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成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德蕻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9-152,共4页
地质钻孔资料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最宝贵的地质资料,具有二次开发性和再利用价值。通过全省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已建设完成。在对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需尽快抢救年代... 地质钻孔资料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最宝贵的地质资料,具有二次开发性和再利用价值。通过全省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已建设完成。在对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需尽快抢救年代久远的珍贵地质资料,应对原始、实物、成果地质资料实行统一管理,同时要加大地质资料的汇交监管力度,建设实物地质资料库房,从而使地质钻孔资料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地质工作风险和重复投资,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更有效地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钻孔 基本信息 清查 数据库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花岗伟晶岩的基本地质矿化特征 被引量:81
2
作者 卢欣祥 祝朝辉 +3 位作者 谷德敏 张画眠 吴梅 吴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30,共10页
伟晶岩是一种特殊的火成岩类,东秦岭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分布区和稀有金属成矿区之一,这里广泛发育各种类型花岗伟晶岩,并形成4个大的花岗伟晶岩脉密集区。岩石化学、稀土配分和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东秦岭的花岗岩与伟晶岩具有一... 伟晶岩是一种特殊的火成岩类,东秦岭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分布区和稀有金属成矿区之一,这里广泛发育各种类型花岗伟晶岩,并形成4个大的花岗伟晶岩脉密集区。岩石化学、稀土配分和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东秦岭的花岗岩与伟晶岩具有一致或相似的特点。其粗大的矿物组成,表明伟晶岩中富含挥发份并且是在封闭条件较好的地壳中深部形成的,是地壳深部过程的记录和区域侵蚀深度较大的标志。各种类型的花岗伟晶岩具特征的结构、成分和矿化分带现象,反映出深部透岩浆流体的成矿作用。东秦岭花岗伟晶岩受秦岭造山带主造山阶段的加里东期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是同一板块俯冲碰撞构造体制下由花岗岩母岩浆分异、演化的结果。东秦岭花岗伟晶岩分布面积大、类型全、分异演化强烈、矿化普遍,是我国寻找花岗伟晶岩型稀有元素矿产、铀矿和部分宝石资源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成矿作用 板块构造 岩浆演化 东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潘元庆 王争艳 +2 位作者 刘晓丽 吴艳 王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5,76,共6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河南省黄河滩区宜耕与不宜耕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及质量,以期为河南省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经验指数和法,层次分析法及极限条件法。研究结果:河南省黄河滩... 研究目的:通过对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河南省黄河滩区宜耕与不宜耕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及质量,以期为河南省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经验指数和法,层次分析法及极限条件法。研究结果: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结果为:最适宜68886.45 hm2,一般适宜33478.63 hm2,勉强适宜15251.76 hm2,不适宜618.34 hm2。研究结论:对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安全性评价后,得出滩区适宜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40870.05 hm2,占评价区滩涂的3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黄河滩区 耕地后备资源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河南汝阳白垩纪一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英文)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君昌 徐莉 +5 位作者 贾松海 张兴辽 张纪明 杨丽丽 尤海鲁 季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共10页
记述了产自河南汝阳地区晚白垩世早期莽川组一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巨型汝阳龙(新属新种):Ruyangosaurus gigan-teus gen.etsp.nov.。它具有以下特征:神经棘低,缺少椎前关节突隔板,神经弓的侧面具有大的、不规则的三角形凹,前关节横... 记述了产自河南汝阳地区晚白垩世早期莽川组一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巨型汝阳龙(新属新种):Ruyangosaurus gigan-teus gen.etsp.nov.。它具有以下特征:神经棘低,缺少椎前关节突隔板,神经弓的侧面具有大的、不规则的三角形凹,前关节横突隔板前后伸展,胫骨粗壮,达127cm等。汝阳龙的发现显示在晚白垩世早期蜥脚类恐龙发生的分异程度要比以前想象的高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汝阳龙 蜥脚亚目 晚白垩世早期 河南汝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汝阳地区一巨型蜥脚类恐龙股骨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8
