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简介
1
作者 彭宝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河南大学区域科学研究所。1999年,区域科学研究所被确定为河南大学10个重点研究机构之一,更名为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所。2002年,为了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既有优势,在区域发... 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河南大学区域科学研究所。1999年,区域科学研究所被确定为河南大学10个重点研究机构之一,更名为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所。2002年,为了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既有优势,在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所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机制、聘请校内外研究人员、增加投入等,组建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区域发展 河南大学 规划 研究基地 普通高校 河南省 科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银行业发展格局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宝玉 李小建 郭扬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5,共5页
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以河南金融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河南省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结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及区域银行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表明,河南银行业具有以下特征: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在下降,其他银行机构市场份额上升;... 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以河南金融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河南省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结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及区域银行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表明,河南银行业具有以下特征: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在下降,其他银行机构市场份额上升;区域银行业发展差异扩大,河南省银行业向郑州集中;省内区域间资金流动加速,区域存款、贷款规模和区域经济总量、GDP的相关性不断下降。最后,从区域、银行互动角度,提出了通过银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推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 发展格局 区域经济 金融地理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生态足迹与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以河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鲁丰先 秦耀辰 刘姗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503-6505,6512,共4页
目前,"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已在我国各部门各领域展开,其中"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运用生态足迹成分法,从能源、食物、垃圾、水、纸张和校际交通6个方面计算和分析了河南大学2006年的生态足迹。... 目前,"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已在我国各部门各领域展开,其中"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运用生态足迹成分法,从能源、食物、垃圾、水、纸张和校际交通6个方面计算和分析了河南大学2006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河南大学2006年的生态足迹为55 946.6 hm2,主要的生态占用成分为能源、食物、垃圾等。揭示了大学校园的生态效率及其影响要素,提出了减少校园生态足迹的措施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的建议,同时认为生态足迹理论科学,计算简捷易行,可以作为"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宣传工具,促进该行动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全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节能减排学校行动 河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县域集市村特征及其对村镇规划的启示——以河南省宁陵县为例
4
作者 吴娜琳 石博源 +1 位作者 李小建 武小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6,共8页
明确集市村空间分布特征、发展条件与潜力是科学定位其在村镇聚落体系中功能的前提。以豫东平原宁陵县为研究区域,从空间分布、资源规模等多个方面,采用空间分析法、景观分析法等多种手段,将72个集市村与274个非集市村进行对比研究,结... 明确集市村空间分布特征、发展条件与潜力是科学定位其在村镇聚落体系中功能的前提。以豫东平原宁陵县为研究区域,从空间分布、资源规模等多个方面,采用空间分析法、景观分析法等多种手段,将72个集市村与274个非集市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平原县域集镇布局基本符合“六边形”格局;(2)集市村多位于行政边界地带,是二级中心地远距离辐射不足的补充;(3)集市村居民点用地更加集聚高效;(4)集市村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更加丰富,非农产业发展基础更具优势,基础设施条件更利于现代农业发展,且综合发展潜力更大。鉴于此,在村镇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集市村可以作为仅次于集镇的重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市 中心村 村镇规划 平原县域 河南省宁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97
5
作者 刘静玉 刘玉振 +1 位作者 邵宁宁 郭海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3-147,共5页
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获得2001,2005,2010年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运用ArcGIS表达这3个年份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通过分... 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获得2001,2005,2010年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运用ArcGIS表达这3个年份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通过分析2001,2005,201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得到其空间演变特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变化明显,高低值中心跃迁,市域间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平衡性加剧,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市域有向中部集中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格局 指标体系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差异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彭宝玉 谢桂珍 +1 位作者 魏雪燕 何月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11,共6页
