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旭 赵芬琴 +2 位作者 韩光 刘蕾 高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33-436,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是采用溶剂法和柱色谱法提取分离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然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腹膜炎模型对... 本实验研究了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是采用溶剂法和柱色谱法提取分离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然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腹膜炎模型对所得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考察。最终从桦褐孔菌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羊毛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羊毛甾醇(1)、inotodiol(2)和trametenolic acid(3)。化合物1、2、3在10 mg/kg均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化合物1和2在10 mg/kg时显著降低血管通透性。由此得出化合物1~3均有抗炎活性,其中trametenolic acid(3)的抗炎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化学成分 羊毛甾醇 inotodiol trametenolic ACID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他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珏 屈建莹 +2 位作者 朱莉莉 王金中 王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碱性条件下,头孢他啶对金纳米粒子催化高锰酸钾氧化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头孢他啶的化学发光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用该法测定头孢他啶的线性范围为3.0×10^-5-5.0×... 在碱性条件下,头孢他啶对金纳米粒子催化高锰酸钾氧化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头孢他啶的化学发光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用该法测定头孢他啶的线性范围为3.0×10^-5-5.0×10g/L,检出限为1.0×10g/L,相对标准偏差为2.0%(p=4.0×10^-3g/L,n=11),将其用于药物制剂中头孢他啶含量的测定,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鲁米诺 头孢他啶 纳米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固相微萃取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再波 康文艺 +2 位作者 钟才宁 孙成斌 毛海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2-346,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贵州产侧柏叶挥发油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89个组分,鉴定了其中72个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成分总峰面积的96.60%。其主要成分是白菖油萜(12.07%),α-紫惠槐烯(10.89%),1S,顺-...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贵州产侧柏叶挥发油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89个组分,鉴定了其中72个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成分总峰面积的96.60%。其主要成分是白菖油萜(12.07%),α-紫惠槐烯(10.89%),1S,顺-去氢白菖烯(8.90%),α-雪松醇(7.32%),表-双环倍半水芹烯(5.92%),反-石竹烯(5.23%),α-古芸烯(4.43%),γ-依兰油烯(3.14%),别罗勒烯(3.10%),α-姜黄烯(2.69%),(-)-α-古芸烯(2.05%)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固相微萃取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法分析小叶女贞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彩芳 方明月 +1 位作者 李昌勤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43-446,共4页
首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小叶女贞花及花蕾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将花和花蕾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发现有20种相同化学成分。小叶女贞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苯乙醇(... 首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小叶女贞花及花蕾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将花和花蕾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发现有20种相同化学成分。小叶女贞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苯乙醇(38.3%)、苯甲醇(3.28%)、芳樟醇L(2.92%)、橙花叔醇(2.73%)、正十一烷(2.07%)、正十二醛(1.97%)、β-荜澄茄烯(1.87%)、十一醛(1.64%)、苯乙烯(1.59%)等;小叶女贞花蕾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苯乙烯(60.01%)、芳樟醇L(10.17%)、苯乙醇(2.71%)、肉桂酸甲酯(1.5%)、正壬烷(1.42%)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小叶女贞 挥发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课件化工工艺学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新起 郭新勇 +1 位作者 付荣超 张顺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3期66-68,共3页
化工工艺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经过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开发过程中运用AutoCAD、Flash、3DSmax、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开发出具有课堂教学和网上自学双平台的CAI课件,开辟了课件制作... 化工工艺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经过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开发过程中运用AutoCAD、Flash、3DSmax、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开发出具有课堂教学和网上自学双平台的CAI课件,开辟了课件制作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工艺学 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 软件开发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波 王金中 满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基于吖啶橙在氢氧化钠介质中 ,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 ,头孢曲松钠能强烈抑制其化学发光 ,建立了高锰酸钾 -吖啶橙 -头孢曲松钠化学发光抑制测定头孢曲松钠的方法 ;头孢曲松钠的质量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2~20mg/L范围内... 基于吖啶橙在氢氧化钠介质中 ,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 ,头孢曲松钠能强烈抑制其化学发光 ,建立了高锰酸钾 -吖啶橙 -头孢曲松钠化学发光抑制测定头孢曲松钠的方法 ;头孢曲松钠的质量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2~2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为8μg/L,对10mg/L头孢曲松钠连续进行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 % ;方法用于头孢曲松钠针剂测定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抑制法 测定 吖啶橙 高锰酸钾 头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氰化钾-钙黄绿素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利福平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亚萍 周艳梅 +1 位作者 马同森 朱金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20-1223,共4页
