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河上游水系底栖水生昆虫群落构成及水质生物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单林娜 李冰冰 +4 位作者 王亚南 方改霞 胡建业 姬晓娜 张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41-12642,共2页
用索伯网(Surber)定量采样法,在河南省沙河上游水系1、2、3和4级支流的18个样点采集108个样方,总面积27m2,共获水生昆虫9目78科95属种4842只,并分别利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科级水平生物指数法对沙河上游水质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水生昆虫 水质生物评价 沙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净化过程中生物载体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姬晓娜 王福梅 +2 位作者 张洪美 谷令彪 吴雷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3,共5页
从生物膜技术的优点入手,分析了广义的生物载体的定义,概述了水质净化生物法中生物载体的应用现状及各类生物载体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新型的生物载体,并指出了生物载体的开发方向。
关键词 生物膜 生物载体 水质净化 活性生物载体 固定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乙醇原料——艾蒿纤维素降解优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俊红 谢朝晖 +1 位作者 马雪芹 周丽晓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61,共4页
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趋势。该文采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菊科植物艾蒿作为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通过研究稀盐酸浓度、液固比、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等因素于糖化率的关系,分析了这些条件对艾蒿成熟植株中纤维素预处理效果... 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趋势。该文采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菊科植物艾蒿作为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通过研究稀盐酸浓度、液固比、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等因素于糖化率的关系,分析了这些条件对艾蒿成熟植株中纤维素预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60目筛的艾蒿粉中纤维素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稀盐酸浓度为2.0%、固液比1∶8、处理温度为120℃、处理时间为60min时,糖化率达到1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艾蒿 稀盐酸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汝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冰冰 方改霞 +3 位作者 王亚南 张元元 单林娜 胡建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38-12640,共3页
对北汝河水系16个采样点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和水质生物监测,结果表明,北汝河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由8纲、19目、93科组成。运用2种生物学指数进行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北汝河水系已受到了轻度的污染,个别河段已达重... 对北汝河水系16个采样点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和水质生物监测,结果表明,北汝河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由8纲、19目、93科组成。运用2种生物学指数进行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北汝河水系已受到了轻度的污染,个别河段已达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水质生物评价 北汝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生物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涛 杨会敏 卢东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生物测定方法在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生物检测上的敏感性,筛选其中较好的方法。[方法]用叶片浸渍法、针刺法、涂抹法、根伸长测定法、根冠细胞分析法等生物测定方法测试10种非寄主植物叶片和6种非寄主植物根对茶树轮斑病... [目的]比较不同生物测定方法在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生物检测上的敏感性,筛选其中较好的方法。[方法]用叶片浸渍法、针刺法、涂抹法、根伸长测定法、根冠细胞分析法等生物测定方法测试10种非寄主植物叶片和6种非寄主植物根对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的敏感性。[结果]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原液对非寄主植物的离体叶片都有致病作用,不同植物反应不同;6种生物测定方法中根冠细胞分析法效果较好。[结论]试验表明根冠细胞分析法快速、简便、精确,是一种能较好地检测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毒性的生物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病害 轮斑病菌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与非矿区艾蒿根部微生物数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方改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5-157,共3页