5
作者 吕君昌 徐莉 +2 位作者 贾松海 张兴辽 季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99-1302,共4页
报道了首次在河南省汝阳县发现的大型蜥脚类恐龙股骨化石。从股骨近端的大小来判断,该股骨的实际长度可能超过2m,应属于巨型蜥脚类恐龙的股骨无疑。虽然化石破碎,种属的归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它的发现无论从晰脚类恐龙的分布、演化还... 报道了首次在河南省汝阳县发现的大型蜥脚类恐龙股骨化石。从股骨近端的大小来判断,该股骨的实际长度可能超过2m,应属于巨型蜥脚类恐龙的股骨无疑。虽然化石破碎,种属的归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它的发现无论从晰脚类恐龙的分布、演化还是从地层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恐龙股骨化石的发现,将该地区原认为属于古近系蟒川组的时代向前推至早白垩世晚期或晚白垩世早期,同时其下伏地层陈宅沟组也应划归白垩纪时期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蜥脚类恐龙化石 蟒川组 早白垩世晚期或晚白垩早期 河南省汝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义马县中侏罗统义马组兽脚类恐龙足印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吕君昌 张兴辽 +3 位作者 贾松海 胡卫勇 吴炎华 季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9-444,I0003,共7页
本文记述了河南省义马县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的大型兽脚类恐龙足印。该足印虽然与发现于下—中侏罗统的张北足印类似,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从而命名为该属的一新种:徐氏张北足印(新足迹种):Changpeipus xuianainchnosp. nov.。它具有以... 本文记述了河南省义马县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的大型兽脚类恐龙足印。该足印虽然与发现于下—中侏罗统的张北足印类似,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从而命名为该属的一新种:徐氏张北足印(新足迹种):Changpeipus xuianainchnosp. nov.。它具有以下特征:足印的长度与宽度的比率约为1.9,第Ⅱ趾长度稍短于第Ⅳ趾的长度;第Ⅱ和第Ⅲ趾之间的夹角约为25°;第Ⅲ和第Ⅳ趾之间的夹角约为32°,足印的后部具有蹠骨所留下的印痕。徐氏张北足印的发现,不仅为我国中侏罗世恐龙足印增加了新的成员,而且为将来在该地区中侏罗世的地层中发现大型兽脚类恐龙骨骼化石提供确凿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氏张北足印 义马组 中侏罗统 河南省义马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付标 吴艳 +2 位作者 潘涛 胡晓 王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02-1505,共4页
在经济不断发展、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的今天,我国一方面要保证传统产粮区的稳产,另一方面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国家粮食核心区,以保证全国粮食的供给。以河南省粮食核心区的提出和建设必要性分析为基础,提出河南省粮食... 在经济不断发展、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的今天,我国一方面要保证传统产粮区的稳产,另一方面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国家粮食核心区,以保证全国粮食的供给。以河南省粮食核心区的提出和建设必要性分析为基础,提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的主要任务,探讨了保障粮食生产的耕地保护新机制,并根据农业分区成果,指出了粮食核心区耕地保护应重点建设的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粮食核心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进城 吴艳 +2 位作者 赵仕沛 宋文举 邢永强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1,共3页
在综合研究各种评价方法后,选取物元分析法开展评价工作,首先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并按照区域差异性原则,将小秦岭金矿区划分为87个评价单元,接着选取了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综合... 在综合研究各种评价方法后,选取物元分析法开展评价工作,首先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并按照区域差异性原则,将小秦岭金矿区划分为87个评价单元,接着选取了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小秦岭金矿区整体地质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西南部地区强烈的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是今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评价 物元分析法 小秦岭金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汝阳盆地白垩系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莉 潘泽成 +4 位作者 王志宏 张兴辽 贾松海 吕君昌 姜宝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1-613,共13页
