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喹诺酮C3羧基等排体的合成及抗肿瘤抗菌活性Ⅰ.诺氟沙星酰腙衍生物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国强 侯莉莉 +4 位作者 王国强 段楠楠 温晓漪 曹铁耀 黄文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8-301,共4页
为寻找由抗菌氟喹诺酮到抗肿瘤氟喹诺酮转化的有效修饰方法,基于电子等排原理,用酰腙作为诺氟沙星C-3羧基等排体,得到10个诺氟沙星酰腙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用MTT方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评价了目标物体外对CHO、HL... 为寻找由抗菌氟喹诺酮到抗肿瘤氟喹诺酮转化的有效修饰方法,基于电子等排原理,用酰腙作为诺氟沙星C-3羧基等排体,得到10个诺氟沙星酰腙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用MTT方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评价了目标物体外对CHO、HL-60、L1210 3种肿瘤细胞株和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的生长抑制活性。初步研究表明,与母体化合物相比,目标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弱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诺氟沙星 电子等排体 酰腙 合成 抗肿瘤活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C-3羧基等排体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均三唑-二唑甲硫醚曼尼希碱衍生物 被引量:6
2
作者 孙玉生 许秋菊 +5 位作者 侯莉莉 岳喜波 仵钊锋 黄文龙 谢松强 胡国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寻找抗肿瘤氟喹诺酮C-3羧酸等排体的有效优化策略,基于C-3均三唑-二唑甲硫醚(6a^6j)结构特征,在培氟沙星(1)羧基等排体均三唑环上发生氨甲基化反应得新的曼尼希碱目标化合物(7a^7j),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用MTT方法评价了... 为寻找抗肿瘤氟喹诺酮C-3羧酸等排体的有效优化策略,基于C-3均三唑-二唑甲硫醚(6a^6j)结构特征,在培氟沙星(1)羧基等排体均三唑环上发生氨甲基化反应得新的曼尼希碱目标化合物(7a^7j),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用MTT方法评价了硫醚及其曼尼希碱化合物体外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硫醚及其曼尼希碱对3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不但显著强于母体化合物1,而且曼尼希碱的活性也高于其相应硫醚的活性,尤其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白血病细胞L1210和HL60的活性,显示出了一定的抗肿瘤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均三唑 口恶二唑 生物电子等排体 合成 硫醚 曼尼希碱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氟喹诺酮C3等排衍生物(Ⅰ)——双噁二唑甲硫醚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国强 段楠楠 +6 位作者 曹铁耀 温晓漪 银俊 王伟 谢松强 黄文龙 胡国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9-774,共6页
基于抗菌氟喹诺酮的作用靶拓扑异构酶与哺乳动物的相似性,为寻找由抗菌活性到抗肿瘤活性转化的有效修饰方法,用噁二唑杂环作为诺氟沙星(1)的羧基电子等排体得中间体,1-乙基-6-氟-7-(哌嗪-1-基)-3-(5-巯基-1,3,4-噁二唑-2-基)-喹啉-4(1H)... 基于抗菌氟喹诺酮的作用靶拓扑异构酶与哺乳动物的相似性,为寻找由抗菌活性到抗肿瘤活性转化的有效修饰方法,用噁二唑杂环作为诺氟沙星(1)的羧基电子等排体得中间体,1-乙基-6-氟-7-(哌嗪-1-基)-3-(5-巯基-1,3,4-噁二唑-2-基)-喹啉-4(1H)-酮(3),化合物3与氯甲基噁二唑(4a~4e)进行S-醚化得双噁二唑甲硫醚(5a~5e),再进一步甲基化和季铵化得相应的N-甲基双噁二唑甲硫醚(6a~6e)和N,N-二甲基双噁二唑甲硫醚碘化物(7a~7e)。双噁二唑甲硫醚目标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MS技术确证。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3B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5个目标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化合物1的抑制活性,其季铵盐的IC50值低于25.0μmol/L,显示出潜在的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电子等排体 噁二唑 季铵盐 抗肿瘤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噻唑并均三唑取代的培氟沙星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Ⅸ) 被引量:5
4
作者 闫强 吴书敏 +5 位作者 倪礼礼 谢玉锁 高留州 黄文龙 刘英杰 胡国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8-551,共4页
为寻找抗肿瘤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用稠杂环核作为培氟沙星(1)C-3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设计合成了12个新的噻唑并[3,2-b][1,2,4]三唑类目标化合物(6a^6l),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选择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肿瘤细... 为寻找抗肿瘤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用稠杂环核作为培氟沙星(1)C-3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设计合成了12个新的噻唑并[3,2-b][1,2,4]三唑类目标化合物(6a^6l),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选择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肿瘤细胞株进行体外抗增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高于先导化合物1和相应的开环中间体硫醚酮(5a^5l),其中苯环上有羟基或氟原子取代的目标化合物对SMMC-7721肿瘤细胞显示出较强的活性。基于此,噻唑并均三唑稠杂环可作为氟喹诺酮C-3羧基的等排体用于抗肿瘤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均三唑 噻唑 噻唑并三唑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氟喹诺酮C3等排衍生物——噁二唑曼尼希碱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寅生 王国强 +7 位作者 段楠楠 曹铁耀 温晓漪 银俊 王伟 谢松强 黄文龙 胡国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46-1250,共5页
