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体抑制剂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亚辉 程艳伟 王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4期4603-4608,共6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致残率高。补体系统(CS)激活是NMOSD发病的关键环节,因...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致残率高。补体系统(CS)激活是NMOSD发病的关键环节,因此补体抑制剂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NMOSD治疗方案。目前部分补体抑制剂药物已被用于临床试验研究。本文就近年来补体抑制剂治疗NMOS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水通道蛋白-4抗体 星形胶质细胞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泌尿系统肿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磊 刘俊峰 刘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721-1724,共4页
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系统炎症的新型血清学标志物,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已被证实与多种肿瘤的生存和预后相关。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NLR在泌尿系统肿瘤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肾癌 前列腺癌 膀胱癌 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性冷疗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丁贺辉 王晨光 +3 位作者 姚征 李真 郑稼 刘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间断性冷疗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无冷疗组(A组)和间断性冷疗组(B组),各45例。对比两组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引流管引流量、膝关节功能评分(HSS)、... 目的间断性冷疗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无冷疗组(A组)和间断性冷疗组(B组),各45例。对比两组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引流管引流量、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72 h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 h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冷疗应用于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可降低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但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性冷疗 膝骨关节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双君 杨颖 +1 位作者 张锐 张俊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相关性以及NLR和PLR预测患者发生RVO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185例RVO患者作为RVO组,并匹配同期18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相关性以及NLR和PLR预测患者发生RVO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185例RVO患者作为RVO组,并匹配同期185例年龄、性别相同的无RVO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RVO的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及PLR预测患者发生RVO的临床价值。结果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检测指标方面,RVO组中性粒细胞(NEU)、NLR、PLR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LYM)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PLR是RV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NLR预测RVO发生的AUC为0.693(95%CI:0.643~0.739,P<0.001),灵敏度为60.00%,特异度为72.97%,最佳诊断截点为0.3297,PLR预测RVO发生的AUC为0.613(95%CI:0.561~0.663,P<0.001),灵敏度为34.14%,特异度为84.32%,最佳诊断截点为0.1946。结论较高的NLR和PLR与RVO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可使用NLR和PLR作为早期识别RVO风险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卢聪 黄子旭 +2 位作者 李晓丽 李苗 宋宗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6期3067-3071,共5页
先天性视盘小凹(ODP)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盘颞侧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小凹陷。视盘小凹黄斑病变(ODP-M)是ODP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其特征在于黄斑区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液体的集聚,表现... 先天性视盘小凹(ODP)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盘颞侧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小凹陷。视盘小凹黄斑病变(ODP-M)是ODP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其特征在于黄斑区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液体的集聚,表现为视网膜劈裂或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目前,针对ODP-M有多种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患病率低且确切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因此在ODP-M的最佳治疗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指南。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现有治疗手段对认识该疾病并提高诊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视盘小凹 黄斑病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喹类药物的眼毒性及其预防 被引量:2
6
作者 施晓萌 王秀华 +1 位作者 王莉 雷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2303-2304,F0003,共3页
氯喹类药物磷酸氯喹和羟氯喹由2个芳香环组成,同属于4-氨基喹诺酮类衍生物,因最初应用于疟疾的治疗,又被称为抗疟药,但是随着青蒿素的应用,作为疟疾用药逐渐减少。氯喹类药物现常用于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 氯喹类药物磷酸氯喹和羟氯喹由2个芳香环组成,同属于4-氨基喹诺酮类衍生物,因最初应用于疟疾的治疗,又被称为抗疟药,但是随着青蒿素的应用,作为疟疾用药逐渐减少。氯喹类药物现常用于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喹 眼部 视网膜 毒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共病现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元龙 胡倩倩 +4 位作者 史威力 冯娴 黄文博 段贯英 王留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1930-1933,共4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分析其患慢性病共病模式,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共病的患病率差异,为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防控与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12月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城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 目的了解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分析其患慢性病共病模式,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共病的患病率差异,为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防控与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12月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城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年龄≥60岁的接受体检的2506名老年人,通过社区老年居民健康体检报告获得相关信息,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506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7.10%,共病患病率为22.60%,排在前3位的慢性病分别是高血压(14.33%)、糖尿病(9.18%)、心脏病(6.23%)。