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癫痫术前定位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洪影星 洪洋 +3 位作者 徐俊玲 邢亚洲 付畅 韩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癫痫反复发作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的预后。准确的术前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可通过检测癫痫相关的血流灌注改变定位致痫灶。本文对ASL在... 癫痫反复发作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的预后。准确的术前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可通过检测癫痫相关的血流灌注改变定位致痫灶。本文对ASL在检测癫痫病灶方面的应用原理、定位性能等进行梳理与总结,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快速、详细地了解ASL在癫痫术前定位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也分析了可能影响ASL定位结果的相关因素,以便能进一步掌握ASL的应用特点,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动脉自旋标记 致痫灶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敏疗法治疗对氨基水杨酸制剂过敏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陈玉曼 张倩倩 +2 位作者 苑文静 常俊晴 兰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0期157-160,共4页
分析1例对氨基水杨酸制剂过敏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给予患者激素逐渐减量、美沙拉嗪逐渐加量的脱敏疗法,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过敏反应。患者通过脱敏疗法成功口服美沙拉嗪片至3000 mg/d,后1500 mg/d长期维持,病情控制,... 分析1例对氨基水杨酸制剂过敏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给予患者激素逐渐减量、美沙拉嗪逐渐加量的脱敏疗法,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过敏反应。患者通过脱敏疗法成功口服美沙拉嗪片至3000 mg/d,后1500 mg/d长期维持,病情控制,大便正常,肠黏膜病变修复。治疗期间出现轻度过敏反应,少量皮疹,轻度肝功能异常,尿蛋白弱阳性,后均恢复正常。研究结果为对氨基水杨酸制剂过敏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建议此类患者尝试脱敏疗法,可能实现通过口服氨基水杨酸制剂达到病情控制,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脱敏疗法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氨基水杨酸 美沙拉嗪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a在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楚漫微 陈欢欢 +4 位作者 王倩 王祎玟 李丹 杨淑珺 张翠莲(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作为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各年龄段中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尽管多种靶向药物的应用已使该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其仍是一类无法被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miR-17-92...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作为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各年龄段中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尽管多种靶向药物的应用已使该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其仍是一类无法被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miR-17-92基因簇作为最早被确定为癌基因的微小RNA(micro RNA,miRNA)家族,其作用机制一直被广泛关注。miR-20a是miR-17-92基因簇中的一员,可通过降低或上调表达的方式发挥转录后调控功能,进而影响下游基因通路,调控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并最终实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根据目前研究进展,miR-20a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中表达特异性升高通常与疾病的恶性进展有关,综述miR-20a在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最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a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miR-17-92基因簇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破坏血-视网膜屏障机制中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苏涵 张乐颖 +2 位作者 秦婷婷 王娇娇 宋宗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60-1265,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成年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常见原因之一,由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其机制虽尚未完全阐明,但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是DR的关键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高度内皮特异的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视网膜病理性新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成年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常见原因之一,由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其机制虽尚未完全阐明,但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是DR的关键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高度内皮特异的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视网膜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破坏血-视网膜屏障的关键因子,因此全面地了解VEGF促进DR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病因病机,成为深入探索DR发病机制的关键。文章围绕DR探讨了VEGF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间的通透性、血管炎性反应、细胞凋亡反应、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以及内质网应激之间的相关机制,以期为VEGF在DR破坏血-视网膜屏障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视网膜屏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抑制剂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亚辉 程艳伟 王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4期4603-4608,共6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致残率高。补体系统(CS)激活是NMOSD发病的关键环节,因...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致残率高。补体系统(CS)激活是NMOSD发病的关键环节,因此补体抑制剂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NMOSD治疗方案。目前部分补体抑制剂药物已被用于临床试验研究。本文就近年来补体抑制剂治疗NMOS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水通道蛋白-4抗体 星形胶质细胞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在抑制高糖诱导的HRMEC损伤中的作用
