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硝基胍诱发大鼠胃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孟振行 雷道年 +3 位作者 王江 吴晓 李立根 郭山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69-170,I026,共2页
目的:研究化学致癌剂的致癌机理和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80只Wistar大鼠饮用浓度为80mg·L-1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 目的:研究化学致癌剂的致癌机理和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80只Wistar大鼠饮用浓度为80mg·L-1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水溶液9个月,再观察3个月。结果:成功地诱发出胃腺癌、胃腺瘤、胃息肉、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等病变。胃癌肝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1例。对大鼠实验性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病理形态学研究。结论:胃腺癌组织学类型以分化型腺癌为主,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是值得高度重视的癌前病变,为研究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基胍 胃癌 动物模型 癌前状态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小鼠肺类癌的病理学研究
2
作者 王江 李新荣 +1 位作者 魏丽 赵庆夏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常规切片、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由沥青烟气诱发的小鼠肺类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小鼠肺类癌可分为5种组织学类型,即巢状型、乳头状型、腺样型、不典型型和混合型;免疫组化标... 采用常规切片、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由沥青烟气诱发的小鼠肺类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小鼠肺类癌可分为5种组织学类型,即巢状型、乳头状型、腺样型、不典型型和混合型;免疫组化标记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颗粒蛋白A(CHG-A)和突触囊泡蛋白(SY)阳性率较高,而角蛋白(HK2)、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和癌胚抗原(CEA)阳性率较低;电镜观察可见类癌细胞中有典型的神经内分泌颗粒。提示:实验性小鼠肺类癌的病变特点与人类肺类癌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类癌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差异显示技术中差异条带的回收与再扩增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宏 李春海 +3 位作者 陈高明 王尧河 夏贞彪 杨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0-351,共2页
目的:对来源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的RNA经反转录和PCR后进行比较。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过程中差异条带的回收与再扩增的方法。结果:直接将切下的凝胶条简单洗涤和碾碎后制备的再扩增模板比传统的糖原沉淀法简单有效。结... 目的:对来源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的RNA经反转录和PCR后进行比较。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过程中差异条带的回收与再扩增的方法。结果:直接将切下的凝胶条简单洗涤和碾碎后制备的再扩增模板比传统的糖原沉淀法简单有效。结论:再扩增过程中将30循环的低退火温度的DDPCR和20循环的严格条件的PCR结合,能获得较高的再扩增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差异显示 差异条带回收 再扩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发生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Langerhans细胞、p53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惠翔 王尧河 +2 位作者 高冬玲 张宏新 张云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喉癌的发生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0例喉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Langerhans细胞(LC)及p53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26.7%的病例可以检测到HPV抗原成分。HPV... 目的:探讨喉癌的发生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0例喉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Langerhans细胞(LC)及p53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26.7%的病例可以检测到HPV抗原成分。HPV感染的癌旁粘膜内LC数量明显少于无感染者,且形态也发生改变。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HPV感染组(37.5%)明显低于HPV检测阴性组(83.33%)。结论:提示HPV、LC、p53在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且相互影响,HPV感染引起LC数量减少,局部免疫功能降低,HPV感染还可能通过表达的肿瘤蛋白或其他机制使抑癌基因p53失活,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喉肿瘤 P5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宰前投服丙硫咪唑防治旋毛虫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兆麟 许汴利 +1 位作者 高广汉 李文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旋毛虫病 丙硫咪唑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蛋白表达与上颌窦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永昆 高延昭 +2 位作者 许平 张志坚 张宏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8例上颌窦正常粘膜、16例乳头状瘤及癌变、50例鳞状细胞癌及14例癌旁粘膜(包括癌旁正常粘膜、单纯增生及不典型增生)p53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上颌窦癌p53阳性率为62%(31/50)。p...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8例上颌窦正常粘膜、16例乳头状瘤及癌变、50例鳞状细胞癌及14例癌旁粘膜(包括癌旁正常粘膜、单纯增生及不典型增生)p53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上颌窦癌p53阳性率为62%(31/50)。