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环氧树脂的研制及其固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永 杨树 +1 位作者 袁金芳 高青雨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采用端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酐、E-44环氧树脂合成了反应型环氧树脂乳化剂MeO-PEG-Ma-E-44,以相反转乳化技术制备E-44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率达98.5%的MeO-PEG-Ma-E-44,用量为E-44的ω=16.5%-20... 采用端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酐、E-44环氧树脂合成了反应型环氧树脂乳化剂MeO-PEG-Ma-E-44,以相反转乳化技术制备E-44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率达98.5%的MeO-PEG-Ma-E-44,用量为E-44的ω=16.5%-20%得到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最稳定。DSC和TG分析结果表明:乳化前后的E-44环氧树脂都能室温条件2h内很好的固化,固化后热性能基本不变,分解温度约在380℃,热失重率89%,其玻璃转变温度有所降低,韧性有所提高,其它性能基本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反应型环氧树脂乳化剂 合成 固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毛立群 李谦 +1 位作者 乔聪震 陈蔚萍 《大学化学》 CAS 2007年第2期16-19,23,共5页
从理科化学专业开设化工基础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出发,分析了现有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体现合理性、实践性、先进性,简要介绍了在化工基础课程中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 化工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 化学专业 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 先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及其盐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清岚 徐元清 +2 位作者 蔡天聪 丁涛 刘治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125-9125,9127,共2页
以己酸与二乙氨基乙醇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其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当酸醇物质量之比为1.2:1.0,催化剂用量为1.7%,带水剂为甲苯时,产物的收率... 以己酸与二乙氨基乙醇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其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当酸醇物质量之比为1.2:1.0,催化剂用量为1.7%,带水剂为甲苯时,产物的收率可达93.5%,产品纯度95.0%。此外还探索了DA-6盐的制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 柠檬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羧酸掺杂聚苯胺的形貌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显 马新起 杨小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9-81,共3页
采用直接混合氧化法分别制备了丙二酸、丁二酸、苹果酸和酒石酸掺杂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光谱仪对聚苯胺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四探针测试仪测定了聚苯胺的电导率,并研究了多元羧酸分子结构对聚苯胺... 采用直接混合氧化法分别制备了丙二酸、丁二酸、苹果酸和酒石酸掺杂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光谱仪对聚苯胺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四探针测试仪测定了聚苯胺的电导率,并研究了多元羧酸分子结构对聚苯胺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多元羧酸分子链长度增加,得到的聚苯胺纳米纤维的直径、长度均有所增加,溶解性得到提升,而电导率降低;当多元羧酸分子存在侧链羟基时,得到的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形貌及长度有显著改善,电导率明显提高,溶解性则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纤维 多元羧酸 电导率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酰苯甲酰甲烷的合成及其对聚氯乙烯辅助热稳定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柴云 景中建 张普玉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0,共3页
以月桂酸甲酯和苯乙酮为原料,通过克莱森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β-二酮结构的月桂酰苯甲酰甲烷,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二甲苯为溶剂,新鲜甲醇钠为催化... 以月桂酸甲酯和苯乙酮为原料,通过克莱森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β-二酮结构的月桂酰苯甲酰甲烷,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二甲苯为溶剂,新鲜甲醇钠为催化剂,n(月桂酸甲酯):n(苯乙酮)=1.2:1,回流温度下反应3 h,收率可达85%。研究了其作为聚氯乙烯辅助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月桂酰苯甲酰甲烷是一种优良的聚氯乙烯用无毒辅助热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月桂酰苯甲酰甲烷 月桂酰甲酯 苯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性聚合物胶束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宋一凡 柴云 张普玉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6年第6期329-333,共5页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温敏性双亲嵌段聚合物对这一刺激产生响应,自组装为具有疏水性核/亲水性壳结构的胶束,可作为载体负载活性物质或疏水性药物,具有提高药物利用率、靶向作用、降低毒副作用等特点,可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等生物医药领...