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墨家道德话语的论证模式
- 1
-
-
作者
郭桥
-
机构
河南大学哲学互鉴与中国话语建构研究中心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0,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传播学视域下的近现代汉传因明复兴研究”(21BZX10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墨家学派创造的道德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论证特色。分析《墨子·兼爱》《墨子·非攻》等文献可以发现,“诉诸权威”“诉诸假设”和“诉诸比较”这三类论证模式贯穿墨家伦理思想,奠定了该学派道德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架构。三类论证模式的揭示,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以“兼爱”为核心的墨家伦理主张提供了方法论维度。而且,中国古代学术界的道德语言“具有思想性深刻和理论性强的特点”,这一关于中国道德语言的断言亦于此获得论证性维度的佐证。
-
关键词
墨子
道德话语
论证模式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二程阐发“中庸”的伦理学意义及其启示
- 2
-
-
作者
赵清文
-
机构
河南大学哲学互鉴与中国话语建构研究中心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
基金
河南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课题重点项目“宋代洛学核心思想及其传承发展研究”(2023-WHZX-3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为了将“天理”与人类现实生活在理论上沟通起来,二程突出了“中庸”在其思想中的地位。他们认为,“中庸”所强调的,是与“理”或“道”相符合的“中”所具有的不可变易性。同“天理”相比,“中庸”是一个侧重实践论方面的概念,它的重点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对行为的正当性进行判断的原则或标准。恪守中庸,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坚定地“遵道而行”,同时,还要求主体兼顾“道”或“理”的普遍性与具体生活情境的特殊性。通过对“中庸”之义的阐发,二程的理学伦理思想成为一个既具有坚实的理论根据,又关注日常道德实践的完整理论体系。这对于今天伦理学体系建构的启发意义是,必须将伦理学理论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之上,兼顾道德准则的普遍性与道德主体的能动性。
-
关键词
二程
中庸
天理
中国特色伦理学体系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