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Tae-miR167克隆及抗旱功能分析
1
作者 王莲哲 李迪 +2 位作者 杨育娇 马昌瑞 朱涛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9-1239,共11页
miR167家族是植物界中一个保守的miRNA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了明确小麦Tae-miR167在逆境胁迫中的功能,该研究对小麦Tae-miR167家族序列进行了鉴定及序列分析,通过qRT-PCR方法分析Tae-miR167成熟体... miR167家族是植物界中一个保守的miRNA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了明确小麦Tae-miR167在逆境胁迫中的功能,该研究对小麦Tae-miR167家族序列进行了鉴定及序列分析,通过qRT-PCR方法分析Tae-miR167成熟体在小麦不同器官中的差异性表达和逆境胁迫表达情况;克隆Tae-miR167c前体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研究过表达Tae-miR167c株系对干旱胁迫响应的功能。结果表明:(1)Tae-miR167家族共有18个序列,成熟序列有3种,二级结构都有典型茎环结构。(2)Tae-miR167的3种成熟体在小麦多数器官中都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在根、叶和种子中较高;成熟体Tae-miR167b和Tae-miR167c可分别响应低温和PEG胁迫处理,表达上调。(3)过表达Tae-miR167c前体的拟南芥株系在渗透胁迫下发芽率和根长显著增大;转基因幼苗耐旱性增强,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4)靶基因预测显示,Tae-miR167c可以与F-box蛋白结合,参与调控逆境胁迫响应。综上表明,小麦Tae-miR167c在干旱胁迫下显著上调,过表达Tae-miR167c的转基因株系增强了干旱胁迫耐受性。该研究结果丰富了Tae-miR167的功能研究,可为小麦种质创新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MIRNA 干旱 过表达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MYB12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2
作者 付桃桃 王雪营 +5 位作者 马爱锄 廖春丽 张华敏 马培芳 李涛涛 王莲哲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6,共7页
植物MYB转录因子存在广泛,成员众多,在植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抗病抗逆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对韭菜MYB12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基因表达,并研究转化MYB12基因的酵母在应对不同胁迫时的... 植物MYB转录因子存在广泛,成员众多,在植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抗病抗逆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对韭菜MYB12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基因表达,并研究转化MYB12基因的酵母在应对不同胁迫时的抗性功能。结果表明,韭菜MYB12基因编码298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3.4 kDa,且为亲水蛋白,其三级结构包含6个α螺旋并形成HLH结构,属于典型的R2R3型MYB。基因表达分析显示AtuMYB12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极显著上调,且转AtuMYB12基因的酵母对盐胁迫表现出更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MYB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浸提液对酱卤鸽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孙婕 张莹莹 +5 位作者 杨卓凡 王梦迪 尹国友 马培芳 杨明军 李雅坤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4-83,共10页
为探究韭菜浸提液对酱卤鸽肉食用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三种韭菜(‘平丰22’‘平丰8’和‘航研998’)制备韭菜浸提液,并以不同添加量(0、0.5%、1.0%、1.5%、2.0%)的韭菜浸提液处理酱卤鸽肉,对酱卤鸽肉的出品率、品质特性、感官评价和微观... 为探究韭菜浸提液对酱卤鸽肉食用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三种韭菜(‘平丰22’‘平丰8’和‘航研998’)制备韭菜浸提液,并以不同添加量(0、0.5%、1.0%、1.5%、2.0%)的韭菜浸提液处理酱卤鸽肉,对酱卤鸽肉的出品率、品质特性、感官评价和微观结构等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航研998’韭菜浸提液中黄酮和多酚含量最高,且其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韭菜浸提液添加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酱卤鸽肉的色泽、硬度及其咀嚼性(P<0.05);三种韭菜浸提液对蛋白质和脂肪氧化均有抑制作用,显著降低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和羰基含量,以及增强对巯基的保护(P<0.05),其中‘航研998’处理组的效果最明显(P<0.05);酱卤鸽肉的感官评分随韭菜浸提液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后减,相同添加量下,‘航研998’处理组感官评分最高,且在1.0%时达到95分;微观结构进一步证实韭菜浸提液能够改善酱卤鸽肉肌肉组织的结构。本研究为改善酱卤鸽肉食用品质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卤鸽肉 韭菜浸提液 脂肪氧化 蛋白质氧化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临床病例中VP2基因序列分析
4
作者 王艳红 赵勇 +1 位作者 付朋飞 洪军 《特产研究》 2025年第2期84-88,共5页
为了解犬细小病毒临床分离株VP2基因的遗传进化规律。本研究采集1例疑患细小病毒病的犬粪便样品,通过提取样品中的病毒基因组,采用PCR扩增及测序,将序列与不同种的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比对,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为了解犬细小病毒临床分离株VP2基因的遗传进化规律。本研究采集1例疑患细小病毒病的犬粪便样品,通过提取样品中的病毒基因组,采用PCR扩增及测序,将序列与不同种的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比对,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粪便样品CPV/LS-01中扩增出的VP2核苷酸序列为CPV-2c型,与参考毒株MF467242(CPV-2c)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9%,与M38245(CPV-2)同源性较低(98.8%),与其它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9.0%~99.7%。对VP2蛋白中氨基酸变异情况分析显示,CPV/LS-01样品中的VP2蛋白的I447M位氨基酸位点出现了CPV-2c型细小病毒的独特突变。本研究中所鉴定的犬腹泻粪便中的细小病毒属于CPV-2c型,与目前河南分离毒株(ON322797)VP2中具有相同的突变位点(A5G和I447M),该研究为犬细小病毒流行趋势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鉴定 VP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体凝胶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翠翠 孙婕 +2 位作者 尹国友 马凤莲 李真顺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0,16,共5页
