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论视角下生态农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慧杰 王红强 +2 位作者 余海静 张奎 史乐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548-8549,8593,共3页
以系统论为指导,全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生态农村建设的各种因素:环境污染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经济建设因素、管理因素、文化道德因素。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协同效应,指出了生态农村建设的长期性与动态性。
关键词 系统论 生态农村建设 协同效应 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角下的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慧杰 王红强 +2 位作者 史乐君 张艳芳 闫凤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687-11688,11691,共3页
介绍了农村人畜饮水的现状,从水体、大气、土壤、固废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原因,并提出了系统论视角下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对策。
关键词 饮水安全 系统论 污染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区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宋新生 王啸啸 +1 位作者 李爱增 张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2期84-90,共7页
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大系统中具有较强活力的子系统,区域优势显著,在空间联系上具有网络性特点.客观准确地评价各节点的重要度,是城市群区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城市群的特点,在公路网节点重要度评估中增加了城市流强度评... 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大系统中具有较强活力的子系统,区域优势显著,在空间联系上具有网络性特点.客观准确地评价各节点的重要度,是城市群区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城市群的特点,在公路网节点重要度评估中增加了城市流强度评价指标,节点重要度计算中采用了因子分析法进行客观赋权以避免各指标主观赋权的随意性,为进一步更好区分各节点的重要度等级,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客观划分了城市节点重要度的类别.最后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进行了节点重要度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路运输 节点重要度评估 因子分析 城市群公路网 城市流强度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混凝土强度和尺寸效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帅奇 高丹盈 +1 位作者 胡良明 严克兵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6,共5页
通过对12个配合比、3个龄期共405个塑性混凝土试块的强度试验,研究了塑性混凝土相关强度之间的关系,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尺寸效应,以及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龄期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 通过对12个配合比、3个龄期共405个塑性混凝土试块的强度试验,研究了塑性混凝土相关强度之间的关系,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尺寸效应,以及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龄期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统计关系;相比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试块,边长为100 mm的塑性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尺寸效应系数分别为0.937 5和0.861 6;龄期对塑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关强度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式以及轴心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对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混凝土 强度指标 尺寸效应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下游车头时距分布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爱增 宋向红 +2 位作者 马志博 刘金阳 张东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5,共10页
了解信号交叉口下游车辆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是进行城市道路控制、通行能力计算、交通安全分析等的基础.利用NC200、MC5600对信号交叉口下游不同断面不同车道的车头时距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法对信号交叉口下游车辆的车头时距分布进行拟... 了解信号交叉口下游车辆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是进行城市道路控制、通行能力计算、交通安全分析等的基础.利用NC200、MC5600对信号交叉口下游不同断面不同车道的车头时距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法对信号交叉口下游车辆的车头时距分布进行拟合,得到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的不同断面、不同车道车头时距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峰时段向平峰时段过渡,以及车辆由交叉口向下游移动,车道的车头时距在移位负指数分布和M3分布之间进行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M3分布 移位负指数分布 χ2检验 车头时距 信号交叉口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林 宋帅奇 杨静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3-45,49,共4页
通过工作性能及抗压、劈拉、抗折强度试验,分析了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和泌水率随硅灰掺量增加而减小;为提高塑性混凝土强度,硅灰的最佳掺量为30%左右;相同掺量下,硅灰提高塑性混... 通过工作性能及抗压、劈拉、抗折强度试验,分析了硅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和泌水率随硅灰掺量增加而减小;为提高塑性混凝土强度,硅灰的最佳掺量为30%左右;相同掺量下,硅灰提高塑性混凝土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劈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 塑性混凝土 工作性能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材料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宋帅奇 高丹盈 +1 位作者 严克兵 胡良明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88,共3页
通过对9个配合比的试验,研究了胶凝材料(水泥、黏土、膨润土)用量的变化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随水泥用量增加而增加,随黏土用量增加而减小;水泥用量的影响小于黏土用量的影响;膨润土掺入对... 通过对9个配合比的试验,研究了胶凝材料(水泥、黏土、膨润土)用量的变化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随水泥用量增加而增加,随黏土用量增加而减小;水泥用量的影响小于黏土用量的影响;膨润土掺入对强度存在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混凝土 轴心抗压强度 影响机理 胶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混凝土耐久性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金敏 朱伶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6-570,共5页
为了开辟煤矸石在建筑大宗材料中的应用空间及拓展煤矸石"变废为宝"的新思路、新途径,以煤矸石替代碎石、粉煤灰,矿渣替代水泥配制煤矸石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法和综合平衡法得出了煤矸石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分析了煤矸石混凝... 为了开辟煤矸石在建筑大宗材料中的应用空间及拓展煤矸石"变废为宝"的新思路、新途径,以煤矸石替代碎石、粉煤灰,矿渣替代水泥配制煤矸石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法和综合平衡法得出了煤矸石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分析了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其经硫酸盐侵蚀后的强度损失、弹性模量及其经冻融后的损失量,最后对煤矸石混凝土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混凝土经过硫酸盐侵蚀后强度影响不是太大。该成果突破了传统的煤矸石活化方法研究煤矸石,对其在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综合平衡法 煤矸石混凝土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尺方法的分形解释 被引量:7
