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喃阿霉素在恶性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中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罗素霞 宋敏 郭惠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192,21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用药 吡喃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汪淑洁 王志良 +2 位作者 陈茜 范魁生 樊青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261-263,共3页
对3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芦笋糖桨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CD3细胞百分率、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细胞比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芦笋糖浆至少治... 对3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芦笋糖桨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CD3细胞百分率、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细胞比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芦笋糖浆至少治疗一疗程后,CD3细胞百分率、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提示芦笋能够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芦笋 T细胞亚群 免疫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膳食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振慧 张梦华 +1 位作者 李苏宜 苗向红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263-265,共3页
对42例住院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化疗前病人热量摄入不足,但动物性蛋白质比例合适。化疗期间病人热量及多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均明显下降,停药后一周仍未恢复到原来水平。提示在行抗癌化疗的同时,营养支持治疗是十... 对42例住院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化疗前病人热量摄入不足,但动物性蛋白质比例合适。化疗期间病人热量及多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均明显下降,停药后一周仍未恢复到原来水平。提示在行抗癌化疗的同时,营养支持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 营养素 肿瘤 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无效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丽萍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 治疗 无效治疗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及模式识别技术在肺癌患者组织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拥军 吴逸明 +2 位作者 王丽萍 屈凌波 相秉仁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 :通过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同时采用模式识别技术 ,评价血清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12 5(CA12 5 )、促胃液素 (Gastr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水平对肺癌组织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5 1例肺癌患者... 目的 :通过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同时采用模式识别技术 ,评价血清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12 5(CA12 5 )、促胃液素 (Gastr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水平对肺癌组织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5 1例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 5、促胃液素、NSE水平 ,采用线性学习机法、Fisher判别分析法及K NN法等3种模式识别技术 ,探讨了该 4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织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小细胞肺癌 (SCLC)患者促胃液素、NSE水平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 ,而CEA、CA12 5水平却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判别SCLC与NSCLC类型中 ,3种模式识别技术总的符合率分别为 81.5 %、87.5 %、10 0 %。结论 :该 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组织分型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同时表明模式识别技术在组织分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标志物 模式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组织分型中的价值(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拥军 吴逸明 +2 位作者 王丽萍 屈凌波 相秉仁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 :通过 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提高小细胞肺癌 (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正确判别率。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5 1例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12 5 (CA12 5 )、促胃液素、神经元特异性... 目的 :通过 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提高小细胞肺癌 (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正确判别率。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5 1例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12 5 (CA12 5 )、促胃液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水平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探讨了 4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织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SCLC患者促胃液素、NSE水平明显高于NSCLC患者 ,而CEA、CA12 5水平却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判别SCLC与NSCLC类型中 ,总的符合率为 87.5 %。结论 :该 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组织分型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同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肺癌组织分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肺癌 组织分型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 被引量:3
7
作者 韦丽鹤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晚期肿瘤患者 疼痛 护理 临终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胃泌素及NSE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丽萍 阮翘 +3 位作者 巩艳萍 梅其达 高国谦 王瑞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2-534,共3页
