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二酯酶4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夏冬景 黄莹莹 +1 位作者 李海朋 芮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D(PDE4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3例OSCC患者标本和5种OSCC细胞株,55例正常健康标本及2种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对照,利用qRT-PCR检测其中PDE4D mRNA表达水平;分别利用CCK-8,细胞...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D(PDE4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3例OSCC患者标本和5种OSCC细胞株,55例正常健康标本及2种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对照,利用qRT-PCR检测其中PDE4D mRNA表达水平;分别利用CCK-8,细胞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PDE4D抑制剂Rolipram对SSC25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结果:OSCC患者组织中PDE4D mRNA相对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OSCC细胞株中PDE4D mRNA相对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分化程度越高,PDE4D mRNA相对水平越高(P<0.05);Rolipram显著抑制SSC25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PDE4D在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磷酸二酯酶4D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潜在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裴浩 黄莹莹 +2 位作者 李海朋 芮航 夏冬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研究miR-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获取原发性OSCC患者肿瘤组织53例及正常健康组织27例,利用qRT-PCR检测各组织中miR-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利用质粒转染技术将含miR-7序列片段的质... 目的研究miR-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获取原发性OSCC患者肿瘤组织53例及正常健康组织27例,利用qRT-PCR检测各组织中miR-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利用质粒转染技术将含miR-7序列片段的质粒导入OSCC细胞株SCC9中,通过建立过表达miR-7的SCC9细胞进一步验证miR-7与OSCC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织比较,miR-7在OS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miR-7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呈显著相关性(P<0.001)。与对照组细胞比较,过表达miR-7促进SCC9细胞E-cadherin的表达,抑制Fibronectin的表达(P<0.01)。结论miR-7在OSCC中低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过程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裴浩 夏冬景 黄莹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探讨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下调STAT6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SACC患者53例,并留取涎腺良性肿瘤正常涎腺腺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SACC和对照组组织中STAT6蛋白表达,培养ACC-... 目的:探讨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下调STAT6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SACC患者53例,并留取涎腺良性肿瘤正常涎腺腺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SACC和对照组组织中STAT6蛋白表达,培养ACC-2细胞,分为STAT6干扰序列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STAT6干扰序列组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细胞中STAT6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TAT6基因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SACC组织中STAT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70%,高于对照组的28.30%(χ2=19.962,P=0.000);SACC组织中STAT6蛋白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STAT6干扰序列组细胞中STAT6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STAT6干扰序列组24~96h细胞A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STAT6干扰序列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SACC组织中STAT6蛋白呈高表达,下调STAT6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烤瓷基底合金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和骨相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冬景 华泽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在3种不同金属基底提取液培养过程中的增殖和骨相分化能力,比较3种金属基底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在人牙周膜干细胞体外培养系统中分别加入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浸泡后提取液,常规进行培... 目的:通过测定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在3种不同金属基底提取液培养过程中的增殖和骨相分化能力,比较3种金属基底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在人牙周膜干细胞体外培养系统中分别加入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浸泡后提取液,常规进行培养及成骨分化诱导,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干细胞增殖能力及成骨分化能力。结果:纯钛提取液组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明显高于镍铬合金组和钴铬合金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镍铬合金组与钴铬合金组相比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镍铬合金和钴铬合金非贵金属组可降低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而纯钛材料对其影响不大,提示纯钛合金的良好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合金 人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冠边缘肩台设计对龈沟液中IL-1β、AST及其OP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冬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探讨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不同冠边缘设计对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合适的边缘修复。方法:选择拟行固定冠修复的病例32例,均为上颌前牙56颗,分别设计不同的... 目的:探讨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不同冠边缘设计对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合适的边缘修复。方法:选择拟行固定冠修复的病例32例,均为上颌前牙56颗,分别设计不同的冠边缘修复设计,行镍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在修复前、修复后1、3、6、12个月分别检测、分析牙周临床指标,及应用ELISA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中IL-1β、AST、OPN的含量。结果:3组修复设计修复6个月后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中的细胞因子、酶类的水平变化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变化量趋于平稳。3组之间相比:B组的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中的各项指标表达量明显小于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铬合金烤瓷修复全冠无论何种冠边缘修复设计都会对牙周产生不良刺激,但是带斜面的浅凹形肩台组对牙周的刺激由于直角肩台组合刃状边缘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边缘 龈沟液 白细胞介素1Β 天冬氨酸转氨酶 骨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