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硝酸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付利 厉永强 +2 位作者 史齐 李延红 皇甫超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亚硝酸盐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不同时间,用MTT分析细胞增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指数和凋亡率,RT-PCR分析c-myc mRNA变化,Westernblot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目的探讨亚硝酸盐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不同时间,用MTT分析细胞增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指数和凋亡率,RT-PCR分析c-myc mRNA变化,Westernblot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亚硝酸钠诱导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呈双相剂量效应,亚硝酸钠在低浓度时(20~200 mg.L-1),刺激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在高浓度时(>800 mg.L-1),抑制增殖,促进凋亡。20~200 mg.L-1亚硝酸钠处理细胞可以明显增加c-myc mRNA和HIF-1α蛋白表达。结论亚硝酸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刺激SMMC-7721细胞增殖,但是超过一定剂量则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 增殖 凋亡 C-MYC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钠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思谦 路晓霞 +3 位作者 张挚 徐红瑞 刘彬 皇甫超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1-592,共2页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剂,但这种观点一直未得到实验证实[1]。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另一种危害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但这需要一次摄入大量亚硝酸盐。最近人们对亚硝酸盐的生物学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亚硝酸盐是一种一氧...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剂,但这种观点一直未得到实验证实[1]。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另一种危害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但这需要一次摄入大量亚硝酸盐。最近人们对亚硝酸盐的生物学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亚硝酸盐是一种一氧化氮供体,可特异性的在缺氧酸性环境被还原为一氧化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小鼠 酒精性肝损伤 细胞凋亡 肝脂肪变性 肝纤维化 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溶性不对称五甲川吲哚菁染料的合成、荧光性能及荧光标记 被引量:8
3
作者 汤昆 邱娜 +3 位作者 吴品 贾春辉 王升 张付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5-1260,共6页
合成了枝状聚乙二醇醚链取代的新型不对称五甲川吲哚菁荧光染料,利用1H NMR、HRMS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并测定了染料的荧光性能、光稳定性,标示了牛血清白蛋白。结果表明,该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57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671 ... 合成了枝状聚乙二醇醚链取代的新型不对称五甲川吲哚菁荧光染料,利用1H NMR、HRMS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并测定了染料的荧光性能、光稳定性,标示了牛血清白蛋白。结果表明,该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57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671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24,经过8 h的光照反应,染料有4.4%产生光降解,溶于水,n(染料)∶n(牛血清白蛋白)=2∶1时,标记蛋白质的染料/蛋白质(D/P)值达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染料 五甲川 荧光标记 枝状化合物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亚硝酸钠预适应对过氧化氢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延红 史齐 +3 位作者 石贞玉 厉永强 刘彬 皇甫超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2-808,共7页
目的:研究亚硝酸钠(NaNO2)预适应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系列浓度的NaNO2作用PC12细胞24h,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活细胞计数法,用Hoechst 33258染色计数凝集和... 目的:研究亚硝酸钠(NaNO2)预适应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系列浓度的NaNO2作用PC12细胞24h,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活细胞计数法,用Hoechst 33258染色计数凝集和碎核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为细胞凋亡率。以3mmol/L浓度的NaNO2预适应细胞24h后,加或不加一氧化氮清除剂亚铁血红蛋白(hemo),再用1.1mmol/L H2O2暴露6h,细胞存活率检测用MTT、凋亡检测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PI染色。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酶活性。结果:NaNO2对PC12细胞增殖作用呈典型的β型曲线,最大低促效应出现在第24h,最大低促效应剂量为1.4mmol/L,最大促增殖效应为对照组的156%,未观察到不良效应水平(NOAEL)为6mmol/L,细胞增殖半数抑制率(IC50)值为45mmol/L。用3mmol/L NaNO2预适应24h,然后用1.1mmol/LH2O2暴露6h,细胞增殖活性比单纯H2O2组明显升高(P<0.05)。用1.1mmol/L H2O2暴露6h,非预适应组细胞凋亡率为44.9%;3mmol/L NaNO2预适应组细胞凋亡率为19.1%,差异显著(P<0.05),这种现象可以被一氧化氮清除剂亚铁血红蛋白(hemo)所抑制。3mmol/L NaNO2预适应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低于6mmol/L NaNO2暴露能够引起PC12细胞的低促效应。低浓度NaNO2预适应,通过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保护过氧化氢毒害的PC12细胞。亚硝酸盐还原为一氧化氮在细胞保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PC12细胞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亚硝酸钠预处理对乙醇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延红 周占业 +1 位作者 史齐 皇甫超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52-957,共6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NaNO2预处理对乙醇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00 mmol.L-1乙醇处理2 h制作PC12细胞乙醇损伤模型。