6
作者 张乐颖 王苏涵 +3 位作者 秦婷婷 侯慧敏 王娇娇 宋宗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7-862,共6页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是否可以通过调控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半胱天冬酶-1(NLRP3/Caspase-1)细胞焦亡途径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损伤。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随机分组,即正常组(给予5.5 mmol·L^(...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是否可以通过调控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半胱天冬酶-1(NLRP3/Caspase-1)细胞焦亡途径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损伤。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随机分组,即正常组(给予5.5 mmol·L^(-1)葡萄糖)、高糖组(给予55.5 mmol·L^(-1)葡萄糖)、LBP低浓度组(给予55.5 mmol·L^(-1)葡萄糖+100 mg·L^(-1) LBP)、LBP中浓度组(给予55.5mmol·L^(-1)葡萄糖+500 mg·L^(-1) LBP)、LBP高浓度组(给予55.5 mmol·L^(-1)葡萄糖+1000 mg·L^(-1) LBP)、si-NC组(转染20μmol·L^(-1) si-NC后给予55.5 mmol·L^(-1)葡萄糖)和si-NLRP3组(转染20μmol·L^(-1) si-NLRP3后给予55.5 mmol·L^(-1)葡萄糖);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HRMEC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RMEC细胞焦亡情况,RT-PCR法检测各组HRMEC中NLRP3、Caspase-1、核因子(NF)-κB、Gasdermin-D(GSDM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RMEC焦亡相关NLRP3、Caspase-1、NF-κB、GSDMD、VEGF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HRMEC细胞上清液中细胞焦亡下游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HRMEC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焦亡率升高,NLRP3、Caspase-1、NF-κB、GSDMD、VEGF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IL-1β和IL-18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si-NLRP3组中HRMEC细胞增殖率升高,细胞焦亡率降低,NLRP3、Caspase-1、NF-κB、GSDMD、VEGF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IL-1β和IL-18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si-NC组的细胞增殖率,细胞焦亡率,NLRP3、Caspase-1、NF-κB、GSDMD、VEGF蛋白和mRNA以及IL-1β、IL-18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LBP中、高浓度组中HRMEC细胞增殖率升高,细胞焦亡率降低,NLRP3、Caspase-1、NF-κB、GSDMD、VEGF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IL-1β和IL-18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除LBP低浓度组HRMEC细胞增殖率、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均为P>0.05),其余指标表现和LBP中、高浓度组一致。结论LBP对高糖诱导的HRME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焦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NLRP3炎症小体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寿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杜文慧 闫国胜 +3 位作者 王梦凡 周亚 万静怡 张宏涛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红细胞寿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一氧化碳(CO)呼气法检测患者...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红细胞寿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一氧化碳(CO)呼气法检测患者红细胞寿命,分为红细胞寿命正常组与红细胞寿命缩短组,统计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发生率,比较2组各项指标,对红细胞寿命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共纳入83例MHD患者,其中男性56例(占67.47%),年龄(51.55±10.08)岁,透析龄(45.80±28.20)月,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居首位,占37.34%。②MHD患者的红细胞寿命为29~126天,平均(60.83±29.66)天。83例MHD患者发生红细胞寿命缩短49例,发生率为59.03%。③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β=0.163,P=0.048)、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β=-0.284,P=0.044)、甲状旁腺激素(β=-0.054,P=0.018)是红细胞寿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平均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寿命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红细胞寿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性病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聂铭 赵振舟 +2 位作者 史青博 刘开源 李牧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65-670,共6页
