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享多镜面反射优化算法及其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1
作者 马兵 吕彭民 +3 位作者 韩红安 刘永刚 李瑶 胡永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38,共10页
为克服镜面反射优化算法(SRA)存在种群多样性弱、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较慢等缺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共享多镜面反射优化算法(MSRAS)。首先,通过引入种群策略,将SRA算法扩展为多镜面反射优化算法(MSRA),丰富了算法的种群多样性,扩大了... 为克服镜面反射优化算法(SRA)存在种群多样性弱、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较慢等缺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共享多镜面反射优化算法(MSRAS)。首先,通过引入种群策略,将SRA算法扩展为多镜面反射优化算法(MSRA),丰富了算法的种群多样性,扩大了搜索区域和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其次,将共享节点引入到多镜面反射优化算法中,使得算法的镜面反射系统转换为含共享节点的多镜面反射系统,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全局收敛能力和逃逸局部最优解能力。采用6个测试函数和3个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例子验证了共享多镜面反射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共享多镜面反射算法寻优性能优于其他算法,可有效地处理机械结构优化设计问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鲁棒性和实际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面反射优化算法 种群策略 共享节点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工况下40Cr/铜镶嵌石墨关节轴承的摩擦磨损性能
2
作者 梁杰 李宗来 +2 位作者 高琳 魏旭东 韩红安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2,共6页
针对某海洋工况核电阻尼器开发了内圈外表面附有TiAlN涂层和无涂层的2种40 Cr/铜镶嵌石墨自润滑关节轴承,使用自主研发的负载模拟台对其进行了微动磨损试验,试验中径向载荷为2400 N,频率为2 Hz,摆动角度为±6°,试验时间为45 h... 针对某海洋工况核电阻尼器开发了内圈外表面附有TiAlN涂层和无涂层的2种40 Cr/铜镶嵌石墨自润滑关节轴承,使用自主研发的负载模拟台对其进行了微动磨损试验,试验中径向载荷为2400 N,频率为2 Hz,摆动角度为±6°,试验时间为45 h,结果表明:两关节轴承摩擦系数变化趋势相似,摩擦初期TiAlN涂层减摩效果显著,但8 h后有涂层关节轴承的摩擦系数更大。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关节轴承在工作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内圈外表面应力呈椭圆形分布,与实际磨损区域高度吻合。通过数字显微镜分析发现,无涂层关节轴承内圈外表面以浅层犁沟为主,而有涂层关节轴承内圈外表面因TiAlN磨粒与石墨混合形成硬度更高的混合磨粒,导致犁沟深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关节轴承 阻尼器 自润滑 涂层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起重机主梁静挠度有限元分析的约束条件 被引量:7
3
作者 易朋兴 马德扬 +2 位作者 聂福全 梁其传 邱悦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以某32t-28.5m双梁桥式起重机为对象,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APDL,研究采用不同的约束条件对主梁垂直静挠度的影响.将有限元分析的静挠度结果,与理论计算以及经纬仪差值法测量得到的实际静挠度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合理的主梁静挠度... 以某32t-28.5m双梁桥式起重机为对象,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APDL,研究采用不同的约束条件对主梁垂直静挠度的影响.将有限元分析的静挠度结果,与理论计算以及经纬仪差值法测量得到的实际静挠度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合理的主梁静挠度有限元分析的约束条件.其研究结果可为起重机主梁静挠度的仿真计算以及主梁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桥式起重机主梁 静挠度 约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机械耦合作用的无拱度桥式起重机主梁挠曲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兵 张璐凡 +3 位作者 呼燕华 聂福全 周强 刘永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8,共10页
无拱度桥式起重机主梁的研发对于起重行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复杂多变的多物理因素耦合工况下,无拱度主梁的荷载与挠度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在考虑温度荷载作用下,搭建了无拱度主梁桥式起重机的挠度与应力理论分析模型,并给... 无拱度桥式起重机主梁的研发对于起重行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复杂多变的多物理因素耦合工况下,无拱度主梁的荷载与挠度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在考虑温度荷载作用下,搭建了无拱度主梁桥式起重机的挠度与应力理论分析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探讨了在温度、跨度、起质量、宽度和高度的多物理耦合因素作用下,无拱度桥式起重机的主梁挠度与应力的变化影响规律。同时以32 t-25.5 m无拱度桥式起重机主梁为研究对象,在热-机械耦合工况下,通过理论与有限元模型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其理论公式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于无拱度桥式起重机的设计研发和拱度取消安全范围制定标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拱度桥式起重机 主梁 挠度 应力 热-机械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吨位起重吊钩装置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温进堂 马兵 +5 位作者 刘永刚 韩红安 龙宏欣 钟亚 邵松涛 李帅阳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期128-130,共3页
