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覆金刚石-金属耐磨涂层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庞爱红 孙贵乾 +3 位作者 董俊言 庞诚宇 郭宇 董书山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4-522,共9页
在10~30μm的细颗粒金刚石表面进行镀Cr处理,并将其与Ni-Cr-B-Si粉末混合置于碳钢表面,采用激光热源将预置粉末熔覆于碳钢表面制备耐磨涂层。结果表明:金刚石表面的增厚镀Cr层在激光高温热场中可有效保护金刚石,避免金刚石在高温下发生... 在10~30μm的细颗粒金刚石表面进行镀Cr处理,并将其与Ni-Cr-B-Si粉末混合置于碳钢表面,采用激光热源将预置粉末熔覆于碳钢表面制备耐磨涂层。结果表明:金刚石表面的增厚镀Cr层在激光高温热场中可有效保护金刚石,避免金刚石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及石墨化,且可使金刚石与金属基体间实现冶金结合。对涂层的金相、物相及形貌进行分析,发现金刚石可显著提升涂层的冷却速率,同时细化冷凝组织,提高其硬度并增强其耐磨性。添加质量分数为20%镀Cr金刚石的熔覆涂层的耐磨性较未添加镀Cr金刚石时的提升了4.6倍,摩擦系数降低近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表面金属化 耐磨涂层 激光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微粉表面的纳米硅烷化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庞爱红 董欣然 +6 位作者 董俊言 沈方韧 谭素玲 贾晨超 董书山 毛青青 吴增凤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0-420,共11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和正硅酸乙酯(TEOS)的水解−缩合反应,在金刚石微粉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2~10 nm的富含活性氧基团的纳米氧化硅非晶凝胶膜,凝胶膜在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其二氧化硅可由非晶相向晶体相转变。金刚石微粉在空气中的初始氧化温...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和正硅酸乙酯(TEOS)的水解−缩合反应,在金刚石微粉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2~10 nm的富含活性氧基团的纳米氧化硅非晶凝胶膜,凝胶膜在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其二氧化硅可由非晶相向晶体相转变。金刚石微粉在空气中的初始氧化温度从原料金刚石的500℃提升到其TEOS覆膜改性后的550℃。在TEOS覆膜中添加纳米硅粉改性后,金刚石微粉样品在空气中的初始氧化温度可进一步提升至610℃;且经过800℃的热处理后,样品剩余量比之原料金刚石量大幅度提升,表明TEOS覆膜中添加纳米硅粉后可进一步提升金刚石微粉的高温抗氧化性能。TEOS覆膜中富含的活性氧基团能与树脂/陶瓷结合剂间产生化学反应,有利于提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把持力,可为制备高性能的树脂/陶瓷结合剂金刚石工具提供良好的功能化改性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表面改性 正硅酸乙酯(TEOS) 非晶二氧化硅膜 溶胶−凝胶法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组元超细铁基触媒在自锐金刚石合成中的应用
3
作者 谭素玲 孙双双 +2 位作者 乔翠娅 孙继平 李鹏旭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7,共9页
采用水–气联合雾化工艺生产多组元铁基细粒度金刚石触媒,通过控制触媒氧化物杂质种类及含量来改善金刚石合成时其生长界面的金属包膜质量,进而提高金刚石的合成质量。通过调控合成工艺,为金刚石生长创造稳定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条件,促进... 采用水–气联合雾化工艺生产多组元铁基细粒度金刚石触媒,通过控制触媒氧化物杂质种类及含量来改善金刚石合成时其生长界面的金属包膜质量,进而提高金刚石的合成质量。通过调控合成工艺,为金刚石生长创造稳定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条件,促进金刚石二维层状生长,提高金刚石的阶梯状微破碎自锐能力。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扫描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分析用常规FeNi30触媒与新型触媒合成的金刚石的质量及结晶生长特点。结果表明:采用新型触媒合成的金刚石自锐性提高,用其制备的水泥锯片、绳锯的锋利度较以往同类型金刚石工具的锋利度提高15%以上,工具的连续工作平稳性也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金属触媒 水–气联合雾化 金属包膜 自锐性金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