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墨家道德话语的论证模式
1
作者 郭桥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0,共9页
墨家学派创造的道德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论证特色。分析《墨子·兼爱》《墨子·非攻》等文献可以发现,“诉诸权威”“诉诸假设”和“诉诸比较”这三类论证模式贯穿墨家伦理思想,奠定了该学派道德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架构。三类论... 墨家学派创造的道德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论证特色。分析《墨子·兼爱》《墨子·非攻》等文献可以发现,“诉诸权威”“诉诸假设”和“诉诸比较”这三类论证模式贯穿墨家伦理思想,奠定了该学派道德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架构。三类论证模式的揭示,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以“兼爱”为核心的墨家伦理主张提供了方法论维度。而且,中国古代学术界的道德语言“具有思想性深刻和理论性强的特点”,这一关于中国道德语言的断言亦于此获得论证性维度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道德话语 论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程阐发“中庸”的伦理学意义及其启示
2
作者 赵清文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了将“天理”与人类现实生活在理论上沟通起来,二程突出了“中庸”在其思想中的地位。他们认为,“中庸”所强调的,是与“理”或“道”相符合的“中”所具有的不可变易性。同“天理”相比,“中庸”是一个侧重实践论方面的概念,它的重... 为了将“天理”与人类现实生活在理论上沟通起来,二程突出了“中庸”在其思想中的地位。他们认为,“中庸”所强调的,是与“理”或“道”相符合的“中”所具有的不可变易性。同“天理”相比,“中庸”是一个侧重实践论方面的概念,它的重点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对行为的正当性进行判断的原则或标准。恪守中庸,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坚定地“遵道而行”,同时,还要求主体兼顾“道”或“理”的普遍性与具体生活情境的特殊性。通过对“中庸”之义的阐发,二程的理学伦理思想成为一个既具有坚实的理论根据,又关注日常道德实践的完整理论体系。这对于今天伦理学体系建构的启发意义是,必须将伦理学理论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之上,兼顾道德准则的普遍性与道德主体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中庸 天理 中国特色伦理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