用噁二唑硫酮杂环作为培氟沙星(1)的C3羧基电子等排体,得中间体C3噁二唑硫酮4(5),再将其与仲胺或取代苯胺及甲醛通过氨甲基化反应形成系列氟喹诺酮C3噁二唑硫酮曼尼希碱(6a~6j)目标化合物。用元素分析、1H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了目标... 用噁二唑硫酮杂环作为培氟沙星(1)的C3羧基电子等排体,得中间体C3噁二唑硫酮4(5),再将其与仲胺或取代苯胺及甲醛通过氨甲基化反应形成系列氟喹诺酮C3噁二唑硫酮曼尼希碱(6a~6j)目标化合物。用元素分析、1H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体外培养人肝癌Hep-3B细胞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0种目标化合物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化合物1的活性,并且脂肪胺曼尼希碱的活性高于芳香胺曼尼希碱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电子等排体 噁二唑硫酮 曼尼希碱 抗肿瘤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式提取法提取枣果皮中多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迪 王勇 +1 位作者 王彦兵 刘绣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9-262,共4页
利用闪式提取法提取枣果皮中的多酚。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枣果皮中多酚得率的影响。根据考察结果,运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影响多酚得率的条件进行优化,然后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 利用闪式提取法提取枣果皮中的多酚。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枣果皮中多酚得率的影响。根据考察结果,运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影响多酚得率的条件进行优化,然后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1∶35(g/mL),提取时间为2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达到13.62mg/g。该工艺与超声波提取相比,简单、迅速、得率高,可用于枣果皮中多酚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果皮 多酚 闪式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氟沙星C-3羧基等排体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Ⅷ).均三唑硫醚酮缩氨基硫脲衍生物 被引量:7
7
作者 谢玉锁 高留州 +5 位作者 闫强 吴书敏 倪礼礼 黄文龙 赵辉 胡国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6-420,共5页
以均三唑杂环作为培氟沙星C-3羧基的等排体,功能侧链-硫醚酮缩氨基硫脲为其修饰基,设计合成了12个C-3均三唑硫醚酮缩氨基硫脲目标化合物(6a^6l),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评价了它们体外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肿瘤细胞株... 以均三唑杂环作为培氟沙星C-3羧基的等排体,功能侧链-硫醚酮缩氨基硫脲为其修饰基,设计合成了12个C-3均三唑硫醚酮缩氨基硫脲目标化合物(6a^6l),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评价了它们体外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肿瘤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初步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母体化合物1和相应中间体硫醚酮(5a^5l),尤其是苯环含羟基和氟原子的目标化合物IC50已达到微摩尔水平,与阳性对照药阿霉素的效力相当。这提示被功能基侧链修饰的唑杂环替代C-3羧基有利于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氟沙星 均三唑 硫醚酮 缩氨基硫脲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C-3均三唑硫醚酮缩氨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6
8
作者 谢玉锁 高留州 +5 位作者 闫强 吴书敏 倪礼礼 刘英杰 黄文龙 胡国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1,共7页
为发现氟喹诺酮由抗菌活性向抗肿瘤活性转化的结构修饰方法,基于生物电子等排药物设计原理,用唑杂环作为氧氟沙星(1)C-3羧基的等排体、硫醚酮缩氨基硫脲为其功能侧链修饰基,设计合成C-3均三唑硫醚酮缩氨基硫脲目标化合物(6a^6g),其结构... 为发现氟喹诺酮由抗菌活性向抗肿瘤活性转化的结构修饰方法,基于生物电子等排药物设计原理,用唑杂环作为氧氟沙星(1)C-3羧基的等排体、硫醚酮缩氨基硫脲为其功能侧链修饰基,设计合成C-3均三唑硫醚酮缩氨基硫脲目标化合物(6a^6g),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中间体C-3均三唑硫醚酮(5a^5g)和目标化合物(6a^6g)的活性均强于母体氧氟沙星的活性,其中缩氨基硫脲的活性强于相应硫醚酮的活性,尤其是苯环含硝基和氟原子目标化合物的活性与对照药阿霉素的活性相当。因此,功能缩氨基硫脲链修饰的均三唑作为C-3羧基的等排体有利于提高氟喹诺酮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生物电子等排体 均三唑 硫醚酮 缩氨基硫脲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锡(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夏小明 张杰 刘绣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661,共6页
