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4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
1
作者 李文建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3期184-185,189,共3页
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已有研究成果,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和课程思政4个方面进行“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1)理论教学:注重本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触类旁通的综合思维能力;针对各专类... 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已有研究成果,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和课程思政4个方面进行“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1)理论教学:注重本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触类旁通的综合思维能力;针对各专类花卉内容,采用类比、联想及象形等方法理解与记忆,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效率。(2)实践教学:针对常见花卉实物或图片,学生获得了快速识别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课程考核:连续4年考核显示,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优良率约为65.3%、及格率约为99%,每届学生课程实习成绩优良率均在90%以上,教学效果显著。(4)课程思政: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加深理解了传统名花的诗词典趣、药食同源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花卉学 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 河南城建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的“骨”与“神”——以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为例
2
作者 唐红 樊国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400-18402,共3页
以河南城建学院图书为例,指出建筑评价体系中不变的元素是建筑的"骨"空间和建筑的"神"场所精神。通过分析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场所精神对建筑使用者的感染力,说明空间和场所精神之间的关系是唇齿相依的。
关键词 限定空间 场所精神空间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风景园林专业转型发展研究——以河南城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任亚萍 周勃 《河南农业》 2020年第2期61-62,共2页
我国当前在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南城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主动迎合新时代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施了校企行政四方联动的协同教育新模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具有"强素质、重实践、能创新... 我国当前在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南城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主动迎合新时代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施了校企行政四方联动的协同教育新模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具有"强素质、重实践、能创新、精业务"的风景园林应用型专业人才,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专业特点和区域特色的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风景园林 转型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城市蓝线高质量管控路径研究——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会晓 李艳坤 +2 位作者 成永强 彭博 张启伟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158,共8页
新时期城市蓝线管控仍面临诸多困境,如存在规划冲突、技术手段单一、监管力度不足等,需要在充分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以高质量管控为引领,对城市水系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科学合理地划定蓝线范围,... 新时期城市蓝线管控仍面临诸多困境,如存在规划冲突、技术手段单一、监管力度不足等,需要在充分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以高质量管控为引领,对城市水系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科学合理地划定蓝线范围,明确蓝线的功能定位和保护要求,探寻可借鉴的城市蓝线管控路径。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从目标层、技术层、管理层出发,对“整体营造、立体控制、集成管控”的城市蓝线高质量管控路径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城市蓝线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线规划 高质量管控 河南省新郑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玻璃粉再生混凝土力学及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毅 李宇 +4 位作者 侯东昌 蒋明旭 冯奥中 孙玉周 闵志宇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0-560,578,共12页