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温敏性双亲嵌段聚合物对这一刺激产生响应,自组装为具有疏水性核/亲水性壳结构的胶束,可作为载体负载活性物质或疏水性药物,具有提高药物利用率、靶向作用、降低毒副作用等特点,可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等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显著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介绍了不同类型温敏性聚合物胶束在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性 胶束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pH及离子强度敏感性聚氨酯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晓丽 袁金芳 +1 位作者 姚莉 高青雨 《胶体与聚合物》 2006年第4期7-10,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6000)、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三乙撑四胺(TEFA)等为原料.合成了温度、pH、及离子强度敏感性聚氨酯水凝胶(PUHG)。研究了PUHG溶胀率(SR)受温度(T)、pH、离子强度(Ⅰ)、交联剂用量...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6000)、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三乙撑四胺(TEFA)等为原料.合成了温度、pH、及离子强度敏感性聚氨酯水凝胶(PUHG)。研究了PUHG溶胀率(SR)受温度(T)、pH、离子强度(Ⅰ)、交联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PUHG的溶胀率在20-45℃的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5℃后不再变化;在酸性(pH4)溶液中收缩,在碱性(pH9)溶液中溶胀,表现出良好的pH值敏感性;在一定温度和pH下,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PUHG的溶胀率减小。水凝胶溶胀动力学研究表明,PUHG具有良好的溶胀-退胀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水凝胶 溶胀性能 多重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T方法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洋 柴云 张普玉 《河北化工》 2008年第7期14-17,共4页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是制备嵌段共聚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介绍了RAFT聚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所用的RAFT链转移剂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利用RAFT聚合方法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聚合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链转移剂 大分子链转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和顺式HOOOH的电子光谱的理论研究(英文)
9
作者 王连宾 吴文鹏 +1 位作者 张敬来 曹泽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9-1084,共6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方法(CASSCF)以及耦合簇理论(CCSD)优化了反式和顺式HOOOH的平衡几何构型,用DFT计算了HOOOH顺反异构化反应的势能曲线和谐振动频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和二阶全活化空间微扰理论(CASPT2)... 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方法(CASSCF)以及耦合簇理论(CCSD)优化了反式和顺式HOOOH的平衡几何构型,用DFT计算了HOOOH顺反异构化反应的势能曲线和谐振动频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和二阶全活化空间微扰理论(CASPT2)计算了反式和顺式HOOOH垂直激发能.计算结果表明:(1)反式异构体比顺式异构体稳定;(2)两种稳定构型的异构化反应有两种路径;(3)对于垂直跃迁能最低的单态和叁态,反式的垂直跃迁能比顺式的低;(4)在单激发态中,CASPT2方法预测的顺式HOOOH寿命最长的激发态为21A″,其跃迁能是167.43nm,寿命为1.44×10-5s;反式HOOOH寿命最长的激发态为21A,其跃迁能是165.52nm,寿命为2.07×10-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 CASPT2 HOOOH 过渡态 电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共聚物反相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永红 张普玉 《河北化工》 2009年第9期34-35,41,共3页
概述了淀粉接枝共聚物反相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对该聚合体系的表征方法进行介绍,评述了聚合过程的动力学及接枝共聚机理,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淀粉接枝共聚物 影响因素 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Ga_2O_3/硅胶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11
作者 何建英 王皓 +1 位作者 史利勇 陈丹云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5-227,231,共4页
制备了铈改性酯化催化剂CeO2-Ga2O3/硅胶,通过催化丙酸与异丁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其催化酯化性能,并采用IR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CeO2∶Ga2O3∶硅胶=2.7∶20∶77.3(质量比),500℃焙烧2h。该催化剂对丙酸异丁酯... 制备了铈改性酯化催化剂CeO2-Ga2O3/硅胶,通过催化丙酸与异丁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其催化酯化性能,并采用IR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CeO2∶Ga2O3∶硅胶=2.7∶20∶77.3(质量比),500℃焙烧2h。该催化剂对丙酸异丁酯的合成有良好的催化活性,0.20mol丙酸,催化剂用量1.0g,醇酸物质的量比1.4,反应时间90min,酯化率可达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Ga2O3/硅胶 铈改性 催化酯化 丙酸异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载体在杂多钨酸盐催化合成己二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红举 范艳花 +2 位作者 何建英 李明雪 陈丹云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3-196,共4页