在碱性条件下,利福平对铁氰化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测定利福平的新方法。考察了介质浓度、发光试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利福平的检出限为6.81×... 在碱性条件下,利福平对铁氰化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测定利福平的新方法。考察了介质浓度、发光试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利福平的检出限为6.81×10^-2mg/L,线性范围为0.5-100 mg/L,对50 mg/L的利福平连续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86%,该方法已成功用于滴眼液及胶囊中利福平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氰化钾 钙黄绿素 抑制 利福平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对盐酸环丙沙星的测定 被引量:9
8
作者 周华 魏金凤 +2 位作者 周艳梅 王亚萍 朱天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环丙沙星对NaOH介质中的鲁米诺一铁氰化钾的化学发光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环丙沙星药物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讨论了介质浓度、发光试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环丙沙星的质量浓度在2.0×... 环丙沙星对NaOH介质中的鲁米诺一铁氰化钾的化学发光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环丙沙星药物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讨论了介质浓度、发光试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环丙沙星的质量浓度在2.0×10^-5-1.2×10^-4g·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10^-6g·L^-1,11次平行测定4.0×10^-5g·L^-1环丙沙星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该方法已用于环丙沙星片剂的测定,所得结果与标示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鲁米诺-铁氰化钾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强力霉素 被引量:8
9
作者 周艳梅 张成丽 +4 位作者 雷建都 马同森 马光辉 苏志国 晁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45-1749,共5页
研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盐酸强力霉素对鲁米诺-铁氰化钾体系化学发光反应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定量分析盐酸强力霉素的新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盐酸... 研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盐酸强力霉素对鲁米诺-铁氰化钾体系化学发光反应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定量分析盐酸强力霉素的新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盐酸强力霉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此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分子识别物质,利用盐酸强力霉素-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建立了测定盐酸强力霉素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9.0×10^-7~6.0×10^-5 g·mL^-1,检出限为3.2×10^-7 g·mL^-1。对6.0×10^-6 g·mL^-1的盐酸强力霉素水溶液进行分析,9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5%。利用此方法测定尿样和盐酸强力霉素药片中盐酸强力霉素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盐酸强力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河南产紫丁香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金梅 姬志强 +1 位作者 许启泰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22-1026,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河南产紫丁香花蕾和花的挥发性成分。从紫丁香花蕾和花中共鉴定了65种组分,其中17个成分是二者共有的;酯类化合物只存在于花蕾中,而酸类和醇类化合物在花中的含量较高。这...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河南产紫丁香花蕾和花的挥发性成分。从紫丁香花蕾和花中共鉴定了65种组分,其中17个成分是二者共有的;酯类化合物只存在于花蕾中,而酸类和醇类化合物在花中的含量较高。这表明酯类化合物在紫丁香花开放的过程中可能逐步被植物体内的水解酶水解成酸类和醇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花蕾 紫丁香花 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泉辉 汤雁婷 +2 位作者 李娟 周慧 马新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9-251,共3页
以河南大学为例,阐明了实行学生安全教育、加强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安全设施建设与管理、强化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使用等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保障了化工实验室的正常、高效、安全、有序的运行,提出了对实验室分级管理、实施EHS... 以河南大学为例,阐明了实行学生安全教育、加强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安全设施建设与管理、强化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使用等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保障了化工实验室的正常、高效、安全、有序的运行,提出了对实验室分级管理、实施EHS管理系统、建立"三级安全检查"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设施实行"三同时"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实验室 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苛化工段直接生产沉淀碳酸钙新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学芝 艾天召 +2 位作者 艾栋 蒋智敏 卢雪晶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4,共2页
介绍了一种苛化工段直接生产沉淀碳酸钙的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对传统造纸黑液碱回收苛化工序的关键性技术改造,如:增设石灰净化处理过程及绿液净化处理过程等,不仅避免了废渣(白泥)的产生,而且在回收碱的同时还直接生产出了沉淀碳酸钙。
关键词 苛化 沉淀碳酸钙 新技术 造纸黑液 碱回收 技术改造 石灰净化 绿液净化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金梅 许启泰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5期153-157,共5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连翘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作用研究成果,为中药连翘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连翘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混凝—高级化学氧化法处理庆大霉素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德亮 李明玉 +3 位作者 武书彬 田依林 李丹 李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6-19,共4页