为提高固废在混凝土中的综合利用率,制备一种具备高效消纳固废能力的新型混凝土,通过原材料优选和L_(16)(4^(3))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橡胶颗粒(RP)取代砂、玻璃粉(GP)取代水泥、再生粗骨料(RCA)取代天然粗骨料(NCA... 为提高固废在混凝土中的综合利用率,制备一种具备高效消纳固废能力的新型混凝土,通过原材料优选和L_(16)(4^(3))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橡胶颗粒(RP)取代砂、玻璃粉(GP)取代水泥、再生粗骨料(RCA)取代天然粗骨料(NCA)时,三者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对冲击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和失效概率预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为RP、RCA、GP,各因素对混凝土抗冲击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为RP、GP、RCA;当RP掺量为20%(体积分数)时,与RP掺量为0%时相比,抗冲击性能提高81.8%,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分别降低21.63%、12.65%;当GP掺量为10%(质量分数)时,与GP掺量为0%时相比,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分别提高2.87%、2.35%、15.0%;当RCA掺量为70%(体积分数)时,与RCA掺量为0%时相比,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分别降低11.01%、10.77%、10.5%。Weibull分布模型可准确描述橡胶玻璃粉再生混凝土试样的抗冲击次数的概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颗粒 玻璃粉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冲击性能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盆地大陆化学风化趋势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高纬度冰川旋回的联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凌紫玉 杨敏芳 +5 位作者 王雷 王野 张培新 刘昊青 邵龙义 鲁静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共9页
【目的和方法】晚古生代冰室期(LPIA;ca.360~254 Ma)是地质历史时期唯一有记录冰室向温室过渡的时期,可以为冰川-环境-气候的协同演化和未来气候变化提供深时视角。为了深入理解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低纬度地区大陆化学风化趋势和高纬度冈... 【目的和方法】晚古生代冰室期(LPIA;ca.360~254 Ma)是地质历史时期唯一有记录冰室向温室过渡的时期,可以为冰川-环境-气候的协同演化和未来气候变化提供深时视角。为了深入理解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低纬度地区大陆化学风化趋势和高纬度冈瓦纳地区冰川旋回之间的潜在联系,以华北盆地柳江煤田本溪组-太原组的泥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由泥岩的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计算得到的多种化学风化指标(CIA、CIW和PIA),重建柳江煤田的大陆化学风化趋势和古气候演变特征。【结果】结果显示,低纬度柳江煤田的大陆化学风化作用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巴什基尔阶早-中期、莫斯科阶-卡西莫夫阶、阿瑟尔阶早期的3个风化减弱阶段和巴什基尔阶晚期、格舍尔阶的2个风化增强阶段。这种风化趋势的循环交替与高纬度冈瓦纳大陆的冰川旋回密切相关:风化趋势的减弱阶段代表了气候条件向相对凉爽干燥转变,这几乎与高纬度冰期同步,而风化趋势的增强阶段则代表了气候条件向相对温暖湿润的变化,这与高纬度间冰期同步。对比分析发现,间冰期内火山活动频发、大气CO_(2)浓度升高、气候变暖、水文循环增强、海平面上升,共同促进了热带雨林面积缩减和大陆化学风化作用增强,为铝土矿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冰期内火山活动减弱、气候变凉、CO_(2)浓度减少、雨林面积扩张,导致大陆风化作用减弱,有利于煤和富有机质泥岩形成。【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低纬度华北盆地大陆化学风化趋势与高纬度冈瓦纳冰川旋回和沉积矿产(如煤、铝土矿)分布之间的联系,为理解地质历史时期冰川-环境-气候的复杂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华北盆地 化学风化 CIA 冰期 间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再生稻研究进展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余贵龙 赵海英 +8 位作者 李歌星 刘祥臣 谷孟轩 丰大清 胡杨 张强 彭廷 刘亚丽 扶定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0,29,共8页
本文介绍了豫南地区再生稻的生产现状,综述了近年来该区域在再生稻生态适应性、品种鉴定、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栽培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豫南稻区再生稻“四早一高”栽培策略,即“选择早中熟品种、适期提早播种育秧、适时早... 本文介绍了豫南地区再生稻的生产现状,综述了近年来该区域在再生稻生态适应性、品种鉴定、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栽培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豫南稻区再生稻“四早一高”栽培策略,即“选择早中熟品种、适期提早播种育秧、适时早移栽、及时早收获头季稻,以及头季稻收获时高留桩”等。同时,明确了适宜在豫南稻区作再生稻品种的具体农艺指标:生育期120~136 d,每穗粒数129~173粒,单株分蘖数达到或超过11.5个,且头季稻收割后第5天再生芽出鞘率≥75.3%。此外,文章还指出了豫南地区再生稻生产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早春育秧时易受低温冷害影响、促芽肥施用难以到位、机械收割损失率高以及稻谷补贴政策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研究进展 发展对策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平顶山市大气降尘的化学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章现 王国贞 +2 位作者 郭瑞 黄侃 张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5-831,共7页
为系统反映河南省平顶山市大气降尘的特征,选取平顶山市5个典型功能区(工业区、交通区、居民区、文教区、居民商业混合区),于2008年5月—2009年4月用圆筒型集尘缸采集60个大气降尘样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 为系统反映河南省平顶山市大气降尘的特征,选取平顶山市5个典型功能区(工业区、交通区、居民区、文教区、居民商业混合区),于2008年5月—2009年4月用圆筒型集尘缸采集60个大气降尘样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离子色谱法(IC)分别对其中的20种元素浓度和14种离子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d、Pb、As、Zn、S和Cu是大气降尘中的主要污染元素,其富集因子值分别为44.1、15.0、7.8、3.4、3.4和4.4;Ca2+、SO24-、C l-、K+、Na+、F-和NO-2是大气降尘中的主要离子,其浓度分别为2112、825、193、177、136、136和130μg.g-1;工业粉尘和地面土壤尘、燃煤尘和建筑尘、汽车尾气和金属冶炼尘、燃油尘和垃圾焚烧是平顶山市大气降尘的主要来源,对降尘的贡献率分别为38.68%、25.78%、19.57%、10.98%,其它污染来源约占4.99%.揭示平顶山市大气降尘来源属于多源复合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尘 因子分析 金属元素 水溶性离子 富集因子 平顶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海拔下红豆杉根际土壤细菌对比
9
作者 李新洋 于可豪 +6 位作者 林宇乐 杨静如 王嘉倩 洪军 朱涛 王青青 谢朝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12,共7页