以自制杂多钨酸盐K10P2W17O61.13H2O为催化活性组分,高岭土为催化剂载体,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了己二酸,反应完成后分离出负载杂多钨酸盐的高岭土重复循环使用。该合成反应特点是不需反应前制备负载型催化剂,而是利用反应进行的同时催化... 以自制杂多钨酸盐K10P2W17O61.13H2O为催化活性组分,高岭土为催化剂载体,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了己二酸,反应完成后分离出负载杂多钨酸盐的高岭土重复循环使用。该合成反应特点是不需反应前制备负载型催化剂,而是利用反应进行的同时催化活性组分即可在载体表面选择性吸附,反应后可方便地将催化活性组分-载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并作为催化剂直接重复利用。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己二酸收率的影响及杂多钨酸盐-高岭土的重复利用催化性能。采用IR分析对杂多钨酸盐、高岭土及杂多钨酸盐-高岭土进行了表征。杂多钨酸盐和载体高岭土第1次用于反应己二酸收率64.4%,分离出的杂多钨酸盐-高岭土逐次重复利用4次,己二酸收率依次为19.7%、20.9%、20.5%和19.2%,表明高岭土对杂多钨酸盐的饱和负载量基本不随重复利用次数增加而减少,有望通过调整杂多钨酸盐-高岭土的再生方法、催化活性组分与载体的比例及用量,达到减少催化活性组分损失及提高产物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杂多钨酸盐-高岭土 己二酸 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与腺嘌呤和尿嘧啶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候兵兵 彭鹏 +2 位作者 张萍 马慧婷 翟翠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1-718,共8页
使用循环伏安法、密度泛函理论及自然键轨道分析,分别研究了抗坏血酸与腺嘌呤、尿嘧啶的相互作用。两种混合体系在水溶液及PBS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腺嘌呤氨基上的氢原子、嘌呤环上的氮及氢原子,尿嘧啶羰基上的氧原子及氮上... 使用循环伏安法、密度泛函理论及自然键轨道分析,分别研究了抗坏血酸与腺嘌呤、尿嘧啶的相互作用。两种混合体系在水溶液及PBS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腺嘌呤氨基上的氢原子、嘌呤环上的氮及氢原子,尿嘧啶羰基上的氧原子及氮上氢原子,均可与抗坏血酸烯二醇羟基上的氢原子及羰基上的氧原子形成氢键。氢键的形成,使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过程难以进行。理论计算也进一步证明了上述混合体系中氢键作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腺嘌呤 尿嘧啶 相互作用 电化学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与线性碳链HC_(2n)^-体系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14
作者 蒋利辉 赵青岚 +2 位作者 李永红 李俊峰 张敬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27-1232,共6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多体微扰理论(MP2),对Li+与线性碳链HC2n-形成的体系HC2nLi(n=1~8,C∞v)的平衡几何构型、谐振动频率、第一绝热电离能和结合能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HC2n-与Li+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曲线。计算结果表明,Li+可与线性碳...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多体微扰理论(MP2),对Li+与线性碳链HC2n-形成的体系HC2nLi(n=1~8,C∞v)的平衡几何构型、谐振动频率、第一绝热电离能和结合能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HC2n-与Li+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曲线。计算结果表明,Li+可与线性碳链HC2n-形成稳定的化合物HC2nLi;化合物的电离能和结合能与体系大小n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基于计算结果,得到了体系的绝热电离能和结合能与体系大小n的解析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2nLi 绝热电离能 势能曲线 结合能 基组迭加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功能化短孔道有序介孔材料H_2N-Zr-Ce-SBA-15的合成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17
15
作者 袁金芳 李健生 +4 位作者 顾娟 王放 孙秀云 韩卫清 王连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11-1716,共6页
以pluronic(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氯化氧锆和硝酸亚铈为无机前驱盐,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APTS)为硅烷化试剂,采用后接枝法合成了氨基功能化六方板状短孔道有序介孔材料H2N-Zr-Ce-SBA-15(H2N-ZCS).采用... 以pluronic(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氯化氧锆和硝酸亚铈为无机前驱盐,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APTS)为硅烷化试剂,采用后接枝法合成了氨基功能化六方板状短孔道有序介孔材料H2N-Zr-Ce-SBA-15(H2N-ZCS).采用小角X射线衍射(L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H2N-ZC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APTS成功地嫁接到有序介孔材料上,H2N-ZCS仍保持了类似于传统SBA-15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相介孔结构,且孔道方向垂直于该六方板面.对阴离子染料酸性品红吸附实验表明,H2N-ZCS比H2N-SBA-15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这种功能化短孔道、大径轴比的六方板状介孔材料在吸附、分离及催化等领域中能更有效地促进分子的扩散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氨基功能化H2N-Zr-Ce-SBA-15 介孔材料 后接枝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缺位Dawson结构杂多钨酸盐绿色催化H_2O_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丹云 杨晓珂 +1 位作者 周慧 何建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6-660,共5页
制备了单缺位Dawson结构杂多钨酸盐K10P2W17O61.13H2O催化剂,以H2O2为氧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了己二酸;采用FTIR和TG分析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与热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H2O2用量、酸性助剂等因素... 制备了单缺位Dawson结构杂多钨酸盐K10P2W17O61.13H2O催化剂,以H2O2为氧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了己二酸;采用FTIR和TG分析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与热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H2O2用量、酸性助剂等因素对己二酸收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100℃下焙烧2h后对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合成己二酸的适宜反应条件为:环己酮用量100mmol、n(H2O2)∶n(环己酮)=4.45、催化剂用量(占环己酮的摩尔分数)1.5%、反应时间6.0h。在此条件下,己二酸收率为74.0%。使用该催化剂,在己二酸合成反应中无须添加有机溶剂、酸性助剂和相转移剂,有益于降低成本、简化分离工艺、减少污染和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缺位Dawson结构杂多钨酸盐催化剂 环己酮 己二酸 过氧化氢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酸异辛酯动力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勇 杨浩 +1 位作者 陈蔚萍 毛立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0-624,共5页