p53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上颌窦正常粘膜、单纯增生及乳头状瘤p53表达阴性。不典型增生p53表达为4/6,其表达与相应鳞癌存在一致性,不典型增生p53阳性者,相应癌组织亦为阳性,反之亦然。4例乳头状瘤癌变中,3例p53阳性。研究结果表明,p53表达是人上颌窦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而与其恶性程度无关,p53表达发生于不典型增生或乳头状瘤癌变阶段,显示p53基因突变与上颌窦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还表明,检测p53蛋白有助于上颌窦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及早期发现上颌窦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P53蛋白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在喉肿瘤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冬玲 李惠翔 +3 位作者 马长路 肖鹏 张云汉 杨建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了解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在喉息肉、鳞状上皮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癌的表达状况,探讨GST-π与上述病变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常规病理诊断选择喉息肉10例、乳头状瘤10例、鳞状细胞癌20例,用免疫组化... 目的:了解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在喉息肉、鳞状上皮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癌的表达状况,探讨GST-π与上述病变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常规病理诊断选择喉息肉10例、乳头状瘤10例、鳞状细胞癌20例,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GST-π,统计学处理。结果:GST-π表达在喉息肉及癌旁正常鳞状上皮均为阴性,不典型增生鳞状上皮GST-π呈阳性表达。GST-π阳性率在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分别为20%和85%,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GST-π在喉良恶性肿瘤检测、判断病变进展及转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GST-Π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链孢酚诱发人胚食管上皮鳞癌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桂亭 钱玉珍 +6 位作者 杨红艳 宫亚欧 董子明 张鹏 赵琳阁 陈正光 马长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287-287,共1页
互隔交链孢霉是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粮食中的优势污染菌,我们曾证明该菌产生的毒素之一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能引起大鼠肝细胞的DNA单链断裂,激活人胚食管上皮的H-ras和myc癌基因,与人食管上皮DNA的各种碱基呈共价结合。为研究AOH能... 互隔交链孢霉是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粮食中的优势污染菌,我们曾证明该菌产生的毒素之一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能引起大鼠肝细胞的DNA单链断裂,激活人胚食管上皮的H-ras和myc癌基因,与人食管上皮DNA的各种碱基呈共价结合。为研究AOH能否引起人食管上皮癌,将水囊引产的胎儿食管在体外培养一周后,用AOH处理,再培养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菌 食管上皮 胎儿 交链孢酚 医科大学 食管癌高发区 人胚 河南 大鼠肝细胞 互隔交链孢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喉肿瘤细胞核分形维数的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红新 阎明 +1 位作者 高冬玲 张岚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 :探索形态定量在喉肿瘤病理学诊断中的有效指标参数。方法 :将分形分析理论引入喉肿瘤的研究中 ,应用自行研制的“分形分析系统”。选取人喉正常鳞状上皮 30例 ,喉乳头状瘤 2 0例 ,喉鳞状细胞癌 38例 ,分别观察各组细胞核分形维数... 目的 :探索形态定量在喉肿瘤病理学诊断中的有效指标参数。方法 :将分形分析理论引入喉肿瘤的研究中 ,应用自行研制的“分形分析系统”。选取人喉正常鳞状上皮 30例 ,喉乳头状瘤 2 0例 ,喉鳞状细胞癌 38例 ,分别观察各组细胞核分形维数的变化。结果 :各组细胞核边界的分维值均大于其拓扑维数 ,即它们都具有分形特征 ,并且喉正常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核分维值依次增大 ,相互间分维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描述细胞核形态的不规则程度 ,可作为肿瘤细胞病理学鉴别诊断的一种定量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分维值 喉肿瘤 细胞核 诊断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Ⅴ.经二甲基肼处理的小鼠粪便诱变效应及抗诱变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永军 祝庆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28,共3页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3组皮下注射二甲基肼(DMH),并分别饮用自来水,嗜酸性乳酸菌Shahani菌株发酵奶及牛奶。第4组为溶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对照组。在实验第20周,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检测各组小鼠粪便乙醚提取物的诱变及抗...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3组皮下注射二甲基肼(DMH),并分别饮用自来水,嗜酸性乳酸菌Shahani菌株发酵奶及牛奶。第4组为溶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对照组。在实验第20周,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检测各组小鼠粪便乙醚提取物的诱变及抗诱变性能。结果发现:DMH饮自来水组小鼠粪便提取物有明显诱变性,并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发酵奶能明显抑制DMH处理小鼠粪便的诱变性;诱变性和大肠肿瘤发生有关。我们认为Shahani菌株发酵奶可作为抗结肠癌的饮食。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可作为一种新的简便及可靠的粪便诱变性检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 蚕豆 根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差别显示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国恒 凌雁 +1 位作者 万有 王晓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23,共5页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决定细胞的功能状态。