对矿区和非矿区不同地域艾蒿根部不同部位的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蒿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要比非根际和根内的多,而且同种微生物数量矿区比非矿区的多,微生物数量和艾蒿的生长状况成正相关,因此将艾蒿和微生物两者结合起来治... 对矿区和非矿区不同地域艾蒿根部不同部位的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蒿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要比非根际和根内的多,而且同种微生物数量矿区比非矿区的多,微生物数量和艾蒿的生长状况成正相关,因此将艾蒿和微生物两者结合起来治理矸石山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非矿区 艾蒿 根系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NA-seq原理及其在原核生物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侯志伟 王赟 +1 位作者 高宏 侯圣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3-991,共9页
第二代测序技术不仅推进了基因组学的研究,而且也广泛应用到转录组学的研究中。原核生物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Tiling芯片和RNA-seq,后者因其较高的覆盖率和分辨率以及越来越低廉的成本而逐渐被更多的研究单位采用。根据对mRNA富集... 第二代测序技术不仅推进了基因组学的研究,而且也广泛应用到转录组学的研究中。原核生物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Tiling芯片和RNA-seq,后者因其较高的覆盖率和分辨率以及越来越低廉的成本而逐渐被更多的研究单位采用。根据对mRNA富集方法或rRNA去除方法的不同,目前RNA-seq方法主要有6种,其中dRNA-seq由于采用了5′单磷酸依赖的外切酶,可以特异性地降解加工过的转录本,从而使初始转录本得到富集,已被广泛应用到原核生物转录起始位点、小的调控RNA、启动子及操纵子等研究中。文章对dRNA-seq的原理、技术流程及其在原核生物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研究方法在现阶段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也进一步对该方法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NA-seq 转录组测序 小RNA 转录起始位点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种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计数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方改霞 单林娜 +2 位作者 李慧 吴伟平 张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利用4种选择性培养基MRS、MRS-山梨醇、MRS-5.2、Elliker,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倾注接种法,在蜡烛缸法(缺氧)、封口膜法(微氧)和供氧条件下对4种市售多菌种酸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进行选择性计数方法研究... 利用4种选择性培养基MRS、MRS-山梨醇、MRS-5.2、Elliker,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倾注接种法,在蜡烛缸法(缺氧)、封口膜法(微氧)和供氧条件下对4种市售多菌种酸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进行选择性计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蜡烛缸法较能反映乳酸菌活菌数量的实际情况,封口膜法次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4种选择性培养基对于乳酸菌活菌的计数都是灵敏的;而涂布法和倾注法接种活菌数有显著差异,倾注法要优于涂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乳酸菌 选择性计数 封口膜法 蜡烛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孙婕 张华 +1 位作者 尹国友 杨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4-158,共5页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快速发展,食品分析的困难主要是样品基质背景复杂、前处理过程繁琐,耗时、被测成分浓度较低等,而于九十年代兴起并迅速发展固相微萃取新技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对固相微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技术 食品 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方法在优化β-胡萝卜素培养基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廖春丽 王福梅 +1 位作者 陈兰英 王莲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多种统计优化方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微生物培养基优化工作中,本文根据响应面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针对响应面方法的优点、试验设计的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进行了简述,并结合三孢布拉霉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培养基成分的确定说明了响应面方... 多种统计优化方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微生物培养基优化工作中,本文根据响应面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针对响应面方法的优点、试验设计的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进行了简述,并结合三孢布拉霉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培养基成分的确定说明了响应面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S 响应面 优化 三孢布拉霉 Β-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诱变黑曲霉筛选高产果胶酶菌种 被引量:7
11
作者 佘秋生 杨海波 +3 位作者 杨冠军 薛银磊 祝小龙 单林娜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6期134-137,共4页
以黑曲霉(Aspergilus niger)CICC41254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初筛使用透明圈法,从果胶平板上的突变菌株中,挑取了26株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显著大于出发菌株的突变株。将这些突变株进行三角瓶固体发酵复筛,最后筛选出1株高产果胶... 以黑曲霉(Aspergilus niger)CICC41254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初筛使用透明圈法,从果胶平板上的突变菌株中,挑取了26株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显著大于出发菌株的突变株。将这些突变株进行三角瓶固体发酵复筛,最后筛选出1株高产果胶酶的突变株CICC41254-D8。突变株CICC41254-D8经斜面传代培养了5代,产酶遗传特性稳定,其果胶酶活力最高可达1156.8U/g干基,比出发菌株酶活力(750.0U/g)提高了5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果胶酶 紫外诱变 酶活力 固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溶藻细菌NP23的初步分离鉴别及其溶藻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廖春丽 杨闪闪 +2 位作者 许晨 郭端强 单林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3-167,共5页
