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文化村建设中的“地质+”模式探析——以嵩县石场村为例
1
作者 周园 孟晶晶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90-193,共4页
石场村依石而建,触目所及皆是石头,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如寒武纪岩溶怪石、古岩溶地貌、古生物化石、核形石灰岩等地质遗迹均具有很高的科研、观赏价值。通过对村庄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前景进行探析,提出了以地质文化村建设打造“地质+... 石场村依石而建,触目所及皆是石头,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如寒武纪岩溶怪石、古岩溶地貌、古生物化石、核形石灰岩等地质遗迹均具有很高的科研、观赏价值。通过对村庄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前景进行探析,提出了以地质文化村建设打造“地质+”文化,带动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进行了“地质+文化”“地质+研学”“地质+生态”“地质+农业”“地质+体育”5种模式探索,为促进地质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找寻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文化村 地质遗迹 “地质+” 乡村振兴 石场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桐柏围山城金银成矿带成矿物质来源:铅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红梅 魏俊浩 +3 位作者 王洪黎 肖广玲 彭丽娜 王发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384,共11页
围山城金银成矿带出露有破山银矿床、银洞坡金矿床和银洞岭银矿床等三个大型金银矿床,均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赋矿地层为新元古界歪头山岩组,河前庄背斜是成矿带的主要控矿构造。围岩地层歪头山岩组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整体富Th亏U、... 围山城金银成矿带出露有破山银矿床、银洞坡金矿床和银洞岭银矿床等三个大型金银矿床,均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赋矿地层为新元古界歪头山岩组,河前庄背斜是成矿带的主要控矿构造。围岩地层歪头山岩组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整体富Th亏U、低μ高ω的特征,与围山城金银成矿带的矿石铅整体富Th亏U、低μ高ω的特征一致。经过年龄校正后,把成矿带内的围岩地层和岩体的全岩铅同位素样品与矿石铅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围岩歪头山岩组与矿石关系最为接近,其次为燕山期梁湾花岗岩体。成矿带的矿石铅具有混源特征。可以认为围岩歪头山岩组和梁湾花岗岩体共同为成矿带提供了铅源及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围山城桐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变形控制的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防治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钟森 宋勇军 +2 位作者 赵文涛 赵康宁 李海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101-106,共6页
为有效进行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防治,通过运用概率积分法对采空塌陷区地面残余变形进行科学预测,结合建设工程自身对地基变形要求,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可以有效解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为有效进行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防治,通过运用概率积分法对采空塌陷区地面残余变形进行科学预测,结合建设工程自身对地基变形要求,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可以有效解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于保守和地质灾害过度治理的问题,同时可合理缩短建设工期,大幅降低工程造价,使采空地面塌陷区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得到高效利用。经过大量工程实践,地质灾害危险性得到有效控制,工程自身安全和使用功能得到可靠保障,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可见该方法切实可行,对采空地面塌陷区的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边坡角的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亮 徐森民 +2 位作者 王迪 范天甲 王成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98-104,共7页
露天矿山边坡高度随着采矿生产不断增大,也带来了边坡稳定性问题,开展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是新建露天矿山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必要工作。以新疆拟建某露天矿山采场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进行边坡潜在风险分析,确定单台阶及... 露天矿山边坡高度随着采矿生产不断增大,也带来了边坡稳定性问题,开展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是新建露天矿山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必要工作。以新疆拟建某露天矿山采场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进行边坡潜在风险分析,确定单台阶及局部组合台阶的潜在破坏模式主要有平面滑动、楔体滑动、弯曲倾倒。采用多种极限平衡法开展边坡稳定性计算,通过计算自重、爆破振动,以及地震等荷载组合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评价边坡安全状态,并确定最优边坡角。采用有限差分法开展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位移场、应力场及塑性区分布分析,为露天矿山边坡安全运行提供边坡风险管控建议。本文研究可为类似新建露天矿山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边坡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安全评价 最优边坡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风化碳汇遥感估算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宇 罗为群 +5 位作者 刘美玲 李梦琦 张莉 陈芳芳 张扬岑 陈蕊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41,共15页