起重吊钩作为起重机的关键装置,对于保证正常起重作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验证某新中式大吨位起重机起重吊钩结构改进后的力学性能,在起重机静载试验载荷作用下,对有无开孔两种起重吊钩进行静动态分析,对比应力、变形结果,确定优化情况... 起重吊钩作为起重机的关键装置,对于保证正常起重作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验证某新中式大吨位起重机起重吊钩结构改进后的力学性能,在起重机静载试验载荷作用下,对有无开孔两种起重吊钩进行静动态分析,对比应力、变形结果,确定优化情况;再对开孔吊钩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并对其进行动态特性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起重吊钩比原结构在质量上减少了8.66%,满足静强度设计要求,提取的低阶固有频率与振型为“绿色”起重吊钩设计与制造提供了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吊钩 多工况 静强度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交互式三维虚拟起重装备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凯歌 惠延波 +2 位作者 刘永刚 王宏晓 王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211,共8页
起重机作为广泛应用的特种装备,运行危险性大,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为降低由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国家高度重视起重机的安全培训工作。目前培训操作多为传统的示教式培训,培训成本高、效果差。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式、交互性、多感知... 起重机作为广泛应用的特种装备,运行危险性大,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为降低由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国家高度重视起重机的安全培训工作。目前培训操作多为传统的示教式培训,培训成本高、效果差。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式、交互性、多感知等优点。基于此,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起重装备培训和考核系统,大幅提升工人培训效果。为还原起重机真实使用场景,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对起重机及起重机厂房进行建模;针对三维虚拟场景真实性以及模型数量巨大交互模型复用性差的问题,采用细节层次(levels of detail,LOD)模型构建起重装备几何模型,从而优化系统的真实感和实时性;利用Unity平台实现了起重装备的三维场景漫游、碰撞检测和快速导航;基于MySQL数据库,实时存储培训数据以及起重机重要参数数据;依据现有桥机平台对虚拟平台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起重机虚拟现实培训系统可以在降低培训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培训感官,实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起重装备培训 逆向工程 细节层次(LOD)模型 UN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起重机主梁取消拱度的安全设计范围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璐凡 姜薄士 +1 位作者 唐静静 惠延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27,共4页
桥式起重机主梁拱度取消对于节约成本和自动化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有限元法搭建桥式起重机主梁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工况,对于不同吨位,不同系列主梁,采用有限元计算,过程会过于繁琐,必然产生重复劳动,耗时耗力且浪费资源。这里采... 桥式起重机主梁拱度取消对于节约成本和自动化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有限元法搭建桥式起重机主梁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工况,对于不同吨位,不同系列主梁,采用有限元计算,过程会过于繁琐,必然产生重复劳动,耗时耗力且浪费资源。这里采用耦合有限元方法的响应面方法搭建主梁预测理论模型,避免了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重复计算,为主梁模型直接提供显性目标函数。进一步开展了主梁传递路径分析和取消拱度安全预测的初步实验,并对一定误差范围内预测函数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为桥式起重机快速发展和装备更新换代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起重机 主梁 拱度 安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阶梯形超声振动系统的参数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德荣 李娜 +4 位作者 聂福全 辛红敏 杨建军 邓效忠 赵利国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9-74,共6页
弧齿锥齿轮与阶梯形变幅杆构成的研齿振动系统在超声研齿振动加工系统中属于核心部件,对其进行正确设计是实现超声振动研磨弧齿锥齿轮加工技术的关键。本文采用超声波传播原理和纵向振动设计理论,根据力耦合、位移连续和边界条件,求解... 弧齿锥齿轮与阶梯形变幅杆构成的研齿振动系统在超声研齿振动加工系统中属于核心部件,对其进行正确设计是实现超声振动研磨弧齿锥齿轮加工技术的关键。本文采用超声波传播原理和纵向振动设计理论,根据力耦合、位移连续和边界条件,求解在设计工作频率下研齿振动系统产生纵向振动的频率方程。同时,建立频率方程解的误差与工作频率及变幅杆长度的曲面关系,分析满足超声研齿要求的振动系统谐振频率、节点位置、位移分布及放大倍数等振动特性。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证实弧齿锥齿轮阶梯形振动系统的设计方法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超声研齿 阶梯形振动系统 参数设计 振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7075铝合金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毛玺 毛若鹏 冯丹侠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6-149,共4页