冠状动脉钙化(CAC)常被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过程,作为一种血管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原因在于钙盐在冠状动脉壁上异常沉积,进而波及血管中膜以及血管内膜,使得血管壁硬化,血管舒张反应减弱,从而对冠状动脉血流产生影响。相关研究揭示,CA... 冠状动脉钙化(CAC)常被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过程,作为一种血管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原因在于钙盐在冠状动脉壁上异常沉积,进而波及血管中膜以及血管内膜,使得血管壁硬化,血管舒张反应减弱,从而对冠状动脉血流产生影响。相关研究揭示,CAC程度反映了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呈正相关。本文根据近年来CAC相关研究进展,从病变发生机制、检测方法、治疗方案及其优劣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钙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下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矫形手术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吴肖南 胡巍然 +4 位作者 马浩浩 高延征 施新革 王红强 廖文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113-1119,共7页
目的:分析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矫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例腰骶部半椎体畸形患者,男3例,女5例,手术时年龄6~15岁,半椎体位于左侧4例,位于右侧4例;半椎体位于L2,3节段1... 目的:分析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矫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例腰骶部半椎体畸形患者,男3例,女5例,手术时年龄6~15岁,半椎体位于左侧4例,位于右侧4例;半椎体位于L2,3节段1例,L3,4节段2例,L4,5节段2例,L5S1节段3例;完全分节半椎体4例,不完全分节半椎体4例。将患者CT数据导入Mimics 21.0软件进行建模,随后将模型数据导入3-Matic软件,选择需要置钉的椎体模拟出最佳的螺钉置入角度及长度,打印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及术中导引。所有患者均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下行矫形手术治疗,通过比较患者的影像学参数评价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腰骶部半椎体矫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主弯Cobb角、近端代偿弯Cobb角、C7中心至骶骨中垂线(C7plumb line-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PL-CSVL)以及置钉准确率、侧凸矫正率。结果:8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3~31个月;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8枚,椎弓根螺钉置钉的等级A、B、C、D、E级螺钉的数目依次为38、46、10、4、0枚,以A、B级螺钉定义为螺钉位置良好,置钉准确率为85.7%(84/98)。8例患者主弯Cobb角术前21°~38°,术后1周5°~11°,术后1年7°~12°;近端代偿弯Cobb角术前16°~39°,术后1周7°~12°,术后1年7°~14°;矫正效果保持良好,无矫正丢失。冠状位平衡指标C7PL-CSVL术前20~35 mm,术后1周11~18 mm,术后1年10~16 mm,患者冠状面失衡情况有所改善。侧凸矫正率术后1周65.6%~84.2%,术后1年61.9%~81.6%。结论:在腰骶部半椎体截骨矫形术中使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局部畸形,是辅助腰骶部半椎体截骨矫形手术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预置钉道模型 腰骶部半椎体畸形 矫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经皮介入封堵治疗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志伟 王真真 +4 位作者 刘畅 王琰 陈同峰 郭晓艳 程江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介入封堵(transcatheter closure,TCC)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适宜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TCC治疗心肌... 目的 探讨经皮介入封堵(transcatheter closure,TCC)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适宜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TCC治疗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postinfarction 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PIVSR)5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0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及Cox回归分析30 d死亡及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评价VSR至TCC时间对30 d死亡的预测价值,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的最大值得出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人群分为两组(早期组与延迟组),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的长期预后。结果 TCC治疗VSR患者51例,平均年龄为(66.73±7.77)岁,其中女性32人(62.7%),中位随访时间[490(107,1019)]d。AMI至VSR的平均时间间隔为[2(1,3)]d,VSR至TCC的平均时间间隔为[23(17,32)]d。高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升高、心源性休克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术前较高射血分数(EF)值、延迟手术是其保护因素(P<0.05)。将VSR至TCC时间纳入30 d死亡ROC曲线得出最佳截断值为21 d。早期组(≤3周)术后生存率(62.50%,15/24)低于延迟组(>3周)(96.30%,26/27)(χ^(2)=9.496,Log-rank P=0.002)。结论 延迟手术是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对于病情较稳定的PIVSR患者,建议发生VSR 3周后进行TCC手术,减少死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穿孔 心肌梗死 介入封堵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直肠损伤即时修补11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倩倩 刘慧丽 +2 位作者 党群 张荷 马亚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直肠损伤即时腹腔镜下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发现直肠损伤11例的资料。破口大小1~3 cm,术中即时用2-0可吸收线缝合全层并加固,术毕均留置肛管。结果11例直...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直肠损伤即时腹腔镜下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发现直肠损伤11例的资料。破口大小1~3 cm,术中即时用2-0可吸收线缝合全层并加固,术毕均留置肛管。结果11例直肠损伤均于腹腔镜下即时修补成功,术后留置肛管6~8天,随访1~3年,均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直肠损伤即时腹腔镜下一期修补成功率高,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手术 直肠损伤 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泌尿系统肿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磊 刘俊峰 刘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721-1724,共4页