从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NP23。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研究了该菌株对湖泊中优势藻的溶藻效果,初步探讨了其溶藻方式及溶藻物质。结果表明,该菌株... 从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NP23。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研究了该菌株对湖泊中优势藻的溶藻效果,初步探讨了其溶藻方式及溶藻物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小球藻、惠氏微囊藻、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64.1%、53.1%、87.2%和84.4%,而且在10-108CFU/mL菌浓度范围内,藻的去除率与菌液的浓度成正相关;该菌株对小球藻、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是间接溶藻,对惠氏微囊藻是直接溶藻;该菌株对栅藻的溶藻物质是蛋白类物质,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溶藻因子是菌体胞外分泌的具有热稳定性的非蛋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细菌NP23 小球藻 惠氏微囊藻 栅藻 蛋白核小球藻 分离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SOD最佳提取条件确定及其生长过程中SOD活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廖春丽 王福梅 +1 位作者 陈兰英 赵安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53,64,共4页
采用热变性法、磷酸缓冲液提取法、热变性法+磷酸缓冲液提取法、氯仿-乙醇沉淀法、丙酮沉淀法5种方法对大蒜细胞溶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粗提、分离纯化.实验结果表明热变性法+磷酸缓冲液混合法所得的SOD的粗提物活性较高;丙酮... 采用热变性法、磷酸缓冲液提取法、热变性法+磷酸缓冲液提取法、氯仿-乙醇沉淀法、丙酮沉淀法5种方法对大蒜细胞溶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粗提、分离纯化.实验结果表明热变性法+磷酸缓冲液混合法所得的SOD的粗提物活性较高;丙酮沉淀法是SOD纯化的最好方法;不同的丙酮加入量与搅拌时间会影响SOD的纯化结果,其最佳条件是加入0.6倍体积的丙酮,搅拌15min。在此优化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大蒜SOD酶活力,大蒜中SOD酶活力随生长过程,总体成上升趋势。在第五周以后趋于稳定,SOD酶活力达到最高1.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超氧化物歧化酶 分离纯化 活力 生长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对速冻水饺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婕 尹国友 +2 位作者 韩贞凤 陈兰英 朱艳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7-3139,共3页
[目的]为水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金苑饺子粉为原料、白菜和猪肉为饺子馅主料制作速冻水饺,研究三聚磷酸钠、黄原胶、硬脂酰乳酸钠、淀粉磷酸酯钠4种食品添加剂对水饺品质的影响。[结果]硬脂酰乳酸钠抗水饺冻裂的效果最明显,淀... [目的]为水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金苑饺子粉为原料、白菜和猪肉为饺子馅主料制作速冻水饺,研究三聚磷酸钠、黄原胶、硬脂酰乳酸钠、淀粉磷酸酯钠4种食品添加剂对水饺品质的影响。[结果]硬脂酰乳酸钠抗水饺冻裂的效果最明显,淀粉磷酸酯钠对水饺色泽、口感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但单独使用1种食品添加剂不能全面改善速冻水饺各方面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添加剂的最优组合为:黄原胶0.1%,硬脂酰乳酸钠0.4%、三聚磷酸钠0.25%、淀粉磷酸酯钠0.5%。[结论]该研究确定了速冻水饺的最佳添加剂类型及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水饺 食品添加剂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多酚抑制油脂氧化与抑菌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廖春丽 汤缓缓 杨闪闪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34,共4页
采用过氧化值测定法和滤纸片法分别研究了苹果多酚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和抑菌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苹果多酚、BHT、TBHQ、VC4种抗氧化剂的花生油、玉米胚芽油、大豆油、调和油、猪油样品,AP的抑制油脂氧化能力最强,且在对花生油的... 采用过氧化值测定法和滤纸片法分别研究了苹果多酚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和抑菌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苹果多酚、BHT、TBHQ、VC4种抗氧化剂的花生油、玉米胚芽油、大豆油、调和油、猪油样品,AP的抑制油脂氧化能力最强,且在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性最好;苹果多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种供试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测试浓度范围内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6,0.7和0.8g/L。说明苹果多酚是一种天然、高效的油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多酚 抑制 油脂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南瓜多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婕 尹国友 +4 位作者 陈兰英 刘瑞芳 朱艳青 牛美艳 王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064-18066,共3页