以Amerlyst 15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对乙酸与异辛醇酯化合成乙酸异辛酯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转速、催化剂粒径、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酸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在消除内外扩散影... 以Amerlyst 15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对乙酸与异辛醇酯化合成乙酸异辛酯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转速、催化剂粒径、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酸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进行了本征反应动力学实验。在343.15~363.15K范围内,采用拟均相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的指数前因子分别为5061,12.78L/(mol·g·min),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54.43,37.6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 异辛醇 乙酸异辛酯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反应动力学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精制机理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浩 王建红 +1 位作者 乔聪震 许庆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6-879,共4页
采用糠醛作为生物油的模型化合物,以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500℃、重时空速5.0 h-1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含量下糠醛的催化裂解反应,并采用GC-MS分析了产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糠醛催化裂解后生成了醛类、酮类、呋喃类、茚类、苯类... 采用糠醛作为生物油的模型化合物,以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500℃、重时空速5.0 h-1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含量下糠醛的催化裂解反应,并采用GC-MS分析了产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糠醛催化裂解后生成了醛类、酮类、呋喃类、茚类、苯类、萘类及其衍生物;随原料中水含量的增加,糠醛容易发生环化反应,茚类、苯类和萘类的含量增加,醛类、酮类和呋喃类的含量降低。根据糠醛催化裂解产物分布推测了糠醛催化裂解反应机理,生物油中糠醛类化合物在催化裂解过程中主要发生脱羰基、脱羧基和环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糠醛 催化裂解 反应机理 HZSM-5分子筛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载体固载磷钨酸催化剂的研制及绿色合成己二酸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慧 贺红举 +1 位作者 何建英 陈丹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6-257,334,共3页
以质量比1∶9∶20的氯化镧、高岭土和SnCl4.5H2O制备了多元载体SnO2-La2O3-高岭土,将其于磷钨酸的乙醇溶液中浸渍12h,300℃焙烧3h,得多元载体固载磷钨酸催化剂PW12/SnO2-La2O3-高岭土,并采用IR和XRD测试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以3... 以质量比1∶9∶20的氯化镧、高岭土和SnCl4.5H2O制备了多元载体SnO2-La2O3-高岭土,将其于磷钨酸的乙醇溶液中浸渍12h,300℃焙烧3h,得多元载体固载磷钨酸催化剂PW12/SnO2-La2O3-高岭土,并采用IR和XRD测试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以30%H2O2为氧源,无需在反应体系中使用有机溶剂和相转移剂,用于催化氧化环己酮绿色合成了己二酸。结果表明,该方法有益于降低成本、简化分离工艺、减少污染和提高产品质量,催化剂还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适宜反应条件为环己酮100mmol,催化剂1.5g,30%H2O245mL,回流反应6h,己二酸收率6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载体固载磷钨酸 己二酸 催化氧化 绿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螺环取代三聚磷腈结构苯并口恶嗪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房晓敏 胡永佳 +4 位作者 余丽丽 张璞 徐元清 丁涛 任艳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124,共3页
以六氯环三聚磷腈,1,1′-二羟基联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含活泼官能团的苯并口恶嗪单体为原料合成了含双螺环取代三聚磷腈结构的苯并口恶嗪单体(HCP)。采用FT-IR,1 H-NMR,13 C-NMR,和31P-NMR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固化行为以及HCP均聚物... 以六氯环三聚磷腈,1,1′-二羟基联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含活泼官能团的苯并口恶嗪单体为原料合成了含双螺环取代三聚磷腈结构的苯并口恶嗪单体(HCP)。采用FT-IR,1 H-NMR,13 C-NMR,和31P-NMR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固化行为以及HCP均聚物和HCP与双酚A苯并口恶嗪树脂(Bz)共聚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HCP均聚物在氮气氛下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为333℃,800℃时残炭42%。HCP/Bz共聚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为367℃,800℃残炭率达52%,具有比HCP和Bz均聚物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氯环三聚磷腈 苯并嗪 耐热性能 残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