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养护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继娜 徐开东 +1 位作者 马先伟 牛季收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4,共3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CO_2养护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CO_2养护和标准养护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界面区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标准养护条件下,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 为了进一步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CO_2养护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CO_2养护和标准养护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界面区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标准养护条件下,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生混凝土各龄期的力学性能都低于普通混凝土;CO_2养护条件下,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较标准养护条件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随着CO_2养护时间的延长,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逐渐增大;CO_2养护时间为48 h时,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普通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CO2养护 标准养护 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耦合对盾构土拱效应及最小支护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宋锦虎 陈坤福 +1 位作者 李宁娜 梁静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2-128,共7页
盾构隧道开挖面最小支护力与开挖面上方土拱效应密切相关。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地下水的存在会减小开挖面上方土拱高度;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砂土内摩擦角变化是地下水影响土拱高度的主要方式。针对此现象,本文结合楔形体模型对开挖面最小支... 盾构隧道开挖面最小支护力与开挖面上方土拱效应密切相关。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地下水的存在会减小开挖面上方土拱高度;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砂土内摩擦角变化是地下水影响土拱高度的主要方式。针对此现象,本文结合楔形体模型对开挖面最小支护力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提出计算开挖面最小推力的修正系数,即通过对上方棱柱体受到的侧土压力系数进行修正来体现地下水对开挖面上方土拱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的存在能够减小最小支护力与上覆土压力的比值,有利于土体稳定;在最小支护力计算中需采用饱和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否则将降低开挖面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开挖面稳定 土拱效应 地下水 最小支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制备堇青石微晶玻璃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金彪 汪潇 +2 位作者 杨留栓 袁浩淳 刘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93-2596,2603,共5页
以煤矸石、工业氧化铝、菱镁矿、SiO2为原料,以TiO2为晶核剂,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主要工艺过程是制定基础玻璃配方、玻璃的熔融和基础玻璃的不同热处理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材料的物相组... 以煤矸石、工业氧化铝、菱镁矿、SiO2为原料,以TiO2为晶核剂,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主要工艺过程是制定基础玻璃配方、玻璃的熔融和基础玻璃的不同热处理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800℃下核化时间对物相的形成没有明显影响,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核化时间3 h,核化温度800℃;晶化时间4 h,晶化温度1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堇青石 微晶玻璃 烧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正断层埋地管线的破坏模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薛娜 李鸿晶 +2 位作者 李秀菊 金浏 翟聚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30,共8页
在正断层引起的地面永久性大变形作用下,埋地管线可能会发生拉伸、剪切等形式的强度破坏,亦可能在局部受压区发生屈曲破坏。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穿越正断层埋地管线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接触分析方法模拟正断层引... 在正断层引起的地面永久性大变形作用下,埋地管线可能会发生拉伸、剪切等形式的强度破坏,亦可能在局部受压区发生屈曲破坏。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穿越正断层埋地管线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接触分析方法模拟正断层引起的地表永久性大变形作用下管线—土体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不同管径、跨越角对管线破坏模式的影响。依据算例分析可知:小口径埋地管线易发生拉伸强度破坏,大口径薄壁管线易发生屈曲失效,口径0.65m是管线从发生强度破坏到发生屈曲破坏的临界值;当跨越角大于90°时,角度越大越易发生屈曲失效,跨越角为100°是埋地管线发生强度破坏与屈曲失效的分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断层作用 埋地管线 非线性接触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赤泥孔隙陶瓷的坯釉一体化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继娜 徐开东 +1 位作者 牛季收 张飞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52-3657,3669,共7页