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对高、低海拔种植的红豆杉(Taxus)根际土壤细菌的16S rRNA文库进行测序,随后进行依据Shannon等指数的α多样性评价及依靠主坐标聚类的β多样性评价,之后依据优势菌门组成及Lefse参数进行标志性及有益性细菌鉴定。结果表... 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对高、低海拔种植的红豆杉(Taxus)根际土壤细菌的16S rRNA文库进行测序,随后进行依据Shannon等指数的α多样性评价及依靠主坐标聚类的β多样性评价,之后依据优势菌门组成及Lefse参数进行标志性及有益性细菌鉴定。结果表明:海拔高度显著影响红豆杉根际土壤细菌结构,与低海拔相比,高海拔地区土壤细菌多样性更丰富(P<0.05)。高海拔组的根瘤菌目、假单细胞菌属等是其标志性有益菌,低海拔组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红色杆菌属等是其标志性有益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根际土壤细菌 海拔高度 生信分析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四川泸定M_(S)6.8地震前重力场变化及其孕震机理分析
10
作者 隗寿春 祝意青 +4 位作者 赵云峰 刘芳 姜永涛 刘金钊 郑兵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2-583,共12页
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grav.img.23.1和全球DEM模型topo_18.1.img研究了川西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重力异常信号进行分离,研究了该地区的深部物质迁移特征和强震孕育背景;并基于2017—2022年的区域流动重力观测... 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grav.img.23.1和全球DEM模型topo_18.1.img研究了川西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重力异常信号进行分离,研究了该地区的深部物质迁移特征和强震孕育背景;并基于2017—2022年的区域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研究了2022年9月5日泸定M S6.8地震前的区域重力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小波多尺度分解得到的不同深度重力异常特征图像,均在三岔口—石棉一带存在显著的重力异常梯度带和四象限分布特征,表明了该地区深部强烈的物质迁移和密度变化,泸定M S6.8地震震源区处于不同密度地质体的交会区域,具备发生强震的孕震背景;②地震前出现了较好的中期前兆性重力变化图像,前期沿鲜水河断裂及玉龙希断裂形成了重力变化高梯度带,泸定M S6.8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的拐弯处附近,临震前重力场出现了反向变化,并在三岔口地区出现重力异常四象限变化特征,地震发生在重力场反向变化过程中;③依据震质源和震质中模型,分析认为震中南侧的九龙、石棉、冕宁一带的正重力变化可能是导致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诱因,引起该重力变化的深部场源可能是主导此次地震的孕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M S6.8地震 重力场变化 布格重力异常 深部孕震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 被引量:5
11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4 位作者 袁晓妮 司锦 秦岩 解丽丹 王锦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311-314,共4页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实证对象,采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成本和效益等因素的限制性修正系数,计算...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实证对象,采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成本和效益等因素的限制性修正系数,计算河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并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为89. 51万hm^2,其中南阳市理论潜力最大,为11. 39万hm^2,济源市理论潜力最小,为0. 51万hm^2;(2)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为35. 80万hm^2,商丘市现实潜力最大,为4. 73万hm^2,现实潜力最小的为济源市,仅有0. 19万hm^2。根据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将现实潜力划分为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区和一般整理区,可释放潜力分别占全省现实潜力的57. 15%、38. 12%、5. 92%;(3)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部差异较大,应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整理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村居民点整理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限制性修正系数 理论潜力 现实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再培 鲁春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7-160,共4页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对农业信息化的贡献率最大,为51.741%;其...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对农业信息化的贡献率最大,为51.741%;其次是农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贡献率为36.829%。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投入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呈正向推动作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河南省农业总产值的Granger原因,但农业总产值不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Granger原因;农业信息化投入与农业总产值互为Granger原因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业信息化 农村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GRANGER因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性p-BN@β-PbO_(2)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盐酸强力霉素
13
作者 潘云川 王依琳 +5 位作者 陶姣 李莉莹 张蕊 顾效纲 吕学斌 熊健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0,共9页