患有2种、≥3种共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7.16%、5.4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合模式的患病人数最多,为58.60%。不同年龄组、性别、血脂、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均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且多种慢性病存在共享危险因素,应针对慢性病的患病特点和共享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慢性病防治及管理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共病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P2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华杰 李晓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2110-2112,F0003,F0004,共5页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复位术后多因素导致的玻璃体视网膜病理性纤维化改变,是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PVR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视网膜细胞及细胞因子有关。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是一种表观...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复位术后多因素导致的玻璃体视网膜病理性纤维化改变,是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PVR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视网膜细胞及细胞因子有关。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因子,参与染色质结构调节,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从而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RPE)间质转化及视网膜纤维化。本文主要就PVR发病机制及MeCP2在其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 视网膜色素上皮 细胞因子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M-GRU模型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警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彭秀丽 王延年 李全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2135-2139,共5页
目的探讨长短期记忆网络与门循环单元(LSTM-GRU)模型对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期间曾发生低血糖事件的50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长短期记忆网络与门循环单元(LSTM-GRU)模型对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期间曾发生低血糖事件的50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1DM患者18例,T2DM患者32例。以连续72 h的血糖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Python 3.6运行LSTM-GRU模型,得到15、30、45、60 min的预测血糖值,以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及克拉克(Clarke)误差网格分析评价模型预测性能。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评价模型低血糖预警效果,进一步比较模型在T1DM和T2DM患者的低血糖预警差异。结果15 min预测时,LSTM-GRU模型的RMSE、MAPE分别为0.24、2.64;30 min预测时,RMSE、MAPE分别为0.26、2.84;45 min预测时,RMSE、MAPE分别为0.27、2.89;60 min预测时,RMSE、MAPE分别为0.27、2.85。Clarke误差网格分析表明该模型对血糖的预测准确度均满足ISO 15197—2013标准。LSTM-GRU模型在15 min低血糖预警时,T1DM和T2DM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54%、98.41%、98.10%,88.82%、99.47%、99.05%;30 min预警时,T1DM和T2DM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49%、98.41%、97.98%,87.94%、99.44%、99.01%;45 min预警时,T1DM和T2DM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52%、98.49%、98.02%,85.53%、99.48%、98.98%;60 min预警时,T1DM和T2DM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78%、98.54%、97.92%,85.15%、99.46%、98.95%。无论在哪个预测时长下,LSTM-GRU模型对T1DM和T2DM患者的低血糖预警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TM-GRU模型能有效进行低血糖预警,且对T1DM患者的低血糖预警效果优于T2DM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长短期记忆网络与门循环单元模型 低血糖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在急性肾损伤进展至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艺佳 周菁 +2 位作者 任莹莹 李涵 顾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180-185,共6页
在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后,有一部分患者即使血清肌酐、尿量、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但肾脏结构仍遗留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不完全或适应不良性修复,最终进展至慢性肾脏病(CKD)。早期识别这一高危人群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 在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后,有一部分患者即使血清肌酐、尿量、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但肾脏结构仍遗留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不完全或适应不良性修复,最终进展至慢性肾脏病(CKD)。早期识别这一高危人群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近些年的研究发现生物标志物的测定有助于早期识别AKI进展至CKD的高危患者,因此本文就AKI进展至CKD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晓婷 王留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4期2688-2688,F0003,F0004,共3页