为进一步探究加工参数与7075铝合金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开展铣削7075铝合金表面粗糙度试验,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影响规律,基于含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各加工因素最优参数水平,构建表面粗... 为进一步探究加工参数与7075铝合金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开展铣削7075铝合金表面粗糙度试验,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影响规律,基于含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各加工因素最优参数水平,构建表面粗糙度二、三阶响应曲面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表面粗糙度随着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的逐渐增加而增大;表面粗糙度各因素的最优参数水平为A2B1C1;对比分析F值、复相关系数,表面粗糙度三阶响应曲面预测模型优于二阶。确定的最优预测模型为深入研究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之间变化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 表面粗糙度 方差分析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镜面反射优化算法的WSNs覆盖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兵 刘永刚 +3 位作者 韩红安 吕彭民 周强 胡永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6-160,164,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部署存在覆盖盲区大和均匀分布性差等不足,提出一种改进镜面反射优化算法(MSRA)的WSNs覆盖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种群策略将算法单一种群扩充为多种群,并引入Piecewice映射初始化种群,提高种群初始质量和搜...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部署存在覆盖盲区大和均匀分布性差等不足,提出一种改进镜面反射优化算法(MSRA)的WSNs覆盖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种群策略将算法单一种群扩充为多种群,并引入Piecewice映射初始化种群,提高种群初始质量和搜索空间的遍历性;其次,融合了改进的Tent映射和莱维飞行方式对个体位置进行变异,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能力;然后,利用莱维飞行策略扰动最优个体位置,以平衡算法的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能力。仿真结果表明:相比镜面反射优化算法(SRA)和对比算法,所提算法寻优能力更优,有效地改善了WSNs节点分布的均匀性和覆盖盲区,提高了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镜面反射优化算法 种群策略 改进的Tent映射 莱维飞行 覆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火烈鸟搜索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兵 吕彭民 +3 位作者 刘永刚 韩红安 周强 胡永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为改善火烈鸟搜索算法(FSA)在路径规划中易陷入局部误区的问题,提出改进FSA(IFSA)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该算法引入自适应Sigmoid非线性因子实现种群动态调整,平衡了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同时,嵌入自适应混合精细分级的觅食位... 为改善火烈鸟搜索算法(FSA)在路径规划中易陷入局部误区的问题,提出改进FSA(IFSA)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该算法引入自适应Sigmoid非线性因子实现种群动态调整,平衡了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同时,嵌入自适应混合精细分级的觅食位置更新方式,增强算法局部寻优能力;进一步提出随机镜面反射学习(RSRL)机制并应用于算法种群逐维学习,提高算法的寻优效率与精度。实验结果表明:IFSA能够快速获取最短路径,寻优能力优于其他算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火烈鸟搜索算法 自适应Sigmoid非线性因子 混合精细分级 随机镜面反射学习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连接臂的疲劳寿命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璐凡 姜薄士 +4 位作者 张相锋 张鹏启 张振强 唐静静 任彩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65-170,共6页
宏微运动平台连接臂是宏微运动平台的关键部件,其工作寿命影响着宏微运动平台的使用时间与定位精度。联合SolidWorks、ANSYS Workbench和nCode DesignLife对连接臂进行有限元仿真。通过SolidWorks建立连接臂的三维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 宏微运动平台连接臂是宏微运动平台的关键部件,其工作寿命影响着宏微运动平台的使用时间与定位精度。联合SolidWorks、ANSYS Workbench和nCode DesignLife对连接臂进行有限元仿真。通过SolidWorks建立连接臂的三维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进行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危险点的位置、固有频率、振型、应力和变形随时间变化曲线以及疲劳载荷谱数据。将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和载荷谱数据导入到nCode DesignLife中进行疲劳评估,得到连接臂疲劳寿命和疲劳损伤结果云图。结果表明:连接臂危险点主要分布在连接臂右端的脖颈处;在工作中,宏微运动平台连接臂不会与音圈电机发生共振现象;连接臂危险点处的最低寿命为1.047×10^(1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运动平台 连接臂 有限元分析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起重机主梁自适应多目标动态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邱悦 易朋兴 +1 位作者 聂福全 马德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4-208,共5页