采用粉煤灰、赤泥等类粘土质的工业固废制备建筑陶瓷是其生态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陶瓷坯体主要成分粉煤灰和赤泥配比为3∶2时优化的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研究了成孔剂含量对陶瓷体积密度、孔隙率及微观组织结构... 采用粉煤灰、赤泥等类粘土质的工业固废制备建筑陶瓷是其生态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陶瓷坯体主要成分粉煤灰和赤泥配比为3∶2时优化的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研究了成孔剂含量对陶瓷体积密度、孔隙率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了与该坯体相适宜的釉料配方及涂布方式对坯釉结合性能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具有自保温性能的陶瓷坯釉一次干压成型和一次烧成的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较优化的烧成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为2 h;适宜的成孔剂含量为5%,釉料配方和涂布工艺对坯釉结合性能和釉层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坯釉一次干压成型是解决坯釉适应性和提高结合强度的有效技术途径;陶瓷基体中加入成孔剂并不会对釉质层的质量造成影响,且坯釉一次干压成型和一次烧成的制备工艺可实现以粉煤灰、赤泥为主要原料的陶瓷的一体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生态、节能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赤泥孔隙陶瓷 成孔剂含量 制备工艺 宏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地震对黄土窑洞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平功 童丽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63,共8页
在黄土高原上,数千万人居住在窑洞中,且很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进行黄土窑洞的地震反应分析有助于探讨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基于对河南陕县黄土窑洞的调研和测绘,并提出"抗震稳定性系数",分析了多遇地震、罕遇地震情况下,窑洞的... 在黄土高原上,数千万人居住在窑洞中,且很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进行黄土窑洞的地震反应分析有助于探讨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基于对河南陕县黄土窑洞的调研和测绘,并提出"抗震稳定性系数",分析了多遇地震、罕遇地震情况下,窑洞的塑性区、最大剪应变随折减因子增大的发展变化情况,探讨了黄土窑洞的稳定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管是多遇地震还是罕遇地震,材料、几何参数均为平均值且折减因子为1的河南陕县的黄土窑洞,均不会出现塑性区,具有较高的抗震稳定性;在增大折减因子时,窑腿最先出现塑性区且塑性应变最大,是决定窑洞稳定性的关键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稳定性 黄土窑洞 塑性区 窑腿 多遇地震 罕遇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欢 牛季收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07-210,共4页
自密实型混凝土在提高施工速度、改善施工环境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并且有着良好的工作性能。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又称免捣振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是一类在水胶比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具有很高的流动性,但是却不泌水、不离析,不需要搅拌、振... 自密实型混凝土在提高施工速度、改善施工环境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并且有着良好的工作性能。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又称免捣振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是一类在水胶比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具有很高的流动性,但是却不泌水、不离析,不需要搅拌、振实等施工工序,只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即能充满配筋网络的成型模板,同时能保持良好匀质性的新型混凝土材料。本文以轻质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目前世界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研究的关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添加饰面砂浆的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婷 刘燕丽 +1 位作者 程浩 张学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42-1045,共4页
为研究TiO2纳米微粉的掺加对新型饰面砂浆性能的影响,制备含不同质量分数(0,2%,4%,6%,8%)TiO2微粉的水泥砂浆试件,并利用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砂浆试样的反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TiO2的质量分数为2%时,砂浆试件的太阳能积分球反... 为研究TiO2纳米微粉的掺加对新型饰面砂浆性能的影响,制备含不同质量分数(0,2%,4%,6%,8%)TiO2微粉的水泥砂浆试件,并利用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砂浆试样的反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TiO2的质量分数为2%时,砂浆试件的太阳能积分球反射率为44.55%,相对基准试件增长了30.60%;同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也比基准试件提高了11.00%和20.37%;毛细孔吸水率降低了4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面砂浆 反射率 TiO2纳米微粉 性能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玻璃旧砂基透水烧结路面砖的制备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继娜 徐开东 牛季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70-1474,共5页
为研究铸造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水玻璃旧砂制备砂基透水烧结路面砖的可行性,研究了水玻璃旧砂掺量、煤矸石粒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透水烧结路面砖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微观结构分析了水玻璃旧砂制备透水烧结路面砖... 为研究铸造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水玻璃旧砂制备砂基透水烧结路面砖的可行性,研究了水玻璃旧砂掺量、煤矸石粒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透水烧结路面砖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微观结构分析了水玻璃旧砂制备透水烧结路面砖的机理.结果表明:采用水玻璃旧砂可以制备出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透水烧结路面砖;水玻璃旧砂掺量为70%时,透水烧结路面砖的综合性能较好;煤矸石粒度为0.16~2.5mm时,透水烧结路面砖的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均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烧成温度为1000℃时制得的透水烧结路面砖的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已经可以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备水玻璃旧砂基透水烧结路面砖较适宜的保温时间为40-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玻璃旧砂 透水烧结路面砖 透水系数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制备工艺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彪 汪潇 