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系统炎症的新型血清学标志物,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已被证实与多种肿瘤的生存和预后相关。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NLR在泌尿系统肿瘤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肾癌 前列腺癌 膀胱癌 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得宝松膀胱颈注射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复发性膀胱颈口挛缩29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相臣 涂洋 +2 位作者 范志强 皇甫雪军 刘中华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等离子电切术切除瘢痕组织联合得宝松膀胱颈注射治疗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复发性膀胱颈口挛缩(BN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TURP术后复发性BNC患者29例,采用等离子电切术切除瘢痕组织联合得宝松膀胱颈注射治疗,间隔1个月进行膀胱... 目的观察等离子电切术切除瘢痕组织联合得宝松膀胱颈注射治疗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复发性膀胱颈口挛缩(BN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TURP术后复发性BNC患者29例,采用等离子电切术切除瘢痕组织联合得宝松膀胱颈注射治疗,间隔1个月进行膀胱镜检查并再次上述治疗,共治疗4次。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时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统计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9例TURP术后复发性BNC患者中,25例(86.2%)治疗后12个月时Qmax、PVR、IPSS均明显改善(P均<0.01),其余4例(13.8%)在完成4次治疗后,随访2周~6个月的过程中经膀胱镜证实为BNC复发。随访(21.8±7.4)个月,术后3例(10.3%)出现肉眼血尿,4例(13.8%)出现短暂性尿失禁,1例(3.4%)会阴部不明原因疼痛,1例(3.4%)真性尿失禁,未见与膀胱颈注射及药物剂量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等离子电切术切除瘢痕组织联合得宝松膀胱颈注射对TURP术后复发性BNC治疗效果明确、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切术 糖皮质激素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 膀胱颈口挛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性冷疗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贺辉 王晨光 +3 位作者 姚征 李真 郑稼 刘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间断性冷疗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无冷疗组(A组)和间断性冷疗组(B组),各45例。对比两组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引流管引流量、膝关节功能评分(HSS)、... 目的间断性冷疗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无冷疗组(A组)和间断性冷疗组(B组),各45例。对比两组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引流管引流量、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72 h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 h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冷疗应用于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可降低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但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性冷疗 膝骨关节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K液与del Nido液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乾坤 程兆云 +4 位作者 李正玉 王圣 胡俊龙 张华坤 刘前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在心脏瓣膜手术中HTK停搏液与del Nido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的153例成人心脏瓣膜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使用心脏停搏液不同而...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在心脏瓣膜手术中HTK停搏液与del Nido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的153例成人心脏瓣膜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使用心脏停搏液不同而分为两组,HTK停搏液组(71例)和del Nido停搏液(冷D组,82例)。采集血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数据及愈后情况作临床比较。结果两组在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出院时间、电击复跳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24h血液指标中超敏肌钙蛋白(P=0.08)、肌酸激酶(P=0.68)、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P=0.06)、N端-BNP(P=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停搏液灌注用量方面冷D组较少(P=0.001),HTK组所需灌注次数更少(P<0.001)。出院后1月门诊复查,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HTK停搏液及delNido停搏液都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K液 delNido液 心肌保护 心脏瓣膜手术 心肺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右心房增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付涛 赵丹清 +9 位作者 刘晓洁 吴金涛 张雷明 胡娟 范宪伟 杨海涛 严丽洁 刘静静 张智文 王山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与右心房增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我院住院诊疗的2394例患者的心电图记录,CRBBB定义为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120 ms,I、V_(6)导联S波... 目的探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与右心房增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我院住院诊疗的2394例患者的心电图记录,CRBBB定义为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120 ms,I、V_(6)导联S波时限>R波时限,V_(1)和(或)V_(2)导联QRS波群呈RsR’,R’>R。比较CRBBB与非CRBBB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RBBB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CRBBB患病率为1.5%(37/2394)。