以通用型双梁桥式起重机为对象,对主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采用一种新的将Kriging响应面与多目标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相比一般多目标遗传算法,计算成本更低,能更加快速地找到第一个Pareto前端解。考虑了结构动态性能,即主梁结构的... 以通用型双梁桥式起重机为对象,对主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采用一种新的将Kriging响应面与多目标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相比一般多目标遗传算法,计算成本更低,能更加快速地找到第一个Pareto前端解。考虑了结构动态性能,即主梁结构的垂直自振频率应尽量较低;简化双梁结构,以单个梁结构为分析对象,提高了计算效率。优化后的起重机相比原始设计质量减轻了7.61%,垂直自振频率为5.96Hz,最大应力98.15Mpa,增大了13.54%,最大变形36.38mm,增加了4.55%,满足了静刚度和强度条件,说明优化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梁 动态优化 克里金响应面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研发设计动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兵 张璐凡 +3 位作者 吕彭民 聂福全 周强 刘永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9-23,共5页
随着微电子制造业装备对加速度和精度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宏微运动平台作为微电子制造业的关键设备,突破加速度和提高重复定位精度是宏微运动平台热点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面向超高加速超精密定位宏微运动平台的研发凸显的尤为重要。文... 随着微电子制造业装备对加速度和精度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宏微运动平台作为微电子制造业的关键设备,突破加速度和提高重复定位精度是宏微运动平台热点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面向超高加速超精密定位宏微运动平台的研发凸显的尤为重要。文中首先分析了宏微运动平台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其次,针对加速度与重复定位精度之间存在的相对矛盾的研究基础上,对加速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提升策略进行阐明。最后,阐述了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的研发关键技术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制造业 宏微运动平台 超高加速超精密定位 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的多工况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璐凡 韩红安 +3 位作者 聂福全 张振强 李雪丽 吴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9-64,共6页
设计一种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将运动过程分为五个工作状况,针对不同工况中的平台,采用有限元方法,展开静态受力分析,获得相应变形和应力分布云图,对其相关载荷参数影响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通过动态特性分析计算,获得前六阶固有频... 设计一种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将运动过程分为五个工作状况,针对不同工况中的平台,采用有限元方法,展开静态受力分析,获得相应变形和应力分布云图,对其相关载荷参数影响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通过动态特性分析计算,获得前六阶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其中第一阶固有频率高于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驱动频率,避免了系统共振的发生。利用锤击振动测试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模拟仿真数据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微电子制造产业飞速发展及其设备更新换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 多工况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振动能量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兵 张璐凡 +2 位作者 聂福全 周强 李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32,共6页
针对宏微运动平台加速度难以提升的问题,采用串联思想,构建了一种以"多宏+单微+多宏"驱动的浮动定子式的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首先介绍了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的结构组成并搭建了其整体动力学模型。其次,从振动能量角度出发... 针对宏微运动平台加速度难以提升的问题,采用串联思想,构建了一种以"多宏+单微+多宏"驱动的浮动定子式的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首先介绍了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的结构组成并搭建了其整体动力学模型。其次,从振动能量角度出发,选取不同驱动方式和浮动定子模式,并通过改变不同音圈电机的级数n,探究了平台系统振动能量衰减率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选取n=1的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作为试验对象,试验结果表明:当分别采取双浮动定子模式和单浮动-单固定模式时,系统振动能量衰减率β11和β21分别约为89.32%和82.6%,与仿真分析结果误差分别约为3.75%和9.03%。因此,采用多级浮动定子模式的超高加速宏微运动平台具有较好的振动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定子结构 超高加速 宏微运动平台 振动能量 能量衰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