岩石风化过程吸收的CO_(2)是全球碳循环“遗漏汇”中的一部分,岩石风化碳汇估算对掌握区域与全球碳汇效应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贵州省作为实验区域,以20年作为时间跨度,收集了气象、岩性等数据,首先借助动态时... 岩石风化过程吸收的CO_(2)是全球碳循环“遗漏汇”中的一部分,岩石风化碳汇估算对掌握区域与全球碳汇效应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贵州省作为实验区域,以20年作为时间跨度,收集了气象、岩性等数据,首先借助动态时间规整方法选取了岩石风化碳汇的影响因子,然后利用GEM-CO_(2)模型进行岩溶碳汇量的估算,最后运用Mann-Kendall趋势法和统计法揭示实验区域的2001-2020年岩溶碳汇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影响岩石风化速度、消耗CO_(2)量的主要因素为岩石类别,其次为年均降水量,温度对于CO_(2)消耗的响应具有滞后性;(2)贵州省岩石风化消耗CO_(2)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在黔东北、黔西南、黔南以及黔东南部分地区,消耗CO_(2)较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黔西北地区;(3)20年间,贵州省年均岩溶碳汇量大约在0~1.04×10^(3)t C·km^(-2)·a^(-1)之间,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基于遥感数据的全球或区域尺度碳汇估算为碳源/汇时空变化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当地碳汇交易、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碳汇 DTW GEM-CO_(2)模型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植物修复赤泥堆场的酶活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6
作者 刘钟森 岳晶晶 +3 位作者 薛海涛 赵永超 赵雅 龚巍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7-1244,共8页
通过开展大田试验,在赤泥堆场中种植3种耐盐植物(柽柳、碱蓬和黑麦草),考察赤泥基质中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特征,并结合赤泥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耐盐植物对赤泥堆场基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柽柳、碱蓬和黑... 通过开展大田试验,在赤泥堆场中种植3种耐盐植物(柽柳、碱蓬和黑麦草),考察赤泥基质中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特征,并结合赤泥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耐盐植物对赤泥堆场基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柽柳、碱蓬和黑麦草后,赤泥基质pH、全盐量和电导率均有降低,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基质中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耐盐植物的吸盐能力和根际的分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基质理化性质,缓解基质盐碱化程度,从而提高基质酶活性。其中,碱蓬对拜耳法赤泥的适应性优于黑麦草和柽柳,而柽柳对烧结法赤泥的适应性优于碱蓬和黑麦草。植物类型及赤泥种类均会影响基质酶活性,且植物类型对酶活性的影响大于赤泥种类。酶活性与基础理化指标有着密切关系,其中pH、电导率是影响酶活性的关键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赤泥堆场 修复 酶活性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及化肥配施对碱矿区盐碱土改良的影响
7
作者 侯崇 来亚芳 +1 位作者 桑家福 李洋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为了探究石膏配施化肥在不同配比下对碱矿区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通过土培试验,将石膏与化肥各四种施入量两两组合,并以不施化肥和石膏处理作为对照,系统地研究了配施方案对盐碱土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得出:与对照处理相比,各配施方... 为了探究石膏配施化肥在不同配比下对碱矿区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通过土培试验,将石膏与化肥各四种施入量两两组合,并以不施化肥和石膏处理作为对照,系统地研究了配施方案对盐碱土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得出:与对照处理相比,各配施方案可以明显降低土壤盐碱障碍,使土壤的pH值从9.42最高下降到7.04;水溶性盐含量从0.64 g/kg提高到3 g/kg;并且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36.7%~40.6%)、全氮(81%~388%)、速效磷(317%~530%)和速效钾含量(36.2%~80.2%);总的来说,综合考虑到土壤pH值、养分适宜范围及经济效益,推荐H2S3处理(化肥施入量20 g/kg,石膏施入量100 g/m)作为最优处理,此处理可以对碱矿区盐碱土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矿区 盐碱土改良 天然石膏 适宜施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铅锌银金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36
8
作者 朱广彬 刘国范 +1 位作者 姚新年 杨振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4-52,共9页
