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原子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杰 吴俊峰 +6 位作者 窦艳艳 Fedorov Svyatoslav VIKTOROVICH 王现丽 刘彪 朱新锋 毛艳丽 高宏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46,共9页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活生产废水被排入水体,对人体健康与环境产生严重威胁。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上有着突出表现,而采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金属原子,减少金属离子溶...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活生产废水被排入水体,对人体健康与环境产生严重威胁。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上有着突出表现,而采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金属原子,减少金属离子溶出,在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分别论述了Fe、Co、Mn和Cu等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并总结了单原子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的机理以及单原子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最后对单原子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讨论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剂 过硫酸盐 有机污染物 金属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en_inc_sed菌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祎 梁珈铭 +4 位作者 张新海 郭翔 胡晓先 吴俊峰 王莹春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0,共9页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各类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废水排放量激增,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Sacchari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S.gen_inc_sed)是一种有机物降解菌,基于其可有效代谢吡啶、甲苯、氯酚等有毒害性有机化合物的...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各类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废水排放量激增,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Sacchari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S.gen_inc_sed)是一种有机物降解菌,基于其可有效代谢吡啶、甲苯、氯酚等有毒害性有机化合物的功能优势,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S.gen_inc_sed的表观特征和功能特性,归纳了营养成分和环境因素(曝气量、温度、pH)对S.gen_inc_sed富集的影响,并总结了近年来关于S.gen_inc_sed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化工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畜禽养殖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处理效能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其对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最后,从功能预测、生物强化培养、工程应用等角度提出未来S.gen_inc_sed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研究方向,为其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chari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 Candidatus_Saccharibacteria 高浓度有机废水 有机物降解 微生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浮床+仿生植物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扶咏梅 刘盼 +4 位作者 郭一飞 顾效纲 刘彪 郭佳 贺攀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285-289,共5页
为了研究由不同水生植物与仿生植物构建的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将风车草、再力花、美人蕉、梭鱼草、菖蒲与仿生植物组合构建成生态浮床,分析几种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系统(5种水生植... 为了研究由不同水生植物与仿生植物构建的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将风车草、再力花、美人蕉、梭鱼草、菖蒲与仿生植物组合构建成生态浮床,分析几种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系统(5种水生植物+仿生植物)对水中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3.12%、88.10%、100.00%、95.00%、30.00%,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略优于仿生植物对照组,可见合理的植物+仿生植物组合系统可以实现对污染水体的强化净化,同时可以有效抵抗植物衰亡对系统带来的冲击,确保复合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浮床 仿生植物 强化净化 去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严群 靳涵宇 +3 位作者 宋忠贤 康海彦 延旭 毛艳丽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5-622,共8页