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分化与凋谢、生理刺激和药物治疗等过程,都会出现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阐明这种变化有助于揭示细胞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新近发展起来的mRNA差别显示技术为此提...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决定细胞的功能状态。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分化与凋谢、生理刺激和药物治疗等过程,都会出现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阐明这种变化有助于揭示细胞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新近发展起来的mRNA差别显示技术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该技术无需更多的背景资料,可快速有效地分离表达水平出现差别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差别显示 生命科学 方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奎生 陈壬寅 +1 位作者 张岚 张云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1-481,共1页
关键词 心脏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过程中核碎裂形成的方式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丽英 张云汉 +1 位作者 许平 张红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3-234,I036,共3页
目的:观察抗癌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中核碎裂的形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经顺铂(DDP)和5氟尿嘧啶(5Fu)处理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肿瘤细胞的死亡特征符合凋亡,这两种抗... 目的:观察抗癌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中核碎裂的形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经顺铂(DDP)和5氟尿嘧啶(5Fu)处理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肿瘤细胞的死亡特征符合凋亡,这两种抗癌药物引起的细胞后期的改变(如核碎裂、细胞出芽、凋亡小体形成以及凋亡小体被吞噬)相同,然而细胞核的早期改变有所不同。DDP处理后核染色质呈粗网状、出芽,而5Fu处理后核染色质呈粗块状聚集于核膜下、核膜崩解。结论:细胞凋亡过程中核碎裂可通过多种途径发生,这对于机体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核碎裂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P53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尧河 张云汉 +3 位作者 高冬玲 李惠翔 张宏新 付淑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15-218,共4页
选取35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多点取材,使每例中至少含有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粘膜上皮和癌组织,建立一个食管癌发生的多阶段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P53基因蛋白产物在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并用PCR技术检测了35例标本中不... 选取35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多点取材,使每例中至少含有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粘膜上皮和癌组织,建立一个食管癌发生的多阶段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P53基因蛋白产物在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并用PCR技术检测了35例标本中不同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和35型DNA的存在状态。结果显示,60%(21/35)的病例存在有P53基因蛋白产物的高表达。凡癌组织表达阳性的病例,其对应的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粘膜上皮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P53表达阴性的14例标本中,8例癌旁粘膜上皮显示有HPV感染的组织学特征,而P53蛋白高表达的21例标本中仅有4例。但用PCR方法35例中均未检测到HPV16/18/35DNA的存在。结果表明:P53基因蛋白产物的高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中是一个早期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 食管肿瘤 P53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链孢酚诱发人胚食管上皮癌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桂亭 钱玉珍 +7 位作者 杨红艳 宫亚欧 董子明 张鹏 秦秀生 赵琳阁 陈振光 马长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115-118,237,共4页
将体外培养的水囊引产的人胎儿食管用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处理24h,再培养两周,分别接种于裸小鼠皮下和腹腔内。皮下接种的3个食管组织块中之一形成鳞状细胞癌,其余2个和接种于腹腔的2个食管组织块上皮细胞呈明显增生或乳头状增生... 将体外培养的水囊引产的人胎儿食管用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处理24h,再培养两周,分别接种于裸小鼠皮下和腹腔内。皮下接种的3个食管组织块中之一形成鳞状细胞癌,其余2个和接种于腹腔的2个食管组织块上皮细胞呈明显增生或乳头状增生。空白对照组的食管组织块未见增生。溶剂对照组者仅呈轻度增生。结果提示互隔交链孢霉在人食管癌病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肝癌 交链孢霉 人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乳头状瘤及鳞状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永昆 高延昭 +3 位作者 许平 程秀莲 张志坚 张红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34-37,共4页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8例上颌窦正常粘膜、12例乳头状瘤、4例乳头状瘤癌变及50例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上颌窦正常粘膜无PCNA阳性细胞。上颌窦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癌变及鳞癌的PCNA指数...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8例上颌窦正常粘膜、12例乳头状瘤、4例乳头状瘤癌变及50例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上颌窦正常粘膜无PCNA阳性细胞。