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号交叉口禁左车流交通组织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爱增 贾俊波 +1 位作者 张亚飞 李文权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49,共5页
合理组织禁左车流能够减少左转车辆的绕行延误.考虑城市道路双向机动车间为隔离栏的情况,采用排队论和概率论方法研究了"右转—掉头—直行"和"直行—掉头—右转"两种间接左转模式下掉头开口距离交叉口停车线距离的... 合理组织禁左车流能够减少左转车辆的绕行延误.考虑城市道路双向机动车间为隔离栏的情况,采用排队论和概率论方法研究了"右转—掉头—直行"和"直行—掉头—右转"两种间接左转模式下掉头开口距离交叉口停车线距离的计算方法,得到"右转—掉头—直行"模式下右转车辆与相交道路直行车辆协调控制与不协调控制时掉头开口距离交叉口停车线距离的计算模型;得到"直行—掉头—右转"模式下路段设置信号灯与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以及路段不设置信号灯时掉头开口距离交叉口停车线距离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协调控制时路段信号的"早断早启"技术及"早断早启"时间的计算方法.实例分析表明:间接左转交通组织方案可行,对于改善交叉口运行状况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左车流 排队论 概率论 交通组织设计 协调控制 信号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作用下砂岩孔隙结构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周玮鸿 杜胜蛟 +2 位作者 周袁 叶辰 楚亚培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高温环境下砂岩的孔隙结构损伤演化规律,对200、400、600、800℃热处理后砂岩开展核磁共振和波速测试,研究高温处理后砂岩的波速、孔隙结构和渗透率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高温能够造成砂岩的孔隙结构损伤,随着温度的升... 为了研究不同高温环境下砂岩的孔隙结构损伤演化规律,对200、400、600、800℃热处理后砂岩开展核磁共振和波速测试,研究高温处理后砂岩的波速、孔隙结构和渗透率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高温能够造成砂岩的孔隙结构损伤,随着温度的升高,小孔和介孔数量逐渐增加,当介孔和小孔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小孔和介孔向大孔转化,导致孔隙连通性增强;②高温能够促进砂岩孔隙的发育,导致砂岩的波速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而下降,而孔隙度则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③600℃处理后,核磁成像图像中出现大量的高密度绿色质子团簇,伪彩图像的亮度显著增高,表明砂岩的孔隙结构发生改变;④400℃处理后,砂岩的孔隙连通性增强,渗透率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热损伤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业要求达成度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仪 朱凯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保障本科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由教学环节、支撑课程和毕业要求指标点组成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以学校土木工...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保障本科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由教学环节、支撑课程和毕业要求指标点组成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以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为例,对毕业要求“研究能力”指标点展开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判断该项毕业要求是否达成,并能发现各级评价过程中的相对薄弱项。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城市居住小区人车混行交通稳静化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书覃 程启先 +2 位作者 夏圆向 吕思悦 陈剑平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47-54,共8页
交通稳静化是缓解人车冲突、促进人车和谐的有效模式.在明确交通稳静化相关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以信阳市为例,进行中小城市居住小区交通行为调查,依据不同的道路等级提出相应的居住小区交通稳静化优化方案,并通过VISSIM软件进行微观仿... 交通稳静化是缓解人车冲突、促进人车和谐的有效模式.在明确交通稳静化相关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以信阳市为例,进行中小城市居住小区交通行为调查,依据不同的道路等级提出相应的居住小区交通稳静化优化方案,并通过VISSIM软件进行微观仿真研究,以期为缓解居住小区内"人车冲突"提供可行方案,并探索居住小区交通"人车和谐"发展方向.结果表明:(1)交通稳静化的相关概念主要有庭院式道路、生活性街道、家园地带、共享街道等,信阳市居住小区早、晚高峰期的交通量总体差别不大且构成比例接近,但机动车交通量波动较大;(2)实施"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的等级优化措施切实可行,居住小区的交通稳静化方案在保障行人安全、提升行车效率、维护交通秩序等方面效果显著,且对于非机动车的不利影响较小;(3)交通稳静化优化对于改善住区交通秩序、提升住区居住品质有着重要作用,且中小城市居住小区人车混行交通稳静化模式的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稳静化 居住小区 交通模式 VISSIM仿真 人车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厚对UHPC薄板抗弯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马先伟 马怡彤 +4 位作者 董恩来 侯海洋 尤培波 宋帅奇 杨乐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薄壁薄板结构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一个重要应用,而厚度减小会影响到钢纤维的取向和分布,并直接影响力学性能,如抗弯性能等。