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药理学计算方法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增建 柏萍 傅润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3年第1期73-76,共4页
引言量子药理学是当代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药理学经验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量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量子药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当代药理学的研究正在由定性向定量、从宏观到微观、从形... 引言量子药理学是当代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药理学经验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量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量子药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当代药理学的研究正在由定性向定量、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结构、从实验到理论转变,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已由最初的系统、器官水平逐步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分子和电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药理学 药物作用机制 器官水平 基础理论学科 量子化 半经验方法 知识的基础 药物作用机理 亚细胞 量效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冯国清 刘洁 +1 位作者 傅润芳 翁世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7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 E_1(PGE_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以生理盐水为模型对照,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试剂盒,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再灌注心...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 E_1(PGE_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以生理盐水为模型对照,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试剂盒,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再灌注心肌组织中 PGE_1组与模型对照组上述指标及 Ca^(2+)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GE_1可显著提高再灌注心肌组织中 SOD、GSH-Px 活力(P<0.05~0.01);并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肌组织中 MDA 及 Ca^(2+)含量(P<0.05~0.01)。结论:PGE_1保护心肌,减轻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主要与其清除再灌注过程中自由基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ucine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燕娜 鲍梦周 +4 位作者 陈迪 刘红 李家 阎红涛 贾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本文研究Brucine(B)对小鼠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提示①按Gad-dum法计算[2]B的ipLD50为55.23(58.73~51.68)mg/kg;igLD50为189.88(192.2~186.... 本文研究Brucine(B)对小鼠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提示①按Gad-dum法计算[2]B的ipLD50为55.23(58.73~51.68)mg/kg;igLD50为189.88(192.2~186.4)mg/kg;②Bip或ig各设三个剂量组(>1/4LD50,>1/3LD50,>1/2LD50):ip,1次/d,连续21d;ig,1次/d,连续21d及98d,均无明显毒性。各给药组小鼠心、肝、肾、脾、肺、胃粘膜、性腺等组织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没有发现病理学改变。各给药组小鼠的体重净增率、血象(WBC,RBC,PL)、GPT及BUN等的测定值与NS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中药 毒性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碱和可乐定合用对小鼠镇痛作用及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燕娜 鲍梦周 +1 位作者 贾磊 曹永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3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采用小鼠热板法:马钱子碱与可乐定两药合用显著提高痛阈,呈剂量依赖性;每天小鼠 ip 马钱子碱12mg/kg 和可乐定100μs/kg,连续给药8天,镇痛作用不产生耐受性。采用小鼠跳跃试验:结果揭示马钱子碱和可乐定两药合用不产生身体依赖性;两药... 采用小鼠热板法:马钱子碱与可乐定两药合用显著提高痛阈,呈剂量依赖性;每天小鼠 ip 马钱子碱12mg/kg 和可乐定100μs/kg,连续给药8天,镇痛作用不产生耐受性。采用小鼠跳跃试验:结果揭示马钱子碱和可乐定两药合用不产生身体依赖性;两药与吗啡合用时,不能阻止吗啡的身体依赖性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可乐定 吗啡 纳洛酮 镇痛 耐受性 身体依赖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咪嗪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细胞外Ca_(2+)浓度的关系
5