[目的]优化复合酶法提取南瓜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南瓜多糖的抗氧化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pH值对南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南瓜多糖的最佳复合酶配比和最佳提取条件。采... [目的]优化复合酶法提取南瓜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南瓜多糖的抗氧化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pH值对南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南瓜多糖的最佳复合酶配比和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水杨酸法检测南瓜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和改进的邻苯酚自氧化法检测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效果。[结果]当纤维素酶的浓度为1.0%、果胶酶为1.5%、木瓜蛋白酶为1.0%时,以及温度为40℃、pH=4.6、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30 m in的条件下南瓜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南瓜多糖对.OH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对O-2有部分清除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南瓜多糖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法 南瓜多糖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龟山湿地库区水质监测及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佘秋生 赵祯 +3 位作者 王召东 谢朝晖 刘冰 陈兰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8-151,共4页
通过对白龟山湿地库区水质部分指标的监测,采用单因子分析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白龟山湿地库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符合水源水水质要求;但5~6月份水质有轻度污染现象,须加强综合治理.
关键词 白龟山湿地库区库区 水质监测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降解艾蒿纤维素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俊红 郑学辉 +3 位作者 于婷婷 谢康 安丹丹 尹萌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9-172,共4页
为探索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降解艾蒿纤维素的最佳条件,以利于研究后续的乙醇发酵生产工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降解艾蒿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酶降解艾蒿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时间40h、pH 4.60、磷酸盐缓冲液... 为探索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降解艾蒿纤维素的最佳条件,以利于研究后续的乙醇发酵生产工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降解艾蒿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酶降解艾蒿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时间40h、pH 4.60、磷酸盐缓冲液4mL和双酶配比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艾蒿 纤维素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乳饮料制备中大豆浸泡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俊红 杨红霞 窦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162,共2页
豆乳饮料是大豆深加工的高档产品,大豆的浸泡温度、时间以及pH值对豆乳饮料的感官质量和理化指标有重要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不同的浸泡方法、时间、温度以及浸泡的pH值对豆乳饮料的产品质量影响进行研究... 豆乳饮料是大豆深加工的高档产品,大豆的浸泡温度、时间以及pH值对豆乳饮料的感官质量和理化指标有重要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不同的浸泡方法、时间、温度以及浸泡的pH值对豆乳饮料的产品质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泡温度对产品品质影响最大;浸泡温度40℃、pH8、浸泡10h时,固形物含量达到6.2%,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乳饮料 大豆 浸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黑斑蛙和家兔视网膜结构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佘秋生 谢朝晖 +2 位作者 陈恩祥 田勋 陈兰英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0-801,804,I0001,共4页
为探讨鲫鱼Carassius auratu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视网膜组织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测量了3种动物视网膜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讨鲫鱼Carassius auratu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视网膜组织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测量了3种动物视网膜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鲫鱼、黑斑蛙和家兔视网膜均由4层细胞构成,在光镜下分为10层。鲫鱼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96.57μm,黑斑蛙为186.96μm,家兔为200.90μm。黑斑蛙和家兔的视网膜内核层的细胞数目比外核层多,鲫鱼的外核层细胞数目大于内核层细胞数目。鲫鱼、黑斑蛙和家兔3种动物视网膜结构的差异,与其从水生到两栖再到陆生的生境迁移和捕食方式的变化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黑斑蛙 家兔 视网膜 比较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