对5~50 mm UHPC薄板的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并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和图像法研究由厚度引起的纤维分布取向变化,... 薄壁薄板结构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一个重要应用,而厚度减小会影响到钢纤维的取向和分布,并直接影响力学性能,如抗弯性能等。对5~50 mm UHPC薄板的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并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和图像法研究由厚度引起的纤维分布取向变化,发现板厚大于20 mm后所能承受的破坏荷载快速增加,但抗弯强度随板厚减小而增加,纤维取向性(沿长度方向)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对厚度为5~10 mm的薄板。抗弯强度变化主要取决于钢纤维取向性和厚度因子,而后者对超薄板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薄板 钢纤维取向性 抗弯强度 板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内空气间隔对有/无金属罩聚能装药定向侵彻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蔡静静 徐轩 +1 位作者 陈占扬 杨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6-736,共11页
为了探究孔内径向空气间隔对有/无金属罩聚能装药定向侵彻效果和炸药爆轰能量传递过程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软件,开展孔内装药空气间隔为6,8,10,12,14 cm时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聚能装药中有药型罩形成EFP和无药型罩形成聚能气流... 为了探究孔内径向空气间隔对有/无金属罩聚能装药定向侵彻效果和炸药爆轰能量传递过程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软件,开展孔内装药空气间隔为6,8,10,12,14 cm时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聚能装药中有药型罩形成EFP和无药型罩形成聚能气流的能量集中释放过程,以及对孔壁的定向侵彻深度。结果表明空气间隔小于10 cm时,聚能气流对孔壁的侵彻深度相对于EFP平均侵深分别提高了53%(6 cm)和29%(8 cm)。空气间隔大于10 cm时,EFP平均侵彻深度相比于聚能气流均增加了26%(12 cm和14 cm)。计算聚能轴线上EFP和聚能气流单位面积通过孔壁的动能,发现空气间隔较小时,聚能气流在空气中衰减耗散的能量小于EFP塑性变形耗能,此时聚能气流对孔壁的侵彻效果较优;空气间隔较大时,爆轰产物空间膨胀造成聚能气流轴线处的密度和动能显著降低,而EFP由于具有高密度和不可压缩性,能量分散小,动能衰减缓慢,此时EFP对孔壁的侵彻效果优于聚能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装药 空气间隔 聚能气流 爆炸能量 定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高大模板支撑结构位移监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凯 王佩璇 +4 位作者 李顺明 仇伟秀 蒋平平 卢璐 武海荣 《建筑施工》 2024年第5期700-702,710,共4页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高度较高,立杆具有较大的长细比,施加荷载后杆件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和变形,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为研究施工荷载作用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高度较高,立杆具有较大的长细比,施加荷载后杆件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和变形,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为研究施工荷载作用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以宁波市某工程为例,运用计算机视觉位移测量方法,研究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的位移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每日监测范围内目标杆件位移变化较小,但在长期监测范围下,随时间推移,目标杆件的累积位移和倾角会越来越大。综上所述,该实测数据可为研究施工中荷载突然增大情况下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结构状态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位移响应 监测 安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曹妃甸港区LNG码头卸船管道应力分析
8
作者 闫玉伯 魏凡卓 +1 位作者 娄亚非 桂劲松 《珠江水运》 202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应力分析是大型管道系统设计时的必要环节。为了评定唐山曹妃甸港区LNG码头4号泊位卸船管道254m间距设计方案并为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本文使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根据弹性模量折减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持续荷载工况、持续荷载与地... 应力分析是大型管道系统设计时的必要环节。为了评定唐山曹妃甸港区LNG码头4号泊位卸船管道254m间距设计方案并为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本文使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根据弹性模量折减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持续荷载工况、持续荷载与地震作用组合工况、温度荷载工况下的应.力反应。计算结果表明,254m间距设计方案在各工况下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的最大值为585%,设计方案在对应工况下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管道 应力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锚固参数对岩体边坡锚固界面剪应力分布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言志信 屈文瑞 +2 位作者 龙哲 董建华 江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10-2119,共10页