 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东段。该区是一典型的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梯度交叉区,壳幔富含 Pb,Zn,Au,Ag,W,Mo元素,为一元古宙—古生代裂陷槽,熊耳群、宽坪群、二郎坪群、耀岭河组火山岩系中的火...  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东段。该区是一典型的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梯度交叉区,壳幔富含 Pb,Zn,Au,Ag,W,Mo元素,为一元古宙—古生代裂陷槽,熊耳群、宽坪群、二郎坪群、耀岭河组火山岩系中的火山喷发Cu,Pb,Zn,Ag,Au矿(化)层;秦岭群、官道口群、栾川群、陶湾群滨海、浅海陆缘碎屑碳酸盐建造中强烈的火山喷(气)发活动形成的硅质条带(团块)硅质岩以及含Ag,Pb,Zn,Au矿化层状矽卡岩带,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使区内 Pb,Zn,Ag,Au,W,Mo叠加富集体成矿,从而使东秦岭地区Pb,Zn,Ag,Au,W,Mo多金属矿床在区域分布、成矿空间、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明显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标志 东秦岭 成矿带 成矿规律 元古宙 熊耳群 秦岭造山带 扬子板块 浅海 层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城东道路灰尘中典型多环芳烃的液相色谱测定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余朝琦 刘斌 +2 位作者 韩婷婷 何弦 李崇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城市道路灰尘中的多环芳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邻近区域多环芳烃的排放情况.作者采用超声波溶剂提取、自制硅胶层析柱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建立了城市道路灰尘中菲和蒽、荧蒽和芘、苯并[a]蒽和(窟)等3对多环芳烃同分异构体的分离... 城市道路灰尘中的多环芳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邻近区域多环芳烃的排放情况.作者采用超声波溶剂提取、自制硅胶层析柱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建立了城市道路灰尘中菲和蒽、荧蒽和芘、苯并[a]蒽和(窟)等3对多环芳烃同分异构体的分离分析方法.该方法精密度优于4%,检出眼(质量分数)为(1.6~4.7)×10-9,回收率为72%~92%.用该方法测定了成都市城东不同功能区道路中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总质量分数在(1.57~7.15)×10-6.多环芳烃含量分布表明人口密集、工业活动及交通要道等功能区道路灰尘中多环芳烃含量高.源解析结果显示研究区道路灰尘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附近的石油、机动车尾气和有机物质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高效液相色谱 成都东区 道路灰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翠红 刘海学 余建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2,165,共3页
城市湖泊生态系统具有提供产品、调节生态、文化娱乐和生命支持等四大服务功能,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的确定应以维护其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湖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阐述了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的内涵,提出了需水量计算应遵循... 城市湖泊生态系统具有提供产品、调节生态、文化娱乐和生命支持等四大服务功能,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的确定应以维护其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湖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阐述了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的内涵,提出了需水量计算应遵循功能性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兼容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建立了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动态模拟模型,最后进行了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需水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耀国 姜向春 吉青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3,共5页
综述了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原有混凝剂潜力的挖掘、新型混凝剂的研发、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混凝设备等对混凝效果的强化,结合目前研究现状及水处理的实际需要,指出了进一步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与... 综述了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原有混凝剂潜力的挖掘、新型混凝剂的研发、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混凝设备等对混凝效果的强化,结合目前研究现状及水处理的实际需要,指出了进一步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混凝剂 水处理 天然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土岩基三宫岩石序列地球化学、年代学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有业 许荣科 +6 位作者 张刚阳 陕亮 梁积伟 齐建宏 陈悦丰 张有奎 吴清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8-376,共9页
西藏日土岩基三宫岩石序列由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组成,富含包体,包体由砂板岩捕掳体、角闪石析离体和镁铁质暗色深源包体组成。寄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显示高硅、铝不饱和-弱饱和、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富集轻稀土、弱-中... 西藏日土岩基三宫岩石序列由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组成,富含包体,包体由砂板岩捕掳体、角闪石析离体和镁铁质暗色深源包体组成。寄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显示高硅、铝不饱和-弱饱和、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富集轻稀土、弱-中等的铕异常,寄主岩地球化学协和图指示岩浆来源为壳幔混源,花岗闪长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15.5±0.4Ma,该混源花岗岩序列与狮泉河带闭合过程中岛弧与班戈地体的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浆混合 构造环境 西藏日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铜钼矿床成矿区带背景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39