对油体的结构与组成进行简要概括,对油体凝胶的特性和分类进行综述,并探讨油体凝胶在脂肪替代、生物活性物质的递送、3D食品打印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油体凝胶在食品行业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体凝胶 脂肪替代 生物活性物质 3D食品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白丽蘑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岩 戴乐 鲁铁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最陡爬坡和Box-Behnken实验优化蒙古白丽蘑(Leucocalocybe mongolica)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等成分,然后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培养基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及发酵温度。优化得... 采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最陡爬坡和Box-Behnken实验优化蒙古白丽蘑(Leucocalocybe mongolica)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等成分,然后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培养基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及发酵温度。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培养基组成为蔗糖35.13 g·L^(-1)、黄豆粉16.55 g·L^(-1)、玉米浆粉33.00 g·L^(-1),培养基初始pH6.5,250 mL三角瓶装液量75 mL,接种量12.5%,25℃、120 r·min^(-1)培养13 d。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菌丝生物量达13.37 g·L^(-1)。菌丝体的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多糖含量分别为11.64%、1.32%、27.20%、3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白丽蘑 液体发酵 生物量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蝗总科系统发生分析
7
作者 常会会 刘玄增 +1 位作者 严可欣 谢朝晖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0-711,共12页
【目的】对长额负蝗Atractomorpha lata和黄星蝗Aularches miliaris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和分析,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蝗总科(Acridoidea)内部尤其是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和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方... 【目的】对长额负蝗Atractomorpha lata和黄星蝗Aularches miliaris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和分析,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蝗总科(Acridoidea)内部尤其是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和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方法】基于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测定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碱基组成、蛋白质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PCGs)密码子使用频率(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RSCU)、tRNA二级结构等进行分析。以已知的蝗总科34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为内群,以蜢总科(Eumastacoidea)2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为外群,构建13 PCGs+2 rRNA基因序列联合数据集,并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推断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蝗总科系统发生关系。【结果】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561和15798 bp,均为闭合环状分子(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OR544953和OR253923),均包含37个基因(13个PCGs、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及1个控制区,且均存在KD基因重排现象(即trnK-trnD发生重排形成trnD-trnK),A+T含量分别为74.4%和75.8%,存在明显的AT偏好性,基因排序、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和RSCU均与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其他物种相似。22个tRNA基因中有21个均能形成三叶草结构,只有trnS AGN缺少DHU臂。ML和BI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癞蝗科(Pamphagidae)、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斑翅蝗科(Oedipodidae)、网翅蝗科(Arcypteridae)、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及剑角蝗科(Acrididae)聚为一支,且支持癞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的单系性;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物种聚为一支,并与蝗总科其他物种形成姐妹群关系;锥头蝗科负蝗亚科(Atractomorphinae)具有单系性,瘤锥蝗科因锥头蝗科物种的加入而不具有单系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对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构建了蝗总科系统发生树,结果支持锥头蝗科、癞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单系性。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两个科的物种相互嵌套形成一个分支,支持将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中的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合并为一个科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生 蝗总科 锥头蝗科 瘤锥蝗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半胱氨酸及金属离子对马铃薯、苹果、甘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廖春丽 王衡 +2 位作者 李亚平 胡继勇 赵安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5-377,共3页