汝阳盆地是河南豫西地区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地质学界把汝阳盆地九店组以上的一套碎屑岩系对比划分为古近系陈宅沟组、蟒川组、石台街组。2006年以来,在原划分的古近系蟒川组中发现了"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因此有必... 汝阳盆地是河南豫西地区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地质学界把汝阳盆地九店组以上的一套碎屑岩系对比划分为古近系陈宅沟组、蟒川组、石台街组。2006年以来,在原划分的古近系蟒川组中发现了"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因此有必要对该套碎屑岩系进行重新认识。通过在该区进行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剖面测制,对采集的微体、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化石鉴定及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簿片等样品分析,认为分布于汝阳盆地中部(上店—刘店地区)的这套碎屑岩系的原"陈宅沟组、蟒川组"应改划为白垩系。本文新建白垩系下河东组、郝岭组、上东沟组来代表这一套含恐龙化石的碎屑岩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汝阳盆地 恐龙化石 下河东组 郝岭组 上东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汝阳白垩纪一新的结节龙类恐龙化石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莉 吕君昌 +5 位作者 张兴辽 贾松海 胡卫勇 张纪明 吴炎华 季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3-438,I0001-I0002,共8页
根据一新材料,命名了一新的结节龙类甲龙——洛阳中原龙(新属新种),Zhongyuansaurus luoyangensis gen et sp. nov.。其头骨的形态和尾椎的特征显示该标本属于结节龙类甲龙。它以头骨长宽比约为1.4∶1、头骨顶骨区平坦,顶视,头骨的后边... 根据一新材料,命名了一新的结节龙类甲龙——洛阳中原龙(新属新种),Zhongyuansaurus luoyangensis gen et sp. nov.。其头骨的形态和尾椎的特征显示该标本属于结节龙类甲龙。它以头骨长宽比约为1.4∶1、头骨顶骨区平坦,顶视,头骨的后边缘及眼眶之后的侧边缘平直;肱骨远端与近端的宽度几乎相等,肱骨近端后表面的M.latissimus dorsi和M.teres major附着处为凹陷面而不是疤结,以及坐骨主干较平直等特征区别于其它的结节龙类甲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早期 结节龙类甲龙 洛阳中原龙 汝阳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及含化石地层时代讨论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莉 张兴辽 +5 位作者 吕君昌 贾松海 潘泽成 秦爽 朱红卫 曾光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1-768,共8页
在河南省汝阳盆地原划分的古近系始新统"蟒川组"中新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这个动物群主要以植食性的巨型、大型蜥脚类恐龙为主,兼有鸭嘴龙类及肉食性小型兽脚类、大型肉食龙类为辅的恐龙动物群,经初步研究确认至少有10种以... 在河南省汝阳盆地原划分的古近系始新统"蟒川组"中新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这个动物群主要以植食性的巨型、大型蜥脚类恐龙为主,兼有鸭嘴龙类及肉食性小型兽脚类、大型肉食龙类为辅的恐龙动物群,经初步研究确认至少有10种以上新属种恐龙,还有大量的恐龙蛋壳、龟鳖类、双壳类、植物类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被称为"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该动物群代表了我国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早期的恐龙动物群,其分异程度也比以前想象的高得多。而轮藻、介形虫和孢粉等微体化石组合特征、地层叠合关系和区域对比等综合分析,更多显示了汝阳盆地赋存恐龙化石的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的特征。无疑,汝阳盆地原划分为始新世的"陈宅沟组"、"蟒川组"应为白垩纪,至于是早白垩世中晚期或是晚白垩世早期,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 巨型蜥脚类恐龙 动物群 白垩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济源大峪槐圪塔岭二叠—三叠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莉 张成君 +5 位作者 贾松海 张纪明 吕君昌 潘泽成 张海青 阎国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本文对河南济源盆地大峪槐疙瘩岭二叠系上石盒子组(P3sh)、孙家沟组(P3s)和三叠系刘家沟组(T1l)剖面岩石样品进行了元素、频率磁化率、碳酸盐以及总有机质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叠系孙家沟组(P3s)底部济源动物群化石层、以及三叠系... 本文对河南济源盆地大峪槐疙瘩岭二叠系上石盒子组(P3sh)、孙家沟组(P3s)和三叠系刘家沟组(T1l)剖面岩石样品进行了元素、频率磁化率、碳酸盐以及总有机质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叠系孙家沟组(P3s)底部济源动物群化石层、以及三叠系刘家沟组(T1l)底部界线(P/T)附近,其微量和常量元素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化石层中Ba,Cr,Hf,Nb,Th,Ti,V,Y,Tl,Zn,Cu,Ga,Pb,Ni,La,Rb,Nd,以及K2O,Al2O3,Fe2O3含量相对较高,Zr,W,Sr,Bi,Co,Ce,以及SiO2,Na2O含量较低,MgO,CaO,Mn则没有明显的变化。