杨留栓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以煤矸石、菱镁矿、工业氧化铝、SiO2为原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技术,对以TiO2作为晶核剂的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的晶化、核化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对热处理工艺与物相结构、体积密度、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以煤矸石、菱镁矿、工业氧化铝、SiO2为原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技术,对以TiO2作为晶核剂的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的晶化、核化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对热处理工艺与物相结构、体积密度、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微晶玻璃的抗压强度取决于热处理工艺,经800℃,3 h和1200℃,4h处理后,所制备的微晶玻璃体积密度达到2.68 g/cm3,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压强度达到4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煤矸石 堇青石 烧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变异系数的地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宇春 刘富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50-1956,共7页
采用一次二阶矩法,考虑岩土参量变异系数的试验及历史数据,提出了基于综合变异系数的地基承载力简化可靠性与风险分析方法。利用提出的简化可靠性与风险分析方法,可在传统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变异系数,分别得到与地基承载力... 采用一次二阶矩法,考虑岩土参量变异系数的试验及历史数据,提出了基于综合变异系数的地基承载力简化可靠性与风险分析方法。利用提出的简化可靠性与风险分析方法,可在传统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变异系数,分别得到与地基承载力有关的可靠度、破坏概率和平均期望损失的最可能值及其变化范围,为提出优化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和工程决策奠定基础;相对于土重度和黏聚力,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对于内摩擦角的变化更加敏感;设计时可以综合考虑所需的安全系数、可靠度和破坏概率,确定合适的基础宽度或基底面积。当地基土的场地勘察统计结果的变异系数权重逐渐增加时,综合变异系数不断减小,其相应的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逐渐增加,而相应的破坏概率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承载力 一次二阶矩法 综合变异系数 可靠性 破坏概率 风险分析 平均期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电子结构及电性能应力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凡生 余小英 +3 位作者 杨欢 路清梅 张飞鹏 张忻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5-752,共8页
基于广义梯度近似平面电子波函数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了无压力下和在1 GPa外压应力下闪锌矿结构ZnS的能带结构、电子状态密度、结合状况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外加1 GPa压力时闪锌矿结构ZnS晶格常数由2.7605减小到2.7049,... 基于广义梯度近似平面电子波函数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了无压力下和在1 GPa外压应力下闪锌矿结构ZnS的能带结构、电子状态密度、结合状况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外加1 GPa压力时闪锌矿结构ZnS晶格常数由2.7605减小到2.7049,对称性不变.在外压1 GPa应力下ZnS仍呈直接带隙的能带结构,带隙宽度较未加压力时减小到1.698 e V.在外加1 GPa压应力下ZnS费米能附近的载流子浓度大大增加,更容易发生跃迁而产生电迁移和光电现象。外加1 GPa压力时Zn-S键长由2.3905减小到2.3405,Zn-S成键数量由1.820个增加到1.860个.ZnS硫化物在紫外和可见光波段主要存在四个介电吸收峰,外加1 GPa压应力下位于170 nm和210 nm附近的直接跃迁介电吸收峰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 压应力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和包覆H_3BO_3对BZN陶瓷烧结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彪 汪潇 杨留栓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3-1246,1262,共5页
以Bi2O3、ZnO和Nb2O5粉末为原料,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以(Bi1.5Zn0.5)(Zn0.5Nb1.5)O7(BZN)为主晶相的陶瓷。分别以液相包覆法和固相混合法引入助烧剂B2O3降低BZN的烧结温度。研究了B2O3对BZN陶瓷的烧结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包... 以Bi2O3、ZnO和Nb2O5粉末为原料,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以(Bi1.5Zn0.5)(Zn0.5Nb1.5)O7(BZN)为主晶相的陶瓷。分别以液相包覆法和固相混合法引入助烧剂B2O3降低BZN的烧结温度。研究了B2O3对BZN陶瓷的烧结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包覆B2O3后,BZN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100℃降至900℃。H3BO3溶液的浓度为0.9 mol/L,900℃烧结3 h所制BZN陶瓷的介电性能良好:εr=150,Q×f=228,τf=-362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低温烧结 介电性能 液相烧结 液相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板索基础抗拔机理及容许上拔力 被引量:4
14
作者 雒亿平 邓骁 言志信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89,共5页
针对目前使用的既抗压又抗拔基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构建了联合板索基础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在研究联合板索基础与扩底桩基础的抗拔机理基础上,研究了联合板索基础与扩底桩基础所能承受的极限上拔力,通过联合板索基础与扩底桩基础的... 针对目前使用的既抗压又抗拔基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构建了联合板索基础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在研究联合板索基础与扩底桩基础的抗拔机理基础上,研究了联合板索基础与扩底桩基础所能承受的极限上拔力,通过联合板索基础与扩底桩基础的对比研究,揭示了联合板索基础的抗拔机理,并借助扩底桩基础的上拔力容许设计值和稳定验算公式,解决了联合板索基础设计和稳定验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索基础 联合基础 抗拔机理 上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NiO晶体结构及电子结构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飞鹏 杨欢 +2 位作者 张忻 路清梅 张久兴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1-758,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条件下立方结构NiO氧化物的晶格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NiO氧化物的晶格参数逐渐减小,键长变小,对称性保持不变;体系费米能先降低后增加;零压力下其存在着0.46 eV的间接带隙,费米...