以马铃薯、苹果和甘薯为研究对象,研究L-半胱氨酸和金属离子对上述3种作物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对马铃薯、苹果和甘薯PPO活性抑制作用明显,随着L-半胱氨酸浓度增大,酶活性降低幅度越大,作用于马铃薯、苹果的I... 以马铃薯、苹果和甘薯为研究对象,研究L-半胱氨酸和金属离子对上述3种作物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对马铃薯、苹果和甘薯PPO活性抑制作用明显,随着L-半胱氨酸浓度增大,酶活性降低幅度越大,作用于马铃薯、苹果的IC_(50)(导致酶活性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为0.05 mmol/L,甘薯为0.10 mmol/L。0.20 mmol/L L-半胱氨酸,使马铃薯、苹果和甘薯中PPO活性抑制率在90%以上,随着时间的延长,最大抑制率变化不大。无论是马铃薯、苹果还是甘薯,Mn^(2+)和Fe_(3+)对它们的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Ca^(2+)、Na^+和Cu^(2+)对PPO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最强的是Cu^(2+),3.0 mmo L/L Cu^(2+)对马铃薯PPO活性抑制率为49.1%,对苹果PPO活性抑制率为60.8%,对甘薯PPO活性抑制率为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苹果 甘薯 多酚氧化酶 L-半胱氨酸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过氧化氢去除麸皮中木质素的优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俊红 杨红霞 +1 位作者 李子健 李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2,55,共5页
麸皮中纤维素的含量非常丰富,以麸皮为原料进行纤维素的提取,有利于麸皮的合理利用。以面粉加工业的副产物——麸皮为原料,通过过氧化氢-超声波方法提取纤维素,分别分析了过氧化氢浓度、液固比、超声波处理的温度、功率、时间等因素对... 麸皮中纤维素的含量非常丰富,以麸皮为原料进行纤维素的提取,有利于麸皮的合理利用。以面粉加工业的副产物——麸皮为原料,通过过氧化氢-超声波方法提取纤维素,分别分析了过氧化氢浓度、液固比、超声波处理的温度、功率、时间等因素对纤维素提取过程中木质素去除效率的影响,探索提取麸皮中纤维素的过程中木质素去除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显示:当液固比为15∶1、超声波处理时间为8h、温度为40℃、功率为120 W、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6%时,纤维素的得率最大为2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纤维素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榴莲果皮中黄酮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洪军 胡建业 +2 位作者 张侠 马肖梦 韩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3,共3页
为开发利用榴莲废弃物,采用水杨酸法和 ABTS 法探讨了榴莲果皮中总黄酮对· OH 和ABTS 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了黄酮类物质对4种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与 VC 相比,榴莲皮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在质量浓度... 为开发利用榴莲废弃物,采用水杨酸法和 ABTS 法探讨了榴莲果皮中总黄酮对· OH 和ABTS 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了黄酮类物质对4种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与 VC 相比,榴莲皮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在质量浓度为0.2-1.0 mg/mL 时,对·OH 和 ABTS 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在浓度为1.0 mg/mL 时,对·OH 和 ABTS 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5.7%和99.4%;其抑菌活性在榴莲果皮黄酮浓度1.25-10 mg/mL 时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活性具有一定的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在其浓度≥1.25 mg/mL 和≥5 mg/mL 时受到明显地抑制,但对大肠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在浓度1.25-10 mg/mL 时无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果皮 黄酮 抗氧化能力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化南瓜多糖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婕 尹国友 +1 位作者 牛美艳 王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2-327,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制备磷酸酯化南瓜多糖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磷酸酯化法对南瓜多糖进行修饰,在修饰工艺研究中,考虑了温度、pH、反应时间、酯化试剂添加量4个因素对磷酸根修饰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佳修饰条... 【目的】为了研究制备磷酸酯化南瓜多糖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磷酸酯化法对南瓜多糖进行修饰,在修饰工艺研究中,考虑了温度、pH、反应时间、酯化试剂添加量4个因素对磷酸根修饰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佳修饰条件,然后采用红外光谱法比较修饰前后南瓜多糖结构,并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比较修饰前后南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结果表明,磷酸酯化多糖制备最佳工艺为:温度90℃,pH 9.0,反应时间6h,酯化试剂添加量20%。修饰后的南瓜多糖添加上磷酸基团,磷酸酯化南瓜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均高于修饰前。【结论】修饰后的磷酸酯化南瓜多糖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多糖 磷酸酯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油微生物的筛选及其产油率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春丽 高阿龙 +3 位作者 郑瑞 薛丛丛 黄飞 单林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83-85,89,共4页