全科医学是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行为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全科医师主要在基层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患者康复、慢性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1-2]。发展全科医学,离不开学科建设,全科医学学科... 全科医学是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行为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全科医师主要在基层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患者康复、慢性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1-2]。发展全科医学,离不开学科建设,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家庭医学 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级综合医院 高等医学院校 现状调查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影像学评估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来佳辉 李宗阳 +3 位作者 简磊 张新胜 杨彬 罗建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2期6143-6144,F0003,F0004,共4页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evelopmental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DCS)的概念是Hinck等[1]于1964年首先提出的,以区别于退变性颈椎管狭窄。DCS是指在颈椎的发育过程中,因某些因素导致椎弓发育过短,椎管矢状径较正常狭窄,使脊髓及脊神经根受...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evelopmental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DCS)的概念是Hinck等[1]于1964年首先提出的,以区别于退变性颈椎管狭窄。DCS是指在颈椎的发育过程中,因某些因素导致椎弓发育过短,椎管矢状径较正常狭窄,使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2],从而导致相应临床症状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DCS是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基础因素,椎管狭窄可能会压迫脊髓,导致颈椎病的发生[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影像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不孕女性助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杰平 张翠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336-1340,共5页
针对高龄不孕女性的助孕是当今辅助生殖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临床上提倡根据患者的卵巢储备和内分泌特征进行个体化治疗,并采取多种辅助手段以提高妊娠率。本文就高龄女性助孕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以及针对高龄不孕女性的助孕策略和... 针对高龄不孕女性的助孕是当今辅助生殖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临床上提倡根据患者的卵巢储备和内分泌特征进行个体化治疗,并采取多种辅助手段以提高妊娠率。本文就高龄女性助孕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以及针对高龄不孕女性的助孕策略和辅助治疗进行综述,为改善该类患者的妊娠结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高龄女性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晓莉 成乐楠 +4 位作者 秦方圆 赵子仪 葛利葱 翟亚萍 杨秋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542-1544,共3页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培养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并将浓度调制2×10^7个·mL^-1,取0.2 mL注射于实验组裸鼠右侧肩胛背部皮下,接种后每日观察两组裸鼠精...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培养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并将浓度调制2×10^7个·mL^-1,取0.2 mL注射于实验组裸鼠右侧肩胛背部皮下,接种后每日观察两组裸鼠精神、活动、摄食、排便、体质量等情况,是否有肿瘤生长和肿瘤生长速度等。每3 d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最长径和最短径,计算肿瘤体积。于接种后第42天将荷瘤裸鼠处死,剥出肿瘤,测量瘤体长径和短径,称取瘤体质量,取肿瘤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变化。结果细胞注射法可成功建立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瘤体出现时间为3~7 d,成瘤率为93.33%。实验组裸鼠的体质量、精神、活动等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共有2例瘤体表面出现破溃。观察结束后,处死裸鼠后完整剥除瘤体,测得肿瘤平均体积为(416.21±134.67)mm^3,肿瘤平均质量为(0.88±0.19)g。剖开瘤体,发现4例可见瘤体中间有坏死液化,取移植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肿瘤组织大体表现符合人卵巢癌的特点。结论初步建立了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卵巢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裸鼠 皮下移植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体积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梦宇 郭文雨 +1 位作者 曹欢 阚全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2期4105-4109,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腰椎体积骨密度(vBMD)和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7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定量CT(QCT)骨质疏松(OP)诊断标...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腰椎体积骨密度(vBMD)和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7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定量CT(QCT)骨质疏松(OP)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62例、骨量减少组58例、骨质疏松组50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空腹抽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雌二醇(E_(2))、25羟维生素D[25(OH)D]、Ⅰ型胶原氨基端肽(PⅠ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结果骨质疏松组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β-CTX均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减少组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E_(2)、vBMD、25(OH)D、PⅠNP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减少组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腰椎vBMD与PⅠNP、BMI、E_(2)、25(OH)D均呈正相关,与β-CTX、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FPG、HbA1c、LDL-C均呈负相关(P<0.05);PⅠNP与BMI、E_(2)、25(OH)D均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TC、LDL-C均呈负相关(P<0.05);β-CTX与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FPG、HbA1c、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E_(2)、25(OH)D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25(OH)D、E_(2)、PⅠNP、β-CTX是vBM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E_(2)是PⅠN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绝经年限、E_(2)是β-CTX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vBMD和BTMs随着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发生明显变化,BTMs可预测OP发生风险。多种因素可能共同参与了绝经后T2DM合并OP患者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2型糖尿病 体积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转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选择全科医生职业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永凯 杨珊 王留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1252-1256,共5页