基于泰尔指数和GIS地图技术分析了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表明:全国省域层面金融发展差异显著小于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发展差异呈缩小趋势,而金融发展差异呈扩大趋势;经济发展差异主要由四大板块间差异形成,而金... 基于泰尔指数和GIS地图技术分析了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表明:全国省域层面金融发展差异显著小于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发展差异呈缩小趋势,而金融发展差异呈扩大趋势;经济发展差异主要由四大板块间差异形成,而金融发展差异主要由东部10个省份间差异形成;金融发展格局显著不同于经济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地带性差异,区域金融发展没有表现出地带性差异,西部省份金融比率提升显著,中部6个省份经济增长提速明显,但金融发展显著滞后。这意味着在区域层面上,经济发展只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如国家宏观调控、金融空间组织、金融机构的信用区域分配等都会影响区域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金融发展 区域差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城市对农村空心化格局影响的尺度效应——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凤 马玉玲 乔家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137,共6页
基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研究不同层级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农村地区空心化格局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首先,确立省级和县级两个不同层级中心城市(郑州和兰考)作为参照系。其次,建立农村空心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影响效应,采用实地调研... 基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研究不同层级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农村地区空心化格局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首先,确立省级和县级两个不同层级中心城市(郑州和兰考)作为参照系。其次,建立农村空心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影响效应,采用实地调研的数据来确定村庄的空心化程度。结果表明:省级中心城市对周边腹地农村空心化影响为正,县级中心城市对周边腹地农村空心化影响为负。并且,两个尺度下交通干线附近农村空心化程度都普遍较高。最后,运用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对研究结果加以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村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空间格局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区域经济、金融空间结构变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彭宝玉 张敏 郭扬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7-161,170,共6页
基于泰尔指数和GIS地图分析技术,对河南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空间结构变化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业的空间集聚度远大于一般产业,在强大的金融集聚经济作用下,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金融发展会表现出显著差异。2000年以来,河南省辖市市区... 基于泰尔指数和GIS地图分析技术,对河南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空间结构变化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业的空间集聚度远大于一般产业,在强大的金融集聚经济作用下,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金融发展会表现出显著差异。2000年以来,河南省辖市市区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而金融集聚功能上升;县域经济显著发展,而金融发展普遍滞后,郑州市日益成为全省金融服务业的集聚地。金融空间流动带来现代城市的快速成长、功能彰显和激烈竞争,而此种努力的结果往往会抑制一些区域的金融发展,特别是县域和农村地区,需要统筹区域金融中心和乡村普惠金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金融集聚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理视角的空间界面存在性研究——以河南省城乡界面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玉玲 乔家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6,共6页
空间界面理论已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但其理论架构还不完善。现有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空间界面确实存在"这一经验判断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其存在性还缺乏理论验证。在提炼空间界面唯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空间界面的数理模型,并... 空间界面理论已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但其理论架构还不完善。现有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空间界面确实存在"这一经验判断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其存在性还缺乏理论验证。在提炼空间界面唯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空间界面的数理模型,并以城乡界面为例,以空间为内生变量,空间中的元素如经济、社会、文化等为外生变量,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以河南省108个县域为空间单元,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迭代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建构了城市系统和乡村系统的函数,并进行了数理推导与求解。研究表明,城市函数与乡村函数存在着交集,且其交集为无穷多个点组成的域面,即存在一个城市与乡村系统空间及其要素相互交织而成的独立系统,进而从理论上证明"城乡界面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理视角 空间界面 城乡界面 存在性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视角下浙江省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芳芳 李晗 +2 位作者 崔誉 宋永鹏 丁志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691,共15页