木犀草素与金属离子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形成配合物后,活性会发生变化,因此研究了木犀草素与锡(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DPPH自由基法和邻二氮... 木犀草素与金属离子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形成配合物后,活性会发生变化,因此研究了木犀草素与锡(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DPPH自由基法和邻二氮菲-Fe2+法分别测定了木犀草素-锡(Ⅱ)配合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木犀草素与锡(Ⅱ)发生配位的位点在5-OH~4-C=O位和3',4'-OH位,木犀草素-锡(Ⅱ)配合物具备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性能,但是由于二价锡离子与木犀草素分子中的活性位点(酚羟基)发生了配位络合,所以清除上述自由基的性能较木犀草素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锡(Ⅱ)配合物 自由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C-3羧基等排体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Ⅵ.均三唑-酰腙甲硫醚衍生物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淑敏 黄文龙 胡国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1-516,共6页
为寻找氟喹诺酮羧基等排体的优化方法,基于药效团拼合原理,用功能酰腙链作为培氟沙星C-3羧基等排体均三唑的修饰基团,设计合成了C-3均三唑酰腙硫醚衍生物17个(6a^6q),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并评价其对SMMC-7721、L1210和HL60 ... 为寻找氟喹诺酮羧基等排体的优化方法,基于药效团拼合原理,用功能酰腙链作为培氟沙星C-3羧基等排体均三唑的修饰基团,设计合成了C-3均三唑酰腙硫醚衍生物17个(6a^6q),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并评价其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初步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母体化合物;同时,酰腙修饰基芳香环上带吸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其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供电子基的活性,尤其是苯环带羧酸基的化合物其活性与对照阿霉素相当,这提示等排体修饰基羧基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均三唑 生物等排体 酰腙 甲硫醚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锡(Ⅱ)配合物合成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小明 张杰 刘绣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6-249,共4页
探究了木犀草素与锡(Ⅱ)配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制备木犀草素-锡(Ⅱ)配合物以作进一步的活性研究。以木犀草素与锡(Ⅱ)配位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在乙醇溶液中吸光度大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配位反应溶液pH、原... 探究了木犀草素与锡(Ⅱ)配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制备木犀草素-锡(Ⅱ)配合物以作进一步的活性研究。以木犀草素与锡(Ⅱ)配位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在乙醇溶液中吸光度大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配位反应溶液pH、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液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的影响,并探究配合物的UV-Vis特征。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条件为溶液pH4.5,木犀草素与氯化亚锡的物质的量比为1∶2.5,反应液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5h。反应溶液pH对配合物的生成影响最显著,反应时间次之,原料物质的量比较小,温度影响最小。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了木犀草素-锡(Ⅱ)配合物,产率为7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锡(Ⅱ)配合物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NNINspm通过PI_3 K/Akt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19
12
作者 谢松强 李骞 +3 位作者 张亚宏 王建红 赵瑾 王超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NNINspm对多胺转运体的识别及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NNINspm对多胺转运体识别及Akt易... 目的探讨新型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NNINspm对多胺转运体的识别及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NNINspm对多胺转运体识别及Akt易位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NINspm对cytochrome C、14-3-3、Bad、Bcl-xL、mTOR、p70S6K、Cdk4、p27kip1、Akt、Caspase-3、Caspase-9等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NNINspm具有良好的多胺转运体识别能力及肿瘤细胞靶向性,其通过抑制Akt磷酸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信号分子发生改变,如14-3-3蛋白与Bad解离并与Bcl-xL结合,随后引起cytochromeC释放及caspase-9及caspase-3活化并最终诱导细胞凋亡;此外,NNINspm诱导mTOR和p70S6K脱磷酸化,Cdk4下调及p27kip1上调并最终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NNINspm通过PI3K/Akt信号途径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缀合物 多胺转运体 细胞周期 凋亡 AKT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环丙基-6-氟-7-(芳甲叉肼基)-喹诺酮羧酸的合成及抗菌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留州 谢玉锁 +1 位作者 黄文龙 胡国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2-666,共5页
