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燃PA56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和拉伸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桂丽 张舒琪 +2 位作者 姜欣 吕以撒 李真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6,164,共7页
阻燃剂在提升尼龙(PA)材料阻燃性能的同时,会对其结晶性能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PA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探究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HQ)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这两种阻燃剂对尼龙56(PA56)结晶行为... 阻燃剂在提升尼龙(PA)材料阻燃性能的同时,会对其结晶性能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PA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探究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HQ)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这两种阻燃剂对尼龙56(PA56)结晶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阻燃剂添加质量为5%的PA56阻燃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过程、拉伸性能和断裂机制。结果表明:MCA的加入提高了PA56的熔融结晶温度和等温结晶速率,降低了PA56的半结晶时间、结晶活化能和断裂伸长率,DOPO-HQ具有与MCA相反的作用;MCA和DOPO-HQ的加入均能使PA56的Avrami指数由1.99~2.25提高至2.40~3.05,晶体生长模式由二维片状转变为三维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56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10-(2 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等温结晶动力学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尼龙56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及性能
2
作者 李桂丽 姜欣 +5 位作者 张舒琪 杨佳盛 李晶辉 李文涛 冯巧 李真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2-176,184,共6页
选用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和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HQ)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尼龙56(PA56)/DOPO-HQ、PA56/MCA阻燃复合材料,基于Jeziorny法和Mo法探讨了DOPO-HQ和MCA对PA56非等结晶行为的... 选用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和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HQ)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尼龙56(PA56)/DOPO-HQ、PA56/MCA阻燃复合材料,基于Jeziorny法和Mo法探讨了DOPO-HQ和MCA对PA56非等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阻燃剂均能使PA56晶体的生长方式由二维片状转变为一维针状,但对结晶动力学的作用相反,其中加入DOPO-HQ使PA56的结晶速率减小,半结晶时间延长。Jeziorny法不能准确反映阻燃剂对PA5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而Mo法表明DOPO-HQ削弱了PA56结晶对降温速率的依赖性。可为优化PA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参数和性能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56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10-(2 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P_(2)O_(5)对超细硫铝酸盐水泥基双液注浆材料早期水化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武 管学茂 +2 位作者 汪潇 金彪 张小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6-61,共6页
为了指导磷石膏在超细硫铝酸盐水泥基双液注浆材料(SCBGM)中的高效应用,研究了可溶性P_(2)O_(5)对大水灰比下SCBGM早期水化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可溶性P_(2)O_(5)的加入不显著影响SCBGM浆体的凝结时间。可溶性P_(2)O_(5)掺量... 为了指导磷石膏在超细硫铝酸盐水泥基双液注浆材料(SCBGM)中的高效应用,研究了可溶性P_(2)O_(5)对大水灰比下SCBGM早期水化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可溶性P_(2)O_(5)的加入不显著影响SCBGM浆体的凝结时间。可溶性P_(2)O_(5)掺量为0%~1.5%时,随着其掺量的增加,SCBGM早期强度逐渐增大。在1.5%最佳掺量下,可溶性P_(2)O_(5)可显著提高早期SCBGM中钙矾石的生成量,还可以显著优化硬化体中钙矾石的分布特征,使其由团簇状转变为显著的搭接交错分布状态,进而充分发挥钙矾石晶体的强度骨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P_(2)O_(5) 硫铝酸盐水泥 注浆材料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石墨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航 杜玲枝 +2 位作者 吴晓林 冯巧 李桂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共5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NG)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PF)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黏结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了PF与UPR的质量比、树脂含量、成型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弯曲强度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进... 