从淘宝电商经济、乡村经济环境、电商经济支撑、电商服务保障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ing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法,从省、市、县、乡镇4种尺度对浙江省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规律进... 从淘宝电商经济、乡村经济环境、电商经济支撑、电商服务保障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ing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法,从省、市、县、乡镇4种尺度对浙江省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规律进行探索,并运用空间回归分析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1)从省域尺度看,浙江省农村电商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梯队且引领示范作用明显,在时间上表现为“快-稳-快”的增长趋势。江浙沪区域,在空间上与周边沿海城市产生了“近朱者赤”的高-高集聚效果。(2)从市域尺度看,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台州市和温州市,并在沿海地区形成正向集聚,金华市、绍兴市和湖州市集聚效应相对不高,靠近江西省的外围区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低。(3)从县域尺度看,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两处,一处是以杭州市、宁波市、义乌市为支点的中北部区域,另一处是在以温州市、台州市为支撑的东南部集聚片区。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浙西南地区并产生了低值集聚效应,形成塌陷区。(4)从乡镇尺度看,淘宝村集聚区与市域、县域尺度类似,主要分布在浙中北地区和浙东南沿海一带,内部的专业化组织、临近扩散效应明显,而在浙西、浙西南外围区发育不佳。高、较高水平淘宝村在浙北、浙中、浙东南地区分别形成了以五金电器、小家电和服装皮草业为核心的“一主两副”3个核心区。(5)从影响因素看,市、县尺度均表现为创新人才、经济支撑等指标的正向影响和工业水平的负向影响突出,县域尺度主要受工业和批发零售业共同作用,乡镇尺度下淘宝村的集聚水平与成长基础更具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 发展水平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晗 马芳芳 丁志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基于文化吸引力、文化展示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事业投入力和文旅融合力6个维度构建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中原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的空间特征并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基于文化吸引力、文化展示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事业投入力和文旅融合力6个维度构建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中原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的空间特征并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综合实力差异看,高、较高文化软实力城市数量少且主要分布在核心区,中等实力城市仅有3个,半数城市为低和较低实力。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西半壁呈现以郑汴为引领的中心外围格局,东半壁则表现为亳州、阜阳引领的极化特征,且在东西半壁之间形成聊城至驻马店的低值连绵带。(2)从分维度空间差异看,文化吸引力子系统、文化展示力子系统与综合实力格局类似,而文化事业投入力子系统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此外,文化传播力子系统、文化创新力子系统呈现与前3个子系统完全不同的格局,表现为以郑汴为核心的低值包围高值的分布结构。(3)从空间集聚和关联看,中原城市群分别围绕郑州和亳州形成了“一主一副”的双核集聚态势,且主核区附近形成了显著的高-高集聚群。其中,文化吸引力子系统与综合实力的集聚格局基本一致,文化展示力子系统的集聚在郑州减弱而在亳州得到加强,文化传播力子系统和文化创新力子系统仅在中部形成集聚核心,文旅融合力子系统则在综合格局的基础上在东南部形成两个集聚核心。(4)从影响因素看,市区GDP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最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次之,交通设施、科教文卫单位数和城镇化率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水平评价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浩航 李二玲 +1 位作者 闫艳辉 游谋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853-863,共11页
【目的】探究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布局,确定粮食作物生产优劣分区,为优化河南省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调整粮食结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2011—2020年粮食生产数据,利用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研究河南省优势粮食作... 【目的】探究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布局,确定粮食作物生产优劣分区,为优化河南省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调整粮食结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2011—2020年粮食生产数据,利用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研究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格局变化,再借助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进行比较优势分析,通过比较优势指数对河南省18个市在粮食生产力和生产规模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优劣粮食产区。【结果】(1)水稻和玉米生产重心往东南方向迁移,小麦生产重心往西南方向迁移,大豆生产重心往西北方向迁移,优势粮食作物自北向南呈现出“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的分布格局。水稻生产空间变化呈现向南集聚的趋势,小麦呈现向东南集聚的趋势,大豆呈现向西北集聚的趋势。(2)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差异。小麦生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水稻和大豆具有明显的比较劣势。(3)河南省水稻优势产区2个,小麦优势产区10个,玉米优势产区14个,大豆优势产区11个。