为发现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的氟喹诺酮羧酸先导化合物,用芳腙类作为环丙沙星C-7哌嗪基的等排体,设计合成了15个新的1-环丙基-6-氟-7-(芳甲叉肼基)-喹诺酮羧酸(4a^4o)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目标化合物体外对金黄色... 为发现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的氟喹诺酮羧酸先导化合物,用芳腙类作为环丙沙星C-7哌嗪基的等排体,设计合成了15个新的1-环丙基-6-氟-7-(芳甲叉肼基)-喹诺酮羧酸(4a^4o)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目标化合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埃希菌(E.coli)的抗菌活性弱于对照药环丙沙星,然而对人肝癌(SMMC-7721)株、鼠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3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强于环丙沙星,尤其是腙基芳香环上带吸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其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供电子基的活性,其抑制活性与对照药阿霉素相当。这表明C-7哌嗪基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其抗菌活性而不利于提高抗肿瘤活性,而C-7芳腙基的引入可提高抗肿瘤活性,进一步扩展了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结构修饰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肟醚噻二唑硫醚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耀洲 肖颖 +1 位作者 杨俊杰 胡国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3-388,共6页
将2-巯基-5-取代基-1,3,4-噻二唑经与β-氯苯丙酮取代、盐酸羟胺肟化和氯甲基噁二唑醚化,合成了6种3-(5-取代基-1,3,4-噻二唑-2-硫代基)-1-苯基丙酮-O-(5-苯基-1,3,4-噁二唑-2-甲基)肟醚化合物(4a~4f),用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将2-巯基-5-取代基-1,3,4-噻二唑经与β-氯苯丙酮取代、盐酸羟胺肟化和氯甲基噁二唑醚化,合成了6种3-(5-取代基-1,3,4-噻二唑-2-硫代基)-1-苯基丙酮-O-(5-苯基-1,3,4-噁二唑-2-甲基)肟醚化合物(4a~4f),用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用MTT法测试了6种目标化合物对人黑色素瘤细胞株B16、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3种癌细胞具有潜在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 二唑 肟醚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沙星酰腙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建民 王德辉 +4 位作者 孙金平 康玉华 皇甫超申 胡国强 刘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喹诺酮酰腙类化合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酰腙(FQ-10)与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FQ-10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PI双染荧光染色法、TUNEL法... 目的探讨喹诺酮酰腙类化合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酰腙(FQ-10)与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FQ-10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PI双染荧光染色法、TUNEL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aspase-9、caspase-8、caspase-3、p5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FQ-10在0.625~10.00μmol.L-1的浓度范围能抑制细胞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作用于细胞24 h的IC50值是4.40μmol.L-1;各组FQ-10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细胞典型的梯状DNA条带,并伴有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显示凋亡细胞染色质凝集,细胞核碎裂成碎片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晚期凋亡细胞可见特异性PI染色。与对照组比较,FQ-10作用后p53、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中caspase-9、caspase-3活性裂解片段明显增加,caspase-8无变化,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酰腙能够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酰腙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胺RP-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16
作者 卢慧芳 孙玲利 +2 位作者 张磊 谢松强 赵辉 《河南农业》 2016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改进多胺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针对多胺RP-HPLC流动相的梯度洗脱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多胺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结果:流动相最佳洗脱方法是甲醇∶水(65∶35-100∶0 25min)梯度洗脱,多胺保留时间:SPM Tr=22.6min、... 目的:改进多胺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针对多胺RP-HPLC流动相的梯度洗脱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多胺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结果:流动相最佳洗脱方法是甲醇∶水(65∶35-100∶0 25min)梯度洗脱,多胺保留时间:SPM Tr=22.6min、SPD Tr=18.6min、PUT Tr=12.4min。结论:经一系列方法学验证:在线性范围内,SPM、SPD、PUT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6-0.997;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5%;回收率80%-84%;重复性好;稳定性高。本方法与已报道的多胺测定方法相比,减少了杂质干扰,改善了峰形,提高了多胺色谱峰面积取值的准确性,同时也保证了检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SPM SPD PUT RP-HPLC 含量测定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S-Cl柱前衍生化对多胺含量测定的影响