上颌窦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癌变及鳞癌的PCNA指数分别为20.58%、55.92%和50.16%。上颌窦正常粘膜、乳头状瘤及鳞癌间PCNA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1)。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瘤癌变间PCNA指数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乳头状瘤癌变与鳞癌间PCNA指数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低分化鳞癌的PCNA指数分别为37.24%、49.88%和62.61%,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上颌窦不同病变间PCNA阳性细胞分布亦有不同。提示:PCNA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上颌窦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恶性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肿瘤 乳头状瘤 免疫组织化学 PCNA 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与医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祝庆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89-590,共2页
1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的重要性回顾医学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动物在整个医学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果蝇对遗传学的贡献、青蛙对生理学的贡献、啮齿动物对人类疾病研究的贡献以及狗对实验外科和太空的探索等,这些动物的贡献均已载入科学... 1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的重要性回顾医学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动物在整个医学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果蝇对遗传学的贡献、青蛙对生理学的贡献、啮齿动物对人类疾病研究的贡献以及狗对实验外科和太空的探索等,这些动物的贡献均已载入科学史册。在现代科技带动下,实验动物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医学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东 高延昭 +4 位作者 赵庆夏 魏丽 李新荣 李文才 王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37-40,共4页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及网格点计数方法,对30例乳腺癌、38例纤维腺瘤、39例小叶增生及23例非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及细胞密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①纤维腺瘤、小叶增生及非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及网格点计数方法,对30例乳腺癌、38例纤维腺瘤、39例小叶增生及23例非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及细胞密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①纤维腺瘤、小叶增生及非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率均分别低于癌中的表达(P<0.05),纤维腺瘤与小叶增生之间受体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各组病变中细胞密度的高低与受体阳性表达有关(P<0.05)。提示:乳腺良性病变中ER、PR阳性率的不同,为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纤维腺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和内膜腺癌雌激素、孕酮受体的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东 魏丽 +4 位作者 陈振光 李新荣 贺建业 王玉萍 张蕾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检测97例增生期、分泌期、腺瘤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内膜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并应用微波技术与常规组化染色相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子宫内膜腺癌的ER、PR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子宫...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检测97例增生期、分泌期、腺瘤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内膜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并应用微波技术与常规组化染色相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子宫内膜腺癌的ER、PR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子宫内膜(P<0.05),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但与肌层浸润深浅及绝经情况无关;增生期与分泌期宫内膜受体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①ER、PR的检测为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②微波技术是一项快速、灵敏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雌激素 孕激素 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ICE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晏梅 张云汉 +1 位作者 文小岗 高冬玲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37-39,共3页
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9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的ICE(P20)蛋白进行标记。结果发现:随着食管正常上皮向不典型增生上皮转变,ICE弥漫性细胞阳性逐渐减少以至消失,4例不典型增生上皮出现散在细胞阳性;74.3... 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9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的ICE(P20)蛋白进行标记。结果发现:随着食管正常上皮向不典型增生上皮转变,ICE弥漫性细胞阳性逐渐减少以至消失,4例不典型增生上皮出现散在细胞阳性;74.36%(29/39)的癌组织中有ICE散在表达,且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ICE的表达率也逐渐减少。提示:细胞的凋亡程度与癌细胞的分化有关,癌组织分化越好,其凋亡的发生率也越高;ICE蛋白分布状态的变化可以作为食管癌早期癌变的一个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凋亡 白细胞介素 ICE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