以多孔六方氮化硼(p-BN)和PbO_(2)共掺杂制备具有疏水外层的p-BN@β-PbO_(2)电极,并用于电化学氧化降解盐酸强力霉素(DC)。利用SEM、EDS、XRD表征了电极的形貌及组成,通过LSV、CV和EIS测定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并探讨了电压、DC初始浓度... 以多孔六方氮化硼(p-BN)和PbO_(2)共掺杂制备具有疏水外层的p-BN@β-PbO_(2)电极,并用于电化学氧化降解盐酸强力霉素(DC)。利用SEM、EDS、XRD表征了电极的形貌及组成,通过LSV、CV和EIS测定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并探讨了电压、DC初始浓度、pH、电解质类型及浓度等因素对DC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了DC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具有疏水外层修饰的p-BN@β-PbO_(2)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更不容易发生副反应,对污染物的降解属于间接氧化,且10%p-BN@β-PbO_(2)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电催化活性最高。p-BN@β-PbO_(2)电极降解DC的最佳条件为有疏水外层、10%p-BN掺杂量、DC初始质量浓度30 mg/L、pH=4.69、电压10 V、电解质NaCl浓度0.05 mol/L等,120 min时DC降解率最高可达96.29%。经8次循环使用,10%p-BN@β-PbO_(2)电极仍能保持超过83.60%的DC降解率,且Pb元素溶出量较低。HPLC-MS技术证实该电极系统产生的活性物质(如·OH和活性氯物种)能高效攻击DC分子中的—NH_(2)支链和苯环上的C==C双键,导致共轭结构被破坏和逐步分解,最终实现DC的快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盐酸强力霉素 多孔六方氮化硼 β-PbO_(2)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信息熵法的河南省城市用地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2 位作者 腊梦 司锦 王慧莹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0期281-286,共6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演变加速,由此引起的区域土地利用外部扩展与内部结构重组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以河南省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信息熵和土地利用均衡度,对其20062016年期间城...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演变加速,由此引起的区域土地利用外部扩展与内部结构重组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以河南省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信息熵和土地利用均衡度,对其20062016年期间城市用地演变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062016年,除对外交通用地、特殊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略有下降外,其他功能性用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2)20062016年土地利用信息熵为0.58左右,20062011年均衡度为0.26左右,20122016年为0.28,说明河南省土地利用的均质度不断提升。(3)20062016年,河南省人均用地面积异质性较大,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地级市比例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时空特征 信息熵 GIS空间分析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3 位作者 袁晓妮 解丽丹 秦岩 郭晓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276-279,共4页
科学评价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度是当前土地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建立河南省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方法)、极值法、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 科学评价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度是当前土地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建立河南省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方法)、极值法、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测度河南省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2005—2014年河南省土地利用效益指数和新型城镇化指数均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指数大于新型城镇化指数,说明土地利用效益超前于新型城镇化。从指标层来看,新型城镇化系统中,经济城镇化增幅最大。土地利用效益系统中,土地经济效益成绩最显著,生态环境效益次之。河南省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为中度耦合且处于拮抗阶段,说明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存在失衡。新型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大,但两者的耦合度呈上升趋势,耦合水平向逐步磨合的方向发展。河南省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的协调度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协调、勉强协调、初步协调4个阶段。两者的协调程度还较低,应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新型城镇化 耦合度 协调度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镇村体系规模结构问题探析——以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河南省兰考县爪营乡及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汝 高成全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9-116,共8页
一方面,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另一方面,农村量大面广,人口众多,农村规划建设同样是关注的热点。因此,镇村体系问题重要性凸显。其中,合理规模是规划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关合理规... 一方面,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另一方面,农村量大面广,人口众多,农村规划建设同样是关注的热点。因此,镇村体系问题重要性凸显。