作者 付润芳 岳京丽 +1 位作者 贾丹辉 可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丙咪嗪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细胞外Ca2+浓度的关系。方法:以比浊度法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丙咪嗪001~1mmol/L浓度明显对抗凝血酶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且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随着细胞外Ca... 目的:观察丙咪嗪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细胞外Ca2+浓度的关系。方法:以比浊度法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丙咪嗪001~1mmol/L浓度明显对抗凝血酶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且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随着细胞外Ca2+增加(加入CaCl21mmol/L)与降低(加入乙二醇二乙醚二氨四乙酸1mmol/L)而呈现减弱和增强现象,与维拉帕米作用相似。结论:丙咪嗪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与抗钙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咪嗪 血小板聚集 EGTA 凝血酶 氯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碱抗血小板聚集及其对凝血酶诱导血小板内游离钙的变化
6
作者 朱燕娜 傅润芳 岳京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①以Born和O′Brien法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可见马钱子碱(Brucine,B)和士的宁(Strychnine,S)各10^(-5)~10^(-3)mol/L明显抑制ADP、Epi和Thrombin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用Fura-2/AM检测B对Thrombin诱导人血小板内游离... ①以Born和O′Brien法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可见马钱子碱(Brucine,B)和士的宁(Strychnine,S)各10^(-5)~10^(-3)mol/L明显抑制ADP、Epi和Thrombin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用Fura-2/AM检测B对Thrombin诱导人血小板内游离钙[Ca^(2+)]i的变化。结果:静息[Ca^(2+)]i值为111.14±11.71nmol/L(n=12)。Thrombin诱导的[Ca^(2+)]i峰值为1015±36.38nmol/L。B10^(-4)、10^(-3)mol/L分别使Thrombin诱导的[Ca^(2+)]i值下降至328.68±17.81和94.17±4.9nmol/L。在EGTA螯合血小板外钙[Ca^(2+)]o情况下,Thrombin诱导的[Ca^(2+)]i峰值为218.55±56.2nmol/L与静息[Ca^(2+)]i相比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Thrombin促血小板内钙释放;B10^(-4)、10^(-3)mol/L分别使其[Ca^(2+)]i值下降至89.93±6.31和75.49±4.37nmol/L,上述结果提示:B抑制Thrombin的促外钙内流及内钙释放,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士的宁 血小板聚集% 二磷酸腺苷 肾上腺素 凝血酶 钙螯合剂 FURA-2/AM 人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噻唑性蛋白致敏豚鼠、大鼠过敏休克模型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
7
作者 乔海灵 马统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3期138-138,共1页
采用ip BPO-蛋白致敏法建立豚鼠过敏休克模型,第一次致敏后每间隔7天心脏取血一次,共9次,采用PCA实验测血清抗BPO抗体效价。结果证明,第9天未测出抗体,第14天抗体效价为128,第20天达高峰为256,随后逐渐下降,第47天和第61天分别降至42和8... 采用ip BPO-蛋白致敏法建立豚鼠过敏休克模型,第一次致敏后每间隔7天心脏取血一次,共9次,采用PCA实验测血清抗BPO抗体效价。结果证明,第9天未测出抗体,第14天抗体效价为128,第20天达高峰为256,随后逐渐下降,第47天和第61天分别降至42和8,其中第14—40天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休克 血清抗体 青霉 大鼠 模型选择 致敏 清抗 百日咳疫苗 中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氧氟沙星滴耳液体内外抗菌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于玲 吕爱刚 +1 位作者 胡香杰 张贵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8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氧氟沙星滴耳液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挑选临床分离致病菌,用二倍稀释法观察国产氧氟沙星滴耳液体外抗菌活性。行经耳道前鼓室切开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经耳感染制备兔急性中耳炎模型,观察国产氧氟沙星滴耳... 目的:观察国产氧氟沙星滴耳液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挑选临床分离致病菌,用二倍稀释法观察国产氧氟沙星滴耳液体外抗菌活性。行经耳道前鼓室切开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经耳感染制备兔急性中耳炎模型,观察国产氧氟沙星滴耳液体内抗菌活性,并与日本产泰利必妥(Tarivid)滴耳液作对比。结果:该药对13种105株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显著抗菌作用,其MIC50平均值为039μg/ml,MIC90平均值为051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所致的兔急性中耳炎的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氧氟沙星小鼠尾静脉注射LD50为2154mg/kg。结论:氧氟沙星滴耳液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中耳炎 急性毒性 滴耳液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磺胺嘧啶速释片健康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9
作者 乔海灵 张莉蓉 +3 位作者 张启堂 刘凤芝 贾琳静 马统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45-45,共1页
本文以沈阳药学院制药厂生产的磺胺嘧啶速释片为标准参比制剂,对河南京豫制药厂研究的磺胺嘧啶速释片的健康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 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磺胺嘧啶浓度。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mg/L,线性范围为1~64mg/L,回... 本文以沈阳药学院制药厂生产的磺胺嘧啶速释片为标准参比制剂,对河南京豫制药厂研究的磺胺嘧啶速释片的健康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 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磺胺嘧啶浓度。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mg/L,线性范围为1~64mg/L,回收率、日内差和日间差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 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磺胺嘧啶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测定不同时间的血浆中药物浓度。用3P87软件处理药一时数据。结果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人体药动学 速释片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临床药理学 相色谱法 高效液 药动学参数 制剂 医科大学