Ba,Hf,Nb,Th,Ti,V,Y,W,K2O,Al2O3,SiO2,Na2O,Bi,Fe2O3,Ni,Co,La,Nd,Ce,及有机碳含量在三叠系底部含量明显上升,Cu,Ga,Pb,Tl,Zn,Cr,Zr,Sr,MgO,CaO,以及岩石频率磁化率Xfd、碳酸盐含量则明显下降。该剖面不仅记录了二叠—三叠纪的生物灭绝事件,而且有明显的二叠—三叠系界线,事件及界线的形成可能与沉积环境和古气候有关,水体的变浅、炎热气候和风化作用加强可能是直接的原因。石盒子组(P3sh)主要为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古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孙家沟组(P3s)为三角洲平原相,前期和后期有强烈风化作用,并且炎热多雨。中期则水平面上升,水下三角洲前缘砂质沉积为主;三叠系刘家沟组(T1l)则水体进一步扩张,气温相对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源盆地 二叠—三叠系 元素 元素比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淅川盆地上白垩统恐龙蛋一新蛋种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松海 方开永 +9 位作者 高殿松 高永利 常华丽 常飞 肖乐 杨丽丽 郑亚琳 朱旭峰 王强 汪筱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16-2822,共7页
河南淅川盆地的恐龙蛋发现与研究始于1974年,淅川盆地恐龙蛋具有非常高的多样性,共计发现4个蛋科、6个蛋属、6个蛋种,尤其以树枝蛋类最为丰富。近年来,河南地质博物馆对全省地质遗迹调查过程中,在淅川盆地再次有新的恐龙蛋类型的发现,... 河南淅川盆地的恐龙蛋发现与研究始于1974年,淅川盆地恐龙蛋具有非常高的多样性,共计发现4个蛋科、6个蛋属、6个蛋种,尤其以树枝蛋类最为丰富。近年来,河南地质博物馆对全省地质遗迹调查过程中,在淅川盆地再次有新的恐龙蛋类型的发现,本文对其中的部分标本进行记述,根据壳单元呈多分叉的不规则树枝状,蛋壳厚度为1.62~1.74 mm,锥体间隙明显,壳单元自锥体上部开始出现分枝,蛋壳中部大多具有3~4个分枝,近蛋壳外表面形成融合层,蛋壳具有复杂的气孔系统等特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树枝蛋类,建立一新蛋种:大石桥树枝蛋(Dendroolithus dashiqiaoensis oosp.nov.)。通过对淅川盆地恐龙蛋分类与对比、不同类型恐龙蛋在地层中的分布研究,将有助于盆地内白垩纪红层的划分,也将为秦岭东段各盆地中同一时期红层的划分与对比、古地理、古环境和古气候等研究提供更加翔实的古生物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蛋类 恐龙蛋 上白垩统 淅川盆地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航磁异常评价调查与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静 马德蕻 +1 位作者 王博 李广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河南省航磁异常评价调查研究目的是按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对原有基础数据进行拼接调平、建设和维护;广泛搜集资料,对全省547个异常的查证程度进行调查评价,为今后开展异常查证、矿产勘查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本调查的主... 河南省航磁异常评价调查研究目的是按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对原有基础数据进行拼接调平、建设和维护;广泛搜集资料,对全省547个异常的查证程度进行调查评价,为今后开展异常查证、矿产勘查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本调查的主要工作方法包括航磁异常调查、矿致异常判别,异常数据拼接、调平,定性、半定量分析等。本调查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河南省航空物探的工作程度、航磁异常的查证程度及基础数据库调平。基于目前河南省航磁找矿的成果较多,航磁资料研究程度较高,系统分析表明河南省根据航磁资料找矿的应用空间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物探 航磁异常 数据调平 评价调查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晚白垩世秋扒组甲龙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松海 吕君昌 +3 位作者 徐莉 胡卫勇 李进化 张纪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3-487,共5页
报道了河南省栾川县秋扒乡晚白垩世秋扒组发现的甲龙类化石。化石包括单枚牙齿、一几乎完整的背椎体、不完整的肋骨和坐骨。虽然化石材料少,难以确立属种,但是这是除中原龙产地外,中原地区发现的第二个甲龙类化石点。该化石的发现为研... 报道了河南省栾川县秋扒乡晚白垩世秋扒组发现的甲龙类化石。化石包括单枚牙齿、一几乎完整的背椎体、不完整的肋骨和坐骨。虽然化石材料少,难以确立属种,但是这是除中原龙产地外,中原地区发现的第二个甲龙类化石点。该化石的发现为研究甲龙类的迁徙及其古地理分布特点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龙 晚白垩世秋扒组 河南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汝阳盆地早白垩世古气候特征及生物灭绝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莉 贾松海 +2 位作者 张纪明 吕君昌 张成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7,195,共10页