与无CRBBB患者相比,CRBBB患者的年龄及左、右心房直径更大,心房颤动及瓣膜病的发病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心房增大(OR=10.537,95%CI 5.332~20.821,P<0.001),年龄(OR=1.031,95%CI 1.005~1.058;P=0.019)、心房颤动(OR=3.251;95%CI 1.402~7.541;P=0.006)是CRBBB存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CRBBB与右心房增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心房增大 QRS波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于高危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道阔 葛振伟 +7 位作者 朱喜亮 程兆云 马露 张华坤 张桥 李传威 刘前进 赵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并总结我院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175例CABG围术期行IABP置入... 目的探讨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并总结我院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175例CABG围术期行IABP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平均年龄(61.2±9.2)岁,其中男性131例(74.9%)。根据IABP置入时机分为预防性置入组(术前置入IABP)(66例)和对照组(术中或术后置入IABP)(10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预防性置入组IABP支持时间[(107.5±68.3)h比(130.4±72.6)h],机械通气时间[(76.9±82.1)h比(129.6±160.5)h],ICU监护时间[(145.9±99.9)h比(196.4±180.5)h]显著减少(P<0.05)。术后急性肾损伤(13.6%比28.4%)、低心排量综合征(0比6.4%)、多器官功能衰竭(0比7.3%)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置入组围术期病死率(10.6%)低于对照组(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CABG治疗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可降低患者围术期病死率,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低心排量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缩短IABP支持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露 程兆云 +5 位作者 侯剑峰 胡俊龙 张华坤 郑道阔 赵勇 刘前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247-251,共5页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但面临着供体短缺的问题。左心室辅助装置已成为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出血、泵血栓形成、卒中、右心衰竭和溶血是限制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的关键因素,第三代全磁悬浮离心式...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但面临着供体短缺的问题。左心室辅助装置已成为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出血、泵血栓形成、卒中、右心衰竭和溶血是限制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的关键因素,第三代全磁悬浮离心式连续流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研发,旨在克服这些并发症。近年来我国心室辅助装置发展迅速,多款设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结合国际前沿研究进展,介绍国内外以磁悬浮为技术特点的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左心室辅助装置 终末期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一家系的新型突变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华 但汉东 +2 位作者 李晓丽 黄子旭 宋宗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一个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GA)中国家系各家庭成员OAT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及临床表现。方法:对该家系中的6名家庭成员均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Sanger验证明确基因测序结果及致病性突变。结果... 目的:探讨一个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GA)中国家系各家庭成员OAT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及临床表现。方法:对该家系中的6名家庭成员均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Sanger验证明确基因测序结果及致病性突变。结果:先证者因其临床表现及体征诊断为GA。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OAT基因分别于第6外显子和第10外显子上发现致病突变c.722C>T(p.P241L)、c.1186C>T(p.R396X),该复合杂合性突变在家系中呈现共分离状态。先证者的父亲和哥哥均检出杂合型p.R396X致病变异,母亲检出杂合型p.P241L致病变异。除先证者外,其他家庭成员均无临床症状。结论:该家系的先证者为复合杂合性突变,其中p.P241L为首次报道的基因突变类型。这一研究结果扩大了OAT基因变异的范围,有利于在分子基础水平进一步理解GA的致病因素。新型突变类型的发现与证实也将有助于为GA的临床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黄斑劈裂 黄斑水肿 鸟氨酸转氨酶 全外显子组测序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2例过敏性皮肤病斑贴试验变应原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卞璐 李孝辉 +3 位作者 张守民 蔡丙杰 尹光文 李敏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分析我院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652例行斑贴试验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资料,包括接触性皮炎249例、面部皮炎158例、湿疹87例、激素依赖性皮炎64例、特应性皮炎51例、唇炎43例,并对斑贴试验结... 目的:分析我院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652例行斑贴试验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资料,包括接触性皮炎249例、面部皮炎158例、湿疹87例、激素依赖性皮炎64例、特应性皮炎51例、唇炎43例,并对斑贴试验结果及不同年龄、性别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斑贴试验总阳性448例(68.71%)。5种最常见的变应原依次为十二醇硫酸钠、脂肪酸硫酸钠、硫酸镍、卡巴混合物、香料混合物。女性十二醇硫酸钠和脂肪酸硫酸钠阳性率高于男性(2值分别为5.47、7.23,P值均<0.05),男性卡巴混合物阳性率高于女性(χ^(2)=18.57,P<0.05)。不同年龄段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2,P<0.05)。结论:十二醇硫酸钠、脂肪酸硫酸钠、硫酸镍、卡巴混合物、香料混合物是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变应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变应原分析 斑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