为寻求可再生、环境友好且经济可行的化石能源替代燃料,采用苏丹黑B和尼罗红染色法及甲醇-氯仿提取法对平顶山各地不同生境富含油脂土壤中的高产油脂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结果表明:试验分离到2株产油菌株PDS1和PDS2。其中,产油细菌PDS1... 为寻求可再生、环境友好且经济可行的化石能源替代燃料,采用苏丹黑B和尼罗红染色法及甲醇-氯仿提取法对平顶山各地不同生境富含油脂土壤中的高产油脂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结果表明:试验分离到2株产油菌株PDS1和PDS2。其中,产油细菌PDS1为革兰氏阴性菌,产油率为29.47%;产油细菌PDS2为革兰氏阳性菌,产油率为2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黑B染色法 尼罗红染色法 甲醇-氯仿提取法 产油细菌PDS1 产油细菌PD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藻菌对淡水藻的溶藻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春丽 邹亚巍 +2 位作者 孙宁聪 胡继勇 单林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3-195,共3页
为筛选高效复合溶藻菌群,分析了NP23、P25、Am11、混合菌a(NP23∶P25∶Am11=1∶1∶1)、混合菌 b(NP23∶P25∶Am11=3∶1∶1)和混合菌 c(NP23∶P25∶Am11=1∶1∶3)对小球藻、栅藻、惠氏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溶藻... 为筛选高效复合溶藻菌群,分析了NP23、P25、Am11、混合菌a(NP23∶P25∶Am11=1∶1∶1)、混合菌 b(NP23∶P25∶Am11=3∶1∶1)和混合菌 c(NP23∶P25∶Am11=1∶1∶3)对小球藻、栅藻、惠氏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以小球藻为主体的富营养化水体,混合菌比单菌 Am11的溶藻效果低6%-14.1%;以栅藻、蛋白核小球藻、惠氏微囊藻和铜绿微囊藻为主体的富营养化水体,混合菌 b 和混合菌 a 比单菌 NP23、P25和 Am11的溶藻效果高7.2%-34.7%;混合菌 b 和混合菌 a 的溶藻效果都高于单菌,且在投菌后6 d 内的溶藻率都能达到90%以上。结论:混合菌对混合藻有较好的溶藻效果,可为混合溶藻菌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菌 富营养化 小球藻 栅藻 惠氏微囊藻 铜绿微囊藻 蛋白核小球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籽蛋白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婕 尹国友 +1 位作者 丁蒙蒙 陶战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1-294,共4页
以脱脂韭菜籽粉为原料,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法制备韭菜籽蛋白。以韭菜籽蛋白的提取率、DPPH·清除率及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指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及料液比四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优的制备工... 以脱脂韭菜籽粉为原料,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法制备韭菜籽蛋白。以韭菜籽蛋白的提取率、DPPH·清除率及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指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及料液比四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优的制备工艺。最优的工艺条件如下: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1.5h,pH7.5,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测得韭菜籽蛋白的提取率为9.87%,在韭菜籽蛋白浓度分别为1mg/mL和2mg/mL时,对·OH和DPPH·清除率分别为73.37%和25.2%,说明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法制备得到的韭菜籽蛋白具有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籽蛋白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浸提液溶藻效果和溶藻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春丽 吴创业 +4 位作者 郑瑞 孙宁聪 鞠慧丽 胡继勇 单林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研究了9种药用植物浸提液对水华藻种小球藻、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影响,并对筛选出的药用植物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抗氧化酶体系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连、重楼2种药用植物的浸提液均有明显抑藻效应,当黄连、重... 研究了9种药用植物浸提液对水华藻种小球藻、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影响,并对筛选出的药用植物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抗氧化酶体系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连、重楼2种药用植物的浸提液均有明显抑藻效应,当黄连、重楼药用植物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4g·L^-1时,所产生的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溶藻率达到70%~80%;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低于对照组,进一步印证了黄连、重楼药用植物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抑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化感物质 小球藻 铜绿微囊藻 惠氏微囊藻 抗氧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液态发酵韭籽粕提取韭籽多肽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婕 尹国友 +3 位作者 Qi Wang 刘文霞 李文建 张现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9-204,209,共7页
为充分利用提取韭菜籽油后的副产品韭籽粕,本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黑曲霉液态发酵韭籽粕中韭籽多肽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最优提取条件下韭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影响韭籽多肽提取工艺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韭籽粕浓... 为充分利用提取韭菜籽油后的副产品韭籽粕,本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黑曲霉液态发酵韭籽粕中韭籽多肽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最优提取条件下韭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影响韭籽多肽提取工艺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韭籽粕浓度>初始p H,韭籽多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韭籽粕浓度9.4%,初始p H3.0,发酵时间3 d,在此条件下,每毫升发酵液中韭籽多肽含量可达573.55μg/m 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定黑曲霉液态发酵制备得到的韭籽多肽对DPPH·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结果表明采用黑曲霉液态发酵制备得到的韭籽多肽具有抗氧化活性,随着韭籽多肽浓度的提高,抗氧化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籽多肽 响应面法 液态发酵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硫辛酸对慢性氨应激下肉鸡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敏 李杰 +3 位作者 徐彬 王帅豪 魏凤仙 李绍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4,共6页
