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六年来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述评
1
作者 郭常英 岳鹏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近六年来,近代慈善史研究发展趋势良好:慈善组织研究进一步深入;慈善人物、思想的研究更加细化,慈善法制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区域慈善史研究的成果更加丰富;义赈研究持续深入,灾荒与救济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然而,内容上的同质化、话... 近六年来,近代慈善史研究发展趋势良好:慈善组织研究进一步深入;慈善人物、思想的研究更加细化,慈善法制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区域慈善史研究的成果更加丰富;义赈研究持续深入,灾荒与救济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然而,内容上的同质化、话语建构比较单一、区域研究不平衡、研究方法比较简单陈旧、研究思路和框架重复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整理史料、夯实研究基础,创新研究理论、尝试新的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密切关注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六年来 近代中国 慈善救济事业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被引量:6
2
作者 霍晓玲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文化保守主义是当代中国一个引人瞩目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流派。它具有影响范围广、实践性强、流派复杂等特点。这一思潮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既有积极价值,也有不良影响。我们应历史、全面、客观地看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使其成为我国社会... 文化保守主义是当代中国一个引人瞩目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流派。它具有影响范围广、实践性强、流派复杂等特点。这一思潮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既有积极价值,也有不良影响。我们应历史、全面、客观地看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多元文化建设中的一支有益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儒化” 大陆新儒家 当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看守所制度形成考 被引量:4
3
作者 柳岳武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6-140,共5页
在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下,晚清司法界在继承中国传统司法体制和借鉴日本及西方司法制度基础上设计了中国近代看守所制度。这一继承和借鉴不仅体现在看守所名称的由来,更体现在这一机构设立后所导致的中国司法体制运作方式的转变。清末该... 在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下,晚清司法界在继承中国传统司法体制和借鉴日本及西方司法制度基础上设计了中国近代看守所制度。这一继承和借鉴不仅体现在看守所名称的由来,更体现在这一机构设立后所导致的中国司法体制运作方式的转变。清末该机构的设立和运作虽不理想,但它却标志着中国司法制度开始与西方司法制度接轨,并为近代中国废除不平等法权、推进司法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守所 形成 近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走向”学术研讨会纪要
4
作者 霍晓玲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2015年10月17日至18日,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史学月刊》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走向”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开封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同济大... 2015年10月17日至18日,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史学月刊》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走向”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开封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与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中国史研究 当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纪要 《史学月刊》 河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明国家”论到“帝国主义国家”论——论一战和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世界认知之转变 被引量:4
5
作者 翁有为 陈旸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76,共10页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进入近代国际社会。此时,中国朝野并不认同西方以强权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模式。直至甲午战后,中国的维新志士始认为东方的日本和西方的欧美才是真正的文明国家。这种"文明国家"论虽然启动了中国全面学习西...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进入近代国际社会。此时,中国朝野并不认同西方以强权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模式。直至甲午战后,中国的维新志士始认为东方的日本和西方的欧美才是真正的文明国家。这种"文明国家"论虽然启动了中国全面学习西方现代化的历程,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并没有因此得以任何实质性的提升。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强权为特征的军国主义思潮受到世界舆论的抨击和否定。中国的新知识阶层从十月革命的成功中看到中国国内变革和国际关系变革的新途径。随后,反对帝国主义逐渐成为中国知识界对西方世界的主导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夷观 文明国家 帝国主义 十月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统”与“统一”--试论中国传统“华夷”观念之演变 被引量:9
6
作者 柳岳武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华夷之辨"为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搭建了桥梁。古代中国正是在"华夷之辨"的过程中实现了诸民族间的融合,并最终形成近代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本文立意不仅在于阐释华夷观念之演变... "华夷之辨"为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搭建了桥梁。古代中国正是在"华夷之辨"的过程中实现了诸民族间的融合,并最终形成近代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本文立意不仅在于阐释华夷观念之演变在推动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多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所曾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而且在于借此为中国近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一种阐释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夷”观念 “一统” 统一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中国成立前后开封的“城市建党”工作 被引量:5
