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哪吒之魔童闹海》:东方美学与现代视觉特效技术的融合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秦耀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101,共5页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将东方美学与现代视觉特效技术相结合,成功打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影片在角色造型、建筑风格、法宝道具和战斗场景等方面充分融入东方美学元素。同时,借助3D建模、动态美感算法、智能海浪算法等...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将东方美学与现代视觉特效技术相结合,成功打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影片在角色造型、建筑风格、法宝道具和战斗场景等方面充分融入东方美学元素。同时,借助3D建模、动态美感算法、智能海浪算法等特效技术,生动呈现了东方美学的意境与气韵,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和叙事表现力。其成功为中国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包括深入挖掘东方文化内涵、创新运用特效技术以及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和国际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之魔童闹海》 动画电影 东方美学 视觉特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虚拟名字及文学效应
2
作者 赵奉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名字本是指示符号,先秦诸子从现实生活中的命名原则出发,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虚拟名字来叙事、说理,显示了时代的共性,同时在命名原则与呈现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效应,对后代以名字展现人物性格、命运等... 名字本是指示符号,先秦诸子从现实生活中的命名原则出发,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虚拟名字来叙事、说理,显示了时代的共性,同时在命名原则与呈现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效应,对后代以名字展现人物性格、命运等有着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诸子 虚拟名字 形态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学者的中国诗史观及其理论价值
3
作者 赵耀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130,共4页
民国学者对于六朝诗、唐诗、宋诗艺术特质的分析中蕴含着他们对诗歌艺术嬗变轨迹的认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中国诗歌史具有重要的价值。按照民国学者的启示,我们从学理上把整个古代诗歌从时间的纵向维度上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两汉为前... 民国学者对于六朝诗、唐诗、宋诗艺术特质的分析中蕴含着他们对诗歌艺术嬗变轨迹的认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中国诗歌史具有重要的价值。按照民国学者的启示,我们从学理上把整个古代诗歌从时间的纵向维度上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两汉为前古典主义诗歌时期、魏晋经隋唐至宋代为古典主义诗歌时期,元代之后为后古典主义诗歌时期。在古典主义时期,由于诗人文化身份的转向,诗歌发展经历了古诗、诗人之诗、学者之诗这样几个阶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诗歌类型,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诗歌的意象特点、主体在诗歌中对辞采与才学的偏重等这些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嬗变。民国学者的中国诗史观对于中国诗歌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学者 诗史观 理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构件对汉语语法信息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新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7-199,共3页
汉字中的成字构件在表意和组合能力方面与语素有大致相同的性质。汉字成字构件能够表示语素、能够记词的特点,促使其表达出一定的汉语语法信息。汉字构件对语法信息的表达主要表现在:1.不同词性的义符对确定形声字词性有一定影响,动词... 汉字中的成字构件在表意和组合能力方面与语素有大致相同的性质。汉字成字构件能够表示语素、能够记词的特点,促使其表达出一定的汉语语法信息。汉字构件对语法信息的表达主要表现在:1.不同词性的义符对确定形声字词性有一定影响,动词性义符与形容词性义符更容易与所构形声字词性一致,名词性义符构成的形声字词性较复杂,主要原因在于名词性义符多是表示人或物体的指称字;2.汉字成字构件之间,特别是形声字义符与声符之间表现出丰富的语法关系,主要有联合、偏正、补充、主谓、施受、支配等。不少复合汉字浓缩了汉语口语的语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件 词类 构词法 语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逸周书》编著意图考论
5
作者 赵奉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4-148,共5页
《逸周书》的编著意图是目前《逸周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立足文本,通过文学表现等细化分析是探寻编者意图的重要方法之一。《逸周书》选取的君主皆为圣明之君;君臣关系和谐融洽,且都有极为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移花接木、斧凿删削等方... 《逸周书》的编著意图是目前《逸周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立足文本,通过文学表现等细化分析是探寻编者意图的重要方法之一。《逸周书》选取的君主皆为圣明之君;君臣关系和谐融洽,且都有极为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移花接木、斧凿删削等方法,着意凸显周公的功劳而弱化太公的作用;大臣皆是拥有周族血缘且与周天子关系至为密切之人,由此推断《逸周书》编纂者意图再现由周天子率领本族臣子惕励忧勤、君臣同心共同营造盛世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周书》 编著意图 文学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认知视域下常规与非常规动名搭配语义概念化研究——以“刷N”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牛儒雅 刘辰诞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6,共9页
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以常用动名搭配“刷N”为研究对象,从情境认知视角考察了常规与非常规“刷N”构式的语义概念化机制,为汉语动名搭配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启示。研究发现:(1)无论是常规还是非常规“刷N”构式,其语义建构过程... 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以常用动名搭配“刷N”为研究对象,从情境认知视角考察了常规与非常规“刷N”构式的语义概念化机制,为汉语动名搭配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启示。研究发现:(1)无论是常规还是非常规“刷N”构式,其语义建构过程都由G的情境植入和动词“刷”与名词“N”的语义联结两部分构成;(2)非常规“刷N”构式语义的完整理解更依赖于言听双方互动中情境因素的约束和限制;(3)动名构式的语义凸显不仅取决于侧面决定体,还取决于言者植入的隐性情境因素;(4)动名构式的语义是双向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以常用动名搭配“刷N”为研究对象,从情境认知视角考察了常规与非常规“刷N”构式的语义概念化机制,为汉语动名搭配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启示。研究发现:(1)无论是常规还是非常规“刷N”构式,其语义建构过程都由G的情境植入和动词“刷”与名词“N”的语义联结两部分构成;(2)非常规“刷N”构式语义的完整理解更依赖于言听双方互动中情境因素的约束和限制;(3)动名构式的语义凸显不仅取决于侧面决定体,还取决于言者植入的隐性情境因素;(4)动名构式的语义是双向选择的,动词的语义增殖不只源于构式的整体意义,还源于动词与名词的语义联结以及名词对动词语义凸显的次结构的阐释。选择的,动词的语义增殖不只源于构式的整体意义,还源于动词与名词的语义联结以及名词对动词语义凸显的次结构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名搭配 “刷N”构式 语义概念化 情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民国永嘉学派的承传谱系——兼论“温州学派”命名的问题
7
作者 陈云昊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8,共8页
胡适在晚年回忆存在于北京大学的永嘉学派传人时使用了“温州学派”的命名,是后来研究者主要参考的学术史论述。然而,胡适的命名在学术史意义上是一个误解,他割裂了这个学派与在温州地区渊源已久的永嘉学派的关联。梁启超也误读了这一... 胡适在晚年回忆存在于北京大学的永嘉学派传人时使用了“温州学派”的命名,是后来研究者主要参考的学术史论述。然而,胡适的命名在学术史意义上是一个误解,他割裂了这个学派与在温州地区渊源已久的永嘉学派的关联。梁启超也误读了这一学派自身的承传谱系。钱基博在对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的批评中指出,永嘉学派不能被单纯视为汉学考据。从诒善祠塾到求志社,都有着明显的学派嬗变的轨迹,而《新世界学报》《瓯风杂志》则是该学派谱系自我建构的明证。学术界理应恢复原本贯通的学派脉络,恢复该学派本来的命名:晚清民国永嘉学派。胡适、梁启超对同时代“永嘉学派”谱系的误读,可以在陈黻宸、章太炎、钱基博、林损、林尹等人的论述中得到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学派 温州学派 胡适 孙诒让 陈黻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