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空间和大小结构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岗岗 刘伟霞 +3 位作者 王洋 范定臣 王晶 刘艳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5-192,共8页
[目的]量化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结构多样性,为黄河故道森林结构精细调控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2块50 m×100 m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径阶-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同时量化描述林木空... [目的]量化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结构多样性,为黄河故道森林结构精细调控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2块50 m×100 m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径阶-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同时量化描述林木空间和大小结构特征,并采用α多样性指数量化描述不同空间结构状态下林木大小多样性。[结果]刺槐人工林林分A和B中6~36 cm径阶随机分布林木分别占56.2%和52.2%,且随机分布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H_(A)=2.73、H_(B)=2.75)和较差的均匀性。不同优劣等级林木径阶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且林木越粗壮越占竞争优势,但林分B中不同优劣等级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林分A和B中分别有85.1%和80.5%的林木混交较差,较集中分布于8~30 cm和14~34 cm,林分B中不同混交度等级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林分A中非常稀疏林木径阶分布呈右偏正态分布,其6~30 cm占到37.2%,而林分B非常密集林木径阶分布呈双峰型,其6~8 cm和22~40 cm的株数比例分别为8.7%和22.5%。[结论]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不同空间结构和大小多样性较差,需制定有效经营措施以提高森林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人工林 黄河故道 多样性 空间结构 二元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不同径级林木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岗岗 王艳艳 +3 位作者 刘艳萍 王晶 范定臣 李曼颖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7,共9页
对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100 m×100 m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利用混交度(M_(i))、大小比数(U_(i))、角尺度(W_(i))和密集度(C_(i))分别描述不同径级林木空间结构异质性,并采用修正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FS... 对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100 m×100 m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利用混交度(M_(i))、大小比数(U_(i))、角尺度(W_(i))和密集度(C_(i))分别描述不同径级林木空间结构异质性,并采用修正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FSSD)以及林木竞争指数SCI对林分整体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中约60.0%的林木呈随机分布或同种伴生,不同径阶林木中随机分布或零度混交林木达55.0%以上;特大径木中47.1%为非常稀疏林木,在绝对劣势林木比例最小,而小径木中57.7%为非常密集林木,但在亚优势木中比例最大;林分中大径木的空间结构最好(FSSI=0.062、FSSD=1.041),特大径木最差,不同径阶林木均处于弱度竞争状态,但小径木竞争强度更大。因此,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不同径级空间结构较差,亟需森林结构调整和优化,以精准提升森林生产力,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人工林 径级 空间结构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结构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岗岗 王洋 +1 位作者 刘艳萍 范定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59,共10页
【目的】刺槐人工林是黄河故道防风固沙的主要屏障,量化描述其林分结构多样性是深入挖掘森林结构异质性信息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前提和关键。【方法】对黄河故道沙地100 m×100 m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α多样... 【目的】刺槐人工林是黄河故道防风固沙的主要屏障,量化描述其林分结构多样性是深入挖掘森林结构异质性信息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前提和关键。【方法】对黄河故道沙地100 m×100 m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等)和林分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等)定量描述林分非空间和空间结构多样性。【结果】黄河故道沙地刺槐人工林群落出现21科37属39种植物,以刺槐为建群种和优势种且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林分中60.6%的林木与同种伴生,树种空间多样性较低(TSS=2.79),林分整体混交较差(M=0.07);胸径大小分化的Gini系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0和2.870,明显高于树高,且二者在不同大小比数等级均占20.0%左右,使林木大小分化整体处于劣势(U_(DBH)=0.69、U_(H)=0.79);林分中58.7%的林木呈随机分布,但林分整体呈聚集分布(W=0.539);42.2%的林木之间很少存在树冠重叠,使得林分较为稀疏(C=0.480、K=1.39);林分整体结构异质性较差(FSSI=0.290、FSSD=1.327),处于弱度竞争状态(SCI=0.290)。【结论】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整体结构多样性较差,迫需林分结构调整和优化,这将为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基础,从而有效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森林结构 沙地生态系统 多样性 刺槐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