污水处理厂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其处置问题一直以来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利用热解的方法将污泥转化为污泥基生物炭,不但可以解决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而且可以在处理污废水的基础上,对剩余污泥实现重新利用。污泥基生物炭在污废水的处理中... 污水处理厂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其处置问题一直以来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利用热解的方法将污泥转化为污泥基生物炭,不但可以解决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而且可以在处理污废水的基础上,对剩余污泥实现重新利用。污泥基生物炭在污废水的处理中逐渐受到了关注,尤其是在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方面。以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基础的污泥生物炭,分别通过制备方式、热解温度、改性手段等因素综述污泥生物炭对重金属、有机物、新兴污染物的影响,并通过用图表的形式指出改变之后的作用与机理。以期能给今后污泥生物炭在重金属、有机物、新兴污染物领域上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生物炭 吸附 新兴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在抗生素废水中的吸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郏江辉 李新冬 +3 位作者 蔡勐 李海柯 于思伟 吴俊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4,共5页
总结了MOFs的合成方式与发展进程,探讨了MOFs对抗生素的吸附机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比了不同类型MOFs材料的吸附性能。最后分析了MOFs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吸附 抗生素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光催化材料降解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梦霞 延旭 +3 位作者 严群 毛艳丽 康海彦 闫晓乐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5-773,共9页
大量的抗生素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生物炭光催化材料通常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环境友好和能耗低等优点,在高效去除水中抗生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炭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提高了光催化剂的吸光... 大量的抗生素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生物炭光催化材料通常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环境友好和能耗低等优点,在高效去除水中抗生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炭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提高了光催化剂的吸光性能、降解活性和稳定性。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光催化材料相对于生物炭吸附以及纳米粒子光催化降解水中污染物的优势,总结了溶胶凝胶法、超声法、水热法3种制备生物炭光催化材料的方法,以及复合材料应用于降解水体中抗生素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炭光催化材料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的机理,最后对生物炭光催化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设计可规模化和实际应用的生物炭光催化材料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吸附 催化剂 降解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吸附重金属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祖文 李朝阳 +6 位作者 田婷婷 毛艳丽 宋忠贤 康海彦 延旭 张霞 谷得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90,共11页
离子印迹技术用于选择性吸附废水中痕量金属资源备受关注,采用新型材料组分制备离子印迹材料的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以废水中金属资源提取及有毒金属去除为目的,简述了传统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凝胶-溶胶法、表面接枝法的优缺点... 离子印迹技术用于选择性吸附废水中痕量金属资源备受关注,采用新型材料组分制备离子印迹材料的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以废水中金属资源提取及有毒金属去除为目的,简述了传统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凝胶-溶胶法、表面接枝法的优缺点,阐述了天然矿物基、天然生物基、成品膜及混合铸膜基、温敏聚合层基、磁性硅基、磁性碳纳米管基、磁性氧化石墨烯基的制备应用进展;探讨了新型离子印迹复合材料的优势,最后指出离子印迹材料在自然水体、工业废水的应用及回收问题并提出建议,期望为制备新型离子印迹材料对复杂水相选择吸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印迹聚合物 复合材料 选择性吸附 金属离子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交变磁场磁化除垢条件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宇斌 王望泊 +2 位作者 毛欣钰 朱新锋 汪潇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6-520,共5页
为了揭示交变磁场作用下磁化时间和钙离子初始浓度对磁化除垢效果的影响规律,以磁化碳酸钙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为响应目标,基于响应面法对磁化时间和钙离子初始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磁化时间和钙离子初始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磁化碳... 为了揭示交变磁场作用下磁化时间和钙离子初始浓度对磁化除垢效果的影响规律,以磁化碳酸钙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为响应目标,基于响应面法对磁化时间和钙离子初始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磁化时间和钙离子初始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磁化碳酸钙溶液的电导率影响显著,但对碳酸钙溶液的表面张力影响不显著;当磁化时间为52.50 min,钙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336.24 mg/L时,磁化碳酸钙溶液的表面张力最优值为73.60 mN/m;当磁化时间为45.00 min,钙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164.71 mg/L时,磁化碳酸钙溶液的电导率最优值为0.32 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除垢 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改性生物炭及其去除水中氮、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苏浩杰 吴俊峰 +1 位作者 王召东 成先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6-55,共10页