9
作者 尤培波 武利强 +2 位作者 宋师奇 魏匡民 鲁传银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7-39,共3页
从理论上证明了工程中常用的Talbot级配曲线符合分形理论.在此基础上,对规范中常见的4种缩尺方法进行了分形解释,首次对缩尺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剔除法和相似级配法缩尺后级配仍为分形级配,且分形维数不变,这两种缩尺方法... 从理论上证明了工程中常用的Talbot级配曲线符合分形理论.在此基础上,对规范中常见的4种缩尺方法进行了分形解释,首次对缩尺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剔除法和相似级配法缩尺后级配仍为分形级配,且分形维数不变,这两种缩尺方法本质相同,可以相互转换;等量替代法和混合法缩尺后,级配结构发生变化,分形维数也不同,但可用修正后的分形级配公式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缩尺方法 分形理论 土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沥青碎石下面层材料组成及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童申家 李惠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和力学行为分析确定大粒径沥青碎石作为下面层的设计方法,包括路面材料组成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对四种不同级配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进行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通过性能的对比选择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级配材料.拟定沥... 通过试验研究和力学行为分析确定大粒径沥青碎石作为下面层的设计方法,包括路面材料组成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对四种不同级配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进行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通过性能的对比选择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级配材料.拟定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并采用不同厚度的大粒径沥青碎石作为下面层,对路面结构进行力学计算并分析其力学行为.通过试验研究,推荐综合性能较好的ATB-30作为大粒径沥青碎石下面层;通过对路面结构的力学行为分析,推荐大粒径碎石下面层的合理厚度为10~1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 下面层 路用性能 力学性能 合理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郭金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58,共3页
以煤矸石替代部分碎石、粉煤灰和矿渣替代部分水泥配制煤矸石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了耐久性的研究,分析了经硫酸盐侵蚀后抗压强度损失值、渗透系数及其冻融后弹性模量损失值3个指标,试验表明,粉煤灰的影响因素要大于矿渣的影响... 以煤矸石替代部分碎石、粉煤灰和矿渣替代部分水泥配制煤矸石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了耐久性的研究,分析了经硫酸盐侵蚀后抗压强度损失值、渗透系数及其冻融后弹性模量损失值3个指标,试验表明,粉煤灰的影响因素要大于矿渣的影响因素。通过极差分析法与功效系数法得出了煤矸石混凝土耐久性的优方案是相同的,即煤矸石混凝土的耐久性优方案是煤矸石替代碎石量30%、粉煤灰替代水泥量20%、矿渣替代水泥量15%。同时建立了硫酸盐侵蚀后抗压强度损失值与冻融后弹性模量损失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这对预测、控制和改善煤矸石混凝土的性能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耐久性 煤矸石混凝土 抗压强度损失值 弹性模量损失值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隧道洞口段预加固措施选取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会远 王连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1-55,共5页
为选择适宜于隧道洞口段的施工预加固措施,对28座受偏压影响的隧道洞口段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采用的预加固措施等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将影响偏压洞口段施工安全的因素分为两类,并在大量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先治理第Ⅱ类影响因素... 为选择适宜于隧道洞口段的施工预加固措施,对28座受偏压影响的隧道洞口段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采用的预加固措施等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将影响偏压洞口段施工安全的因素分为两类,并在大量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先治理第Ⅱ类影响因素,再加固仰坡,最后再治理浅埋偏压的预加固顺序。这种加固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利用已有研究成果。以某隧道右洞洞口段预加固措施为例,验证了这种加固方式的正确性。所得结论可为具有类似地质地形情况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 洞口段 预加固 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类型对塑性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帅奇 高丹盈 杨林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0-23,共4页
通过研究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对塑性混凝土工作、力学变形、抗渗等性能影响,发现塑性混凝土掺入纤维后:拌合物的坍落度、扩展度、泌水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纤维的长度、吸水性及在混凝土中形成的网状结构对塑... 通过研究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对塑性混凝土工作、力学变形、抗渗等性能影响,发现塑性混凝土掺入纤维后:拌合物的坍落度、扩展度、泌水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纤维的长度、吸水性及在混凝土中形成的网状结构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显著;抗压、劈拉和抗折强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纤维的填充作用超越了纤维与混凝土的黏结作用和纤维的吸水作用;变形性能明显改善,以聚丙烯纤维改善最为明显;相对渗透系数均有所降低,按降低作用由小到大依次为: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纤维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塑性混凝土内的原始裂缝,降低裂缝贯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混凝土 纤维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抗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桥台地震破坏模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大 张会远 王海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7-153,共7页
桥台是连接桥梁和路堤的重要结构,在桥梁的整个结构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桥台破坏不仅引起自身功能丧失,还可能引发落梁等震害,并最终导致桥梁垮塌。而位于液化场地中的桥台,地震对其影响非常严重。目前国内对桥台震害的研究与我国... 桥台是连接桥梁和路堤的重要结构,在桥梁的整个结构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桥台破坏不仅引起自身功能丧失,还可能引发落梁等震害,并最终导致桥梁垮塌。而位于液化场地中的桥台,地震对其影响非常严重。目前国内对桥台震害的研究与我国快速发展的桥梁建设相比仍然不足。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液化场地桥台地震破坏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目前关于液化场地桥台震害破坏原因及破坏模式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论述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探讨了地震区桥台震害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场地 桥台震害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