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条件下立方结构NiO氧化物的晶格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NiO氧化物的晶格参数逐渐减小,键长变小,对称性保持不变;体系费米能先降低后增加;零压力下其存在着0.46 eV的间接带隙,费米能级附近的状态密度较低,随着外压力的增加,带隙先减小再增大,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先增大再减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外压力的增加,NiO氧化物价带顶附近的载流子有效质量先增大再减小;导带底的载流子有效质量均较小。外界压力还改变了NiO体系的电子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NIO 压力效应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Cu掺杂NiO的电子结构与热电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飞鹏 杨欢 +2 位作者 张忻 路清梅 张久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1-946,950,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Cu掺杂NiO氧化物的能带结构、电子能量状态密度和电荷分布,系统分析了其电输运参数和热电性能。能带结构计算结果表明,Cu掺杂后NiO氧化物带隙减小。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Cu掺杂后NiO氧化物费...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Cu掺杂NiO氧化物的能带结构、电子能量状态密度和电荷分布,系统分析了其电输运参数和热电性能。能带结构计算结果表明,Cu掺杂后NiO氧化物带隙减小。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Cu掺杂后NiO氧化物费米能级附近的状态密度大大提高。电荷分布计算结果表明,Cu掺杂后NiO氧化物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偏向共价结合。载流子输运参数分析结果表明,Cu掺杂后NiO氧化物费米能级附近的载流子有效质量均增大,其迁移率降低,费米能级附近的载流子浓度增加。电输运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载流子在OOp态、NiOd态、Cud态电子与OOs、OOp态、NiOs、NiOp态、CuOs、CuOp态电子形成的能级之间的跃迁形成载流子迁移过程。热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Cu掺杂后NiO氧化物电阻率大大降低,Seebeck系数有望得到提高,Cu掺杂可提高NiO氧化物的热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 CU掺杂 电输运参数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粉煤灰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21,共4页
通过在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对不同粉煤灰掺量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后期强度及耐久性,当粉煤灰掺量不超过30%时... 通过在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对不同粉煤灰掺量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后期强度及耐久性,当粉煤灰掺量不超过30%时,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能够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煤矸石、粉煤灰等在混凝土中的大量使用,为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自燃煤矸石 混凝土 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衬砌生土窑居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平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5,共6页
在黄土高原上,数千万人居住在裸窑即无衬砌的窑洞中。在强降雨、地震等极端情况下,窑居的稳定性较差,为提高其安全性,探讨衬砌对窑居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对河南陕县生土窑居的调研和测绘,建立窑居的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衬砌前后窑居的位... 在黄土高原上,数千万人居住在裸窑即无衬砌的窑洞中。在强降雨、地震等极端情况下,窑居的稳定性较差,为提高其安全性,探讨衬砌对窑居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对河南陕县生土窑居的调研和测绘,建立窑居的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衬砌前后窑居的位移、最大剪应变增量和衬砌的最大主应力、弯矩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衬砌可极大提供窑居的稳定性。衬砌后,即使黄土的材料强度下降,窑居仍可正常使用。采取衬砌措施的窑居,在建造时可适当减小窑腿的宽度,以节约土地和增大室内使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生土窑居 衬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地震峰值加速度对生土窑居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平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在黄土高原上,数千万人居住在窑洞中,且很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进行生土窑居的地震反应分析有助于探讨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基于对河南陕县生土窑居的调研和测绘,建立窑居的三维模型,分析了纵向地震情况下峰值加速度、黄土强度对窑居稳定... 在黄土高原上,数千万人居住在窑洞中,且很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进行生土窑居的地震反应分析有助于探讨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基于对河南陕县生土窑居的调研和测绘,建立窑居的三维模型,分析了纵向地震情况下峰值加速度、黄土强度对窑居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比了纵向地震和横向地震下窑居塑性区、窑顶的位移变化。结果表明,纵向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小于1m/s^2时,不会出现塑性区,生土窑居可正常使用;窑顶的竖向位移绝对值在窑脸处最大,沿进深方向逐渐减小,宜用三维模型进行分析;黄土强度对抗震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纵向地震比横向地震对生土窑居的影响更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地震 生土窑居 塑性区 位移 黄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霞 朱凯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117,共4页
喷射混凝土干喷法施工粉尘大、回弹率高逐步淘汰。为了制备湿喷混凝土,研究了引气剂、粉煤灰和砂率对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和表观密度等性能的影响,对湿喷混凝土进行了一次喷射厚度和回弹率试验,并对硬化后喷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喷射混凝土干喷法施工粉尘大、回弹率高逐步淘汰。为了制备湿喷混凝土,研究了引气剂、粉煤灰和砂率对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和表观密度等性能的影响,对湿喷混凝土进行了一次喷射厚度和回弹率试验,并对硬化后喷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测试。研究表明,引气剂可以显著增大混凝土含气量和流动性,粉煤灰对混凝土引气具有降低作用,砂率对混凝土工作性影响显著。研究制得满足湿喷法施工的C30喷射混凝土,且粉尘小、回弹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引气剂 回弹 速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