为了探究在氨气应激条件下硫辛酸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作用效果,试验将120只健康的22日龄爱拔益加(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氨气应激组(70μL/L氨浓度),硫辛酸组(70μL/L氨浓度,300mg/kg硫辛酸),... 为了探究在氨气应激条件下硫辛酸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作用效果,试验将120只健康的22日龄爱拔益加(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氨气应激组(70μL/L氨浓度),硫辛酸组(70μL/L氨浓度,300mg/kg硫辛酸),试验期为21d。结果表明:在氨气应激下,硫辛酸的添加使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胸肌肉色b*值、L*值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pH显著升高(P<0.05);显著降低胸肌中丙二醛的水平(P<0.05);并且显著增加了胸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羟脯氨酸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硫辛酸可以提高氨气应激下肉鸡的生产性能,并且对肉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氨气 肉鸡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大叶黄杨总黄酮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洪军 刘俊红 管玉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66-270,共5页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大叶黄杨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大叶黄杨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大叶黄杨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g/mL...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大叶黄杨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大叶黄杨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大叶黄杨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g/mL)、超声提取时间60min、提取2次,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验证实验表明总黄酮提取率平均为3.82%;通过大叶黄杨中总黄酮对·OH、O-2·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与VC相比,对·OH的清除能力更强,而对O-2·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较弱,表明大叶黄杨的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能为大叶黄杨作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大叶黄杨叶 工艺条件 总黄酮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榴莲果皮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洪军 杜海霞 胡建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3-657,共5页
以榴莲果皮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探讨了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 以榴莲果皮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探讨了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30(g·m L-1)和超声提取时间60 min,在最佳工艺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3.142%;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对O-2·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VC相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大肠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无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果皮 总黄酮 抗氧化能力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鲢鱼肠道中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军 白玉珍 +2 位作者 马肖梦 韩莎 孔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85-1291,共7页
从鲢鱼肠道中筛选嗜水气单胞菌的拮抗菌株,并对生长培养条件进行研究,以期为鲢鱼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鲢鱼肠道中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株的分离、筛选,并对其中拮抗作用较稳定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分... 从鲢鱼肠道中筛选嗜水气单胞菌的拮抗菌株,并对生长培养条件进行研究,以期为鲢鱼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鲢鱼肠道中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株的分离、筛选,并对其中拮抗作用较稳定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分子鉴定以及生长培养特性优化。经过多次筛选得到了15株拮抗效果较好的目标菌株,其中拮抗作用较稳定的S4为气单胞菌属,是偏碱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表明,S4最佳生长培养条件为1.5 g/d L淀粉,1.5 g/d L牛肉膏,1 g/d L氯化钙,32℃,pH 8.5,接种体积分数3%。研究结果为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治及拮抗菌S4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鲢鱼 拮抗作用 菌株鉴定 S4 生长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