其中,合理规模是规划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关合理规模的确定,规划建设就没有依据,因而,合理镇村体系规模结构成为镇村体系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视点同时切入,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河南省兰考县爪营乡及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三种不同类型小城镇合理镇村体系规模结构的探析,提出了区域是决定镇村体系规模结构的主要因素等相关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 镇村体系 规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基于河南、河北、上海的实证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灵芝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4-148,共5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使中原经济区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基于此,以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力资源发展角度出发,以河南省、河北省和上海市为例,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使中原经济区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基于此,以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力资源发展角度出发,以河南省、河北省和上海市为例,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关联性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针对河南、河北和上海三省市的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异质性分析;其次,以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对三省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计量对比;最后,利用计量分析的结果,提出改变河南省落后的人力资源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河南省 河北省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民意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成全 赵玉凤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2,共2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农村建设的方向,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落脚点和支撑点;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应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文章基于调查研究和规划实例,参考国内外农村规划建设方面...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农村建设的方向,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落脚点和支撑点;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应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文章基于调查研究和规划实例,参考国内外农村规划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以河南省为例,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地位和意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意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空领域知识与数据驱动的骨架行为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成武 胡伟 +2 位作者 杨杰 蒋松琪 侯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6,共12页
基于骨架数据的行为识别由于其数据紧凑性和抗背景干扰性,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现有数据驱动方法对融合骨架行为的时空领域知识尚未充分研究。基于此,提出一种融合人体行为时空领域先验知识与CNN改进网络结构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基... 基于骨架数据的行为识别由于其数据紧凑性和抗背景干扰性,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现有数据驱动方法对融合骨架行为的时空领域知识尚未充分研究。基于此,提出一种融合人体行为时空领域先验知识与CNN改进网络结构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基于关键时空特征领域知识提出时通聚焦模块,通过产生聚集系数矩阵引导模型关注鉴别性特征表达。融合长时空跨度领域知识提出多尺度卷积融合模块,沿通道采用分组残差连接方式灵活扩大卷积的时间感受野,在不引入大量参数情况下可获得长时空跨度特征表达能力。该方法在NTU RGB+D、NTU RGB+D 120及FineGYM三个大型数据集上进行性能评估与验证,分别取得96.6%、89.6%、94.1%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时空领域知识与数据驱动可充分挖掘骨架行为时空特征,能够提升骨架行为识别性能并具有跨数据集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领域知识 数据驱动 骨架行为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长时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20
作者 何国锋 赵乐 +3 位作者 郑士成 陈关旭 李国娇 李睿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针对双馈风机经串补并网引发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ub-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SSCI)问题,提出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谐波补偿控制策略。基于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和串补输... 针对双馈风机经串补并网引发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ub-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SSCI)问题,提出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谐波补偿控制策略。基于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和串补输电线路的等效阻抗电路,利用阻抗法分析了系统发生SSCI的原因和特性;设计有源电力滤波器,通过向有源电力滤波器内部控制器注入包含无功电流和振荡电流在内的谐波参考电流来抑制风电场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该谐波电流参考值可通过并网采样电流减去其有功电流获得,有功电流则通过对APF直流侧电压采用一阶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获得;仿真验证了所提APF补偿控制策略在抑制SSCI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阻抗分析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有源电力滤波器 自抗扰控制 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