由氮和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加重,急需解决。生物炭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吸附材料,可用于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去除。但原始生物炭对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不尽人意,往往使用在生物炭上负载金属阳离子的改性方法以提高生物炭对氮、磷... 由氮和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加重,急需解决。生物炭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吸附材料,可用于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去除。但原始生物炭对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不尽人意,往往使用在生物炭上负载金属阳离子的改性方法以提高生物炭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简述了金属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浸渍法、共沉淀法、电化学复合改性法、造粒法等。总结了金属改性生物炭对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机理,分析了金属改性生物炭比表面积、水溶液pH、吸附剂投加量、共存离子、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指出了各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之处。除此之外,归纳了现阶段对吸附氮、磷污染物后的金属改性生物炭的洗脱和直接利用方法等的研究成果,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吸附机理 影响因素 洗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催化过硫酸盐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白静 扶咏梅 +3 位作者 王文琪 吴俊峰 刘祖文 王现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7-254,共8页
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因其自由基持续时间长、pH适用范围广、前体氧化剂稳定等优势,在高级氧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有效活化过硫酸盐的非均相催化材料(金属氧化物、金属基复合材料、碳材料、天然矿物等),探讨了非均... 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因其自由基持续时间长、pH适用范围广、前体氧化剂稳定等优势,在高级氧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有效活化过硫酸盐的非均相催化材料(金属氧化物、金属基复合材料、碳材料、天然矿物等),探讨了非均相催化剂的不同催化机制及其催化活性、稳定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均相催化与其他技术(紫外光辐射、超声、热、微波等)联用以提高其处理效率及范围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非均相催化剂 催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浩杰 吴俊峰 +2 位作者 王召东 成先雄 STOLBIKHIN Yury V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0,共11页
以硫酸根自由基(SO_(4)^(-)·)为基础的高级氧化工艺被公认为是降解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一种经济、易得的含碳材料,生物炭已逐渐应用于高级氧化领域。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已成为一种较有前景的有机污染物降解... 以硫酸根自由基(SO_(4)^(-)·)为基础的高级氧化工艺被公认为是降解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一种经济、易得的含碳材料,生物炭已逐渐应用于高级氧化领域。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已成为一种较有前景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体系。本文分析了用于过硫酸盐活化的不同典型生物炭基催化剂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原始生物炭、过渡金属负载生物炭、非金属掺杂生物炭、金属与非金属共掺杂生物炭等。总结了其合成方法和理化性质,并分别讨论了生物炭基催化剂对过硫酸盐的活化性能与机理,以及该体系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最后根据现有研究进展,分别从不同生物质来源、金属非金属共同改性生物炭技术以及降解过程中生态毒性动态变化等角度,针对降解机制探索、潜在催化剂开发和实际催化系统应用等方面,对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相关讨论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合成 过硫酸盐 降解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铁镍复合材料去除水中的2,4-二氯酚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雪征 张永祥 +2 位作者 张大胜 朱新锋 李厚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352-6362,共11页