基于FLAC3D软件,以含软弱层的锚固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的cable单元建模和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地震作用下锚固参数对含软弱层岩体边坡锚固界面剪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砂浆层厚度增加,... 基于FLAC3D软件,以含软弱层的锚固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的cable单元建模和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地震作用下锚固参数对含软弱层岩体边坡锚固界面剪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砂浆层厚度增加,砂浆–岩体界面脱黏增长,杆体–砂浆界面脱黏减小;随锚杆横截面积增大,锚固界面剪应力向锚头和锚根转移,脱黏增长;适当增加锚固段长度和减小锚杆间距均有利于边坡稳定;一定的锚固段长度下宜适当增大锚杆倾角。揭示了地震作用下锚固参数对边坡锚固界面剪应力分布和锚固机理的影响,对边坡锚固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锚固 杆体–砂浆界面 砂浆–岩体界面 峰值剪应力 锚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体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言志信 龙哲 +2 位作者 屈文瑞 张森 江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82-2890,共9页
基于FLAC3D软件,以含软弱层的锚固岩体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的cable单元建模和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分别模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体边坡两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及其演化。研究发现: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应力远比锚杆-砂浆界面上的小... 基于FLAC3D软件,以含软弱层的锚固岩体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的cable单元建模和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分别模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体边坡两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及其演化。研究发现: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应力远比锚杆-砂浆界面上的小,并均以锚杆上的中性点为界方向相反,分布很不均匀,且均在中性点附近发生突变;随边坡地震响应增强危岩中的锚固界面率先脱黏,基岩中的锚固界面紧随脱黏,且脱黏分别向锚头和锚根发展,直至拉拔段或锚固段全部脱黏锚固破坏。获得了地震波作用下边坡两锚固界面上剪应力及其分布和脱黏破坏过程,揭示了锚固界面上的剪切相互作用和锚固破坏机制,并得到了试验印证,为边坡锚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锚固 锚杆-砂浆界面 砂浆-岩体界面 峰值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参数对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言志信 龙哲 +1 位作者 周小亮 屈文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37-2544,共8页
基于FLAC^(3D)建立锚固岩质边坡数值分析模型,并用优化的cable单元建模分别模拟分析锚杆-砂浆界面上和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切作用,通过改变全长黏结锚杆的锚固参数(锚固角、锚固段长度、锚杆竖向间距、锚杆直径、锚孔直径),对地震作用... 基于FLAC^(3D)建立锚固岩质边坡数值分析模型,并用优化的cable单元建模分别模拟分析锚杆-砂浆界面上和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切作用,通过改变全长黏结锚杆的锚固参数(锚固角、锚固段长度、锚杆竖向间距、锚杆直径、锚孔直径),对地震作用下锚固岩质边坡锚固界面上的剪应力及动力响应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地震作用下,随着锚固角的增大,锚固界面上的峰值剪应力减小,边坡永久位移增大;当锚杆在结构面两侧的长度相等时锚杆界面的锚固作用最大化;当锚杆竖向间距减小,峰值剪应力和边坡永久位移均减小;随锚杆和锚孔直径的增大,峰值剪应力和边坡永久位移总体呈减小的趋势。在考虑安全性、经济性的前提下,建议适当减小锚固角和锚杆竖向间距,保持锚杆拉拔段与锚固段长度相等,锚杆和锚孔直径保持合理的比值。该研究可为相关理论、试验研究和锚固边坡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岩质边坡 锚固参数 锚杆-砂浆界面 砂浆-岩体界面 界面剪应力 永久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合成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晓东 任萍 李晓燕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99,共3页