通过对汝阳盆地郝岭和曹家沟早白垩统含恐龙化石地层岩性特征描述,以及环境地球化学样品采集和有机碳质量分数、稳定同位素组成、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层古环境演变与全球阿普特阶的古环境演变极具相似性.阿普特阶... 通过对汝阳盆地郝岭和曹家沟早白垩统含恐龙化石地层岩性特征描述,以及环境地球化学样品采集和有机碳质量分数、稳定同位素组成、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层古环境演变与全球阿普特阶的古环境演变极具相似性.阿普特阶早期气候干旱、中期发生较强的降温过程,恐龙在早-中期的干旱和中期的降温事件中大量灭绝.恐龙化石层中有机质质量分数较低,无机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均有偏重的趋势,代表了该段时期气候干旱少雨、植被不发育的古环境特征,食物的短缺及明显的降温可能是造成恐龙大量灭绝的直接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中-晚期 恐龙化石层 古环境 郝岭和曹家沟 河南汝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汝阳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禽龙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逸阳 吕君昌 +4 位作者 蒲含勇 徐莉 尚玉华 贾松海 张纪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4-1348,共5页
记述了产自河南汝阳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相互关联的禽龙类9个中前部尾椎椎体化石。由于化石只保存不完整的尾椎部分,其属种难以断定。但它的发现说明,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中,除了植食性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外,也存在大型鸟脚类恐龙——... 记述了产自河南汝阳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相互关联的禽龙类9个中前部尾椎椎体化石。由于化石只保存不完整的尾椎部分,其属种难以断定。但它的发现说明,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中,除了植食性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外,也存在大型鸟脚类恐龙——禽龙类。保存的尾椎椎体系列与发现于比利时的早白垩世贝尼萨尔禽龙相比,不论是大小还是形态构造上均极为相似,从而判断这9个连续的尾椎体分别为第7到第15尾椎。进而推断,河南汝阳盆地产出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化石的沉积地层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盆地 禽龙类 早白垩世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土地征用权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亚峰 崔向前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5-167,共3页
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南省国家土地征用权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现行国家土地征用权运转的基本框架,高度重视中原崛起战略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平衡,进一步推进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通过制度变革释放存量建设用地,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以促进... 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南省国家土地征用权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现行国家土地征用权运转的基本框架,高度重视中原崛起战略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平衡,进一步推进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通过制度变革释放存量建设用地,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以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土地征用权 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地质资料编研开发,为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提供信息支撑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兴辽 豆敬磊 +3 位作者 郑亚琳 刘迪 郭世杰 王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2-626,共5页
地质资料开发利用被国家列为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足见其重要性。分析认为,地质资料具有科学性、经济性、社会性、原始记录性、历史再现性等多重属性,是地质资源信息的宝库,包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提出以下4点:①开展综合... 地质资料开发利用被国家列为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足见其重要性。分析认为,地质资料具有科学性、经济性、社会性、原始记录性、历史再现性等多重属性,是地质资源信息的宝库,包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提出以下4点:①开展综合编研,以集成新的复合型地质资料;②开展有用信息的筛选提取,以放大和增强找矿信息;③开展多元信息叠加研究,以进行成矿预测;④再审视、再利用、回头看,以寻找新矿种、新资源等的地质资料编研开发途径,并列举了一些典型实例。还分析了河南省地质资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地质资料编研开发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料 属性特征 编研开发 途径 措施和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展示和宣传河南矿产资源特色和优势,提高公众对矿产资源的珍惜节约保护意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进化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4-576,共3页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资源特色 保护意识 公众 优势 河南 社会经济发展 地质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