通过液相还原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负载纳米铁镍复合材料,该材料可高效快速地吸附水中的2,4-二氯酚(2,4-DCP)并对其进行脱氯.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粒径为80~150nm的球形Fe/Ni纳米颗粒成功插入石墨烯片层,并主要分布在石墨烯片层边缘和褶... 通过液相还原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负载纳米铁镍复合材料,该材料可高效快速地吸附水中的2,4-二氯酚(2,4-DCP)并对其进行脱氯.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粒径为80~150nm的球形Fe/Ni纳米颗粒成功插入石墨烯片层,并主要分布在石墨烯片层边缘和褶皱处,Fe/Ni颗粒团聚现象明显减少,更多活性位点暴露出来.XRD分析和FTIR分析表明,纳米零价铁(nZVI)通过Fe-O键成功嵌入石墨烯(r GO)中,且Fe/Ni纳米颗粒结晶度较差,外围包覆有无定形的铁氧化物沉淀.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如碳铁比、镍化率、氧化石墨烯(GO)还原程度对材料去除2,4-二氯酚(2,4-DCP)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材料制备成本及对2,4-DCP的吸附脱氯性能,Fe/Ni@rGO复合材料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石墨烯与Fe质量比1:2,镍负载率5%,硼氢化钠与铁盐的物质的量比为5:1.研究表明5种材料对2,4-DCP的去除率遵循如下顺序:Fe/Ni@rGO复合材料>Fe/Ni>Fe@rGO复合材料>石墨烯>nZVI.储存稳定性试验和循环试验表明,与Fe/Ni双金属相比,Fe/Ni@rGO材料具有稳定的反应活性和较高的重复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Fe/Ni@rGO复合材料对2,4-DCP的去除为吸附和脱氯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2 4-二氯酚 纳米铁 脱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干馏椰壳活性炭对苯气体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高俊 宋志伟 +2 位作者 杨治广 刘雪平 白志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32-2434,2439,共4页
以椰壳为原料,经过低温干馏、活化,制备了椰壳活性炭。以苯作为吸附质,对制备的椰壳活性炭进行了吸附实验,探索温度对椰壳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活性炭微观吸附机制,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对椰壳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0℃时所制... 以椰壳为原料,经过低温干馏、活化,制备了椰壳活性炭。以苯作为吸附质,对制备的椰壳活性炭进行了吸附实验,探索温度对椰壳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活性炭微观吸附机制,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对椰壳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0℃时所制备的活性炭对苯的饱和吸附量为437.0 mg/g,合适的再生温度为150℃。所制备的椰壳活性炭最大比表面积为1860 m^(2)/g,BJH孔径为48 nm。吸附曲线表明,椰壳活性炭吸附属于BDDT分类中的Ⅱ型;在温度(T)<40℃或压力(P/P_(0))>0.5时,椰壳活性炭对非极性苯分子的吸附类型由初始的单分子层吸附转变为多分子层与毛细管凝聚相结合的物理吸附,有利于提高活性炭对苯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滤池工艺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敬 潘磊 +3 位作者 吴俊峰 毛艳丽 康海彦 刘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6-138,共3页
针对武汉市某污水处理厂特点,对比了3种方案后,采用高效澄清池+除碳硝化生物滤池(BAF)+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在原址上进行升级改造,介绍了该工艺的特点、构筑物、设备主要参数及其实际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出水COD、BOD_5和NH_3-N、TP的质... 针对武汉市某污水处理厂特点,对比了3种方案后,采用高效澄清池+除碳硝化生物滤池(BAF)+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在原址上进行升级改造,介绍了该工艺的特点、构筑物、设备主要参数及其实际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出水COD、BOD_5和NH_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可达到17.1 mg/L、5.3 mg/L和1.1、0.18mg/L,水质稳定达到GB 8978-1996一级A排放标准。可为受严格用地限制的污水厂提标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厂 改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偶臂构型尺寸对环形热电发电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爱兵 闫文凯 +2 位作者 庞丹丹 王保林 王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7-953,共7页
基于一维稳态热传导理论提出环形热电发电器(ATEG)的数学物理模型,考虑P型和N型热电偶臂的构型尺寸、材料热电性质不对称性以及界面接触阻力对其输出性能的影响.针对理想的环形热电发电器,基于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原则建立P型和N型热电偶... 基于一维稳态热传导理论提出环形热电发电器(ATEG)的数学物理模型,考虑P型和N型热电偶臂的构型尺寸、材料热电性质不对称性以及界面接触阻力对其输出性能的影响.针对理想的环形热电发电器,基于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原则建立P型和N型热电偶臂构型尺寸与材料性质间的最优定量关系.考虑界面接触热阻和界面接触电阻效应的影响,给出相对于精确解更方便实用的电流线性简化解,确定环形热电发电器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对应的P型、N型热电偶臂圆周角度比.发现界面接触对小尺寸器件的热电偶臂圆周角度比影响显著,但随着器件构型尺寸的增大,比值逐渐趋近于理想器件的结果.当器件尺寸参数sr>2时,可以基于理想模型指导环形热电发电器的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热电发电器 热电偶臂构型尺寸 接触阻力 输出功率 能量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矿区采煤裂缝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丽 田俊峰 +1 位作者 汤洋 朱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为研究采煤塌陷裂缝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选取了阜新塌陷区为研究区,应用系统聚类、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塌陷裂缝不同深度的土壤容重变化特征,分析了塌陷裂缝尺度、距裂缝距离和土壤含水率的... 为研究采煤塌陷裂缝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选取了阜新塌陷区为研究区,应用系统聚类、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塌陷裂缝不同深度的土壤容重变化特征,分析了塌陷裂缝尺度、距裂缝距离和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容重随着埋深线性增大,且容重的变化幅度具有明显的突变点,连通裂缝、隐伏裂缝和非塌陷区的突变点位置分别为50cm、70cm和150cm;同一尺度不同深度裂缝处,裂缝宽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裂缝同深度情况下,随着与裂缝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率越高,至2m后影响不明显。裂缝尺度影响了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裂缝尺度的增大使得土壤含水率平均偏差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采煤裂缝 土壤容重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浸种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章子爽 宋巍 +3 位作者 许本波 徐劲松 张学昆 谢伶俐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80,共7页