从降低反应温度(20~25℃)入手,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等为原料,借助复合引发剂(H_2C_2O_4/K_2MnO_4)降低反应温度,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试验结果表明,该减水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5... 从降低反应温度(20~25℃)入手,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等为原料,借助复合引发剂(H_2C_2O_4/K_2MnO_4)降低反应温度,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试验结果表明,该减水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5℃,n(HEA)∶n(AA)∶n(TPEG)=0.07∶4.0∶1.0,引发剂E用量0.17%,反应时间2 h。可为低温合成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合成 高保坍 聚羧酸减水剂 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顺倾岩体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言志信 张森 +1 位作者 龙哲 周小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0-268,共9页
基于FLAC 3D软件,尝试修正的cable单元建立全长黏结锚杆锚固顺倾岩体边坡数值分析模型,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分别模拟分析了锚杆-注浆体界面上和注浆体-岩体界面上的剪切作用及其演化。研究发现:注浆体-岩体界面上比杆体-注浆体界面上的... 基于FLAC 3D软件,尝试修正的cable单元建立全长黏结锚杆锚固顺倾岩体边坡数值分析模型,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分别模拟分析了锚杆-注浆体界面上和注浆体-岩体界面上的剪切作用及其演化。研究发现:注浆体-岩体界面上比杆体-注浆体界面上的剪应力小得多,且均以锚杆上的中性点为界方向相反,分布很不均匀,中性点附近大,锚杆两端小,随边坡地震响应增强锚固界面脱粘并向锚杆两端发展,直至全部脱粘致使锚固破坏。获得了地震波作用下边坡两锚固界面上剪应力及其分布和脱粘破坏过程,揭示了锚固界面上的剪切相互作用和锚固破坏机制,并得到了试验印证。为边坡锚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边坡 锚固 杆体-注浆体界面 注浆体-岩体界面 峰值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滑行容量的飞机有效推出时隙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亚平 刘丽华 +1 位作者 郝斯琪 邢志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6年第6期937-942,共6页
为缓解机场场面拥堵,提出基于弹性滑行容量的飞机推出控制策略.提出飞机推出时隙的概念,分析推出时隙的特性及其与滑行容量之间的关系;提出弹性滑行容量的概念,并进一步设计了飞机有效推出时隙的确定方法,建立了以飞机离港成本最低为目... 为缓解机场场面拥堵,提出基于弹性滑行容量的飞机推出控制策略.提出飞机推出时隙的概念,分析推出时隙的特性及其与滑行容量之间的关系;提出弹性滑行容量的概念,并进一步设计了飞机有效推出时隙的确定方法,建立了以飞机离港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飞机推出模型.利用Arena软件对新郑国际机场飞机离港流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高峰时段平均轮候时间由6.2min降至1.0min,场面拥堵大大降低,离港成本下降19.3%;全天推出114架飞机中,平均推出延误时间3.8min,推出延误超过15min的飞机仅占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推出 有效推出时隙 弹性滑行容量 轮候时间 推出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意图下的航空器冲突规避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斯琪 程绍武 +2 位作者 张亚平 刘丽华 廉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0,共6页
为适应新一代空中交通运输系统的变化,提出一种考虑驾驶员意图的航空器冲突规避模型.新模型通过对驾驶员意图进行建模,提出了改进的航空器位置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航空器与限制空域、航空器对之间冲突概率估算模型,并根据冲突... 为适应新一代空中交通运输系统的变化,提出一种考虑驾驶员意图的航空器冲突规避模型.新模型通过对驾驶员意图进行建模,提出了改进的航空器位置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航空器与限制空域、航空器对之间冲突概率估算模型,并根据冲突概率进行冲突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此外,本研究挖掘并分析了4个影响冲突概率的重要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各冲突风险等级相应的冲突规避策略.结果表明:通过增大两航空器飞行航路段距离,增大飞行航路段长度,减小两航空器航班计划时间重合度,减小飞行计划用时可以相对地降低冲突概率.航空器冲突规避新模型的提出改进了自主冲突探测与解脱决策支持系统,保障了空中交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冲突概率 驾驶员意图 时间地理 空中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钢板连接的夹芯墙板-钢框架装配式体系抗震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艳敏 胡挺益 +2 位作者 张滨麟 王勃 王小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72,共10页
为了研究基于钢板连接的夹芯墙板-钢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首先对钢板连接下的夹芯墙板与钢框架进行了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了连接钢板的抗剪性能,然后进行了1榀连接钢板厚度为3 mm夹芯墙板钢框架体系、1榀连接钢板厚度为6 mm夹芯墙板钢框架... 为了研究基于钢板连接的夹芯墙板-钢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首先对钢板连接下的夹芯墙板与钢框架进行了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了连接钢板的抗剪性能,然后进行了1榀连接钢板厚度为3 mm夹芯墙板钢框架体系、1榀连接钢板厚度为6 mm夹芯墙板钢框架体系和1榀对比空框架体系的低周往复试验,分析了各试件的失效模式、滞回性能、耗能能力以及刚度退化规律等,最后综合评价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连接钢板的平均抗剪承载力为59.8 kN,并且连接钢板的焊接质量会影响其受力性能,造成墙板框架体系正负向极限承载力的不对称,最大相差达到25.1%;当连接钢板较薄时,连接件撕裂与开焊,除连接件附近混凝土开裂外,墙板基本完好;当连接钢板较厚时,连接件基本完好,墙板斜对角开裂破坏,加厚钢板虽能提高体系的初始刚度,但延性有所降低;增设墙板能提高主体框架的承载力、延性与耗能能力等,并且墙板与钢框架之间协调变形,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当水平位移较大时,墙板与框架形成对角斜撑机制;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开展夹芯墙板与框架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连接 钢框架 夹芯墙板 抗震性能 抗剪承载力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砂浆多孔砖砌体弯曲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锋剑 白国良 +1 位作者 刘超 张超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29,共4页