【结论】在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变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来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实现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因地制宜,合理调整河南省各市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和空间布局;结合自身优势完善农业政策,大力推进向优势产区集聚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生产空间布局 重心模型 比较优势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抖音农村网红的发育水平、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霍雪晨 马芳芳 丁志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基于河南省粉丝量20万以上的抖音农村网红数量、粉丝量、直播带货等数据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位序-规模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河南省抖音农村网红的发育水平、空间差异并解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抖音农村网红... 基于河南省粉丝量20万以上的抖音农村网红数量、粉丝量、直播带货等数据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位序-规模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河南省抖音农村网红的发育水平、空间差异并解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抖音农村网红发育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高水平区在洛阳—商丘形成条带状集聚区,中低水平区围绕高水平区扩散,主要分布在南阳、驻马店、安阳;发育水平排名前10%的网红大多集中分布在郑州、开封、洛阳、商丘,并且这些网红的带货能力、视频支撑力与粉丝粘性均处于领先地位。(2)从位序-规模特征看,拟合曲线属于接近首位型的类型且“翘尾”现象明显。“头部城市”数量少但影响作用强,“中部城市”数量虽较多但影响力不及“头部城市”。(3)从空间分布看,农村网红数量高水平区分布在开封、商丘、周口和平顶山;济源和漯河两地的农村网红数量在全省均呈相对落后的格局。此外,在空间关联格局方面,农村网红数量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且在商丘形成显著高-高集聚区。(4)从影响因素看,政府支持力度、科技文化水平、互联网环境支撑和电商发育水平对农村网红的发育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网红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抖音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欠发达地区乡村经济的区域分异与驱动机制——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
14
作者 胡益平 马芳芳 丁志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为探索沿海欠发达县域乡村经济的区域分异现象,本研究以浙江遂昌县为例,运用泰尔指数与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分析2012—2021年该地区村域经济的时空分异规律并探索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差异的时序演化可以划分为振荡调整期、... 为探索沿海欠发达县域乡村经济的区域分异现象,本研究以浙江遂昌县为例,运用泰尔指数与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分析2012—2021年该地区村域经济的时空分异规律并探索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差异的时序演化可以划分为振荡调整期、差异上行期和振荡下行期,有明显缩小趋势;从区域差异的贡献度对比看,人口与经济不匹配会导致其组内差异累计值偏高。(2)空间分布的“中心—外围”分层现象明显,高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县域中部的大拓镇和石练镇,低值区大多分布在周边地势较高的村镇;高经济水平村对外辐射效应受地形影响较大,地势平坦的村受益更多,而不是呈圈层式外溢。(3)经济重心位置一直处于大拓镇范围内,但呈现沿西南—东北方向的小范围偏移现象;在研究期后期,当县域西南方向的乡村经济发展表现出“后来居上”时,经济的重心、主体区域和方位角表现出较高一致性。(4)驱动机制的测度结果显示,政策扶持和区位优势驱动因子的单因子或交互组合因子q值要普遍大于其他因子的交互结果;“先天性”的资源条件既可以是快速发展的基础,也可以是经济发展亟需突破或者加以利用的关键所在;政策发挥着引领作用,是促进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外在力量,是物质交换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经济 区域差异 空间集聚 演化路径 驱动机制 遂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开封市菊展游客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60
15
作者 李旭 陈德广 周伟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6-170,共5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1个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影响开封菊展游客满意度的4个主要因子,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价格因子、景区服务因子、菊花与菊展因子、环境与交通因子。结果表明:游客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不高,其中游客对菊花...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1个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影响开封菊展游客满意度的4个主要因子,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价格因子、景区服务因子、菊花与菊展因子、环境与交通因子。结果表明:游客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不高,其中游客对菊花与菊展因子的满意度最高,而对影响最重要的价格因子的满意度却最低。最后,针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子分析提出了开封菊展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菊展 游客满意度 因子分析 评价指标 开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刘静玉 杨虎乐 +1 位作者 宋琼 范晓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0-1068,共9页
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线"→"点"→"面"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 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线"→"点"→"面"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的时空差异明显。"线"层次上,城市间的引力和城市联结线数目的增多,逐渐形成辐射网络,引力和联结线数目的变化存在时空差异性。"点"层次上,通过"线-点"叠加分析,城市最大联结线数目增多和城市潜能等级提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而且1990~2010年间各个城市潜能等级跃迁的时空差异明显。"面"层次上,近20多年来,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4个中心城市的腹地变化明显,核心组团——郑州组团1990~2000年北扩,2000~2010年东扩;1990~2010年,潜能高值区域的空间收缩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间相互作用 城市潜能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ASEB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湘豫 梁留科 韩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2,共5页
