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抽象性位移事件及其汉语编码的认知阐释
- 1
-
-
作者
张克定
-
机构
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外语学院
-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0-19,111,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的认知研究”(16BYY005)。
-
文摘
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不仅有能力识解出抽象性位移事件,而且有能力将其编码为特定的语言结构并用于交际。作为一种特殊的位移事件,抽象性位移事件的形成是有认知理据的,这一认知理据就是抽象实体的可动化机制。该机制有其自身的认知特性,其使用会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编码抽象性位移事件的语言表达式可以叫作抽象性空间位移关系构式。汉语抽象性空间位移关系构式的构成既要受到整体性限制条件的制约,又要受到局部性限制条件的制约。
-
关键词
抽象性位移事件
编码
汉语抽象性空间位移关系构式
认知机制
限制条件
-
Keywords
abstract motion event
encoding
Chinese 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 of abstract motion
cognitive mechanism
constraints
-
分类号
H0-06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认知语法中识解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克定
-
机构
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外语学院
-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0-20,110,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的认知研究”(16BYY005)
-
文摘
识解是认知语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指的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以不同方式来构想和描述同一情景的认知能力,包括选择、凸显、视角、动态性和想象力五个维度,每一维度又有若干次维度。识解及其维度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但识解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探究。研究发现,识解实际上要涉及三个要素,即人、现实和语言。在这三个要素中,人是进行识解的主体,现实是人识解的客体,语言是人用以表达其识解结果的工具。人这一主体对现实情境所作出的任何识解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印记。任何识解都是对某一特定情景的识解,都要基于现实中的特定情境。因此,人对情景的识解也会受到情景本身的影响,故人对情景的识解也不无明显的客观性印记。总之,识解既包含主观性,也包含客观性。
-
关键词
认知语法
识解
维度
主观性
客观性
-
Keywords
Cognitive Grammar
construal
dimension
subjectivity
objectivity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