以天然鳞片石墨(NG)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PF)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黏结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了PF与UPR的质量比、树脂含量、成型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弯曲强度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树脂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PF与UPR的质量比为6∶1、施压温度为100℃、模压压力为30 MPa、成型温度为180℃、模压时间为2 h的条件下,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为336.1 S/cm,弯曲强度为46.5 MPa,对于相同条件下的NG/PF双极板复合材料,样品的电导率提高了134.9%,弯曲强度提高了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鳞片石墨 酚醛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 电导率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选择性分布增韧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材料
5
作者 李桂丽 冯巧 +6 位作者 陈树芳 尹田欣 何彝昕 谢丹 毛辰静 邵春光 高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9,共7页
采用碳纳米管(CNTs)来调控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的微结构和宏观性能,探究了CNTs添加量对PLA/PBAT共混物结晶行为、相形貌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润湿理论量化分析了CNTs选择性分布的原因,探讨了C... 采用碳纳米管(CNTs)来调控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的微结构和宏观性能,探究了CNTs添加量对PLA/PBAT共混物结晶行为、相形貌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润湿理论量化分析了CNTs选择性分布的原因,探讨了CNTs增韧PLA/PBAT共混材料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CNTs选择性分布在PBAT中,显著增大了PBAT相的粒径,使共混材料相形貌粗化,暗示CNTs不具备增容作用;提高CNTs的添加量,共混材料拉伸强度略有降低,断裂伸长率大幅提升;CNTs的质量分数为1%时,PLA/PBAT/CNTs试样的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与未添加CNTs的PLA/PBAT试样相比提高了2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碳纳米管 选择性分布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改性浇铸尼龙6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6
作者 夏学莲 毛艳丽 +5 位作者 王光普 史向阳 陈兴华 刘伟 刘晓蕊 张家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为了提高单体浇铸尼龙6(MCPA6)的综合性能,在MCPA6合成体系中添加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氨酯包覆空心玻璃微珠(TPU@HGM)进行原位改性,制备了MCPA6/POE和MCPA6/POE/TPU@HGM复合材料,研究POE及POE/TPU@HGM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傅... 为了提高单体浇铸尼龙6(MCPA6)的综合性能,在MCPA6合成体系中添加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氨酯包覆空心玻璃微珠(TPU@HGM)进行原位改性,制备了MCPA6/POE和MCPA6/POE/TPU@HGM复合材料,研究POE及POE/TPU@HGM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聚合物为MCPA6。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OE加入可提高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但会降低拉伸强度;MCPA6/POE/TPU@HGM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与纯MCPA6相比分别提高了32.23%,110.07%,114.36%,实现了增强增韧的效果。POE和TPU@HGM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分解温度和残炭率,热稳定性提高。此外,POE和TPU@HGM对复合材料中MCPA6的结晶有阻碍作用,使MCPA6的结晶温度降低、结晶速度减慢、结晶结构不完善、熔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铸尼龙 原位改性 复合材料 增强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铵用于均相溶液聚合制备聚丙烯腈工艺研究
7
作者 赵亚奇 高子森 +5 位作者 王佳慧 李佳慧 苏文聚 张妍 杨春白雪 梁浜雷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3,共5页
为了制备高分子量的聚丙烯腈(PAN),以有机溶剂二甲亚砜(DMSO)作为反应介质,以丙烯腈(AN)与衣康酸(IA)作为反应单体,通过改变引发剂种类、共聚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均相溶液聚合以制备出转化率和分子量均较高的... 为了制备高分子量的聚丙烯腈(PAN),以有机溶剂二甲亚砜(DMSO)作为反应介质,以丙烯腈(AN)与衣康酸(IA)作为反应单体,通过改变引发剂种类、共聚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均相溶液聚合以制备出转化率和分子量均较高的PAN共聚物。结果表明:以3种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V50)、偶氮二异丁腈(AIBN)进行反应,采用APS作为引发剂所得PAN聚合物的转化率和黏均分子量最高。第二单体IA的引入使聚合反应转化率整体上呈现降低趋势,分子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IA质量用量为2%时,达到最大值。当共聚单体IA用量在1%~2%时,可得到较高转化率和分子量的PAN共聚物。由红外谱图可知,2240cm^(-1)附近为C≡N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强度最强,说明AN单元在共聚物中是以长链连续性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衣康酸 过硫酸铵 均相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高掺量粉煤灰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建武 汪潇 +4 位作者 李志新 徐卓越 金彪 苏嘉俊 管学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0-243,共4页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对高掺量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粉煤灰掺量50%)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O掺量的增加,水泥基材料的凝结时间逐渐缩短。