弯曲抗拉性能是再生砂浆多孔砖砌体基本力学性能之一,本文通过标准砌体试件沿通缝及齿缝弯曲抗拉性能试验,研究了再生砂浆多孔砖砌体的弯曲抗拉强度、破坏形态及破坏规律等基本性能,并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普通砂浆多孔砖砌体计... 弯曲抗拉性能是再生砂浆多孔砖砌体基本力学性能之一,本文通过标准砌体试件沿通缝及齿缝弯曲抗拉性能试验,研究了再生砂浆多孔砖砌体的弯曲抗拉强度、破坏形态及破坏规律等基本性能,并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普通砂浆多孔砖砌体计算公式相比较,给出了再生砂浆多孔砖砌体抗弯强度设计值的建议取值。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再生砂浆多孔砖砌体具有较好的弯曲抗拉强度,可用于实际砌体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砂浆多孔砖砌体 弯曲抗拉强度 再生细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690耐张塔多环板空间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永彩 唐光辉 +1 位作者 屈讼昭 王建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0-336,343,共8页
多环板空间节点杆件交汇繁多,应力分布复杂,为研究高强钢多环板空间节点的受力性能,开展Q690高强钢SJC1型耐张塔足尺试验,并建立了变坡和横担处空间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大风等不利工况研究了不同加载模式下空间节点的力学性能,揭示其... 多环板空间节点杆件交汇繁多,应力分布复杂,为研究高强钢多环板空间节点的受力性能,开展Q690高强钢SJC1型耐张塔足尺试验,并建立了变坡和横担处空间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大风等不利工况研究了不同加载模式下空间节点的力学性能,揭示其空间耦合受力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断线和大风等不利工况下环板或加劲肋与主材连接处、槽形插板与支管连接处应力较大,应严格控制焊接质量,防止节点由于焊缝开裂而破坏;在大风工况下所有杆件同比例加载至250%时,变坡和横担处节点分别在环板与主管交界处的99°和90°方向出现最大应力,横担节点设计安全冗余度较高;变化关键受力杆件加载比例,环板与主管交界处的应力增长主要沿支管轴线方向与节点板相交位置处分布,应力水平与支管所承受的荷载正相关,空间耦合加载下不同支管间的环板与主管交界处应力增长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高强钢 多环板 空间节点 力学性能 空间耦合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胀高聚物在土体中扩散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明生 杨淑琪 +1 位作者 王利超 刘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6-159,164,共5页
高聚物注浆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土质堤坝防渗加固中,但对其在土体中的扩散机理仍然缺乏深入的认识。通过钻孔内注浆的方式进行了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深入研究了高聚物注浆材料在土体中的扩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聚物注浆材料在土体中... 高聚物注浆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土质堤坝防渗加固中,但对其在土体中的扩散机理仍然缺乏深入的认识。通过钻孔内注浆的方式进行了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深入研究了高聚物注浆材料在土体中的扩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聚物注浆材料在土体中会沿垂直于注浆孔侧壁的方向进行片状劈裂扩散,并对浆液周围的土体有挤密和渗透胶结的作用;高聚物的扩散面积随着注浆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体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规律 高聚物 注浆材料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差分进化的飞机推出决策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丽华 张亚平 +1 位作者 邢志伟 程绍武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6-203,共8页
机场场面拥挤是目前国内外机场管理部门面临巨大的挑战之一,且在未来较长时期将持续存在.为了提升飞机推出控制效率,缓解场面拥堵、降低地面运行油耗及CO排放,本文设计基于离散差分进化的飞机推出控制策略.首先综合分析飞机地面运行成本... 机场场面拥挤是目前国内外机场管理部门面临巨大的挑战之一,且在未来较长时期将持续存在.为了提升飞机推出控制效率,缓解场面拥堵、降低地面运行油耗及CO排放,本文设计基于离散差分进化的飞机推出控制策略.首先综合分析飞机地面运行成本,然后建立飞机地面运行成本及乘客停机位等待时间的双目标优化模型,接着设计出用于飞机推出时隙分配的新的离散差分进化算法,对溢出取值范围的解向量进行修正将其限定在搜索空间,并提出相应的交叉策略,删除解向量中重复整数.最后将模型与算法应用于新郑机场飞机推出决策优化,计算结果证实了所提出模型及算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飞机推出决策 离散差分进化 推出时隙分配 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