采用吸附—混凝—高级化学氧化法 ,对庆大霉素废水进行处理 ,筛选出最佳的混凝条件及氧化条件。实验发现 ,采用聚合氯化铝 (PA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CPAM)复合混凝该废水 ,在pH为 8,PAC与CPAM的用量分别为 40 0mg/L和 10mg/L时混凝效... 采用吸附—混凝—高级化学氧化法 ,对庆大霉素废水进行处理 ,筛选出最佳的混凝条件及氧化条件。实验发现 ,采用聚合氯化铝 (PA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CPAM)复合混凝该废水 ,在pH为 8,PAC与CPAM的用量分别为 40 0mg/L和 10mg/L时混凝效果较好。混凝后的废水再用H2 O2 +Fe2 + +UV氧化 ,当 pH为 3时 ,采取三次投加方式加入 2 .4g/LH2 O2 ,紫外灯照射 6h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吸附—混凝—高级化学氧化处理庆大霉素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经该方法处理后的庆大霉素废水 ,其CODCr去除率为 99.1% ,脱色率达 10 0 % ,达到了医药行业废水排放标准。且该方法设备简单 ,易于下一步实现工业放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混凝 化学氧化法 庆大霉素废水 废水处理 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发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志皓 李桂敏 +4 位作者 王金中 刘小强 李明静 刘绣华 范顺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7-232,共6页
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发展作了评述,特别叙述了在此领域中的研究工作的进展,对此方法的基本原理也作了简要介绍(引用文献67篇)。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 研究工作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油性硫化锰纳米微粒的化学制备和结构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良 徐洮 +1 位作者 张治军 赵家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共5页
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双十八烷基二硫代磷酸(DDP)表面修饰的硫化锰(MnS)纳米微粒,用XPS、FTIR、TGA、TEM和HREM等技术对用表面修饰法得到的MnS纳米微粒的结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修... 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双十八烷基二硫代磷酸(DDP)表面修饰的硫化锰(MnS)纳米微粒,用XPS、FTIR、TGA、TEM和HREM等技术对用表面修饰法得到的MnS纳米微粒的结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修饰得到的MnS纳米微粒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并且微粒的分散件好、不团聚,制备出的MnS纳米晶核具有γ-MnS的晶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 纳米微粒 硫化锰 DDP 亲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原理实验CAI课件的研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黎 郭新勇 +1 位作者 吉欣 黄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2年第1期25-26,35,共3页
为强化学生化工原理实验的预习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开发了一个多媒体 CAI教学课件 ,该课件除了原理及实验流程介绍外 ,重点放在了实验操作的录像介绍上。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件进行学习 ,能有效地提高预习效果 。
关键词 化工原理实验 多媒体CAI 教学课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酰胺桥联异三核配合物的电化学及磁学性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陶偌偈 娄本勇 +3 位作者 臧双全 周绪亚 王庆伦 廖代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58-1161,共4页
合成了 2种不对称草酰胺桥联异三核配合物 { [Cu( oxca) ]2 M( H2 O) 2 } [oxca表示 N-( 2 -羧基苯 )·N -( 3-氨丙基 )草酰胺三价阴离子 ,M=Co2 +,Ni2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对所合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 DMSO中... 合成了 2种不对称草酰胺桥联异三核配合物 { [Cu( oxca) ]2 M( H2 O) 2 } [oxca表示 N-( 2 -羧基苯 )·N -( 3-氨丙基 )草酰胺三价阴离子 ,M=Co2 +,Ni2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对所合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 DMSO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在 4~ 30 0 K范围内测量了{ [Cu( oxca) ]2 Co( H2 O) 2 }体系的变温磁化率 ,经拟合得磁参数 J=-2 8.0 9cm- 1。结果表明 ,异三核配合物分子内金属离子间存在反铁磁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酰胺桥联异三核配合物 电化学 磁学性质 循环伏安法 反铁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在纳米杂化膜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3
19
作者 屈建莹 陈文静 +1 位作者 王珏 朱莉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3-366,共4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修饰玻碳(GC)电极为基底,自组装金纳米粒子(AuNPs)及L-半胱氨酸(L-Cys)研制杂化膜修饰电极(L-Cys/AuNPs/MWNTs/GC)。实验表明,该膜修饰电极在pH=7.0的KH2PO4-K2HPO4缓冲溶液中对细胞色素c(Cyt c)的直接电子转移反... 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修饰玻碳(GC)电极为基底,自组装金纳米粒子(AuNPs)及L-半胱氨酸(L-Cys)研制杂化膜修饰电极(L-Cys/AuNPs/MWNTs/GC)。实验表明,该膜修饰电极在pH=7.0的KH2PO4-K2HPO4缓冲溶液中对细胞色素c(Cyt c)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Cyt c于0.121V(vs.Ag/AgCl)附近产生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5~3.2×10-4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7,检出限为2.4×10-5 mol/L。该传感器响应快速,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金溶胶 L-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 被引量:12
20
作者 范顺利 吴志皓 +2 位作者 张磊 吕超 林金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7-89,共3页
在盐酸介质中 ,高锰酸钾可氧化多巴酚丁胺产生化学发光 ,甲醛对该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 ,据此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多巴酚丁胺的方法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mg·L -1,检出限为0.07mg·L -1 ,相对标准偏差为1.2 %(... 在盐酸介质中 ,高锰酸钾可氧化多巴酚丁胺产生化学发光 ,甲醛对该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 ,据此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多巴酚丁胺的方法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mg·L -1,检出限为0.07mg·L -1 ,相对标准偏差为1.2 %(n=11,ρ=1.0mg·L -1) ;该法用于药物中多巴酚丁胺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多巴酚丁胺 高锰酸钾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