13
作者 贾盼盼 魏俊浩 +1 位作者 巩庆伟 赵万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本文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和已知铜钼矿床的分布规律,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大兴安岭南段铜钼、大兴安岭北段铜钼和额尔古纳铜钼4个成矿带。归纳了研究区铜钼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热液脉型、矽卡岩型等,并就各... 本文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和已知铜钼矿床的分布规律,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大兴安岭南段铜钼、大兴安岭北段铜钼和额尔古纳铜钼4个成矿带。归纳了研究区铜钼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热液脉型、矽卡岩型等,并就各成因类型进行了典型矿床的举例。对研究区铜钼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按照典型矿床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重点探讨了大兴安岭铜钼矿床可能形成的构造背景,即主要与以下阶段有关:西伯利亚板块与中蒙古-额尔古纳地块的后碰撞阶段(>480Ma)、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后碰撞阶段(250~240Ma)、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阶段及其最终闭合后的后碰撞阶段(180~145Ma)、早白垩世以来太平洋板块俯冲所导致的构造伸展阶段(<145Ma)。最后对研究区内铜钼矿床的找矿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研究区内铜钼矿床的找矿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成矿带以寻找印支期、燕山期斑岩型钼矿床为主;大兴安岭南段铜钼成矿带以寻找燕山期热液脉状铜矿和斑岩型钼(铜)矿为主;大兴安岭北段铜钼成矿带以寻找早古生代斑岩型铜矿和中生代斑岩型、矽卡岩型铜矿为主;额尔古纳铜钼成矿带以寻找与中生代浅成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床 成岩成矿时限 构造背景 找矿前景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官集铁矿地应力的测量与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洪军 李长洪 +1 位作者 周钦 程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8,共4页
采用应力解除法,对李官集铁矿-120、-220和-320 m 3个中段进行了8个测点的三维地应力测试,并对获得的含有应变计的套孔岩芯进行了室内温度标定和围压率定试验。结果表明:各个主应力均为压应力,没有出现拉应力的现象;矿区以水平构造应力... 采用应力解除法,对李官集铁矿-120、-220和-320 m 3个中段进行了8个测点的三维地应力测试,并对获得的含有应变计的套孔岩芯进行了室内温度标定和围压率定试验。结果表明:各个主应力均为压应力,没有出现拉应力的现象;矿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数值在10.29~22.16 MPa范围内变化,方向基本上为SE—NW向,竖向主应力接近上覆岩体的自重应力;各测点的最大剪应力较大,其值均大于2 MPa。测量结果为矿井采场合理布局、巷道布置选择和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应力解除法 李官集铁矿 采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真菌对采煤沉陷区黄花菜生长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毕银丽 孙江涛 +3 位作者 王建文 张延旭 孙金华 于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5315-5321,共7页
于陕北黄土沟壑采煤沉陷区内布设试验小区,对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管柄囊霉菌,通过测定黄花菜光合性能、植株生长、抗逆性、土壤养分含量、根际微生物数量等,... 于陕北黄土沟壑采煤沉陷区内布设试验小区,对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管柄囊霉菌,通过测定黄花菜光合性能、植株生长、抗逆性、土壤养分含量、根际微生物数量等,揭示AM真菌对黄花菜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菜种植3—5个月后,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黄花菜株高、冠幅及其根系菌根侵染率、菌丝密度。与不接种对照区相比,接种AM真菌后黄花菜叶片的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1%、12%、79%。接种AM真菌处理区黄花菜根际土壤的电导率、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等均显著高于对照区,细菌数量和磷酸酶活性的菌根贡献率分别达77%和24%。表明采煤沉陷区扰动土壤接种AM真菌具有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肥力和提高黄花菜植株抗逆性的作用,对促进陕北黄土沟壑采煤沉陷区经济作物生长和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现实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 黄花菜 采煤沉陷区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高铁酸钾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耀国 姜向春 吉青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9-51,共3页