掺入1%的GO,其初凝和终凝分别缩短了50min和55min;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强度随着GO掺量增大先增加后减...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对高掺量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粉煤灰掺量50%)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O掺量的增加,水泥基材料的凝结时间逐渐缩短。掺入1%的GO,其初凝和终凝分别缩短了50min和55min;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强度随着GO掺量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当GO掺量为0.6%时,水泥基材料7d和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最佳,相对于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4%和8.7%,但GO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没有显著影响。采用XRD和SEM分析了GO作用机理,发现GO能够促进水泥矿物的早期水化反应,进而加快粉煤灰的早期火山灰反应。此外,GO还可以充当模板调控作用,生成具有花瓣状结构的水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粉煤灰 水泥基材料 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增强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建武 汪潇 +3 位作者 杨留栓 徐卓越 金彪 管学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2,共4页
近些年,随着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问世,利用氧化石墨烯(GO)改性增强水泥基材料已经成为了现代胶凝材料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近年来GO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GO制备与分散、GO改性水泥基材料性能及... 近些年,随着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问世,利用氧化石墨烯(GO)改性增强水泥基材料已经成为了现代胶凝材料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近年来GO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GO制备与分散、GO改性水泥基材料性能及作用机理等。此外,还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水泥基材料 分散 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学莲 史向阳 +3 位作者 刘文涛 赵海鹏 赵振新 李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26-330,共5页
聚乳酸(PLA)/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成为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制备和成型加工方法对复合材料最终的性能影响极大,加工方法通过影响纤维分散性、长度、取向、加工中的热降解等方式影响复合材料最终性能。选择适当的制备和加工方法显... 聚乳酸(PLA)/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成为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制备和成型加工方法对复合材料最终的性能影响极大,加工方法通过影响纤维分散性、长度、取向、加工中的热降解等方式影响复合材料最终性能。选择适当的制备和加工方法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关于PLA/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和加工方法的系统性介绍、分析未见报道。从热压、熔融挤出、混炼、溶液共混、静电纺丝等制备、加工方法着手,举例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PLA/植物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方案确定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 植物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增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学莲 史向阳 +3 位作者 赵海鹏 赵振新 郭靖怡 董英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37,42,共5页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增韧对拓宽脆性树脂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增韧改性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学者对增韧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某一种增韧剂在特定树脂中的增韧机理进行探讨,但未见系统性阐述热塑性...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增韧对拓宽脆性树脂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增韧改性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学者对增韧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某一种增韧剂在特定树脂中的增韧机理进行探讨,但未见系统性阐述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增韧机理的相关报道。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增韧机理的研究对实际改性过程中增韧剂种类的选择、添加量的控制、增韧效果的提高等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介绍了受控液体银纹化、弹性体增韧、刚性粒子增韧和协同增韧等多种增韧机理,对比了各机理之间的异同,指明了增韧机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增韧 共混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法制备CNTs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帅国 马文媛 +5 位作者 赵海鹏 冯宇 蔡旭萍 杨士祥 钱新月 米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409-6418,共10页