为探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浸种处理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用质量浓度0(对照)、5、10、25、50、100 mg/L的GO对5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中双11号、华油杂50、阳光2009、华油杂62)进行浸种处理,... 为探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浸种处理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用质量浓度0(对照)、5、10、25、50、100 mg/L的GO对5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中双11号、华油杂50、阳光2009、华油杂62)进行浸种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势和成熟期的产量,并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GO浸种处理后中双9号幼苗细胞色素(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激素(ABA和IAA)含量等。结果表明,GO处理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25 mg/L GO处理明显提高油菜产量,可用于生产上浸种处理。与对照相比,GO质量浓度低于25 mg/L处理对中双9号幼苗细胞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50、100 mg/L GO处理显著降低细胞色素含量;5、10 mg/L GO处理植株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GO质量浓度低于25 mg/L处理对IA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当GO质量浓度增至50、100 mg/L时,IAA含量显著降低;处理10 d,随着GO质量浓度的升高,ABA含量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低浓度GO处理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高浓度GO处理诱导ABA含量迅速升高,降低细胞色素含量,抑制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可见,适宜浓度的GO浸种处理对甘蓝型油菜早生快发有益,有利于提高菜籽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氧化石墨烯 产量 发芽势 光合特性 细胞色素 吲哚乙酸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功能化工艺修饰类石墨相氮化碳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亦龙 李山鹰 +3 位作者 毛艳丽 党丽赟 焦卓凡 徐开东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后功能化工艺方法修饰类石墨相氮化炭材料。通过此工艺成功得到了硼掺杂的介孔氮化炭材料,该材料比表面积高达125 m^(2)/g,这为提升光催化分解水性能奠定了基础。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后功能化工艺方法修饰类石墨相氮化炭材料。通过此工艺成功得到了硼掺杂的介孔氮化炭材料,该材料比表面积高达125 m^(2)/g,这为提升光催化分解水性能奠定了基础。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材料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通过后功能化处理硼原子成功掺杂进入氮化炭的晶格中;通过吸收光谱分析得知,硼掺杂的介孔氮化炭材料增强了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得知,相比原始氮化炭材料,硼掺杂后的介孔氮化炭材料有着更低的荧光强度,意味着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得到了提升。对材料进行光催化分解水测试,后功能化处理得到的硼掺杂介孔氮化炭材料的产氢速率是原始氮化炭材料的10.2倍。此结论对后续利用后功能化工艺修饰材料提升材料性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 介孔结构 后功能化 光催化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VDF膜的光催化改性及水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思伟 李新冬 +3 位作者 钟招煌 李海柯 郏江辉 吴俊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4,共8页
聚偏氟乙烯(PVDF)是具有纳米孔径和高耐久性的压力驱动基膜材料,但其存在表面自由能低、亲水性差等缺陷,限制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通过材料改性可赋予PVDF膜光催化性,提升膜的整体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于PVDF基光催化膜的改性材料... 聚偏氟乙烯(PVDF)是具有纳米孔径和高耐久性的压力驱动基膜材料,但其存在表面自由能低、亲水性差等缺陷,限制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通过材料改性可赋予PVDF膜光催化性,提升膜的整体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于PVDF基光催化膜的改性材料,包括金属类材料、无金属聚合物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材料和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等,在此基础上介绍PVDF基光催化膜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染料废水处理、油水分离、海水淡化和含新污染物废水处理等,总结了PVDF基光催化膜在改性和水处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光催化膜 改性材料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