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预后及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蒋亚鹏
孙子瑞
陈同峰
刘煜昊
韩艳
韩宇
-
机构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5,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8020439)。
-
文摘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PIVSR)患者临床特点、预后及介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及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112例PIVSR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短期(2周)内是否存活分为短期死亡组(n=42)及短期存活组(n=70),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并分析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对于短期存活患者随访1年,分析随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依据不同治疗方法绘制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5.63,95%CI:1.68~18.83)、入院时心率快(OR=4.52,95%CI:1.33~15.37)、心尖部穿孔(OR=3.30,95%CI:1.01~10.73)为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数值高(OR=0.88,95%CI:0.82~0.94)、合并室壁瘤(OR=0.24,95%CI:0.08~0.67)为短期存活的获益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穿孔直径(HR=2.44,95%CI:1.12~5.32)为随访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行介入封堵治疗(HR=0.05,95%CI:0.02~0.12)、LVEF数值高(HR=0.91,95%CI:0.84~0.97)为随访期存活的获益因素。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预后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患者(P<0.001)。结论年龄大、心尖部穿孔、入院时心率快为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穿孔直径为随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行介入封堵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经皮介入封堵
预后
-
Key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
percutaneous closure
prognosis
-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研究进展
- 2
-
-
作者
刘林鑫
孟华
杨冠旭
安松涛
陈岩
-
机构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11期1035-1038,共4页
-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省部共建项目(SB201901095)。
-
文摘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现象,其存在往往代表着冠心病的发生及进展,与疾病的危急情况和预后有着明确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不断研究,人们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冠状动脉钙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本文拟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研究作一阐述,为广大临床医师做参考,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
关键词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钙化
进展
-
Keywords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Progress
-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