火焰法制备CNTs及其复合材料具有可连续操作、成本低廉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制备技术。然而,火焰环境的复杂性造成产品结构和组成难以精确控制,在实际应用时不利于产品性能的调控和提升。本文首先介绍了火焰法的基本构型(扩散火... 火焰法制备CNTs及其复合材料具有可连续操作、成本低廉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制备技术。然而,火焰环境的复杂性造成产品结构和组成难以精确控制,在实际应用时不利于产品性能的调控和提升。本文首先介绍了火焰法的基本构型(扩散火焰和预混合火焰),并结合燃料、催化剂和制备CNTs的结构说明了不同火焰法工艺的特点。随后简要说明了火焰环境中CNTs生长的一般过程,即吸附-扩散-沉积过程,结合这一基本过程介绍了顶部/底部生长机理、颗粒接触生长机理和异形(螺旋状、竹节状、空心/实心结构、分支结构等)CNTs的生长机理。在全面总结火焰法制备CNTs基复合材料在储能、催化、光热转化等领域应用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火焰法制备工艺存在可控性差、产品组成复杂等问题,在实际应用时不利于相关性能的调控。在未来研究中,持续改进和优化火焰法工艺,如采用混合式制备工艺或构建分段式燃烧器构型,对于提高工艺过程可控性并实现产品组成和结构的调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纳米材料 火焰法 制备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隔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小婷 汪潇 +2 位作者 杨浩远 李东林 赵建礼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68-2672,2679,共6页
以水玻璃为硅源,硅酸铝纤维为增强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低导热、低成本,用于墙体隔热的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材料。主要探讨了溶胶pH值对导热性能、纤维的分散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6~7之间时,所制备材... 以水玻璃为硅源,硅酸铝纤维为增强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低导热、低成本,用于墙体隔热的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材料。主要探讨了溶胶pH值对导热性能、纤维的分散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6~7之间时,所制备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21 W/(m·K)左右,抗压强度可达到6.11 MPa,并具有优异的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气凝胶 硅酸铝纤维 溶胶-凝胶法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功能化工艺修饰类石墨相氮化碳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亦龙 李山鹰 +3 位作者 毛艳丽 党丽赟 焦卓凡 徐开东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后功能化工艺方法修饰类石墨相氮化炭材料。通过此工艺成功得到了硼掺杂的介孔氮化炭材料,该材料比表面积高达125 m^(2)/g,这为提升光催化分解水性能奠定了基础。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后功能化工艺方法修饰类石墨相氮化炭材料。通过此工艺成功得到了硼掺杂的介孔氮化炭材料,该材料比表面积高达125 m^(2)/g,这为提升光催化分解水性能奠定了基础。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材料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通过后功能化处理硼原子成功掺杂进入氮化炭的晶格中;通过吸收光谱分析得知,硼掺杂的介孔氮化炭材料增强了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得知,相比原始氮化炭材料,硼掺杂后的介孔氮化炭材料有着更低的荧光强度,意味着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得到了提升。对材料进行光催化分解水测试,后功能化处理得到的硼掺杂介孔氮化炭材料的产氢速率是原始氮化炭材料的10.2倍。此结论对后续利用后功能化工艺修饰材料提升材料性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 介孔结构 后功能化 光催化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式下材料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树芳 胡继勇 鲁冰雪 《河南农业》 2019年第21期36-37,共2页
材料化学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现代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能与效能的基础上,掌握结构理论(包括缺陷理论)以及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明白反应原理在现代材料领域中应用的重要... 材料化学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现代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能与效能的基础上,掌握结构理论(包括缺陷理论)以及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明白反应原理在现代材料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性。结合在材料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的探讨、改革,达到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教学质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岩负载Si掺杂TiO2纳米材料的研究
16
作者 张小婷 蒋浩祯 +2 位作者 李东林 李威 刘晨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7-170,共4页
通过在已预处理的珍珠岩上进行硅(Si)掺杂二氧化钛(TiO2)纳米材料的负载实验,探究了珍珠岩的不同酸处理工艺及不同Si掺杂量对TiO2纳米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分别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珍珠岩的形... 通过在已预处理的珍珠岩上进行硅(Si)掺杂二氧化钛(TiO2)纳米材料的负载实验,探究了珍珠岩的不同酸处理工艺及不同Si掺杂量对TiO2纳米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分别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珍珠岩的形貌和羟基化结构进行分析、负载Si掺杂TiO2纳米材料元素含量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珍珠岩经浓硫酸和双氧水处理后会在其表面产生O—H基团,并且当V(H2SO4)∶V(H2O2)=42∶18时在珍珠岩表面产生O—H基团的量较多,表面大量O—H基的存在使其负载能力增强;Si的掺杂会抑制金红石型TiO2晶体的生成,并且当Si∶Ti=1∶7时,TiO2纳米材料的物相为锐钛矿型且结晶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岩负载 溶胶-凝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硅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对脱硫石膏水热产品形貌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亮 雷大士 +4 位作者 王宇斌 汪潇 王雯雯 金彪 井欣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0,共8页