细胞增殖指标采用MTT、活细胞计数法;细胞凋亡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PI活细胞染色法;比色法测定超... 目的探讨低剂量NaNO2预处理对乙醇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00 mmol.L-1乙醇处理2 h制作PC12细胞乙醇损伤模型。细胞增殖指标采用MTT、活细胞计数法;细胞凋亡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PI活细胞染色法;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用0.14 mmol.L-1 NaNO2预处理细胞24 h,再用400 mmol.L-1乙醇作用2 h,与单纯乙醇处理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SOD、CAT酶活性和GSH-Px含量升高,MDA含量下降;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Bcl-2和HIF-1α蛋白表达量升高;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可以部分逆转NaNO2的这些作用。结论低剂量NaNO2预处理能够提高PC12细胞抗氧化水平,拮抗乙醇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与亚硝酸盐还原为NO和HIF-1α的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一氧化氮 PC12细胞 预处理 乙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聚乙二醇非离子亲水基团的新型水溶性荧光染料的合成及细胞成像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升 邱娜 +2 位作者 张鹏超 汤昆 张付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8,共7页
通过向吲哚环"N"位上引入一个含聚乙二醇(PEG)醚链的非离子亲水基团,合成了一种新型水溶性不对称五甲川吲哚菁染料。用核磁(1H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表征染料的结构,测试了染料的光谱性能,标记牛血清白蛋白(BSA),并对固定... 通过向吲哚环"N"位上引入一个含聚乙二醇(PEG)醚链的非离子亲水基团,合成了一种新型水溶性不对称五甲川吲哚菁染料。用核磁(1H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表征染料的结构,测试了染料的光谱性能,标记牛血清白蛋白(BSA),并对固定细胞和活细胞分别染色。结果表明,该染料在水中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和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648和668 nm,斯托克斯(stokes)位移为20 nm,荧光量子产率(Ф)为0.13,以碘钨灯为光源光照8 h后,染料光降解率为5.8%。用染料的NHS活性酯标记牛血清白蛋白,标示率(D/P)为1.16。对固定细胞染色发现,染料可对细胞整体着色,对细胞核染色最明显,能清晰看到核仁。对活细胞染色发现,有少量染料跨膜进入细胞内部,对细胞质和细胞核有微弱染色,但在活细胞膜上聚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醚链 非离子亲水基团 五甲川菁染料 荧光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亚硝酸钠预处理对高浓度亚硝酸钠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李延红 周占业 +1 位作者 史齐 皇甫超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亚硝酸钠(NaNO2)预处理对高浓度亚硝酸钠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NaNO20.14 mmol·L-1处理PC12细胞24 h,然后用NaNO245 mmol·L-1再处理2 h制作预处理模型,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和Hoec... 目的探讨低浓度亚硝酸钠(NaNO2)预处理对高浓度亚硝酸钠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NaNO20.14 mmol·L-1处理PC12细胞24 h,然后用NaNO245 mmol·L-1再处理2 h制作预处理模型,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NaNO245 mmol·L-1处理组相比,NaNO20.14 mmol·L-1预处理+NaNO245 mmol·L-1组的PC12细胞存活率增加、凋亡减少(P<0.05);细胞SOD、CAT活性和GSH-Px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下降,促凋亡相关蛋白Bax,胱天蛋白酶9,胱天蛋白酶3表达明显下降,凋亡抑制蛋白Bcl-2和HIF-1α表达明显升高(P<0.05);加入一氧化氮特异性清除剂c-PTIO可以逆转这种现象(P<0.05)。结论低浓度NaNO2预处理增加PC12细胞抗氧化能力,拮抗高浓度NaNO2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与NaNO2还原为一氧化氮和增加HIF-1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细胞 培养的 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肥胖小鼠肝脂质蓄积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郑乃汭 张优敬 +4 位作者 吴东栋 刘彬 吉爱玲 李彦章 皇甫超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5-951,共7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肥胖小鼠肝脏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硫化氢干预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和硫化氢干预组喂高脂饲料。从第13周开始,硫化氢干预组注射硫氢化钠,剂量为50μmol·kg-1·d...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肥胖小鼠肝脏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硫化氢干预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和硫化氢干预组喂高脂饲料。从第13周开始,硫化氢干预组注射硫氢化钠,剂量为50μmol·kg-1·d-1,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6周末处死动物。肝脏组织匀浆,取上清,做生化检测,测量各组小鼠肝组织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肝脏石蜡切片做H&E染色观察肝组织一般形态;冷冻切片,油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蓄积情况;肝脏新鲜冰冻组织提取RNA,PCR检测小鼠肝脏中CPT-1、FAS的基因表达情况,并用ELISA法检测CPT-1、FAS的活性。结果模型组、硫化氢干预组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硫化氢干预组小鼠体重减轻;肝组织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减轻,脂质蓄积减少;肝脏CPT-1表达及活性增高,FAS表达及活性降低。结论硫化氢可以降低肥胖小鼠肝组织脂肪含量,减轻肝脂肪变性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肝组织CPT-1表达增加、FAS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肥胖 脂肪肝 脂肪酸合成酶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