17
作者 卢慧芳 孙玲利 +2 位作者 冯会利 谢松强 赵辉 《河南农业》 2016年第9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DNS-Cl柱前衍生条件,增强多胺的荧光性,提高多胺测定的灵敏度。方法:对DNS-Cl的浓度、衍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液PH、萃取试剂等衍生条件进行探究,期望达到最佳的衍生效果。结果:DNS-Cl浓度2.5 mg/ml;饱和碳酸钠调节溶液PH=... 目的:探讨DNS-Cl柱前衍生条件,增强多胺的荧光性,提高多胺测定的灵敏度。方法:对DNS-Cl的浓度、衍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液PH、萃取试剂等衍生条件进行探究,期望达到最佳的衍生效果。结果:DNS-Cl浓度2.5 mg/ml;饱和碳酸钠调节溶液PH=9.5;水浴50℃30 min;乙酸乙酯萃取。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胺的含量发现SPM、SPD、PUT荧光性强,检测灵敏度高,衍生试剂的干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SPM SPD PUT DNS-Cl 柱前衍生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环丙沙星酰腙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尚慧杰 高留州 +6 位作者 谢玉锁 闫强 吴书敏 倪礼礼 黄文龙 谢松强 胡国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7-601,共5页
目的:寻找转化抗菌氟喹诺酮到抗肿瘤氟喹诺酮的有效策略。方法:用酰腙作为N-甲基环丙沙星C-3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合成了12个环丙沙星酰腙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用MTT方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体外对SMMC-7721、L121... 目的:寻找转化抗菌氟喹诺酮到抗肿瘤氟喹诺酮的有效策略。方法:用酰腙作为N-甲基环丙沙星C-3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合成了12个环丙沙星酰腙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用MTT方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体外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酰腙目标物对3种实验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显著强于母体环丙沙星。构-效关系表明,苯环带吸电子化合物的活性强于供电子化合物的活性,尤其带羧基和磺酰胺基化合物的活性强于其他取代基化合物的活性。结论:氟喹诺酮C-3羧基并非是抗肿瘤活性所必需的药效团,被酰腙取代可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酰腙 生物电子等排体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C-3羧基等排体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V.环丙沙星酰腙的合成及构效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淑敏 黄文龙 胡国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为发现转化抗菌氟喹诺酮到抗肿瘤氟喹诺酮的策略及其构-效关系,用酰腙作为环丙沙星C3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合成了12个未见报道的环丙沙星酰腙(3a^3l)目标化合物。结果显示:体外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显著强... 为发现转化抗菌氟喹诺酮到抗肿瘤氟喹诺酮的策略及其构-效关系,用酰腙作为环丙沙星C3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合成了12个未见报道的环丙沙星酰腙(3a^3l)目标化合物。结果显示:体外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显著强于母体,但都低于对照药阿霉素,尤其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活性与阿霉素相当。构效关系表明,取代链苯环带吸电子基团的活性强于供电子基团的活性,酰腙还原产物酰肼取代物的活性消失。结果说明酰腙可作为C-3羧基的等排体,酰腙亚胺双键是抗肿瘤活性所必需的药效团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酰腙 生物电子等排体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氟沙星C-3(绕丹宁不饱和酮)酰胺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彤 汪学猛 +2 位作者 王蕊 黄文龙 胡国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3-547,共5页
为发现将抗菌药氟喹诺酮转化为抗肿瘤药的结构修饰新策略,用酰氨基和绕丹宁不饱和酮分别作为培氟沙星(1)C-3羧基的等排体和修饰基,设计合成了12个新的培氟沙星C-3(绕丹宁不饱和酮)酰胺类目标化合物(6a^6l),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 为发现将抗菌药氟喹诺酮转化为抗肿瘤药的结构修饰新策略,用酰氨基和绕丹宁不饱和酮分别作为培氟沙星(1)C-3羧基的等排体和修饰基,设计合成了12个新的培氟沙星C-3(绕丹宁不饱和酮)酰胺类目标化合物(6a^6l),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对Hep-3B、Capan-1和L1210 3种肿瘤细胞株的活性显著高于母体培氟沙星,含芳杂环或氟苯基化合物的活性与对照抗肿瘤药阿霉素相当。由此推测酰氨基绕丹宁不饱和酮杂合骨架替代C-3羧基有利于提高氟喹诺酮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酰胺 绕丹宁 不饱和酮 抗肿瘤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