目的:对肺癌患者进行4项血清学指标测定,探讨其在肺癌诊断、分期及疗效判定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对肺癌组(51例)、肺良性疾病组(32例)、正常对照组(68例)进行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胃... 目的:对肺癌患者进行4项血清学指标测定,探讨其在肺癌诊断、分期及疗效判定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对肺癌组(51例)、肺良性疾病组(32例)、正常对照组(68例)进行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胃泌素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测定。两组均数差别显著性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肺癌患者4项指标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P<0.001)其增高的程度与肺癌TNM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CEA、CA125、胃泌素、NSE测定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2.16%、62.75%、70.58%、49.02%特异性分别为97.00%、99.00%、82.00%、98.00%。结论:结果提示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胃泌素及NSE水平明显增高血清CEA、CA125水平测定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而胃泌素及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意义较大。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于肺癌的诊断、分期及疗效判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诊断 CEA CA125 胃泌素 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p53、PCNA和EGFR的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欣爱 王瑞林 +2 位作者 范魁生 樊青霞 李醒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p53、PCNA和EGFR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6例食管鳞癌化疗前的活检标本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p53、PCNA、EGFR的表达。结果:p53蛋白积聚阳性组化疗有效率(16.7%)明显低于p53蛋白积聚阴性组(70.8%)(P... 目的:探讨p53、PCNA和EGFR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6例食管鳞癌化疗前的活检标本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p53、PCNA、EGFR的表达。结果:p53蛋白积聚阳性组化疗有效率(16.7%)明显低于p53蛋白积聚阴性组(70.8%)(P<0.01),PCNA过表达组化疗有效率(79.4%)高于PCNA弱表达组(31.3%)(P<0.01),EGFR过表达组化疗有效率(30.4%)低于弱表达组(69.8%)(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3个指标中,PCNA对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较大(P<0.01)。结论:食管鳞癌中p53、PCNA和EGFR的表达情况对化疗疗效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PCNA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P53 PCNA EGFR 化疗 疗效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尔血治疗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梅其达 晏达 +1 位作者 王丽萍 王冬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26-527,共2页
目的:观察麒麟啤酒株式会社生产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用惠尔血治疗30 例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与用一般升白细胞中药治疗34 例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进行了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麒麟啤酒株式会社生产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用惠尔血治疗30 例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与用一般升白细胞中药治疗34 例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1)一般升白细胞中药和惠尔血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患者恢复至正常范围(4×109/L) ,但惠尔血组白细胞回升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平均4.3 天,而一般升白细胞中药则需10.3 天。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惠尔血可明显缩短白细胞降至正常值以下的持续时间,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2) 白细胞降至Ⅲ度~Ⅳ度的患者,用惠尔血治疗比一般升白细胞中药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短,故为争取化疗时间,在Ⅲ度~Ⅳ度白细胞下降的患者最好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惠尔血 白细胞减少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的神经内分泌分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晏梅 梅其达 +3 位作者 黄孝立 杜晓光 李淑云 赵阿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3-185,共3页
选择32例放疗、化疗后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肺癌患者,对其支气管镜活检标本应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铬粒素A(CGH-A)、癌胚抗原(CEA)、角蛋白(K)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小细胞肺癌(SCLC)NSE和(或)CGH-A阳性率(6/14)44.4%。... 选择32例放疗、化疗后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肺癌患者,对其支气管镜活检标本应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铬粒素A(CGH-A)、癌胚抗原(CEA)、角蛋白(K)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小细胞肺癌(SCLC)NSE和(或)CGH-A阳性率(6/14)44.4%。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21月)长于阴性者(12月),非小细胞肺癌中(NSCLC)中亦有2/18例NSE阳性,其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两类型肺癌CEA阳性及阴性者缓解率与中位生存均无明显差异。结论:(1)各类型肺癌均有NE分化。(2)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尤其CGH-A阳性)的SCLC患者存活时间长,临床预后较好,而NSE阳性的NSCIC较阴性者生存时间短、预后差。(3)CEA对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判断无明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 预后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丹预防含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孔明 蒿黎 +2 位作者 李醒亚 王瑞林 梅其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呕吐 枢丹 顺铂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胸腔灌注对恶性胸水渗出液相关淋巴细胞(EAL)增殖及其LAK活性的增强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云 杜英 范魁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709-712,共4页