7
作者 霍晓玲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83,共12页
从1948年10月开封解放到1953年间,开封的"城市建党"工作经历了从"暂停发展"到"初步建党"再到公开建党和"全党动员"建党的变化。在中共有关在工人中建党的指示下,工人党员的数量迅速增加,但党... 从1948年10月开封解放到1953年间,开封的"城市建党"工作经历了从"暂停发展"到"初步建党"再到公开建党和"全党动员"建党的变化。在中共有关在工人中建党的指示下,工人党员的数量迅速增加,但党员质量下降和党员教育滞后问题也日益凸显。运动化、程式化和指标化是开封"城市建党"的三个特点。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党组织大规模扩张背后的驱动力来自于巩固和建设新政权的需要,城市建党与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城市建党” 开封 新中国成立前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娱乐与助赈:民国天津赈灾义演研究(1912—1937)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秀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114,共8页
1912—1937年,全国各地水旱灾害兵祸不断,为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天津各界群策群力发起形式多样的义演活动,踊跃助赈,蔚然成风。作为社会性的集体活动,组织者、艺员、观众等齐心协力,共襄义举,在异彩纷呈的娱乐活动中达成筹募资金赈济灾民... 1912—1937年,全国各地水旱灾害兵祸不断,为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天津各界群策群力发起形式多样的义演活动,踊跃助赈,蔚然成风。作为社会性的集体活动,组织者、艺员、观众等齐心协力,共襄义举,在异彩纷呈的娱乐活动中达成筹募资金赈济灾民的目的。虽然单场义演的筹款金额尚属杯水车薪,但多场义演的联动,集腋成裘,亦可救难民于水火。而且赈灾义演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效应,所凝聚的人心力量,传递的社会慈善救济意识则会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赈灾义演 娱乐助赈 社会慈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惩治汉奸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翁有为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65,共10页
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特指投降日本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抗战期间,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在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也同国内的叛国、卖国的汉奸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制定了惩治汉奸的立法和... 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特指投降日本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抗战期间,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在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也同国内的叛国、卖国的汉奸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制定了惩治汉奸的立法和政策,并依法惩处了一批死心塌地的汉奸卖国贼。惩治汉奸的立法和政策的研究,对于弘扬民族道德和民族精神,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势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惩治汉奸 法规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金康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41,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从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1954年9月14日结束其使命的近5年的时间里,是新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集最高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体,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绪朝中朝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柳岳武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94-101,共8页
受近代东亚国际形势和外交秩序影响,光绪朝清廷开始对中朝传统宗藩关系进行改造。时人为增强这一关系提出了诸多建议,清廷也开始用近代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去加以强化。此等努力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一关系,但终难逃失败... 受近代东亚国际形势和外交秩序影响,光绪朝清廷开始对中朝传统宗藩关系进行改造。时人为增强这一关系提出了诸多建议,清廷也开始用近代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去加以强化。此等努力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一关系,但终难逃失败命运。甲午战争,中国挫败,不仅导致这一关系彻底终结,而且导致日本开始奴役中国和朝鲜。历史显示:中国富强发达不会给朝鲜带来威胁,相反,中国软弱却不利于中国和朝鲜的安全与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藩关系 中国 朝鲜 光绪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后河南谘议局由激进到保守的主要原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霍晓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7-152,共6页
谘议局是晚清宪政改革中准地方议会性质的机构。河南谘议局成立之初,大多数议员以关心民瘼、维护地方利益为政治取向,其民主意识和权力监督意识逐渐增强。辛亥革命爆发后,河南谘议局迅速发生分化和蜕变,并在保守势力主持下逐步沦为官府... 谘议局是晚清宪政改革中准地方议会性质的机构。河南谘议局成立之初,大多数议员以关心民瘼、维护地方利益为政治取向,其民主意识和权力监督意识逐渐增强。辛亥革命爆发后,河南谘议局迅速发生分化和蜕变,并在保守势力主持下逐步沦为官府附庸。民族资产阶级缺席、激进势力式微、保守势力强大等是河南谘议局由激进转为保守的主要社会历史原因。与此同时,制度设计的掣肘和历史条件的不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南谘议局政治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后 河南谘议局 激进与保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台湾“土番”屯垦河南邓州考述——兼论小聚落移民民俗之变迁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广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海峡两岸间的移民主要是"唐山过海"式,而清初以来屯垦河南邓州的台湾原住民却是反向的移民方式。他们如何从台湾到福建沿海、再从福建到河南内地、在邓州屯垦的生活状态以及风俗遗留等,都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以及学术研究。特别... 海峡两岸间的移民主要是"唐山过海"式,而清初以来屯垦河南邓州的台湾原住民却是反向的移民方式。他们如何从台湾到福建沿海、再从福建到河南内地、在邓州屯垦的生活状态以及风俗遗留等,都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以及学术研究。特别是对他们风俗衍变的研究,可以作为个案来探讨小聚落族群风俗变迁的普遍性。作为中原地区小聚落的移民族群,其后裔所追忆或保留下来的室内葬、连名制、祭灶、追述族源地、亲属称谓等特殊风俗,显示出其风俗解构的变迁状态,特别是受与之一起屯垦邓州的"闽营"以及邓州风俗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闽营化、在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原住民 邓州 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治下法院离婚案件审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岳武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3,共6页