本文以脱硫石膏和柠檬酸为主要原料水热制备半水硫酸钙晶体,采用XRD、FTIR等手段对晶体进行表征,研究柠檬酸对半水硫酸钙晶体形貌的影响及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柠檬酸用量为0.20%时,溶液中C_(6)H_(6)O_(7)^(2-)和C_(6)H_(7)O_(7)^(-... 本文以脱硫石膏和柠檬酸为主要原料水热制备半水硫酸钙晶体,采用XRD、FTIR等手段对晶体进行表征,研究柠檬酸对半水硫酸钙晶体形貌的影响及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柠檬酸用量为0.20%时,溶液中C_(6)H_(6)O_(7)^(2-)和C_(6)H_(7)O_(7)^(-)不仅能够通过化学吸附的形式与半水硫酸钙晶体的(020)晶面、(400)晶面和(204)晶面上的Ca^(2+)生成柠檬酸钙沉淀,还可通过静电吸附的形式吸附在(204)晶面上。此外,C_(6)H_(8)O_(7)与吸附在半水硫酸钙表面的柠檬酸根通过碳链之间的缔合作用和羟基之间的氢键作用相互吸附进而包覆在晶体表面,不利于SO_(4)^(2-)等生长基元在晶体表面的沉淀,使其形貌从纤维状向六棱柱状转变。当柠檬酸用量大于0.20%时,柠檬酸在溶液中主要以C_(6)H_(8)O_(7)的形式存在,C_(6)H_(8)O_(7)与吸附在半水硫酸钙表面的柠檬酸根之间的缔合作用和氢键作用占主导地位,从而不利于半水硫酸钙晶体的(020)晶面和(400)晶面上的生长,使晶体形貌由六棱柱状向板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用量 半水硫酸钙晶体 晶体形貌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PA56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桂丽 何彝昕 +5 位作者 冯巧 董英英 姜欣 毛辰静 宋高炀 高蓬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探究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有利于合理设置加工工艺参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探究了生物基聚酰胺56(PA56)在5~60℃/min降温速率范围内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利用Jeziorny方程和Mo方程得到了PA5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分析了PA56在降温... 探究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有利于合理设置加工工艺参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探究了生物基聚酰胺56(PA56)在5~60℃/min降温速率范围内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利用Jeziorny方程和Mo方程得到了PA5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分析了PA56在降温过程中的结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降温速率提高,PA56的结晶温度降低、结晶速率增大,半结晶时间缩短;Jeziorny法能较好地描述PA56的非等温结晶行为,Avrami指数n为1.95~2.17,晶体主要以二维片状模式生长;Mo法描述PA56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具有降温速率依赖性,降温速率小于30℃/min时,α值为3.15~4.52,适用性较差;降温速率高于30℃/min时,α值为0.28~0.31,适用性较好;利用Kissinger方程计算得到PA56的结晶活化能约为-119.5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PA56 非等温结晶 降温速率 Jeziorny方程 Mo方程 结晶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面碲硒镉薄膜太阳电池组件制备研究
19
作者 李青霄 张心会 +2 位作者 李安琪 林彬娜 陈学义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2,共4页
随着光伏技术日益进步,其应用场景愈加细分,一些场景需要使用非平面光伏电池组件以兼顾其功能性与美观需求。基于顶衬碲硒镉薄膜太阳电池结构特点,利用玻璃热弯技术,在常压环境且充保护气体的管式炉中直接对顶衬碲硒镉薄膜太阳电池小面... 随着光伏技术日益进步,其应用场景愈加细分,一些场景需要使用非平面光伏电池组件以兼顾其功能性与美观需求。基于顶衬碲硒镉薄膜太阳电池结构特点,利用玻璃热弯技术,在常压环境且充保护气体的管式炉中直接对顶衬碲硒镉薄膜太阳电池小面板进行热弯,制备了非平面顶衬碲硒镉薄膜太阳电池小组件,使用I-V测试仪对其热弯前后I-V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弯温度为610℃时,小组件的VOC、JSC、FF和效率与热弯前相比未见明显衰减,热弯温度为630℃时,小组件仍能保持约10%的光电转化效率。该研究证明,当应用场景需要非平面光伏电池时,通过直接热弯顶衬碲硒镉薄膜太阳电池面板制备非平面碲硒镉太阳电池组件是可行的,这为非平面碲硒镉太阳电池组件产业化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硒镉 薄膜 非平面电池组件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etveld方法的脱硫石膏晶须生长机理研究
20
作者 李亚茹 丁宏政 +3 位作者 张小婷 汪潇 王继娜 苗蕾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为了阐释水热环境下的脱硫石膏晶须(Calcium Sulfate Whisker,HH-CSWs)的生长机理,以提高脱硫石膏(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的高附加值利用,在120℃的硫酸溶液中,保温时间为60 min的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大长径比半水硫酸钙晶须。通过... 为了阐释水热环境下的脱硫石膏晶须(Calcium Sulfate Whisker,HH-CSWs)的生长机理,以提高脱硫石膏(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的高附加值利用,在120℃的硫酸溶液中,保温时间为60 min的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大长径比半水硫酸钙晶须。通过Rietveld方法拟合精修了HH-CSW样品及脱硫石膏的XRD曲线。根据Rietveld拟合结果,建立了HH-CSW样品及脱硫石膏的结构模型。晶体结构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脱硫石膏与HH-CSW晶须的晶体结构存在着明显区别:一是在脱硫石膏结构中有六个Ca-O-S键和两个Ca-O-H键,在HH-CSW结构中有八个Ca-O-S键;二是脱硫石膏结构中有两个H_(2)O通道(分别沿c轴和a轴方向),而HH-CSW结构中只有一个H_(2)O通道。据此可以推断脱硫石膏水热制备HH-CSW的形成机理是脱硫石膏结构中两个Ca-O-H键断裂释放H_(2)O,并与S结合形成两个新的Ca-O-S键,沿c轴释放H_(2)O分子从而失去部分结晶水形成了HH-CSW,为制备大长径比脱硫石膏晶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HH-CSW Rietveld拟合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