作者研究了榄香烯乳胸腔灌注对恶性胸水中渗出液相关淋巴细胞(EAL)的增殖和LAK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榄香烯乳能够明显促进EAL细胞增殖共产生显著的LAK活性,榄香烯乳还具有增强IL-2诱导的EAL细胞增殖效应及其LAK活性的作用,提示... 作者研究了榄香烯乳胸腔灌注对恶性胸水中渗出液相关淋巴细胞(EAL)的增殖和LAK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榄香烯乳能够明显促进EAL细胞增殖共产生显著的LAK活性,榄香烯乳还具有增强IL-2诱导的EAL细胞增殖效应及其LAK活性的作用,提示榄香烯乳与IL-2联合应用有可能产生增效作用。榄香烯乳的抗肿瘤免疫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IL-2R/IL-2系统激活EAL细胞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结果提示,榄香烯乳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免疫增强剂而扩大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 恶性胸水 胸腔灌注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春颖 陈玉龙 吴欣爱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8-720,共3页
目的 :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6蛋白在各级胃粘膜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织高于胃炎及不典型增生病变组织(P <0 .0 5 ) ,进展期胃癌显著高于... 目的 :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6蛋白在各级胃粘膜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织高于胃炎及不典型增生病变组织(P <0 .0 5 ) ,进展期胃癌显著高于早期胃癌组织 (P <0 .0 5 ) ,伴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胃癌组织明显高于无转移的胃癌组织 (P <0 .0 5 )。结论 :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其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转移 CD44V6基因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癌平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志良 樊青霞 范魁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79-80,共2页
用消癌平治疗晚期恶性肿瘤101例,结果缓解率为5.94%,好转率11.88%,瘤体稳定率53.46%,副作用轻微。提示该药可作为一种抗癌中药用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
关键词 乌骨藤 消癌平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染法与产物杂交法检测端粒扩增产物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俊霞 曹孟德 +5 位作者 张莹 秦东春 岳宝红 陈宗德 苏堤 刘宏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9-410,共2页
目的 :选择简便、灵敏地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方法 :以HL 6 0细胞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单个核细胞为检测对象 ,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基础上 ,采用同步扩增产物杂交法和产物银染法检测其... 目的 :选择简便、灵敏地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方法 :以HL 6 0细胞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单个核细胞为检测对象 ,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基础上 ,采用同步扩增产物杂交法和产物银染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与结论 :产物杂交法操作简便 ,比产物银染法有更高的灵敏度 ,还可用于半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TRAP HL-60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银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GST-π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尧河 张云汉 +7 位作者 李醒亚 付淑莉 高冬玲 付保进 李春海 陈高明 王宏 卞丽红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22-24,共3页
为了解原发性食管癌组织中GSTπ基因的表达情况,用RTPCR方法定量检测了食管癌组织及相对应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GSTπ基因的表达。结果:在癌组织中GSTπ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80.0%,在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为... 为了解原发性食管癌组织中GSTπ基因的表达情况,用RTPCR方法定量检测了食管癌组织及相对应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GSTπ基因的表达。结果:在癌组织中GSTπ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80.0%,在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为86.6%。但在癌组织中GSTπ基因表达的强度大于正常粘膜组织。食管癌组织分化越差,GSTπ基因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结果提示:在原发性食管组织中GSTπ基因存在较高频率的阳性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谷胱甘肽 S-转移酶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梅其达 高保罗 高国谦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193-194,共2页
尽管诊断技术有很大发展,但临床上遇到的晚期肺癌病人仍然较多,其中不少是由于对发病初期的症状被忽视而误诊。为了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关键词 支气管 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MFP方案治疗66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明智 尉德成 熊沐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3-294,共2页
OCMFP方案治疗66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分析张明智,尉德成,熊沐霖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郑州市450052)自1982年2月至1990年6月应用OCMFP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6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 OCMFP方案治疗66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分析张明智,尉德成,熊沐霖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郑州市450052)自1982年2月至1990年6月应用OCMFP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6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66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7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OCMFP方案 化学疗法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和癌组织P40上皮特异性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立东 周琦 +6 位作者 陈玉龙 周芸 刘保池 裘宋良 Theresa Smith Koron M.Das Chung S.Yang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利用鼠单克隆抗体7E(12)H(12),对人食管和贲门正常粘膜上皮,癌前病变和癌组织的P40上皮特异性蛋白表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食管和贲门上皮P40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明显不同。贲门柱状上皮P40蛋白的免疫反应强度... 利用鼠单克隆抗体7E(12)H(12),对人食管和贲门正常粘膜上皮,癌前病变和癌组织的P40上皮特异性蛋白表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食管和贲门上皮P40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明显不同。贲门柱状上皮P40蛋白的免疫反应强度和发生率明显高于鳞状上皮(相差8倍)。食管固有腺上皮细胞也出现较强的P40蛋白免疫反应性。在贲门组织中,P40蛋白免疫反应62%发生在细胞浆;21%发生在细胞核;17%同时发生在胞浆和胞核。而在食管,其反应全部在胞浆。随着病变的加重,食管和贲门P40蛋白的表达均出现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蛋白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