立足于体验理论、佛教文化理论和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将SWOT分析与曼宁-哈斯-德赖弗-布朗需求层次理论结合起来,围绕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活动、环境、体验和收益4个方面,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形... 立足于体验理论、佛教文化理论和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将SWOT分析与曼宁-哈斯-德赖弗-布朗需求层次理论结合起来,围绕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活动、环境、体验和收益4个方面,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形成16个单元的系统分析,认为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资源丰富、大有作为,同时存在着体验式旅游主题文化不突出、规划不到位、体验氛围不浓厚、产品开发缺乏特色、综合服务不配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炼主题文化、统筹开发规划、创新体验特色、发挥整体优势的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EB分析 佛教文化 体验旅游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动力分析框架的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时空格局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静玉 宋琼 +2 位作者 谢志祥 丁芳芳 丁志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8,共8页
基于对健康城镇化的理解,构建包括状态层面和动力层面的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泰尔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河南省健康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时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水平... 基于对健康城镇化的理解,构建包括状态层面和动力层面的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泰尔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河南省健康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时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水平呈现波动、快速增长的特征;社会健康城镇化、经济健康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健康对状态层面影响较大,其他方面的影响亦增大。动力层面上,推力和拉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持续增长,但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发展阶段来看,推力支持系统从2011年开始处于勉强协调阶段,拉力支持系统则在2011年稳定进入勉强协调阶段,拉力和推力支持系统均于2014年开始进入初级协调阶段。其空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健康城镇化水平不断增长,区域差异缩小;动力层面上,拉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在增加的同时区域差异缩小,耦合协调度的2个解释性指标中,综合协调指数的区域差异缩小,而耦合度的区域差异增大;推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在增强的同时区域差异缩小,综合协调指数和耦合度区域差异性趋小。在2个时间节点上,影响健康城镇化动力层面的深层次原因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镇化 状态-动力分析框架 时空格局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市空间影响力演变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崔彩辉 苗长虹 丁小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4-156,176,共4页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实力为权重,从综合影响的角度运用加权Voronoi图分析河南省1991—2010年间城市空间影响力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结果表明:在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且20年来郑州的城...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实力为权重,从综合影响的角度运用加权Voronoi图分析河南省1991—2010年间城市空间影响力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结果表明:在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且20年来郑州的城市影响空间在不断扩大;和郑州邻近的开封、新乡、焦作、洛阳等城市的影响空间在缩小;南部的南阳、信阳、周口由于发展较慢,城市影响空间也在缩小;北部的安阳、濮阳、鹤壁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VD 空间影响力 演变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抖音粉丝量的中国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20
作者 卞荷雨 张希阳 +2 位作者 刘卓林 马芳芳 丁志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6-750,共15页
基于抖音粉丝量构成的网络指标体系,运用Jenks自然断裂点分类、核密度分析、位序-规模法则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了中国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异特征看,抖音关注度高的景区主要分布在... 基于抖音粉丝量构成的网络指标体系,运用Jenks自然断裂点分类、核密度分析、位序-规模法则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了中国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异特征看,抖音关注度高的景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经济核心发展区,如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以及成渝地区,长江以北地区主要表现为以京津为核心的局部凸显。(2)从位序-规模法则看,拟合曲线呈现“头部”离散、“中部”密集、“尾部”垂直的现象,且q值远大于1,表明景区整体发展不均衡,呈现首位型分布特征。(3)从空间分布类型看,除高和较高等级为均匀型分布外,其他等级景区均表现为凝聚型分布,且凝聚程度随景区关注度的下降逐渐增强。(4)从影响因素看,抖音视频的获赞数对景区关注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旅游总收入、地区常住人口与旅游总人数,交通条件、服务条件等因素有所影响但作用较弱。此外,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明显,反映了景区在“网络化成长路线”中受多方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音粉丝量 A级景区 网络关注度 空间结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