实践经验表明,全科医生作为基本医疗保健的主力军,对减轻国家医疗保健压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全科医生总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如何招募更多的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是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 实践经验表明,全科医生作为基本医疗保健的主力军,对减轻国家医疗保健压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全科医生总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如何招募更多的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是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个人背景特征、全科医生职业认知、全科相关经历、职业偏好等4个维度概括了影响医学生选择全科医生职业的相关因素,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从政府、医学院校、基层医疗机构、家庭、个人等5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促进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下得去、留得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职业选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利葱 卢晓莉 +1 位作者 成乐楠 杨秋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8—12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的177例患者,根据HPV 23分型结果将其分为HPV阴性组(103例)和HR-HPV阳性组(74例)。通过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8—12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的177例患者,根据HPV 23分型结果将其分为HPV阴性组(103例)和HR-HPV阳性组(74例)。通过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HR-HPV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结果HR-HPV阳性组霉菌、加德纳菌、乳杆菌、过氧化氢酶、清洁度、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异常率高于HPV阴性组(P<0.05),两组滴虫、pH值、白细胞酯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霉菌、加德纳菌、过氧化氢酶与HR-HPV感染独立相关(P<0.05)。结论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对预防及治疗HPV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阴道微生态 菌群失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反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娄玉晗 陈卓然 +1 位作者 陈玉曼 兰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4期47-52,共6页
目的分析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反复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不符合手术绝对适应证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行胆囊切除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81例患者均为不符合手术绝对适应证的胆囊良性疾病,胆... 目的分析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反复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不符合手术绝对适应证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行胆囊切除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81例患者均为不符合手术绝对适应证的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最多,占比85.2%(69/81);不符合手术绝对适应证的症状表现以慢性右上腹痛无急性发作最多,占比42.0%(34/81)。胆囊切除术前46例患者被漏诊或误诊,其中漏诊率为19.8%(16/81),误诊率为37.0%(30/81);最常见的漏诊/误诊疾病为功能性胃肠病(FGIDs),占比为71.7%(33/46),其中84.8%(28/33)的FGIDs合并抑郁和(或)焦虑状态,术后联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抑郁、焦虑状态均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5.0%和69.6%。38例被主管医师直接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未考虑漏诊或误诊可能,占比46.9%(38/81),给予促胆汁排泌药物和消化酶制剂等替代胆囊功能治疗,其中术后新发症状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0%,复发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33.3%,持续存在患者的有效率为2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9.5%(15/38),整体疗效不佳。23例PCS经胆囊功能替代治疗无效的患者,分别按FGIDs(伴或不伴抑郁/焦虑状态)、反流性食管炎或消化性溃疡治疗,18例症状明显改善,补救诊治的总有效率为78.3%(18/23)。结论胆囊良性疾病易与上消化道其他疾病混淆,尤其是伴抑郁/焦虑状态的FGIDs,术前漏诊或误诊、手术适应证未严格把握是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反复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良性疾病 胆囊切除术 功能性胃肠病 漏诊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静 仓顺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1727-1728,F0003,F0004,共4页
食管癌是一种消化道肿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晚期疾病的预后差,死亡率高。虽然目前临床上治疗食管癌的药物不断更新,但食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前景仍不容乐观。近些年,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兴起,食管癌的免疫治疗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尤其是... 食管癌是一种消化道肿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晚期疾病的预后差,死亡率高。虽然目前临床上治疗食管癌的药物不断更新,但食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前景仍不容乐观。近些年,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兴起,食管癌的免疫治疗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同时,过继性细胞治疗、肿瘤疫苗、溶瘤病毒等免疫疗法在食管癌治疗中也表现出巨大潜力。本文就食管癌免疫治疗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过继性细胞治疗 肿瘤疫苗 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武辉林 李坤 +1 位作者 翟水亭 祝云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3期2305-2309,共5页
目的评价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腔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2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患者,男18例,女8例,其中吸烟患者14例,年龄46~85岁,平均(62.8±9.8)岁,... 目的评价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腔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2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患者,男18例,女8例,其中吸烟患者14例,年龄46~85岁,平均(62.8±9.8)岁,术中行球囊扩张,选择性支架植入,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患肢手术前后患/健侧收缩压差、狭窄程度,术中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2%(25/26),20例经股动脉入路顺行开通成功,5例患者经桡动脉入路逆行开通成功,手术时间为(97.6±56.1)min,术中76.9%(20/26)患者行支架植入。手术前后患/健肢收缩压差为[(37.5±7.4)比(5.8±2.4)]mmHg(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前后靶血管狭窄程度[90.0%(85.0%,100.0%)比10.0%(5.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甚至消失,1例患者因脑卒中死亡,2例患者复发出现锁骨下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腔内治疗是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狭窄 闭塞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