得到不同的自主成分(被支配词)的阐释,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4)自主/依存联结是英语轭式搭配语义的生成机制和联结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轭式搭配 自主/依存联结 语义侧面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语为什么可能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盛桓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语言学家对汉语成语做了很多研究,但有些现象尚待解释,主要是成语的语言结构为什么可能以及成语的语义加工是如何进行的。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结构是象征性的这一原理,提出构成成语的那几个字本质上是象征该成语的成语义的符号,... 语言学家对汉语成语做了很多研究,但有些现象尚待解释,主要是成语的语言结构为什么可能以及成语的语义加工是如何进行的。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结构是象征性的这一原理,提出构成成语的那几个字本质上是象征该成语的成语义的符号,而作为成语的语义加工过程,多数成语的成语义是通过表达成语义的话语(设为p)同概括出该成语的原文的话语(设为q)建立起"p蕴涵q"的关系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成语 结构 语义加工 象征符号 语义蕴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as”构式形成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淑静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23,共6页
“As...as”构式是表示同等比较的构式,典型的构式义是表等同的比较。但是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如比较中的对比、递进、转折和条件等,都可以进入此构式。本文以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关系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为何不同的语义关系可以进入“as..... “As...as”构式是表示同等比较的构式,典型的构式义是表等同的比较。但是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如比较中的对比、递进、转折和条件等,都可以进入此构式。本文以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关系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为何不同的语义关系可以进入“as...as”构式,即这一构式形成的机理。研究表明,相邻/相似的关系是构成“as...as”构式的深层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as”构式 形成机理 心理模型 相邻/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与补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 被引量:45
19
作者 徐盛桓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汉语的成语具有不完备性,要据其显性表述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对显性表述进行补足或阐释。这样的常规关系可从相邻性和相似性来认定,可利用相邻性和相似性说明成语的形成机理。篇幅关系,本文只涉及相邻性,提出成语形成/理解的相邻性推理规... 汉语的成语具有不完备性,要据其显性表述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对显性表述进行补足或阐释。这样的常规关系可从相邻性和相似性来认定,可利用相邻性和相似性说明成语的形成机理。篇幅关系,本文只涉及相邻性,提出成语形成/理解的相邻性推理规则“在成语A中出现x,如果在过去一语境中x曾同y相邻,则可能A:x→A:(x)y”,以及与此相关的三条引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形成机理 相邻性 推理规则 思想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 被引量:71
20
作者 徐盛桓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5,共6页
用心智哲学的观点研究语言是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图简述心智哲学的发展,说明心智哲学同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关系,从而对用心智哲学的观点研究语言作出恰当的定位,并初步从思维、感受质、意向性这三个方面为例,说明心智哲学的观点在语... 用心智哲学的观点研究语言是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图简述心智哲学的发展,说明心智哲学同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关系,从而对用心智哲学的观点研究语言作出恰当的定位,并初步从思维、感受质、意向性这三个方面为例,说明心智哲学的观点在语言研究中可能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哲学 语言研究 心理语言 感受质 意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