全文增补中
克拉霉素分散片健康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10
作者 乔海灵 张莉蓉 +3 位作者 张启堂 刘凤芝 贾琳静 马统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44-45,共2页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为大环内酯类半合成抗生素。本文以克拉霉素片为标准参比制剂,对受试制剂克拉霉素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中克拉霉素浓度,检测菌为藤黄微球菌28001。
关键词 克拉霉素 分散片 人体药动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临床药理学 CLARITHROMYCIN 微生物法测定 大环内酯类 医科大学 克拉霉素片
全文增补中
依替米星与哌拉西林合用兔体药动学研究
11
作者 王海学 马统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34-34,共1页
本文对依替米星(Etimicin,EMT)与哌拉西林(Piperacillin,PIP)兔体合用药动学进行了研究。采用自身交叉试验,分设EMT单用组和EMT与PIP合用组。以微量微生物法检测血、尿中EMT浓度,检测菌为短小芽胞杆菌,药时数据经3P87软件处理。单... 本文对依替米星(Etimicin,EMT)与哌拉西林(Piperacillin,PIP)兔体合用药动学进行了研究。采用自身交叉试验,分设EMT单用组和EMT与PIP合用组。以微量微生物法检测血、尿中EMT浓度,检测菌为短小芽胞杆菌,药时数据经3P87软件处理。单用组静脉滴注EMT8mg/kg后不同时间耳缘静脉微量取血,并收集尿液;合用组先静脉注射PIP 120mg/kg,继之静脉滴注EMT,用药剂量、方法及血、尿收集均同单用组。结果证明:①EMT单用组及其与PIP合用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②单用组和合用组的V<sub>C</sub>、t<sub>1/2α</sub>、t<sub>1/2β</sub>、K<sub>21</sub>、K<sub>10</sub>、K<sub>12</sub>、A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米星 哌拉西林 药动学参数 静脉滴注 微量微生物法 短小芽胞杆菌 临床药理学 兔体 开放模型 药时曲线
全文增补中
妥布霉素与羧(艹卡)青霉素合用兔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12
作者 刘宝国 马统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3期126-126,共1页
实验设rob(妥布霉素)单用组和TOB与CBC(羧苄青霉素)合用组,每组7只大耳白兔,血尿浓度测定用微量微生物法,检测菌为短小芽胞杆菌,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结果证明,无论单用组及合用组TOB静滴兔体内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二药... 实验设rob(妥布霉素)单用组和TOB与CBC(羧苄青霉素)合用组,每组7只大耳白兔,血尿浓度测定用微量微生物法,检测菌为短小芽胞杆菌,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结果证明,无论单用组及合用组TOB静滴兔体内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二药合用时,iv CBC 400mg/kg,继之静滴TOB5mg/kg,结果证明:1)CBC可使TOB血浓度增高,如在0.25~5 h合用组均高于单用组;2)CBC可使TOB t1/2B平均延长0.52h(P【0.01);3)CBC可使T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药动学 二房室模型 浓度测定 血浓度 检测菌 微生物法 芽胞杆菌 肾毒性 尿排泄 日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布霉素与羧(艹卡)青霉素合用人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13
作者 刘宝国 马统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3期126-126,共1页
实验设TOB单用组和TOB与CBC合用组,健康受试者7人,以自身为对照先后进行两组实验,中间间隔为10天。血、尿浓度测定用微量微生物法,检测菌为短小芽胞杆菌,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结果证明:无论单用组及合用组TOB静滴均符... 实验设TOB单用组和TOB与CBC合用组,健康受试者7人,以自身为对照先后进行两组实验,中间间隔为10天。血、尿浓度测定用微量微生物法,检测菌为短小芽胞杆菌,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结果证明:无论单用组及合用组TOB静滴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二药合用时,先iv CBC 2.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药动学 二房室模型 健康受试者 浓度测定 检测菌 中间间隔 微生物法 血浓度 芽胞杆菌 浓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胺卡那霉素与羧(艹卡)青霉素合用人体药动学的研究
14
作者 孔燕芳 马统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3期125-125,共1页
实验包括AMK(丁胺卡那霉素)单用组与AMK和CBC(羧苄青霉素)合用组,健康受试者7人,以自身为对照,先后进行两组实验,间隔为10天。用微量微生物法检测血尿中AMK的浓度,检测菌为短小芽胞杆菌,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单用组AMK0... 实验包括AMK(丁胺卡那霉素)单用组与AMK和CBC(羧苄青霉素)合用组,健康受试者7人,以自身为对照,先后进行两组实验,间隔为10天。用微量微生物法检测血尿中AMK的浓度,检测菌为短小芽胞杆菌,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单用组AMK0.2g静滴后不同时间取血,并收集24h尿液;合用组先iv CBC2.0g,继之静滴AMK0.2g,血、尿收集同单用组,结果证明:1)AMK静滴无论单用与合用组均符合二房室模型;2)CBC可使AMK静滴停药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药动学 二房室模型 丁胺卡那霉素 健康受试者 血浓度 检测菌 芽胞杆菌 微生物法 肾毒性 尿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