在文明司法和女性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离婚案件日渐增多。以南京国民政府为主体的治下法院虽对此类案件进行了具体审判,但其运作却暴露出中国近代社会司法转型之艰难。表面上,南京国民政府治下法院坚守了"依法审判... 在文明司法和女性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离婚案件日渐增多。以南京国民政府为主体的治下法院虽对此类案件进行了具体审判,但其运作却暴露出中国近代社会司法转型之艰难。表面上,南京国民政府治下法院坚守了"依法审判"的原则,但实际上,它却视女性维权能力之高下,作出了不同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案件 审理 南京国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皇权的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制约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胜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136,共5页
中国古代皇权的制度性制约包括谏官言谏系统以及以相权为代表的官僚系统,制度性制约的目的在于维护以皇权为代表的皇族利益,限制性权力与被限制性权力具有非对等性带来了制度性制约的弹性而非刚性。"天""德""... 中国古代皇权的制度性制约包括谏官言谏系统以及以相权为代表的官僚系统,制度性制约的目的在于维护以皇权为代表的皇族利益,限制性权力与被限制性权力具有非对等性带来了制度性制约的弹性而非刚性。"天""德""民"对皇权的非制度性制约是以造成皇帝的天谴、内省、恐惧为基础的。制度性制约与非制度性相互融合,制约的广度与深度高于现代西方,而缺乏的是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权 制度性制约 非制度性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朝汉传佛教僧尼治理研究
16
作者 柳岳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乾隆朝曾对汉传佛教僧尼采取严治政策,不仅大力推行度牒制度,而且对不法僧尼严惩不贷。乾隆朝汉传佛教僧尼治理政策经历了一个前期限制、削减,到中后期有所松动并另寻他途的过程。但无论如何转向,均未改变乾隆欲借“护持佛教”去彰显其... 乾隆朝曾对汉传佛教僧尼采取严治政策,不仅大力推行度牒制度,而且对不法僧尼严惩不贷。乾隆朝汉传佛教僧尼治理政策经历了一个前期限制、削减,到中后期有所松动并另寻他途的过程。但无论如何转向,均未改变乾隆欲借“护持佛教”去彰显其儒释同理、殊途同归的政策认同,并实现王道教化治国之功。其实际效果虽瑕瑜互现,但对此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汉传佛教 度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庆龄与“保卫中国同盟”慈善义演活动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常英 贾萌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为了宣传中国抗战、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于1938年6月在香港成立了国际统一战线组织——保卫中国同盟,通过多种渠道筹款开展救济活动,其中义演筹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举办音乐会、慈善舞会、游艺会、...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为了宣传中国抗战、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于1938年6月在香港成立了国际统一战线组织——保卫中国同盟,通过多种渠道筹款开展救济活动,其中义演筹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举办音乐会、慈善舞会、游艺会、义赛、义映电影等形式进行筹款,为战时孤儿、伤兵难民、受灾民众等提供援助。其作用是双重的,即一方面扩大了宣传,另一方面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救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庆龄 保卫中国同盟 慈善义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有关农民战争与宗教关系问题研究述评
18
作者 刘克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5-109,共5页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农民战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史学家们主要研究了农民战争利用宗教的原因、利用宗教的利和弊、利用宗教的种类、宗教的阶级性、中外农民战争利用宗教的普遍性和...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农民战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史学家们主要研究了农民战争利用宗教的原因、利用宗教的利和弊、利用宗教的种类、宗教的阶级性、中外农民战争利用宗教的普遍性和不同表现形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思想交锋不多,研究的视角比较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宗教信仰 阶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 被引量:48
19
作者 黄正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7-55,65,共10页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因此,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而后者显得更突出、更重要。民众在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中共政权为他们设计的政治行为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社会组织和生活模式等,民众也逐渐脱离了旧权威的势力范围。因此,社会教育提高了民众和中共政权之间的亲和力,使中共逐步实现了对根据地乡村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社会教育 政治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生活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正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100,共9页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物质匮乏、非生产人员比例过高和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使陕甘宁边区的物质生活十分困难,影响到农民以及党政军学的吃饭、穿衣。尽管边区的物质生活困难,但娱乐生活十分丰富,经常举办各种晚会、舞会和体育活动等,极大...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物质匮乏、非生产人员比例过高和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使陕甘宁边区的物质生活十分困难,影响到农民以及党政军学的吃饭、穿衣。尽管边区的物质生活困难,但娱乐生活十分丰富,经常举办各种晚会、舞会和体育活动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抗日战争时期,不论是边区的物质生活,还是娱乐生活都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陕甘宁边区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