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有效灭活微生物,氧化降解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去除悬浮颗粒物;其还原产物三价铁离子具有一定絮凝作用。近年来其合成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综述了高铁酸钾在饮用水水质的改善及废(污)水处理中的研... 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有效灭活微生物,氧化降解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去除悬浮颗粒物;其还原产物三价铁离子具有一定絮凝作用。近年来其合成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综述了高铁酸钾在饮用水水质的改善及废(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成果,探讨了其在取代氯氧化剂、源水有机污染物控制、提高污(废)水处理效能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指出了其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高铁酸钾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的深入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 水处理 强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柱石细粉对矾土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江议 许荣辉 杨士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5,共4页
以红柱石和矾土为主要原料,粘土为烧结剂,纸浆废液为结合剂。在1420℃×3h烧成制度下,研究了红柱石的细粉加入量对材料线变化率、耐压强度和抗震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20℃×3h烧成后,红柱石分解出的针状莫来石晶体交... 以红柱石和矾土为主要原料,粘土为烧结剂,纸浆废液为结合剂。在1420℃×3h烧成制度下,研究了红柱石的细粉加入量对材料线变化率、耐压强度和抗震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20℃×3h烧成后,红柱石分解出的针状莫来石晶体交结呈网络状,强化了材料的组织结构,改善了材料的物理性能。本试验中红柱石细粉的加入量为15%时,材料综合烧结性能最好,材料线变化率最小0.03%;耐压强度高达87.6MPa;抗震稳定性(1100℃水冷次数)32次。当红柱石细粉的加入量大于15%时,由于材料线变化率的过度增大,引起材料结构的松散,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如:材料线变化率最小0.12%;耐压强度60.5MPa;抗震稳定性(1100℃水冷次数)29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 矾土 烧成制度 莫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环糊精对荧光桃红的荧光增敏作用的开关型荧光探针测定痕量镍
18
作者 陶慧林 徐铭泽 +4 位作者 刘帅涛 黎舒怀 廖秀芬 易忠胜 张庆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5-818,共4页
在pH 7.6的PBS介质中,且在PVA存在下,荧光桃红在其荧光发射峰555nm处的荧光强度因β-环糊精的加入而增强(荧光开),当在此体系中加入镍(Ⅱ)离子,其荧光发生猝灭(荧光关),其猝灭程度(ΔIf)与镍(Ⅱ)的质量浓度在5~300μg·L-1范围内呈... 在pH 7.6的PBS介质中,且在PVA存在下,荧光桃红在其荧光发射峰555nm处的荧光强度因β-环糊精的加入而增强(荧光开),当在此体系中加入镍(Ⅱ)离子,其荧光发生猝灭(荧光关),其猝灭程度(ΔIf)与镍(Ⅱ)的质量浓度在5~3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75μg·L-1。应用此'开关'型荧光探针测定了污水和矿石样品中镍的含量,并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8.8%~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1.2%~2.2%之间。对此荧光体系的反应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桃红 Β-环糊精 “开关”型荧光探针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利枢纽左坝肩4^#排水洞渗漏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卫新 郭建新 张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小浪底水利枢纽左坝肩4#排水洞是地下发电厂房上游的主要排水帷幕,通过对其排水量长期观测资料与渗压计监测资料以及库水位之间的线性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合理解释了4#排水洞的水量变化与渗漏来源和途径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洞水遵循未饱... 小浪底水利枢纽左坝肩4#排水洞是地下发电厂房上游的主要排水帷幕,通过对其排水量长期观测资料与渗压计监测资料以及库水位之间的线性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合理解释了4#排水洞的水量变化与渗漏来源和途径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洞水遵循未饱和岩体渗水规律,水量主要来自绕坝渗漏,初步判定了库水渗漏点位置.为绕坝渗漏治理方案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饱和岩体渗水规律 渗水压力水位 渗压差 绕坝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煤系源岩特征、生烃机理及烃源岩倾向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洪 姚亚明 +2 位作者 张俊敏 陈建军 赵娟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29-240,共12页
焉耆盆地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部,是在华力西期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含煤沉积盆地。作为西部地区一个小型的侏罗纪含油气盆地,焉耆盆地除与周缘的塔里木、吐哈盆地有相似性外,亦有自己独特的地质条件,即:改造型盆地、煤系生烃和高地... 焉耆盆地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部,是在华力西期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含煤沉积盆地。作为西部地区一个小型的侏罗纪含油气盆地,焉耆盆地除与周缘的塔里木、吐哈盆地有相似性外,亦有自己独特的地质条件,即:改造型盆地、煤系生烃和高地温梯度。通过研究认为,煤系源岩特征是决定生烃能力的内因,高地温梯度则是促使油气生成的外因。笔者通过现今地温的测量和岩石热导率的分析,认为焉耆盆地博湖坳陷现今地温梯度较高,其原因主要是该盆地大地热流值较高,认为地温梯度高的原因来自地内深处。从侏罗系煤系源岩的类型、特征、分布,到对其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惰性组、壳质组、腐泥组的组成,开展了侏罗纪煤系烃源岩倾气倾油性评价;尤其是进行热压模拟实验,开展中下侏罗统煤岩、碳质泥岩和煤系泥岩热压模拟液态烃、气态烃产率分析。指出侏罗系煤系源岩液态产烃率以煤岩为最高、泥岩次之、碳质泥岩最差;气态产烃率则以泥岩为最高、煤岩次之、碳质泥岩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煤系源岩 生烃机理 热压模拟实验 气液态产烃率 焉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